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5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兰苦战几十年后,英国人才是真正的海上霸主,拥有无可争议的海上霸权,现在,还早的很呢。

    有钱赚,一切藩篱就不存在了。

    从十四年接单开始造船,到十五年夏天时,船只从英国陆续驶来。

    当时从欧洲到中国需要不短于半年的时间,广宁舰抵达浮山港口时已经是八月,到现在,接船下来不过一个月。

    但一个月的时间也是足够了。

    送船过来的英国佬们原本有十足的傲气,毕竟这个时代欧洲已经开始大航海时代超过百年了,整个世界已经在他们的脚下,整个南美已经被占据,南美的黄金和特产源源不断的供应欧洲,欧洲已经从蒙昧的中世纪走了出来,不论是贵族还是民间都十分富裕,原本阴冷潮湿食物不足的中世纪已经成了回忆中的事情,白人的傲气和自信已经开始膨胀,他们已经确信,自己确实是天之选民,是上帝的宠儿,而异教徒都是野蛮人,是上帝的弃儿,不配拥有财富和文明。

    在这个时代,南美被占,非洲也开始被殖民和贩卖黑奴的历程,北美也有大量的殖民者了,而亚洲的南亚被英国殖民,东南亚是荷兰人和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天下,整个亚洲,只有日本和朝鲜,还有中国等寥寥无已的国家未被殖民,而包括越南缅甸在内的国家,都是有了欧洲人活动的身影,只是这些国家背后毫无例外的有中国的背景存在,所以这些贪婪的殖民者们还不敢随便下手,一直到清朝被凌辱和打跨之后,才渐渐将这些中国的藩属国逐个吞并下去。

    在当时的欧洲人心中,中国勉强也能算文明国家,毕竟和那些南美和南亚的猴子们不同,中国人不会用活人祭祀,也不是懒到什么也不穿,只在树下等椰子掉下来的废物,中国人拥有中央政府,有先进的科举和文官制度,有辉煌和久远的文化,有组织完备的军队,也有火器和水师船队,人民文明富足,有礼仪这一切都被当时的欧洲人传递回去,在欧洲有相当长时间的中国热,直相一直到乾隆之后,才慢慢揭穿。

    但承认中国是文明国家的同时,这些高傲的白人又觉得中国武力装备十分落后,并不算是一个海洋国家,特别是中国人的戎克船,小而落后,几乎没有远洋能力,只能走日本海路和往吕宋这两条较近的海道,再远一些,就是当时著名的马尼拉大帆船来承担,中国船,不行。

    民船商船不行,战舰更差,西班牙人扬言三万人能征服中国,主要原因是觉得中国人没有海防,毫无抵抗能力。

    他们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登陆,用娴熟的战术和优良的兵器,横扫中国。

    这个计划当然没实施,不过同为欧洲人,英国人当然也是知道的很清楚。

    或者在造船的过程中,英国的那些造船的工匠,准备接船的海军军官,水手们,都是在嘲笑着中国人的异响天开。

    或者中国佬有制造瓷器和丝制品的天赋,那些见鬼的玩艺确实是好东西,弄的欧洲人神迷不已,从南美搜刮来的财富,被这些精巧的小玩意又带回到了亚洲,每年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令贵族和有识之士心疼不已,但对普通人和下层的民众来说,中国无非就是瓷器的代名词。

    在这个时代,中产之家的伦敦人如果能在下午茶时间由女主人端出一套正经的中国瓷器来,那种光彩,能叫主妇自豪好些天。

    至于中国人开大型战舰,争雄海上嗯,这个笑话不错

    等到了登州,看到登州港口成百上千艘商船来往不绝,云帆成片时,英国人的傲气就减少了很多见鬼的中国人也是和犹太佬一样精明的存在,不知不觉中钱就被中国人给赚去了。

    他们一路北上,看到了广州,泉州一带的无数的商船,成千上万的帆船装载着各色的货物,从南中国海一路过来,几乎就没有一天不看到十艘八艘帆船扬帆出海。

    对中国,他们从开始的不了解和轻视,一路北上过来,已经足够惊奇。

    但一切是在看到浮山水师时,才有了质的改观。

    浮山水师已经拥有四百吨到一千二百吨的战舰一百五十八艘,其中六成是自造,四成是来自英国和郑家水师的出产。

    郑家的船只已经不算主力舰,主力舰全部以大的城市命名,都是八百吨到一千二百吨之间的巨舰。

    按浮山的命名规矩,超过两千吨到三千吨的巨舰以行省命名,张守仁一直期盼有这么一天。

    所以浮山坚持自己造舰,哪怕购买更省心省力也是如此。

    横亘在英国人眼前的就是这么一支庞大的舰队,这样的规模在当时的海上强国来说只算是中等,不过放在亚洲来说,已经是庞大巨物。

    当时的西班牙在亚洲算是较强大的存在,它的亚洲分舰队整个加起来也就三十艘不到的规模,其中还有不少是三四百吨的中小型战舰,只装配三四十门火炮,已经算老旧了。

    荷兰的实力要强一些,不过强的也有限。

    在东亚海面上,英国人的存在感是最弱的,可能就只有几艘船在这里保护着寥寥无已的商船队。

    以纯粹的战舰数量来说,眼前这一支突然冒出来的舰队已经是亚洲顶级!

    英国人惊叹着,不过以约瀚牛的性格来说,能叫他们牵动一下嘴角就是了不起的成就了,战舰虽多,毕竟还不能和英国人的主力舰队相比。

    更多的人心里还在嘀咕着,用钱堆出来的舰队,其实力未必有表现出来的这么强。

    但很快,这样轻率的论断就被推断了。

    不论是牵引小船上的水手们动作是那么的熟练,引领水道时是那么的自信,那些大舰上的水手,升帆降帆时的动作是无比的纯熟,没有丝毫可挑剔的地方!

    指挥的军官不论是仪表,风度,还是下命令的正确程度,都是叫英国人感觉到毫无可挑剔的地方,很多红脸膛,一嘴牙齿快掉光了的老水手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牵动脸部皮肤的频率又大了很多。

    他们当然不知道,浮山水师已经成立几年,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海军军官学校培育出大量极其优秀的年轻军官,在船上实习之后,已经飞快成长,成为最优秀的一群海军军官。

    在他们和胡得海等海盗和老水手出身的军官指挥下,登莱一带原本就有大量的合格的弄海的好手,这四五年来商船贸易越来越发达,水手也越来越多,水师都是从精中选精,挑的全部是年轻力壮或是富有经验的好手,交船的英国人挑不出毛病,大感震撼,也就理所应当。

第1614章 演习() 
“大人,你瞧英夷们的那副模样,真是笑死人了。”

    接船前后,胡得海这个水师大统领也是安排了一出出的好戏。

    在去年开始接船前后,英国人的傲气叫胡得海这个弄海的老手十分愤怒。海盗出身的人只论强弱,不论别的,英国人敢这么牛气哄哄的,胡爷就是要把他们的这一些莫名其妙的傲气给压下去。

    这个年头的中国人可没有什么软骨头,也不会有崇洋的情节。

    相反,千年以来,中国就一直是亚洲第一强国,不论是典章制度还是军事能力,整个文明一直处于金字塔的顶端,在唐宋之交,先是军事能力,后来是经济和文化先后达到巅峰,如果不是有蒙元之事,中国人的自信还会更强。

    中华文明肯定有缺陷,不然打跑了突厥的唐朝不会灭亡,宋也不会被人屡次打的满地找牙,最终还完全亡于异族之手。

    但中华文明肯定有其优异之处,完全不亚于西方文明的优异之处。

    在古罗马还在叫人与野兽生死搏斗时,中国已经废除了人殉制度,在西方黑暗的中世纪,火刑柱大行其道时,中国人已经将奴婢制度改良为雇佣关系,经济发达的同时,文明向来昌盛,在西方大小领主世袭和拥有初夜权时,中国人已经用考试来决定自身的命运了。

    虽然考试也有其垄断性,但毫无疑问,这是整个世界相对公平的一种办法了。

    这样文明之下的子民,自有其傲气的一面,虽然相比较而言,中国人比同时代的欧洲佬要文明的多,博爱的多,对人对事都公平的多了。

    英国佬头两回交船时,实在叫人觉得无可忍受。那种高高在上,以文明者对愚昧者的态度,令胡得海等海军一干人等有无可容忍之感。

    他们已经不是那种只知道刀头讨生活的海盗了!

    在他们身后,是过千万人的山东人民,他们是张守仁花几千万堆出来的强悍水师,加上大国子民的心态,怎么会容忍这些红毛夷在自己地盘上嚣张?

    今次海上演练,就是要给红毛夷鬼们一下更结实的下马威,叫他们知道中国水手和水师军官也不是吃素的,不要以为自己就海内独步了。

    不得不说,用心良苦,效果很好。

    一大排的英国海军军官站在船舷上,从四十多岁的船长到三十岁左右的大副,再到十二三岁的见习海军军官们,哪怕是那些少年也是板着脸,都做出面无表情的模样,但眼神之中的东西是欺瞒不了别人的。

    “约瀚逊船长,我们的炮手水准如何?”

    张守仁也有这么一点恶趣味,在他的时代,英国佬已经没落的厉害,不过抱着美国表弟的大腿还能狐假虎威一番,那种帝国谱就是放不下来,能有机会打击一下眼前这些正如日初升自信满满的英国海军的军官们一下,这也是难得的趣味。

    这个英国船长是叫约瀚逊,这年头叫这名字的英国人不要太多,他也是典型的英国人的形象,刻板,一张亮堂堂的红脸膛,高大的个头已经开始发福,最少肚子明显凸出很多。

    听到张守仁的话,虽然十分不情愿,英国船长还是点头道:“不论是水手的操船技巧,还是军官的指挥,或是炮手的技巧,将军大人的水师已经足够强大了。”

    “但是”英国人抿了抿嘴唇,好奇的问道:“大人,据我所知,你们的南中国海有郑家的水师,虽然郑氏水师炮舰和大舰不多,但拥有足够多的人手,他们有很多好水手,所以荷兰人几次败在他们的纵火船下,现在双方已经偃旗息鼓,不再敌对。而在贵国的北方,根本没有哪一国的水师舰队在活动,在这里,您的海上商路对贵国北境是独家经营,往南有郑家保护,您为什么要建立这么庞大恐怖的水师呢?”

    “典型的西方逻辑”

    “什么?”

    眼前的船长眼神中确有好奇之色,西方强盗逻辑色彩尽显无余。

    他们就要发展水师,可以拥有强大的力量,不过当别人也要拥有时,他们就觉得不适合不恰当了。

    鉴于还有船只在英国建造,张守仁神情肃穆的道:“在我国北方,有强大的异族敌人”

    “哦哦,将军说的是鞑靼人?”

    “是的。”

    “不过鞑靼人是以骑兵和陆战见长”

    “但他们也有足够长的海岸线。”张守仁微笑着道:“您质问的很巧,就在这一段时间,我们的水师就要大举出动,到时候,如果您有兴趣,可以随船一起去观察战事。”

    “太好,太好了。”

    船长用英国人少有的热情态度回应:“正好,我可以带着我们的小伙子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战争。”

    鉴于他的热情程度有些过火,显然是加了很多不必要的恭维成份在里头英国人想必认为中国佬只能做瓷器,或是养点奇妙的小虫子,从各国的情报和亲眼所见来看,大明的武备确实是比较松驰,老实说,不是有张守仁和郑家在撑着,连海防也基本上消失怠尽了。

    对中国水师的认识勉强有一些修正,这些黄皮猴子算是鼓捣起了一支象样的水师,也有一些象样的水手和军官,比如眼前这些。

    就是大家脚下这艘广宁号来说,是一千五百吨的大船,在广州和福建沿海的时候,不知道吸引了多少人的眼球。

    这样的船,在中国沿海确实是太少见了。

    各国的远东舰队,到六百到八百吨是常见的吨位,一千吨几乎没有,而一千五百吨装备七十四门火炮的战舰,在英国本土也是十分少见的超级巨舰。

    海军军官们还算有兴趣,不过一边的几个穿着大红军服的龙虾兵,也就是海军陆战队的军官们都是做出一脸怪象出来。

    这年头的欧洲已经在军事上超过了中国,不论是之前的瑞士方阵,还是古斯塔夫的步炮协同,又或是犀利的西班牙方阵,在军事理论上和训练上,装备上,都是全方面的超过了中国。

    这几个陆军军官一路北上,见到的大明卫所兵就是一群叫花子,就算是少见的募兵装备也很烂,更谈不上训练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