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人配合极好,训练时也是很讲究办法,甲队的综合素质也是最高。

    就是说,无论哨探,侦察,或是内务,扎营,或是体能储备,或是刀牌枪术火铳等,各项指标都是全能,全部排在各队第一。

    相形之下,脾气火爆的孙良栋和彪悍的黄二带的队就远不如甲队了。

    倒不是说他们不行,而是各队主官会把自己的性格烙印烙在队员们的身上,这两个暴性子带的队官,格斗技巧强,打架都是特别凶恶勇猛,但在队列和训练上,内务上,就是比甲队差的远了。

    此时听到命令,林文远便是立刻挥拳,下令:“甲队,队纵队变队横队,呈半跪阵形,倒转长枪!”

    在他身后,张世禄的乙队也是接受了命令,两队原本就是纵队行进,此时在尖利的命令声中,纵队左侧第一个亲丁迅速向左侧拉开,然后他身边的伙伴也是紧紧跟上,接着便是后面一排的亲丁继续向前,然后继续排开

    就在登州营兵目瞪口呆的注视之中,五十人一队的纵队已经在眨眼之间就变成了横阵。

    然后所有的浮山兵开始倒转长枪。

    和那些削的凸凹不平的木杆上装上铁枪头就号称是长枪的劣制品截然不同,浮山的长枪杆是精心制作,杆身平滑坚硬,不是大力正面劈砍的话,有弹性的杆身根本是砍不断的。

第208章 枪阵(2)() 
在枪头和枪杆之间还有铁制的套头,用来保护枪尖。

    在长枪的尾部,则有一个螺旋型的铁疙瘩。

    此时此刻,就在张守仁下令的同时,登州营那边也是失去了耐性,排在最前的百来人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冲杀过来。

    有些人就指望吓跑浮山所兵就了事,所以兵器多半不曾出鞘,或者也是倒着拿。有些凶徒却是不管不顾,在他们看来,上头有令,这边也是必打无疑,既然不能和平解决,砍死砍伤,各由天命。

    自己选的,需怪不得别人。

    他们疾冲上前,根本没有想过,对面的浮山兵会有什么切实的抵抗。

    看到浮山兵快速由纵队变横队的花巧时,不少营兵和营兵将领都吃了一惊。虽然明军也重视阵法,操练过什么八卦阵,鱼鳞阵,九宫阵,锋矢阵等等,但真正打起来,无非也就是骑步配合,然后拉开阵势,接着就是各自为战。

    象浮山亲丁这样,一小队一小队的牢牢控制,然后转换队形,彼此配合作战的模样,明军根本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够做到。

    这首先得建立在各队官和甲长对自己部下的控制和了解能力,然后是士兵的领悟能力,甚至是关系到文化程度的高低。

    接着才是扎实的队列训练和口令接受的训练。

    就眼前这花巧之极的变阵,没有相当长时间的训练是不可能办的到的。张守仁的亲丁是一个老兵带几个新的亲丁,练习了一个来月,才勉强有现在的效果。

    若是练习的时间越长,自然是效果越好。

    但在登州兵眼前,不过就是几排薄薄的枪阵,而且这些浮山兵明显胆怯,用的还不是枪头。

    这些兵痞的嘴都要笑歪了。

    他们参与的大规模的斗殴倒也不是头一回了,登州分好几个营,是从开初的海防营分化来的,文登营,莱州营,即墨营,反正营头多的很,彼此之间自然也有争斗。

    几百人规模的大型斗殴,在自己的营头间隔一阵就会有一次,有些死伤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上头知道了,也是根本不理。

    只要不闹出大乱子,比如哗变叛乱什么的,上头才懒得理会这一点小事。

    眼前这些卫所兵,还没打就已经怂了,自己放弃武装,用枪柄来戳人,这有什么用处?

    他们也是老油条了,冲到距离二十步左右时,就先停住了脚步。

    长枪阵的优势在于枪身的距离对短兵器的压制,战场上如果遇到枪阵,当然不可能蠢到直接撞上去。

    里那种骑兵往长枪阵上直直撞上去,或是刀牌手直接正面对冲长枪阵的打法,那是十足的胡扯,或是根本不会打仗的人才会这么做。

    象是海盗,盐丁,这些人个体很勇悍,博斗经验也很丰富,但他们毕竟不是兵,没有经过正经的战阵训练,也没有将领带队。

    大明的将领,普遍意义上来说废物多,因为他们打不过东虏,或是根本不敢打。

第209章 枪阵(3)() 
但他们打农民军,打蒙古人,却是胜多负少,基本上很少有官兵正面对流贼被打败的。原因就是明朝将领是二三百年的世袭,虽然有不少纨绔子弟,但军阵之事还是一代一代的传承了下来。

    金鼓,扎营,旗号,阵列,有一些心得都是历代积累的,不是光靠看书就能懂的。

    那些海盗和盐丁,自然就是差的更远了。

    单打独斗的话,这些登州兵未必比海盗或盐丁强,或是弱的多,但战场经验和大规模对战的素质,就是比那些盐丁和海盗强的多了。

    现在第一排的营兵全部排开有也是有五六十人,密度大约正好是间隔半米不到的样子,这个距离,正合适他们展开手中的兵器,排的再密的话,武器挥不开,或是容易伤到自己人,这种长街对战的巷战,人数少的一方其实还占便宜,因为登州兵再多,活动空间小,后面的人干着急使不上劲不说,很多战场的动作也使不出来。

    停下脚步,就是故意扰乱枪阵的节奏,长枪端着很累,集团冲锋更累,而且最容易叫枪阵散乱。

    枪阵的威力大,但缺点就是容易队列混乱,一乱就完蛋,落单,混乱,都是枪阵的死穴。

    当年沈阳一战,总兵官陈策领五千长枪兵,在混乱之极的战场中始终保持阵列,清军怎么啃也不好啃,除非是付出巨大伤亡来硬啃。

    从早至晚,一直没有好的办法,最后只能调来大炮,把枪阵混乱,然后就是单方面的屠杀了。

    这些登州兵,战场经验倒是十分丰富,到二十来步距离的时候,故意一停,然后不少人就下意识的斜切跑动。

    在战场上,斜切一跑,长枪就得转向,整个枪阵也要转身,调度起来,十分困难,人家在面前这么跑,你又不能置之不理,跟着一转一跑,乱了自己阵脚不说,体能消耗也就大了。

    这样的做法,果然也是给浮山所亲丁的新丁造成了一点混乱,有人下意识的就想跟着转。

    “不要动,稳住!”

    “地方狭窄,他们跑不到哪去!”

    “谁动了,回头一百军棍!”

    管队队官先叫,然后各甲长跟着一起喊,长期的训练使得这些老兵和队官都很有威信,几声叫喊之后,所有人都是稳了下来。

    既然枪阵稳的好,对面的营兵就为难了。但这些兵油子也是经验丰富,枪阵不乱,他们也是尽可能的不上,反正对面现在是平端的长枪,比他们手里拿着的短兵器要费力的多,僵持久了,自然还是营兵一方占便宜。

    而对面的浮山亲丁们,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动作,也是使得这些颇具战斗经验的营兵,立时崩溃!

    “甲队,快速前冲刺!”

    “乙队,跟随甲队,错开身位,向前刺!”

    甲乙两队是最前头的两队,队官也是十分优秀冷静的林文远和张世禄。

    两边一对峙,他们便知道必须由自己一方打破僵局,对峙时间久了,对长枪阵极为不利。

    亲丁这边,毕竟基本上全是新兵,训练再强,对上官再信任,时间久了,瞎想的东西多了,士气不可避免的会受影响。

    最关键的,还是奔波了一天半的时间才到达登州,在这里休息不久就是这种高强度的对抗,对体能的消耗,实在是太大了!

第210章 刺!(1)() 
第九十四章刺!

    登州兵们以为能消耗掉浮山兵的体力,在安全的距离下对峙,然后寻找到浮山兵的空档,一击退敌。

    老实说,在这样的情形下浮山兵仍然有对峙的力量,并且纹丝不乱,指挥层次仍然是井井有条,这一点不仅是叫这些兵痞们觉得奇怪,就算是他们身后的将官们,也是觉得非常诧异。

    “他们在等什么呢?”

    一个把总喃喃道:“就凭这倒转枪头的破枪阵,难道能把咱们吓退?”

    “大约是指望城里有什么大人物能解围吧?”

    丘磊的中军也是奉命赶了过来,他漂亮的脸蛋上满是鄙夷之意。身为总镇的中军,下头自是众星拥月般的把他围在当中,对他的每句话,每一个字,众人都是忙不迭的奉迎吹捧。

    听着这中军的话,几个千总把总都是点头笑道:“怪不得,我说他们在这里等什么。”

    “大约还不知道连巡抚都避出去了吧。”

    “除了皇上下来诏旨,我看这山东地界,谁够资格和我们大帅顶着干?”

    “就算皇上诏旨还得看对或不对呢!”

    “说的是!”

    一群丘八满嘴的胡说八道,这个姓丘的中军只是含笑不语。

    眼前这些将领的模样是龌龊了些,但官场上还不都这样?别人都捧,就你一个清高?

    等众人的声音告一段落,这个丘中军才笑道:“且瞧吧,人家没准还有什么杀手锏没使出来”

    他原意是要嘲讽两句,和众人的话相应和,但话刚出口,还没有说完,就被一阵怒吼声给打断了。

    对面的浮山亲丁在几个队官的命令下,先是发出了打雷般的喊杀声。

    张守仁这个后世穿来的军官,对后世军队的一些东西是搬了个十足十。

    每次刺杀,就是一声震耳欲聋的“杀”声,开始的时候亲丁们不乐意,觉得有点儿神神道道的,不象话。

    时间久了,不叫这么一声,就觉得难受。

    此时强敌在前,虽然不是真的拼命,是一场有节制的斗殴,但以人少击对方势众,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数百人一声“杀”字出来,气势便是也叫了出来。

    “他们这样乱叫什么”

    众登州营官正是不解失笑的时候,就看到头几排的枪兵改了姿式,站立起身,枪身微微下斜,前低后高,摆好这种姿式之后,所有人又是错开,然后大踏步的前行。

    “他们这阵式倒是练的真不错”

    一个千总话未说完,就看到所有的长枪手们又是一声喊杀,接着手中的长枪从低到高,平平端直,然后枪尾就重重的戳刺出去。

    所有的亲丁加入之后,除了体能和队列外,每天一直不停练习的就是刺杀术。

    张守仁认为,刺杀术,也就是白刃格斗才是军队的灵魂。一支军队,在刺杀上没有训练,没有成绩,就算别的功夫再好,也是白搭。

    在他看来,明军就是太超前了。山海关的车炮营,一营五千人,配几百骑兵,别的全部是车兵和炮兵和火器兵。

第211章 刺!(2)() 
一营有大小火器一千八百多,全部是长短的小炮和火铳。

    在这个年代,火器没有标准化生产,质量基本上很差,火力输出根本不能做到完全压制打击敌人,明军不把功夫用在训练加强战兵的白刃格斗上,却是用在火器上,实在是舍本逐末,太超前了。

    在这种理念下,浮山最重的就是刺杀,具体又体现在长枪的使用上。

    就看眼前,这些长枪戳刺的速度简直就是疾若闪电,别说在一边观看的人只是眼前一花,就发觉大队的长枪兵已经突前,并且把长枪送了出去外,就算是在眼前的当事人,除了感觉身上一痛之外,别的感觉,竟也是没有。

    大队的枪兵不仅突然暴起发难,疾步前行,并且还保持着枪阵不乱,更为叫人惊诧害怕的就是前后还有错位,前面的照顾到后面有空隙向前戳刺,后面的也是主动错开,不给前面的长枪手造成障碍。

    这样前后配合,长枪一杆接着一杆,尽可能的从前者的肩膀的空隙处伸过去,然后就是发力极佳的向前戳刺。

    惨叫声开始响起来了。

    浮山的长枪,全是精心的制作,前后都加了铁,重量比普通的长枪重出接近一倍。

    坚挺沉重,加上是大力戳刺,就算没有要人命的棱尖,而是钝头,但这么大力在身上,又是胸腹要害处,哪有不疼的道理?

    能叫出声来的,还算是好的,说明劲道不大,或是戳在不是要害的地方了。

    那些被刺中胃部,肝部,或是腹肠等要害地方的,当场晕过去的就实在不少。这些地方,特别是胃部和肝部,重力打一拳都要疼半天,被带着铁头的长矛以绝大的力气戳刺在要害地方,这伤害和疼痛的感觉有多大,可想而知!

    “翻,再刺!”

    “再刺!”

    “再翻!”

    在队官和甲长们的指挥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