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5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时的义军,不要说甲胃和马匹,便是兵器也奇缺,官兵虽然也不过是几领破甲和铁矛,但农军却是削木为矛,相差太大了。

    现在仍然想用这样的办法来得到胜利,李自成当然有冷笑的理由。

    他随手将头顶的旧毡帽扶了一下,看到李过亲率主力顶上,得到支援以后,左良玉的部队士气稍挫,准备包抄的部队不得不停了下来,也添入到了中间厮杀最激烈的地方。

    两边不停的呐喊着,打着铳和放着箭,不论是官兵还是义军这边,旗帜都是不停的晃动和挥舞着,两边的将士不停的冲杀着,忽东忽西,忽分忽合,忽进忽退,大股的几千人的厮杀和互相砍杀时不时的发生着,青色折上巾和红巾经常会混杂在一处,大股的人群咬在了一起,只能看到各人的刀矛尖上闪烁着寒光,干涸的土地被踩起了大股的烟尘,经常把几百人的队伍给包在里头,直到人从烟尘里出来,才会使观察的人们放心。

    在最紧要的时候,李过的步骑兵顶不住左军,中阵开始有不稳的迹象,左良玉的这几万精锐不愧是这一年多来下了苦功练成,而且在与曹营和革左五营的战事中得到了真正的锤炼,因为左良玉是名将,大将,所以粮饷很少缺乏,就算粮饷不足,左良玉也会自行征调,所以他的部下军纪很差,十分骄横,但因为不缺乏粮饷,所以战意和士气也真的不低,在战事进行到快一个时辰时,李自成看到官兵后头旗帜连续摇动,大股大股的步骑兵马又是从阵后出现,往前方扑了过来。

    “好家伙,老左真下血本了。”

    左良玉看来也是打出真火来了,似乎也是感觉到朱仙镇这边的闯军虽然精锐,但人数并不是特别多,所以又派了三万兵马出来,如果能打退闯营,打下朱仙镇,就可以进窥开封,占据有利的地形了。

    “随我上吧!”

    李自成知道时机已经到达,一边下令叫人传令,命郝摇旗和刘宗敏等全部出击,同时自己猛然拔出宝剑,将手中闪着寒光的宝剑一挥,镫子一磕,他跨下的乌龙驹如闪电一般猛然冲了出去。

    在十万以上的将士眼中,似乎所有人的目光在这一瞬间都落在了一个人的身上。

    赤红脸膛的大汉,骑在难得的高大神驹之上,旧毡帽,蓝箭袍,手中长剑,闪烁着耀眼的寒光。

    “闯王,闯王!”

    所有的闯营将士一起大喊起来,他们只觉得有一股豪气直冲胸膛,恨不得把自己的胸腔给挤炸了一般的激动,所有人都不顾一切,开始往前猛冲,将士们杀红了眼,拼了命的挥动刀枪,在这样气势的打压下,占据了一点优势的左营将士也顶不住劲,开始有不少地方后撤,阵脚也开始不稳了。

    李自成的乌龙驹如流星一般快捷,很快就赶到了阵前,看到敌军有逃跑的迹象,他挥动宝剑,砍向一个背对着他的敌人,长剑的剑锋掠过,将那人后背开了一个大口子,鲜血喷溅出来,李自成感觉一种无比爽快的感觉袭上心头,他顺势将剑收回,又是寻找下一个目标去了。

    在他的带动之下,几千精锐如出柙的猛虎一般,奔腾澎湃,直插敌阵,只听到一片震人心魄的喊杀声,疾风骤雨般的马蹄声,武器和武器的金铁交鸣声,还有刀剑砍在人身上和铠甲上的各种声响。

    还有人倒地的声响,惨叫声,呻吟声,垂死的咽气声,种种声响,汇集成一股可怕的声浪,而只要李自成奔袭到哪里,这种声响就会汇集成一股股强大的声浪,摄人心魂,等他冲击几次之后,左军上下,竟是无人再敢当其锋锐。

    此时的战场,已经到处是断臂残肢,到处是鲜血的味道,死人,死马,丢掉的大旗,到处都是,箭矢插的满地都是,火铳手们要么逃走,要么被杀,寥寥无已的几支鸟铳丢的到处都是,而官兵和义军都是少则几百人一股,多则几千人一大股,在绵延十里方圆的战场上,做着生死厮杀。

    “李闯不愧是和献贼齐名的凶顽啊”

    左良玉手中的千里镜还是张守仁在湖广时送与他的,其实这玩意在苏州就有人仿造,卖价虽然不菲,左良玉也不是买不起,但这玩意用于军事用途,确实还是张守仁教授给他的使用之法。

    现在左军游击以上人人都有,也是他开窍之后自己花钱购得,用处确实很大。

    坐在高大的元戎车上,观察着战场上的情形,对掌控全局,自是大有帮助。

    “不过遇到我的大军,任你再坚决,不过是螳臂当车。”

    随着李自成,刘宗敏、郝摇旗等大将的各自加入,战阵上的闯营精兵达到十万余人,骑兵近四万,步兵五万多,对面的官兵人数也是八万人左右,两军十七八万人,在长达十余里的战场上不停的变幻着阵势,不停的互相嘶咬着,厮杀着,双方互相冲击着对方的重要防线,而时刻也是有生力军加入,将防线的漏洞给填补上。

    这样的厮杀,不仅是看的左良玉目驰神摇,而连杨嗣昌等大员,也是看的惊心动魄。

    “今日始知左镇威名,不是浪得虚名。”

    在今日之前,杨嗣昌一直觉得平贼将军这个印信给左良玉给的亏了,不论是贺人龙还是后来冒起的黄得功,都比左良玉更有资格得这个将军印信。

    而现在左军全部精兵全部压上,展开这样惊心动魄的大战时,杨嗣昌才知道不论是练兵还是扩充部曲,又或是战场指挥,调度,左良玉还是远在其余诸将之上。

    他现在才有些后悔,此人虽然跋扈,但武将似乎是越跋扈就越有能力,左良玉是如此,张守仁也是如此。

    如果自己这一年多不以意气为事,而是对左良玉一直支持,并不在意对方于自己的态度,左部的精兵再多上几万人,今日的战局,恐怕结果会大大不同。

    他也看的出来,曹营出的骑兵战斗力稍弱,意志也不坚决,同时他也知道,农民军的兵力不止眼前这一些,现在是仓促交战,为了保住朱仙镇这个开封城的南边门户,调过来的应该是闯营和曹营的精锐。

    所以杨嗣昌的心中是无比的急切,他一边看着眼前的战场,一边期盼着猛如虎等诸将能立刻抓紧进兵,从西北方向,往朱仙镇齐头并进,一起开打。

    这样就算闯曹联营继续调兵,但战场上的主动权就会一直掌握在官兵手中。

    只要年前占住朱仙镇,扼住南边要道,切断西边的联络,闯曹联营百万人困在开封这样的一隅之地,将来剿灭不难。

    军事行动,能得到这样的结果,朝廷一定会满意!

    但在他侧耳倾听很久之后,西北方向却是一直没有半点动静,杨嗣昌当然不会知道,当时的猛如虎等人正在扎营,预备停下休息,而虽然这边已经打响,猛如虎等人却是没有半点一起开打的想法,同时,在上游发现大股闯军的事,也没有报到这边来,所以杨嗣昌不知道,自己的一厢情愿,根本不会成功。

    在指挥部队冲杀了一阵之后,李自成看见敌人又增加了援军,士气又复振起来,他心中对左良玉的统驭能力和兵力也感觉十分吃惊就在两年前不到的时间里,左良玉的核心战力不过三万人左右,每次和张献忠交手,还得依靠川军或是河南兵来当帮手,和只有三万不到的西营交手时,也是有胜有败,并不能稳操胜券。

    如果两年前左良玉有现在的实力,恐怕西营是打一场输一场,根本就没有机会。

    他当然不知道,这是左良玉把养家丁的精力和功夫用来训练营兵,使自己的正兵营更为强大,普通的营兵也能驱使上阵,打的很象一个样子。

    在这样的遭遇战中,一方落败的话,对核心精锐的战意和士气影响会很大,尽管李自成已经有所布置,并且援兵在源源不断的赶来,但此时他还是感觉到了一点危险和危急,在这样的紧张时刻,多年的戎马生涯使他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相反,他却是挥舞宝剑,哪里的官兵越多,打的越好,他便是往哪里冲去。

    在一处地方,一个官兵将领带着兵马,打的闯军连连后退,李自成挥舞花马剑,不停的大喝,每剑挥下,便是刺死一个敌人。他一直冲到这个将领面前,发出如同霹雳一般的叫喊,那个明将也是一个勇将,但在这时,却是吓的破胆,他不敢抵抗,直接拔马后退,亲兵们则一样后退相随,这样且战且退,迅速脱离战场。

    只是不论李自成如何冲杀,官兵人数多,战意旺盛,一时间,竟是十分胶着,仗打成这样,也是委实十年间少有。

第1606章 渡河() 
多年之后,张守仁点评这一场明末农民起义战争史上最后一次辉煌的大战时,也是对农民军的进步大为赞赏。

    无论如何,官兵的进步有限,虽然左良玉得到他亲自的提点,做出了不少的改变,但因为整个王朝在组织上的落后,使得左良玉在财力和行动力上远不如他的对手。这样在战役的最关键时刻,左良玉既没有得到友军的支持,也因为在一个细节上的失败而最终导致全局的失败可以说,朱仙镇这一战虽然只是双方局部兵力的战事,但这一仗打完,左良玉考虑的已经是撤退,而李自成已经把胜利握在手中了。

    无论如何,这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大战,投入兵力的双方都显示了决心和得到胜利的渴望,左良玉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可惜,胜利的天平没有向他倾斜,而是倾向了他的对手。

    在酉时之前,李双喜亲自率领的闯营火炮终于被拖拉到了战场之上。

    这是李自成费尽千辛万苦之力打造的一批火炮,不是正经的红夷大炮,打的仍然是碎石和铅块等小型炮子,打三炮就得停下来等炮身冷却,十分原始,发射药少,炮子装填费力而少,炮的重量却很沉重,也没有炮架推拉,只能用牛车来拉,所以行动十分缓慢。

    但无论如何,火炮赶到了战场。

    炮声响起来之后,烟柱腾起,官兵先是愕然,接着士气就崩溃了。

    好在此时已经接近天黑,左良玉将最后的精锐投上战场,掩护撤退,所幸没有造成全军溃败的恶劣局面。

    到双方鸣金收兵时,天已经基本黑透了。

    接着两军都派出大量的人手,赤手空拳,打着火把开始在战场上寻找可以救治的伤患,同时做一些战场清点工作。

    这样的事情有过先例,就算是白天打的头破血流,在这个时候,双方也唯有面对现实。

    整个战场上到处都是尸体,鲜血味道呛鼻,到处都有跑散跑丢的马匹,人们小声呼唤着,将军马重新牵拉回去。

    这一仗,左军阵亡在三千人左右,农民军则超过五千人,光是从数字来看是左营获胜,但双方都明白,这一仗官兵是败了。

    当天晚上,闯营和曹营大股的兵马赶到,彻夜不停,隔着几十里路,官兵这边也能看到朱仙镇的方向灯火通明,大量的兵马趁着月色打着火把赶到,从远处看,仿佛是不停有星辰降落凡间光是从规模来看,调兵的规模最少也在十万以上,想到今天闯曹联营已经有十余万人,就是说对方又有十万大军赶到,而且对方还有炮营,到这个时候,连杨嗣昌也不得不承认,这一仗已经输了。

    “请禀报督师大人,我军现在不能想打赢,而是尽可能的保留实力吧。”

    夜空之下,左良玉神情萧索,他心中并不服气,仅从农民军的组织和指挥还有战力来看,自己未必没有机会,不过是武器装备有差距。

    这种心理,使得他在其后的襄阳和武昌之战都与闯营硬碰硬,打光了多半实力之后,才面对现实,沿江一直东向,过九江,安庆,一直到凤阳军接应之后,才算安定下来。

    这自然已经是后话了,现在的左良玉知道事不可为,盟友太烂,已经有了后撤的心思了。

    “适才有人来报,今日败退之后,督师大人呆立半响,后来吐血了。是他的儿子亲自将督师大人扶了进军帐,看到的人不少,恐怕现在未必能视事啊。”

    “他若是能视事,也得被对岸的人给气死。”

    今日接仗,北岸包抄的友军毫无动静,肯定是有什么猫腻,至于是避战,还是有什么麻烦,左良玉已经不想追究了。

    反正他还在南岸,随时能走,杨嗣昌的中军督标是京营兵为主,颇有战力,双方配合,可以从容后撤。

    沿陈留,杞县,一路后退,料想闯营也不会咬着他不放。

    至于猛如虎和保定军的虎大威,管他们去死。

    想到此,左良玉发出一声长叹,摆摆手道:“如果今日在战场上有七千山东兵,我们已经获胜了。”

    “父亲太瞧的起太保大人的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