《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双方彼此的呼吸声是清晰可闻,彼此的距离相差已经只有十步左右,相比于浮山营这边大量的长枪,剩下来的海盗们却是武器要精良的多。

    冲在最前头的都是些小股海盗,原本就是拿来消耗送死的杂鱼,他们的武器也是以短兵器为主,虽然锋锐,但都不是上等货色。

    现在冲上来的海盗全是陈安国和李福的部下,第一线的海盗多半是持着圆盾牌和方盾牌,少数还有那种蒙着牛皮一个多高的大方牌,手中的兵器也多半是明军制式的腰刀,还有少数的宣花斧、纹眉大刀、长枪、神枪等等。

    在夜色之下,这些兵器散发着寒光,其中有一些十尺长的八旗铁枪,八尺长的虎枪,这些罕见的精铁打造的兵器应该是来自于沈阳,至于怎么到海盗手中,可能是与某种见不得光的走私有关。

    东虏虽然已经立国,但骨子里还是一个强盗集团,抢来的东西除了自己用和购买粮食,也是要买一些南方的奢侈品什么的,这其中关节甚多,当然就需要不受明朝国法制约的海盗们来效力了。

    手有盾牌和各种锋锐坚实的兵器,海盗们一边大声嘲讽怒骂着对面的浮山营兵,一边紧紧盯着对面长枪的枪尖,他们的身体都是绷的紧紧的,眼睛也是时刻不停的跟着浮山营兵们的长枪枪尖在转动着。

    面对海盗的挑衅和叫嚣,还有近在咫尺的呼吸声,营兵们的脸上仍然全无表情,只有一些新军的眼中露出一点遏制不住的紧张之色。

    “全体——转!”

    “向右——刺!”

    在排正目和副目们,各哨官和帮带们,队官和贴队们此起彼伏的命令声中,所有的长枪手都是把身体向右转了。

    这样在大群的海盗面前,所有人都看到明军士兵不管不顾的转过半个身子,把侧面留给了自己,不少紧盯着枪尖的海盗们的目光还被移动着的目标带向自己身体的左侧。

    “杀!”

    “杀,杀杀!”

    全体浮山营的士兵们一起发出了呐喊声。从接战开始,除了军官们的命令声外,所有的浮山兵一直在一种可怕的沉默之中。现在这种沉默终于被打破了,代之而起的是山崩海啸一般的喊杀声。

    这种喊杀声直透云霄,不仅对面的海盗们吓了一跳,就算城头旁观的文武官员和浮山城中的普通军官和军户们,听到这样的喊杀声也是吃了一惊。

第307章 枪阵(3)() 
四百多支长枪同时如闪电一般的伸出,大部分都深深插入敌兵握刀而防卫空虚的右肋。

    向右刺,这是步兵长枪兵战法的最高成就。

    任何枪阵的对面之敌,除了少数左撇子之外,一般都是右手握刀,左手持盾。

    这样就代表右面的防护是空虚的,在被突刺的时候,大多数人下意识的反应就是把左手的盾牌往上顶,但枪阵是向右刺的,于是长枪如一片钢铁森林般的齐齐戳刺,绝大多数枪头如毒蛇一般,紧紧咬住了预定的目标右肋。

    在噗嗤噗嗤的入肉声中,所有的浮山营长枪手按平时张守仁和武官老卒们的教导,在用力戳刺中人体后,又熟练的把枪身旋转了一下,然后才猛然发力拔出。

    在一片神鬼皆怕的惨嚎声中,无数条血箭追逐着凶器飙射而出,在这一瞬间,天地为之变色,所有人都为之动容,除了发出惨叫或是痛的连叫也叫不出的海盗之外,再无人能发出一星半点儿声响来。

    刘景曜已经看的呆了,尽管张守仁自信满满,一定要请他登城观战,尽管他在此前也是满怀信心,觉得张守仁带出来的精锐一定能破敌致胜。

    但在这个文官的想象之中,不,是他所有的想象力全部展开之后,也是绝没有想到,眼前的战事居然是打成这般模样。

    这完全就颠覆了他以往关于战争的所有想象和认知,明朝文官在军事体系的优势已经有二百来年了,武官向来就是在帐下俯首听令,所有的军政要务在总纲上都是文官来负责,仗打的好是文官的统驭之功,大局观掌握的好,粮饷军械的供应则是太监的事,文官负责规划,太监供应后勤,武将的用处就是提着大刀骑马去和敌人拼命,平时约束士卒,不要叫那些丘八乱了阵脚就行。

    所以在文官认知中,孔武有力,膀大腰圆再加目不识丁的武将,才是一个合格的武将。

    刘景曜赏识张守仁之初,就是因为张守仁的身材样貌,还有张守仁展现出来的勇气和身为武将的责任感,当然,还有张守仁那不俗的个人武勇。

    但时至今日,登莱兵备道刘大人才知道自己的见识有多么短浅,看到枪阵的表现之后,刘景曜如同刚进城的乡巴佬一样,瞪大眼睛,张大了嘴巴,连口水从嘴角流下来都不自知而在他旁观的那个一直一脸不耐烦,后来看到海盗围城又是一脸惊惧的布政司参议更是把眼珠子都瞪出来了,下巴也是如同一把铲子,伸出老长,就差掉在地上了。

    半响过后,刘景曜才十分艰难的扭了一下头,向他心中的内行叶曙青转过去:“叶大人,本官没有想到,王师讨贼的武功,竟然是如此的壮烈。”

    可叶曙青完全没有听到他的话,此时的叶都指挥和身边的文官们一样被眼前的枪阵所震惊,此时的他与一只被雷劈过的蛤蟆没有任何区别,对刘景曜的话也是毫无反应,两只眼睛呆滞无神,只是跟着浮山营的枪阵的动作而继续僵硬的动作着。

    “还好,本官不是最丢人的。”看到都指挥使是这样的表现,登莱兵备道不免有点得意,也是有一点腹黑的想着。

第308章 赫赫威名(1)() 
第一百三十一章赫赫威名

    在枪阵第一轮后,最少有三百海盗直接死在了枪下,侥幸未死的多半是遇到了发挥不稳定的新手,枪尖或是从肋间划擦而过,或是直接刺空了。

    当场死去的还算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免除了不小的痛苦。那些生命力十分强悍惊人,犹如一只只蟑螂般的海盗就十分痛苦了,他们被枪刺中胸腹之间的内脏,被枪头在身体里搅动了一番,整个内脏都被刺的粉碎,这种痛苦委实不是人力可以抵御,也不是文字可以形容万一。他们整个人都如同一只只虾米一样,浑身在流血的同时也是在抽搐着,扭动着,脸上的五官缩成一团,已经不再象是一个正常人类所能拥有的表情。

    这样痛到极点的疼痛把这些海盗击跨了,同时也击跨了剩余海盗的信心。

    对面的浮山营兵就是这么简单的右转,然后这么向前一刺,自己这一边就倒下去三百来人,而且死状极其痛苦,被戳刺到喉咙或心腹要害的当场死去,被刺中脸部,腹部的还在地上挣扎,其余未受伤的海盗此时则是一脸的惊恐,他们拼命后退,试图把伙伴往前面推,然后整条战线的海盗都是如此,他们神色茫然,眼神中除了惊恐再无别的色彩,一个个左拥右挤,把战线挤的混乱不堪,根本没有再战的力量了。

    “就这么向前一刺就这么一刺?”

    叶曙青此时回过神来,和身边的同僚们面面相觑,千户官周炳林也是在这些高级武官的身边,他的神色也好看不到哪里去。

    固然周炳林是知道张守仁练兵手段不坏,但他的思维方式一直是停留在固有的框架里头,而眼前的这一幕,却是把他的旧有想法打的粉碎。

    听到叶曙青的话,周炳林才如同被从点穴状态解救了出来,他晃了晃脑袋,由衷道:“数百人如一人,突刺坚定有力,动作整齐划一,强,实在是太强了!”

    “假以时日,恐怕国华将军能练出比拟辽镇的强兵锐卒来。”

    “我看已经是不在辽镇之下了。”

    “少年英雄,当真是了得。”

    “佩服,佩服!”

    一群武夫此时是真的被张守仁给彻底折服了。

    眼前的这几百兵,这些老丘八心里头都是明白。搁自己换在海盗那一边,也是一点机会也没有。

    而且他们也明白,眼前的战场,绝不是这一刺这么简单。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眼前的浮山营兵,从军旗鼓号,到阵列排序,再到临机指挥,都是一整套的体系了。要是换一个将官带几百长枪兵说来对付海盗,就这么火铳打几轮,长枪一刺就能胜利,怕是大家的嘴巴都要笑歪掉了。

    “这枪阵之术,怕是国华将军的家传绝技了!”

    叶曙青的话,也是引发了新一轮的赞同,和文官不同,大明的武将们可不需要经过科举考试那一套,大家当官可是容易的很,世袭制度是明太祖手里确定下来的,用朱元璋的话说,你们保我坐江山,我也叫你们的子孙世代当官,大家共享富贵。

第309章 赫赫威名(2)() 
当时武官的俸禄官阶都比文官强,文官被朱元璋和朱棣爷儿俩操的生不如死,一直到英宗年间,由王骥开始,文官才慢慢把局面扳回来。

    就算这样,武官世袭制度也是大明的祖制,不可更改。

    张守仁是世袭百户,其祖在太祖年间就从军了,然后挣下一顶世袭百户官的家业传了下来。除了百户这顶官帽子,想来还有一些压箱底的武艺兵法什么的,现在时逢乱世,张守仁这小子就给拿出来博富贵了。

    “不错,以我之见,将来国华将军的成就,应当不在戚帅之下。可能要和辽东李帅一样,成就封伯的功业啊。”

    现在所有的武官,不论官职和年龄,提起张守仁都是一口一个“国华将军”,这是待遇,当然是张守仁凭着现在的表现自己挣下来的。

    自此之后,山东都司和登州都司的武官,提起张守仁时,原本的傲气和官架子就是荡然无存,全体上下,也唯有敬畏这两个字而已。

    也是有不少武官开始打听张守仁的练兵之法,枪兵是明军兵种是最便宜的兵种,塞根长枪在手就能上阵了,要是能学会了张守仁的枪阵之法,建功立业,博取功名富贵,岂不是易如反掌一般?

    这些人哪里知道,张守仁练兵之法是后世数百年总结提练出来的一整套的办法,从队列到体能,到士兵的服从性和整体荣誉感,再到后勤保障待遇,士官和军官提拔任用制度,然后还有刺杀术和步兵方阵术,包括看着最简单的“向右刺”都是如此。

    自从人类进入近代****体系以后,游牧民族就再也没风光的起来,以往威胁欧洲和中国的草原民族从此就沦落为地球历史的配角,游牧骑兵纵横驰骋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大量受到严格到残酷的合格步兵被训练出来,他们和火铳手一起,组成端士方阵,西班牙方阵,用长矛和火铳组成的血与火的军团征服了大半个世界,在机枪出现之前,骑兵已经没有什么机会了。

    就算骑兵在拿破仑手下还有发挥的余地,那也就是在火炮覆盖和步兵立功之后,骑兵夹击确定胜局的辅助型打法罢了。

    在这个时代,张守仁知道当时人说的建奴,东虏、满鞑子什么的就是后来的满清,号称是骑射无敌,满万不可敌。

    以后世人来看,满汉是恩仇已消,大家共同生活在一个国度了。

    但以明朝人的角度来看,满清还是一个异族政权,凶恶残暴,是明王朝和汉人的生死大敌。

    以一个军官的角度来说,张守仁对所谓的骑射论嗤之以鼻。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向来是体现国家力量和意志的步兵集团对游牧集团。几千年的时间以华夏为主体的中国占据了东亚最为膏润的土地,征服了一个又一个的民族,就算对北方的游牧也是以征服和战胜为主。

    打了两千年,从先秦到秦汉,再到三国两晋唐宋元明清,汉人占绝对优势的时间是九成以上,只是在自己衰弱后被狼群钻进来占了便宜这样也有人得出结论,什么汉人是农耕民族,是羊,而游牧民族是狼,以狼为图腾,然后狼有资格吃羊云云。

第310章 赫赫威名(3)() 
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汉军打的匈奴满地找牙,虽然汉初和亲了几十年,不过后来的几百年一直是匈奴被汉军压着打,然后最衰弱的三国时期,曹操还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唐人灭突厥,吐谷浑,势力一直压过葱岭,衰弱的南宋在全世界都慑服于蒙古铁骑的时候还顶了近百年的时间,然后明初一群拿竹枪的汉人赶走了武装到牙齿的蒙古铁骑这样的民族也是羊,而两千年一直被汉人压在草原和沙漠吃草啃沙子的失败者居然是强者?

    这是哪家的逻辑,有这种逻辑的存在,简直就是咄咄怪事!

    张守仁的愿望也很简单:在他手中,必要出现一支跨时代的强军,以他的祖国和华夏的先辈神灵起誓,他将用一支强大的战无不胜的步兵队伍,再一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