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辛苦你了,钟工正。”

    对钟显,张守仁有时候会爆发的暴脾气是一回也没有发作过。

    好歹人家是知识份子,又是一个品行很不错的知识份子,虽然是有点死心眼,只能做技术性的工作,不能当幕僚或狗头军师什么的那种学帝王术的儒生张守仁也不需要,死读书的书呆子更不需要,所以感觉还是钟显这样的技术型的人才比较合适一些。

    “大人不必客气,”当着张守仁,钟显的牛脾气也收敛了不少,此时他的脸上也满是笑意,看着张守仁,他道:“适才下吏去盐池巡视,发觉结晶池里已经开始结盐,所以叫人通知大人立刻赶来此刻恐怕越发结的厉害了。”

    “呵呵,咱们去看看去!”张守仁也是打心底开心,眼前的盐池费工费银不少,他也是投入了很多心血,关键是,未来的大计可是指望它了。

    造玻璃搞练钢炉什么的穿越者大计他弄不来,在这种事上搞技术突破他根本不行。他是一个军人,不是工程师。

    不过搞搞盐池晒盐,这种小事还是可以信手拈来的。

    当下便是带着钟显和孙良栋等人往着盐田而去,尽管张守仁紧赶慢赶,但明显还是来的迟了。

    二十几个盐池工人已经趴在结晶池里,走的稍近些,就能听到这些盐池工人在池子里嚎啕大哭着。

    “怎么了,怎么了?”

    孙良栋大急,喝道:“出什么错了么?”

第241章 盐(3)() 
他大步跑上前去,一攀就上了盐池的水泥墩,往池里一看,立时也是呆了。

    这人气势十足的跑过去,结果一去就是发呆,整个人站在池止边上一动也不动,好象一瞬间就被人施了定身法一样。

    “这是怎么了?”钟显是工正,这里也是归他负责,他为人很尽心敬业,对张守仁虽然嘴上不肯怎么说,但也是实心佩服的,所以满心想着盐池能够成功,堵一堵那些背后说风凉话家伙的嘴。

    这会子见一个个的情形都是不对,钟显也是急了,顾不得自己身后不利落,也是吭赤吭赤的爬了上去。

    “这,这又是咋了?”

    赵有伦赵百户最近就是住在张家堡里,别的百户已经和张守仁若有若无的生份了,银子照领,事不大做,其实也没有什么仇怨,就是心中嫉妒,所以不愿给张守仁效力。

    再者,张守仁的规矩很多,大家也是不愿事事受人拘束。

    但赵百户的儿子在亲丁队中效力,不仅在队中,做事还很上心,经常训练的全身都湿透了,见儿子这么上进,赵百户也是一门心思跟着张大人办事了。

    现在见一个两个的全部成这样,上去就石化,赵百户心中那个着急,恨不得把钟显和孙良栋拖下来打一顿才能解气。

    “这什么事,什么事啊?”他气急败坏,顾不得自己年事已高,腿脚不复当年之灵便,当下便是从人群中挤过去,也是攀爬上了盐池。

    这一下去,往下一看,却也是呆若木鸡,用双手指着盐池,全身颤抖,脸色发白,张口结舌,口水流的满胸都是,竟然也不知道擦拭一下。

    “爹,你真是太丢人了。”

    这边事情不对,那边王云峰已经调了一小旗兵来维持秩序,正好赵百户的儿子在内,看到自己亲爹是这副德性,赵百户的儿子十分不满,忍不住在队列中小声嘀咕了一句。

    此时盐池四周怕是围了上千的人,几个对张守仁不满的百户也是夹杂在人群之中,看到眼前的情形,几个百户都是冷笑。

    “必定是盐池里头毁了,我就说,凭这几个方池子这么一砌就能出盐?”

    “就是,拿咱们当傻子哪?要是这样能出盐,祖辈受了那么多的苦,真是冤枉。”

    “就他能,这下出丑了吧?”

    一群人冷言冷语,而且此时也不怕被人听到犯了忌讳,故意摇头晃脑的说的很大声,四周的堡中军户听了虽不乐意,但感觉人家说在理上,所以虽然听的气鼓鼓的,却也不好说什么。

    这些百户身边的总旗,小旗,普通军户,这阵子都是在张家堡讨活计,就算不在张家堡,在别的地方,也是多半和张守仁有关,所以现在对张守仁也特别尊敬。

    但听了自己堡的百户说这样的话,感觉有理,一时间也是纷纷点头,都是附合着说了起来。

    “盐,全是盐!”

    就在下头议论纷纷的时候,孙良栋突然狼嚎般的叫了起来。

    一边叫,便是猛的一头跳了下去,似乎还是头朝下跳的,下面的人都是吓了一跳,吃了一惊,再看时,这孙良栋一头一脸的全是盐,白白的,头巾上,脸上,衣服上,全部是雪白雪白的精盐。

第242章 大丰收(1)() 
第一百零六章大丰收

    “盐啊,全是盐啊。”

    孙良栋是已经见过生死,手下十几二十条人命的人了。平常时候,就算是人家拿劲弓瞄准他,他也不过是微微一笑,根本就是无所谓的事情。

    但现在的他就如同疯子一样,扑腾上来,又是一猛子扎下去,再起来,又是扎下去。

    不仅是他如此,一开始傻呆在盐池里的人们也是有样学样,不少人就直接趴在盐池里,然后起来时都是一头一脸的盐,然后便是用双手捧着雪白的精盐,开始往天上抛洒。

    更有甚者,有人大哭流泣,满脸的眼泪,抓住一捧盐,便是往嘴里直塞。

    钟显这样冷静的,众人还欲夸他有定性,谁料他呆了一会,突然仰天大笑,哈哈大笑,上气不接下气的笑了起来,一直笑到天昏地暗,似乎要把嗓子都笑哑了,最后才慢慢停住笑声,不过到那个时候,他已经是泪流满面,连前胸的衣服都湿透了。

    “我干,这他娘的吞盐的全给老子吐出来。”

    张守仁已经数月不爆粗口,这会子也是忍不住了。

    看到有人在盐池里打滚倒是无所谓的事,反正脏不到哪去,这生生有人把大捧的盐往嘴里塞,这个他就感觉遭不住了。

    当下一个箭步就窜上去,先是一脚把狂笑的钟显给踢了下去,然后跳下盐池,把那些吃盐的全拉了起来,然后噼里啪啦的一通乱打,直到对方哇哇哇把盐吐出来为止。

    “你们这是要作死啊!”

    张守仁勃然大怒,骂道:“这盐能这么吃么,想死么?”

    众人被他劈头盖脸的骂着,却是没有一个人露出不高兴的神色,一个个的,仍然是在傻笑不止。

    “大人,这实在是太高兴了,太高兴了。”滚在盐堆里的孙良栋已经全身一片雪白,起来的时候,盐纷纷的往下落,就跟下雪似的,他咧着嘴,对着张守仁笑道:“大人,打从小到大,俺就知道要劈柴,用大锅煮,熬啊,熬啊,一直熬到人两眼发红,全身发黑,不停的咳,要费这么多功夫,受这么大的罪,这才能熬得那么一点盐出来。还粗糙的不成样子,颗粒大,味道也不是很好大人,我吃过井盐,那个青盐确实是细,还有用海盐熬出来的精盐,也是特别的精细,不过都是要费大功夫的啊。大人,你的这个盐,这个盐”

    孙良栋说到这儿,又是呆住了。

    他没说完的话,却是有别人说出来:“大人的这个盐,精细,就跟熬过的精盐一样,不,比精盐更好,是山西和甘肃那边的井盐的样子,这,这实在是太叫人想不通了啊。”

    “咱们祖祖辈辈,怎么就没想起来要这样晒盐呢?”

    “唉,白吃了多少辈的苦。”

    “也不能说是白吃,他们没福遇着咱大人啊。”

    “没错,全是大人洪福齐天!”

    说到最后,所有人居然都是归结到张守仁的福气大上。说来这些军户也是实在没有办法解释这半年多来的变化了。

第243章 大丰收(2)() 
这半年多来,堡子就突然重修了,干净了,漂亮了,整洁了。

    还有不少人家连屋子和院子都重建了,手中有余钱了,不欠债了,要想吃和舍得吃的话,顿顿吃肉或是鱼也可以了,精粮以前过年也未必吃的上,现在也是想吃就有,根本无所谓的事了。

    小孩子身上穿的是新衣服,大人们脸上也有笑容,到处是干干净净,人也是和和气气的互相照应。

    这些变化,当然都是张守仁一手带来的,所有人都认为,这都是张守仁给本堡和全浮山所带来的福气。

    中国的农民就是这样,任何出乎他理解之内的事情,都可以归结到某种神秘主义的结论上去,反正现在张守仁也是某种星君类的人物,出来保佑大家过好日子,并且护持一方平安的。如果不是怕犯忌讳,怕是已经有人想着要给他立生祠了!

    “大人,愿你公侯万代,子子孙孙无穷尽啊!”

    有个老头大约念过两天书,当即跪下,砰砰嗑头,一边嗑头,一边就是祝福上了。

    “大人公侯万代!”

    “世代享福!”

    “咱们家的子孙,也是世世代代跟着大人的子孙,累世效力!”

    “大人,大人!”

    这个时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涌进盐池,或是站在高处看。

    方圆几里大的盐池,别的地方都没有太大变化,只有结晶池内,白花花的,全部都是盐!

    这些盐,雪白精细,握在手中就象一捧细沙,手指一松,盐就簌簌直落下来。

    柔软,细腻,白净。

    很多人都是如痴如醉,跪在盐池里头,低着头把盐捧起来,松手放下来,再捧,再放下,就是这样一直循环着,再循环着。

    张守仁看的也是摇头叹息,其实也怪不得这些人这么丢脸,他们是世代在海边的,虽然不是灶户,但煮海出盐也是祖辈世世代代传下来的营生。

    靠海不吃海,难道就只种地?几亩薄田,能养活自己吗?

    海洋才是真正的资源富矿,打鱼那是肯定的,在张守仁穿越之前,这些军户打的鱼可是舍不得自己吃,全部是挑到集镇上贩卖的,因为离海太近,打鱼的人多,海鱼卖不出好价钱,就算这样,这些人平时也舍不得吃,实在卖不掉了才会自家留着食用。

    说起来是笑话,靠海的人,那些海货自己吃的却是极少,基本上一生一世,也就是很少的那么几回。

    至于盐,吃当然是够吃的,但煮盐这种活,祖祖辈辈也是吃了太多苦了。

    这些军户,打记事起就帮家里人捡柴火,烧锅,打下手,烟熏火燎的也吃了不少苦。等自己长大,才知道这活计真不是人做的,实在是太辛苦了。

    就这样辛苦,一年才赚五六两银子,但如果不做,这几两银子也是没有。

    就是最近,张守仁提高了煮盐的价格,一石直接五钱收,这收入比起以前涨了一倍,不少人家仍然是全家老小一起上,赚的钱虽然多了不少,但吃的辛苦可也是加倍了。

第244章 大丰收(3)() 
现在看到张守仁不声不响建起这个池子,在不远处的赵家堡还有一个在建,下个月还有两个盐池要建,反正浮山这里,只要是海滩地势平坦能建的地方,全部要建成盐池。

    这么一个池子,只二三十人负责引水,排水,推晶,反复晾晒,结果就是出来这一大池的盐。这么看过来,这么大的盐池,少说就是几万斤的出产,最少也是两千到三千石。

    铲出来,再引蒸发池里的卤水进结晶池,然后就又等着结晶出盐。

    这样快捷,方便,省事的法子,试想一下,这盐池一年要出多少盐?而且浮山还不止这一个池子,是好几个,再有灵山也可以建,这一年出来的盐是多少?

    有这两大盐场,建这么多盐池,一年的盐的产量到二百万石,哪里是大家笑话的那样痴人说梦,是大人完全在说笑?

    这么一想,众人都是神色各异,脸上的神情都是一变再变。

    张守仁现在是久坐在上位上,研究人的心理可比以前多的多。换几个月前,他未必能想到这些人先悲再喜,然后再悲,到现在脸上似喜似悲的模样是为了什么。

    原因是很简单,盐池这么样的出产,以后大家再煮盐就是笑话,张守仁用盐池出产的盐又快又好,也势必不会再收煮出来的盐了。

    那么,就是等于大家要失业了。

    原本要五千人做的活计,现在最多三四百人就够了,剩下的人干什么营生是好?又打哪里赚银子去?

    大家才刚过半年多的好日子,难道就这样又完了?

    不少人心中惴惴不安,原本高兴的心情自然是打了折扣。不过,更多的人是选择用信任的眼光看向张守仁这位大人,遇事是走一步,想三步,他可不会把大家又重新往绝路上逼!

    以前再苦,还能煮盐,大人要是弄的大家没活路了,这还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