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5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咱们横竖做生意买卖也就完事了谁敢这样想,老子立刻就踢他出局,别的地方能呆,水师是断然容不得他了!为什么呢?老子建水师不是花钱买玩意儿,水师得用多少,你们不知道,老子也不会说给你们听,但老子也不是拿钱砸一堆没用玩意的人建水师,就是要用,东虏杀我数百万辽东汉民,残害我几十万登莱百姓的孔有德几个,现在就躲在辽东,咱们老祖宗说的好,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东虏是畜生般的野人,对这些野人不能讲客气,不要指望仁义有用,你和狼说仁义,他听的懂吗?对他们,就要用刀枪,就他娘的得用大炮老子养你们,训练你们,就是要等有一天你们替死难的汉人报仇杀掉杀害我们的丑虏和汉奸!”

    这一番话,不仅在场的三百一十四名水师军官学员们听的入神,便是一边的刘子政也是听的大汗淋漓。

    这一艘船几十万两的巨资,几十门火炮,几百人员,可能就交给这些毛还没长齐的娃娃想一想,刘子政都是觉得自己疯了。

    可眼前这些人,却是个个觉得理所当然的模样浮山的朝气在此亦是尽显无余!

    而更叫刘子政和登莱百姓们觉得痛快的,自然是其后的那些话。

    酣畅淋漓!

    哪怕就是当国当朝者,又有谁发出过这样的强音?

    无非是张守仁一人耳。

    突然之间,刘子政就明白过来,眼前这个不到三十的年轻人,为什么能牢牢控制住整个山东,为什么能开辟出一个又一个的财源,为什么有十万大军替他效死,为什么此人能够在数年之间,突然冒起。

    就冲着眼前的这一番演说,便已经值得为他流尽最后一滴血。

    在这一瞬间,连刘子政自己,亦是前所未有的激动起来!

    他的心念之中,大明王朝和华夏最大最危险的敌人就是东虏,这个通古斯小族从极寒冰原南下,其实和女真完全不是一回事,据刘子政所知,努儿哈赤和皇太极先后用几十年时间把女真完颜部的后人斩杀干净,然后就宣布自己是女真和大金的后裔,在得到不少异族效忠后,也是为了将来入关后的打算,改金为清,把女真改为满族,其中的奸滑狡诈和残忍暴烈酷厉,令人思之而胆寒。

    至于在辽东辽南等地施行的屠杀,将七百万汉人杀的只剩下几十万人,象宁完我等汉人生员或秀才,就是当年屠杀剩下的幸存者。

    刀砍,活埋,全村屠光,米不足五斗者便是吾敌,可杀之。

    这些虽然是老奴年间的事,但毫无疑问,这一笔血债是要记在现在的满蒙八旗头上的。

    他们不仅欠下关外汉民的帐,在河北地区,他们杀害的汉人在百万以上,掠走的有几十万人,在山东,临清城几乎被屠杀一空,那是有几十万人口的大城,不论男女老幼,屠戮一空,这般的残暴,已经是世间少有的禽兽般的行径了。

    而蒙古人助纣为虐,帮着屠杀和攻打明朝的同时,也掠走大量的人口,特别是女人。

    草原上缺乏大量的汉族女人,除了和晋商买,最省心省事也省钱的法子就是进关来抢。现在跟随满八旗入关的蒙古小部族越来越多,几乎已经全面投向了清国,这一笔帐,自然也会记下来,迟早有清算的一天。

    在张守仁这里,绝不会有那些莫名其妙的怜悯和宽恕。

    只有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至于宽恕与和解,那是实施了报复之后的事,是胜利者的事,讲仁义,也是如此。对某些大儒和白痴所谓的以仁德感化这些异族,张守仁只能送他们一个字:呸!

    在场众人,无不被张守仁的演说所打动,哪怕是刘子政这样的外人和老者都是,更不必提那些军人和普通的百姓了。

    而训话的参与者们,那些年轻的水师军官们,一个个都已经是激动的无以复加,胸膛挺立的更高,人也站的更加的笔直,远远看去,就是一根根的标枪扎在地上一般。

    所有人都是看向张守仁,眼神之中,也是无比的坚毅果决。

    不用怀疑,此时张守仁只要一声令下,这些热血沸腾,激动的无以复加的青年们,一定就会直接杀到大海的对岸去!

    “不过也不必太过紧张,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你们经过训练,成绩优异方能有站在这里的一天,来,我替你们颁发军官告身和腰牌。”

    一场演讲之后,张守仁却又慢慢平静下来,他站在军官们的面前,拿过一张张盖了印信填了姓名和籍贯三代履历加上个人长相的告身,颁给每一个人。随之还有铜铸的铜牌,云纹下头是个人的姓名和所任的职务,每一个接到的人,都是行过军礼之后,又复深深一揖。

    以现在登莱的情况,能拿到这块腰牌和告身,可谓从此翻过龙门了。

    不少人眼中含有热泪,在张守仁过来的时候再打一个立正,响亮的问好之后,便是说一些愿意效死的话出来。

    而张守仁也是笑着对每一个人,不论是谁,他都是微笑以应,不叫任何人失望。

    这样的仪式,一直进行了一个半时辰才结束,在响亮的鼓号声中,气氛一直没有冷下来,除了一些还有事的人走开之外,连围观的百姓都是津津有味的看到结束。

    这个年代,生活的节奏还是很慢,而新鲜的事情不怕多,百姓可以把眼前看到的一切,津津有味的说上好些天。

    对他们来说,发生在眼前的这些事情,实在是新鲜也叫人感觉振奋和高兴,一桩桩一件件的,无一不是令人感觉到生活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所有的变化都是和眼前的太保大将军有关,不要说眼前还有事情可看,是十分新鲜好玩的事情,就算是张守仁坐在这里发呆,围观的人一样都不会少这就是这个当世之雄自己一手创造和打拼出来的威望,最少在山东地界,还有在河南和南直的一些地方,他的威望,十个天子都比不了了!

    就在刘子政渡海之后,丁宏亮在宁远找到了军情处的分站,与当地的主事人接了头之后,他开始继续北上,一直到原本的广宁以西,在一处山谷之中,找到了潜藏的一队车队。

    与他上一次与那一伙刀客的车队相比,这个车队并不算大,只有二十来辆车,用的是骡子和驴子拉车,护卫人员也就几个,勉强能打跑一些不开眼的小贼。

    很明显,这是因为最近战事激烈,晋商因为贸易的事对清国一方也是满腹怨气,对辽东的贸易大受影响这一次的车队应该是范家派出来的,一共才三万多斤粮食,对一个国家来说,简直是少的可笑的程度。

    丁宏广有上次的经验,加上其余刀客不愿在这个敏感时刻涉足辽东,终是叫他找到机会,自己单独率领军情处的干练细作探子,沿着广宁以西地方,向着沈阳方向,逶迤而行。

    到崇祯十四年四月中旬,历经千辛万苦,终是抵达沈阳近郊。

    象他们这样暗中送粮的车队,清国一方见的多了,事实上在广宁一带他们就遭遇过不少次清国的小股骑兵部队,好在丁宏广应付的很好,他们也确实是范家的车队,所以一路上有惊无险,顺利抵达清国的国都。

第1578章 沈阳() 
沈阳南门,在老奴时代就是铁匠铺子集中的地带,此时是更加的密集和集中。相隔十几里远,就能看到火光冲天,再近一些,就能听到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一直不停歇,再近些,便能听到无数铁匠的呼喝口号声。

    等车队抵达近时,看到无数剃光了大半个头颅,只在脑后留一小撮辫子的汉民奴隶在拼命挥动着铁锤,敲打着那些被烈火融化了的铁块,把铁块中的杂质拼命敲打而出,然后锤炼成精铁,最后再打造成一柄柄精良无比的兵器。

    清国八旗的兵器,不论是虎枪,长枪,短枪,又或是挑刀、镰刀,长柄大刀,还有重斧,飞斧,投枪,任何一种,都是十分的精良,全部是熟精铁打制而成,论起精良程度,一般的明军绝比不上。

    除了兵器之外,便是在打造铁甲,打造此物更加费时和费铁,就算是一直重视甲坚兵利的清国也没有办法打造很多,他们的铁甲,更多的是从明军那边俘虏缴获过来的。

    老奴身前最后的宁远一战,开始冲向辽西时,孙承宗费千万白银修成的几百个堡垒和十几万明军不战而降,大量的物资被八旗兵抢走,推小车的汉民包衣排成了长队,从沈阳一路排到辽西,一直到宁远城下和觉华岛上,过百万的金银也就算了,大量的铠甲和兵器被充实到了八旗军中,此役过后,八旗兵的战力上了几个台阶,铠甲的缺口被有效的弥补了,从那时起,他们才真正从一个部落强盗武装,成为成就大国霸业的基础。

    若是一般的汉民百姓或是商队成员,看到沈阳城外这样的场景时自然会心生敬畏,冷兵器时代,对重铁甲和优良兵器的畏惧是后世人无法想象的,而且除了眼前这些之外,清国一方还有传闻中骑射无敌的骑兵和长弓大箭。

    看到粮队过来,这些工匠都用希翼的眼光打量着丁宏广一行。

    在他们的身后是破烂的窝棚,一股恶臭从这些窝棚中发散出来,在还算健康的匠人身后的自然是他们的家人。

    都是一些面黄肌瘦的妇人带着一些头大身子小的小孩,一个个都是目光呆滞,瘦弱不堪的模样。

    已经快四月了,但沈阳这里仍然是十分寒冷,这些妇人和孩子没有什么御寒的衣服,一个个都缩在破烂的棉絮里头不敢出来,就算如此,也是冻的瑟瑟发抖,面色铁青,小孩子们都是鼻涕流个不停,看着粮车时,眼睛里好象有勾子一样这些小孩和女人,显然都是饿的十分厉害。

    “老爷,卖点粮给俺吧,俺这里有积攒的银子,是上头主子赏赐下来的,把粮卖点给俺吧,俺全家都感激不尽,给老爷你立长生牌位。”

    就在丁宏广带着人往前走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工匠闯了过来,趴在他们车队的前头跪下,把头在地上砰砰的叩着,一边哀求丁宏广等人卖点粮食给他。

    “李忠旗你是不是想找死?”

    这些工匠都是归汉官来管理,毕竟汉官管理上比较负责,也不象八旗的主子们那么粗暴,动辄就杀人。

    此时汉军编旗已经开始了,原本是十五年的事却是提前进行,原本汉军旗是分为左右翼两旗,石廷柱和马光远分掌一旗,后来又分为四旗,加了王世选和巴颜执掌两旗,现在又分八旗,加了祖泽润和刘之源、吴守进金砺还有佟图赖李国瀚等。

    马光远仍掌汉军正黄旗,实力雄厚,这些匠人编在正黄旗下,不过当然不算旗丁,只能算包衣,汉军正黄旗的固山额真是马光远,也是十几年前投降老奴的辽东汉将,十几年下来,在汉军势力中马光远和石廷柱等人算是老势力,还有转为文职的张存仁等人都是和他们声气相连,加上皇太极有意扶持汉人势力来对抗其余的满洲各旗,所以这些汉官汉将们的势力其实并不算弱。

    沈阳城外的这些铺子都归马光远管,他当然不是三头六臂,底下还有大批的参领佐领官帮着管理,这个跪下去的工匠刚刚没叩几个头,他的牛录额真便走了过来,作势要踢他。

    “官爷,不必打他,看样子也是苦捱不下,叫他走便是了。”

    丁宏广现在是一副普通的江湖刀客头领的模样,有点谨慎,但更多的还是大大咧咧,漫不在乎的神色。

    “大人,俺实在是苦得,但孩子和女人实在受不了了”

    李忠旗又转过来,向着自己的牛录拼命叩头,他知道这事情不小,所以拼了命的叩首,不一会就把额头叩烂了,鲜血直流。

    他的女人和孩子见到自家男人和父亲这副模样,都是哀哀哭起来。

    四周的匠人都是按棚而居,路边往里延伸过去,象一个个村庄一样,大家景况都差不多,看到李忠旗家的模样,不少人家都一起哭起来,一时间哀声四起。

    “都别嚎丧了,你们想死,不要拉我一起!”

    这个牛录是个善心人,原本是打算放李忠旗一马,但事情一下子闹大了,他也是面如土色,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你们这些尼堪要反不成?”

    哭声一起,一群光头留辫子马甲和步甲旗兵策马飞奔赶了过来,一看到李忠旗趴在地上,不由分说,立刻就有两个满脸横肉的健壮旗兵下来,一个扯辫子,另外一个将自己身上的顺刀解了下来,这是一柄精铁打造的好刀,刀刃闪烁寒光,刀背厚实,这个清军马甲也不多话,只是用两眼的凶光扫视了一下四周,所有的汉军工匠都不敢出声,刚刚上前一起哭诉的都退了回去,只有那个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