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5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人莫非有刘青田的那个什么烧饼歌推背图,不然怎么算的凭的准?”

    能在张守仁屋子里头这么随意说笑的,自然都是副将以上的那些大将们。

    除去张世福在登州,孙良栋在淮安,曲瑞在曹州之外,其余大将,几乎全部到齐了。

    京城已经派了使者在路上,战鼓似乎再次敲响,屋中的空气也是十分的紧张和热烈,只是众人议论的不是出兵于否或是怎么个打法,而是在说起张守仁的判断与决断来。

    光是这一细节来看,几年功夫,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在发生着改变了。

    “你们这些家伙,尽说无用的。”张守仁瞪眼看着这些部下,喝道:“咱们要不要出兵,谁去,怎么打,你们不想想么?”

    “大人。”张世禄挺身答道:“大明已经日暮途穷,最少,当今皇上当国,就没有救。我等虽是武夫,有保家卫国之责,但从河南回来后,俺就想,这样的国,俺不保!”

    “俺也是这么想,当朝全是虎狼,俺们这些武夫反去保他们?”

    “这样的大明,早完蛋早好。”

    “甚好,你们没有叫我失望。”张守仁面露欣慰之色,脸上的笑容越发浓重了。

    军心如此,将心如此,浮山军已经由他一手打造并且完成了蜕变!军人当然以不干政为好,但那是在政治清明,国家太平的前提下。

    武勇如岳飞,愚忠也如岳飞。

    事隔几百年,如果大家还是如岳飞一样,他的浮山军仍然是岳家军一样听话,那才是一件叫他失望的事。

    “君视臣如国士,臣自然以国士报君,君视臣民如草芥,臣民自然视君为寇仇。李自成他们造反,固然害了不少人,但也是被君上所逼迫,叫我提刀杀这些人,却是真下不得手了。”

    张守仁神色淡然,却是斩钉截铁的道:“这个旨,咱们不接!”

    “传旨钦使到,各人闪开,闪开!”

    崇祯十三年十二月初九日,钦使一行十余人赶至济南北门,一路风驰电掣般的赶过来,到城门处时,皮鞭挥舞着,打的啪啪直响,驱赶着官道上稠密的行人和客商。

    “真他娘的怪,怎么就济南城有这么多客商和行人,这都什么日子了。”

    商人虽然没有农闲或农忙之分,但年初岁尾时,除了出远门要债的倒霉蛋外,一般的商人肯定也不出门了,在家数数货,倒倒帐,来年开了春再说。

    大明的商业在当世算发达了,但毕竟还是小农社会,几百年后就算是工业社会了,年初岁尾时商行歇业休息的也不少再忙也不差过年这一点时间。

    但现在济南这里却是与大明别处地方完全不同,一路看过去,到处都是三五成群的商人结成的商队。

    商人使用的驼队和骡马队很多,更多的是车辆,都是新样子,似乎就是山东地方有,看样子车身很轻便,拉的货物却是不少,大商人之外,还有很多自己赶着骡马的小行商,一个个都是穿着交领毛皮的大袄,走的热气腾腾,汗淋淋的,显然是走路时还得帮着牲口使劲儿,所以自己也得出力不少。

    另外杠房的力夫们几十人一群,扛着扁担在城外等活计,菜农们络绎不绝的行走于途,小车上居然多是些绿盈盈的新鲜蔬菜这叫见多识广的锦衣卫和太监们也是瞪大了两眼这东西京师当然也有,丰台的坑房专门做这个,冬令时节出菜和黄瓜,都不是一般人能吃的起的,一根黄瓜一两二两银子,一碟拍黄瓜够百姓过几个月的了就算是宫中的人等闲也是看得吃不得,不过看着上头们用,他们自己瞧个新鲜罢了。

    “济南这儿,可是真富啊。”

    “以前没听说山东地界这么有钱啊。”

    快到城门时,看到这样的情形,这一群传旨的钦差们都是为之意动了。

    以前听说的是山东济宁富,另外就是临清,德州就一般了,济南似乎更差一些。

    这会子和后世资源往省会城市倾斜的制度有点不同,省城府城肯定规制大,但商贸就不一定发达,比如苏州在商业上比南京要发达,济宁在这个时代就超过济南,临清也是如此。

    这些钦差万没想到,济南城也富裕的很,他们过德州时没敢进城,也没靠近城池,只是一路从驿站过来的。

    入了山东境就感觉到不同,道路平整,坚硬如铁,平滑如镜,两侧有排水沟渠,一路上的田地里也有井和沟渠,一看就和河北完全不同。

    还有一些怪模怪样,有着大风叶的高大建筑,听说是风车,也是取水和磨面用的。

    这些情形,已经叫他们开了眼,而那些比北京下来一路上多达十倍的递铺也是叫他们开了眼,十里一铺,内设马车和递马,十分方便,道路两边的建筑都多是新建的,富丽堂皇,干净大气。

    来往行人也多,客商更多,都是太平富足的模样。

    在京师中,传言山东在崇祯十年到十一年遭遇兵灾,被东虏祸害的不轻,现在眼见为实,满不是那么一回事。

    当然,他们并不知道,这些情形都是这半年多来,张守仁花费百万白银,动员百万次的人力,填埋废村,并荒村,在荒地村落中间设农庄,大搞建设,整个济南的投入就是这么大,半年时间,集中人力物力,把济南城到德州,南到莱芜这一段,道路重修,水利设施重修,农忙时雇人,农闲时发力役,当然也是给钱给物,所以百姓都十分乐意参加,也不怕出力,劲头心气都很高。

    众人努力之下,才有这些钦差眼前的富足情形。

    “嘿嘿,这一次买差买的不亏”

    “就是,咱们这一次赚了。”

    这些钦差,七停是锦衣卫,三停是宫里出来的,这样出来办差的活计不是随便派下来的,每次一有差使,就在是宫中和锦衣卫分别竟价。

    富足地方是富足的价码,穷地方就是穷地方的价格。

    此番他们是出了中等份子,在上头的大太监和锦衣卫使手中买得这样的传旨差事,花钱不多,地方却是这样富裕,地方官能穷了?

    虽说传旨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差使,但好歹地方上都会给点好处仪金,此番到这样的地方,仪金肯定要加倍了,再想办法勒索一些商家,等几天后回宫时,各人肯定赚的盆满钵满了。

    “走,赶紧进城!”

    在城门处,这些人挥动鞭花,驱赶着那些在官道两侧行走的人们,鲜衣怒马,马鞭甩的噼里啪啦直响,一时间自是行人侧目。

    看到众人怒目而视,这些心理扭曲的家伙反而是哈哈大笑,感觉是十分的得意。

    “站住!”

    “下马,城门五百步内不准骑马,不分商旅官员兵士一律等同,没有看到告示牌吗?”

    “是不是不识字?”

    接近城门时,这些钦差却是被拦了下来。

    几十个穿着漂亮军服,手中持着火铳的城守官兵,在一个副哨官的带领下,将这些嚣张之极的家伙给拦了下来。

    “放肆!”

    为首的宦官大怒,尖着嗓门骂道:“我们是钦使,没看到吗?”

    “钦差也敢拦,你们要造反?”

    “好胆,给我们跪下!”

    钦差们一发话,锦衣卫的旗校们也是跟上,这些家伙,在万历年间还能潜伏到日本挖情报,还能横穿朝鲜三千里河山,为大军获得详细的情报,到天启年间时,就成了魏忠贤的爪牙,等到崇祯年间时,当爪牙都嫌废物,也真不知道这几十年下来,锦衣卫是怎么混的。

    这会子听到正使发话了,这些家伙才张牙舞爪,在一边狐假虎威起来。

    “什么钦差不钦差的我们不管,在济南就要守济南的规矩。”守门的副哨官哪里将这些阉人和小丑帮闲看在眼里,眼神冷然,打量着这些丑类。

第1560章 内宅() 
眼前这些城守营兵是掺过沙子的,里头有不少在湖广和临清一带杀过人的老兵。

    副哨官眼神冷峻,带着杀气,这些大兵们的眼神也是不善,都是冷冰冰的打量着这些北京来的钦差们。

    看到城守兵和钦差起了冲突,四周的百姓疯了一样跑过来这样的热闹怕是百年才遇上一回,不看太可惜了。

    “咱们太保真牛啊。”

    张守仁在济南的威信已经是没话说了,百姓们谈起他来已经是“咱们”长“咱们”短的了,俨然已经是把他当自家人。

    倒是兢兢业业当了几年巡抚的倪宠心里委屈和苦哇自己也是拼了命的做官做事,怎么就不如张守仁一丁点呢?

    这会子百姓们都兴奋起来,有人意味深长的道:“先打杀宰相家人,再打杀几个天使,这乐子可就大了。”

    “瞧他们那副模样,传个旨而已,至于这么张狂?”

    “太保说过,法度就是法度,他也不在法外,天使也得守城门这里的规矩!”

    要说这济南百姓也是被张守仁惯坏了,这会子说出话来,已经颇有几分大逆不道的感觉。

    人群之中,只有几个读书人模样的面色难看,在暗自摇头。

    可是读书人在山东的影响却是越来越小了,登莱两府几乎没有读书人说话的余地,就算是在济南这儿读书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小了。

    士农工商加医学算术军学吏学事事都有学校,出来就包分配工作张守仁把后世大锅饭的法子拿到现在用来促人进学校,这倒是个好法子。

    读书中秀才中举掌握话语权毕竟只是少数人,而山东的学校大兴,已经在深入的影响民间,最直接的就是读书人在舆论上的掌控和形象上的霸权被打破了。

    “你们你们疯了?”

    传旨的是宫内监的少监,好歹再上一次也是太监了,内阁的大学士见了他也要点点头,笑着问声好,底下这些跟来的也都是有名位的小内使,就是锦衣卫,也都是总旗百户的官身在身上呢这些济南的兵,生就是敢拦下他们?

    “我们是天使,是天使啊!”

    许是对方眼神中的森冷慑服震住了这个少监,他呐呐道:“是钦差,见官大一级”

    “咱们济南没有这个规矩,济南的规矩就是所有人都得守规矩包括我们太保在内。”

    副哨官说这话的时候,语气里带着明显的自豪这才是大家爱戴和尊敬张守仁的源头,没有例外,连他自己在内,这才是浮山上下一心的源头。

    “反了,反了!”

    一个暴燥的锦衣卫在马上跳起来,马鞭就是抽向身边的一个火铳手。

    他是世袭千户,先祖在景泰八年还参加过夺门之变,是功臣之后,身为锦衣卫武官,又有京营武官的纨绔气,还有锦衣卫的桀骜与傲气,虎死不倒架,这个军官他不敢抽,一个小兵他还是敢动手的。

    “好胆!”

    副哨官眼中杀气显露,喝道:“还击!”

    两边的动作都很快,电光火石一般,那个被袭的火铳手不避不让,由着对方鞭子抽来,自己却是将火铳举起,枪托往对方面门重重击来。

    一个是下了狠心,一个事出不备,虽然皮鞭抽到了这个火铳手的头上,打飞军帽,在头脸上打出一道血痕来,但这一枪托也是砸实了,正好砸在这个锦衣卫的面门上。

    “啊呃”

    每支制式火铳是十一斤,枪托占了多半的重量,每枪的枪托都是用上等实木削成,再镶嵌铁器,十分沉重,原本就考虑过短兵相接时,可以用刺刀刺,也可以用枪托砸。

    这一下砸上去,那个锦衣卫只发出短促的惨叫,然后就呃呃连声,翻滚下马,整个鼻梁骨都被砸的趴了下去,整个鼻子成了血淋淋的一团,这样的伤势,叫人看了就是觉得心悸。

    “好你们打的好。”

    候少监又惊又怒,他想调头就走,不敢,还手,更不敢,当下气歪了鼻子,指着眼前的这些大兵,却是一句强横的话也说不出来。

    “我找你们太保去!”

    到了最后,也就是丢下这么一句话下来

    “请便。”

    坚持职守的副哨官还查验了他们的官照和关防,最后确定是北京来的官差之后,这才挥手下令放行。

    这一次,所有的钦差都是老老实实的下了马,就是被打趴了鼻子的那位爷,也是被搀扶着走,不敢再骑马了。

    太监们是穿着红色和蓝色的曳撒,足下白皮靴子,头戴三山帽,都是打扮的十分华美,锦衣卫则是飞鱼服,类以蟒袍和麒麟服,腰间佩细长长刀,足踩官靴,原本是十分威风的打扮,这一身衣服在天启年间也确实凶狠,能止小儿夜啼。

    九千岁得势的那些年,东林党确实被整的惨不说,普通的百姓,又能置身事外?

    这么一身强梁霸道的衣服和皇权的象征,就这么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