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4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前的几次战争,因为关宁兵的主力要么藏在山海关之中,要么缩在宁远城里,清兵无意攻坚,索性就少数兵围困,然后大摇大摆的将宁远到山海关一线抢了个干净,但自从清兵找到入关的门路之后,对辽西一带的兴趣便不大了,军堡多,迂回空间小,而且关宁军也是被抢精了,根本就没有太多的东西可抢。

    入关就不同了,从京师附近一路抢到山东,内地地方岂是辽西那样的边关地区可比?人口之多,财富之多,地方之富裕,不要说满洲和蒙古人为之惊叹,就是随征的那些辽东前明降军们也是啧啧赞叹。

    清军在正式入主中国前连续五次入关抢掠,上到旗主下到普通的八旗兵将,也是确实憋着到大明内地发财的心思,上下同心,是以势如破竹。

    说话间,城头附近似乎传来一阵吵闹的声音,声响之大,相隔甚远仍然可以听的十分清楚,众人一时愕然,均是往城门楼子那边望过去。

    那里是巡抚和宁前道等大票文官所在地方,一眼看去都是绯袍玉带,灿若云霞,文官两侧,则是大量穿着紫色罩甲或是玄铁山文披着各色斗篷的高级武官,每人均是按着宝剑,围着中间几人,正在大声劝说着什么。

    中间数人,有一个戴凤翅明盔,身皮紫色小科花披风,身上是亮闪闪的明甲山文,手按宝剑,四周偏将和亲兵侍卫两侧,明显是一个总镇或副将级别的大将,只是不知为何被大票文武官员围在之中,似乎是争吵的人物。

    “这是宁远总兵金帅。”

    丁宏亮等人不免上前打听,一个穿着对襟泡钉棉甲的兵丁也正看的出神,随口答道:“前几天这金帅就闹着要出城打鞑子,今天又闹起来了。”

    “怎么,他要出城?”

    这话徐七这样的老江湖听着都是吃了一惊,有点不可置信之感。

    现在大伙儿缩在宁远这样的坚城之上,城头又有几十门红夷大炮,这样的守备漫说眼前这些八旗兵将,纵是再多过十倍也是白给。

    若是开城出击,胜负难料,万一鞑兵趁乱攻城,那可就完了。

    一时脸上都是变色,虽说这粮队中人都是脚踩两边的角色,但乱兵入城见人就杀,那时候冤枉死了,却找谁去?

    “那金帅说了,鞑兵战兵不过数千人,其余都是些杂兵,蒙古兵和汉兵不经打,现城中有数千精骑,坐困城中不敢战,太不成体统,是以一心想出城去打一打。”

    那个山海关铁骑营的马军往城楼那边重重吐了一口唾沫,骂道:“他自家想立功,只管自己去休,拉俺们去打生打死,休想!”

    丁宏亮听的头发都快竖起来,当下忍不住道:“外间鞑子也果真似乎不多,若是出战,得几百首级功劳,岂不乐哉?”

    “乐个屁!”这一下骂的关宁兵就更多了,一个个都是大声道:“老子们守城,军饷一文钱也不少咱的,出战死了也就那几两抚恤,一家人以后吃什么喝什么?”

    “得了首级,左右不过是将领们讨巧,咱们当兵的赏银一层层克扣下来,还有几两碎银?”

    “不值当,做不过!”

    “你这小哥象个走江湖的,自家凭着手中刀赚碗饭,却来赚俺们和鞑子拼命,好**滑!”

    眼看情形不对,孙七等人连忙上前解释,直说丁宏亮是个刚到辽的新手,不大通晓世情,好说歹说,总是把这些关宁兵说顺了气,不再追究。

    孙七下来,自是将丁宏亮好一通埋怨,直道:“九边兵马,关宁兵最不喜欢打仗,你和他们说这些,岂不是凭白招怨!”

    “这些家伙脾气又差,心也黑,战场上黑人的活计做的多,不把人命当回事啊。”

    “嗯,这些兵闹起饷来,巡抚一样能逼哭了上吊,你和他们说这些做甚!”

    丁宏亮一时默然,眼神中的神色都是黯淡了许多。

    九边之中,秦军最为坚韧,固原和榆林等地边军半年一年不发饷的情形是常有发生,边军最多是卖儿卖女卖老婆,反正没见过陕西边军公然闹饷,陕西边军最大的一次叛乱发生在崇祯二年,千里勤王到京城时却连饭食也没有,眼看要饿死之后,大量边军呼啸而去,后来有不少加入农民军,成为其中的主力,舍此之外,再无他事。

    而宣府,山西,大同,亦极少有跋扈不法事。

    只有关宁兵,也就是山海关与宁远锦州这一块地方,将头们坐拥数十万亩土地,每年分几百万的军饷,利益之大,简直令人碰也不敢去碰,而军士也是十分骄纵,打从天启到崇祯年间,辽兵闹饷之事时有发生,只要超过三个月不发饷就必定生事,甚至将巡抚围住,逼到大哭后自杀,亦是关宁兵所为。

    在战场上,关宁兵向来出工不出力,广宁一战,祖大寿率部先逃,将友军卖个精光,宁锦之役时,关宁兵坐视满桂与清军力战,后来人家打了胜仗,他们又出来抢功,一直闹到袁崇焕面前,袁崇焕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打圆场了事。

    广渠门下,关宁兵畏惧清兵,惧不敢战,被京城城头的百姓丢掷砖头。

    现在这个时候,金国凤虽然是宁远总兵,但并不是关宁将门集团出身,宁远的这些兵马根本不买他的帐,相比较而言,当年金国凤守松山能够成功,使数万八旗兵无功而返,却是因为他的麾下多是宣大兵,敢死敢战,也听从军令,而现在金国凤贵为都督同知总兵官,却是根本使唤不动自己的部下们了。

    身为浮山军人的一员,哪怕是在军情系统,军事训练和军人理念也是深深扎根在丁宏亮的心中,此时此刻,他心中唯有一种置身鬼域的荒唐之感,四周的人和事,仿佛都是神鬼志怪故事里的人物,绝非是事实,自己也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你们不去,老子自去!”

    城楼离的实在不远,在争执之中,似乎是金国凤爆发了,大吼一声之后,在几个偏将和一群亲兵家丁的簇拥下,不到百人下了城楼,然后到城门附近,取马鞍袋中的兵器,列队整队,翻身上马,竟是真的叫人打开城门,冲出城去了。

    “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加了守备,一个是千总,好家伙,还真去啊。”

    开始语出嘲讽的关宁兵们也是都瞪大了双眼,一副不可置信的神情。在他们的认知中,大约还真没见过这么彪的总兵官大将吧。

    金国凤是宣府前卫的武官世家出身,从城楼上看去,身手骑术都十分了得,宣府和大同两地是直面北虏,也就是蒙古各部的边镇,当地的武官世家比起内地来都保有祖宗的血勇和精强的武艺,在他的带领之下,近百家丁也是唿哨声声,纷纷上马相随,每人手中都是手持强兵,还有不少挚了弓箭在手,显然也是善射的豪杰好汉。

    两个青年将领,则是一左一右,紧紧跟随在金国凤的身边不离左右,显然便是金总兵官的两个儿子了。

    “鞑子动了。”

    还不等众人赞叹,对面的清兵显然也是发现了这不到一百骑的出城邀战的明军,号角声声之中,八旗骑兵开始调动,成千上万只马蹄踩踏在地上,大地颤抖,城头上的人都是一跳一跳的震个不停。

第1424章 国殇() 
城头上的明军将士与民壮们都是面无人色!

    近三十年来,东虏对大明堪称是百战百胜,明军在万人以上的野战中毫无胜迹可言,打的最惨烈的沈阳一役,明军的边军精锐死伤极为惨重,三万兵守坚城,结果城破,三万余援兵中光是最精锐的南兵就有五千余人,长枪枪阵娴熟无比,战斗意志无比坚韧,结果八旗兵枪炮并行,破开枪阵,三万明军援兵亦是全部战死。

    这六万边军之中尚有好几个总兵级别的大将,数十员副将参将级别的高级武官,俱是死于此役。

    然后是辽阳一役,再下来广宁一役,明军最后的野战集团在广宁一役中几乎被全歼剩下来的硕果仅存的就是祖大寿家族及其所代表的关宁武装集团

    再下来孙承宗组建的关宁兵九成以上是没打过仗见过血的新兵,所谓的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都是靠着守备城池获得的,在野战中最大的战果是满桂领的宣大骑兵在野战中获得,也不过就是斩首二百级,还是因为清兵主力退走,满桂追杀的也多半是无甲的八旗辅丁罢了

    这样的野战功勋当然不值一提,整个大明对八旗兵的心理优势早就荡然无存,剩下来的是无尽的畏惧和恐慌。

    诸如八旗满万不可敌,骑射无双,使用粗若儿臂的长箭,能在马上左右开弓之类的传言,都是大明这边自己编造出来,然后又把自己吓了个半死。

    此时此刻,看到金国凤引不足百骑冲上宁远城外的北山岗时,城头军民,都有此人已经癫狂之感。

    至于金国凤所坚守的军人荣誉,还有这种出城邀战行为来激励军心士气的想法,城头之上,怕是也没有几个人会与他有所应和吧。

    看到金国凤冲上山岗之后,清军很快调来了千余骑之多,迅速成一个半圆形阵势,将金国凤等人围在其中。

    大半骑兵是明盔暗甲,少数后背有插一面或两面小旗的壮达或分得拔什库,这些都是八旗的马甲精兵与统驭马甲的武官。

    在马甲之中,有一二百人的骑兵明显与普通的马甲不同,皆是双层甲胃,外层是甲叶在外的铁甲,有披缚,革带之下是铁甲裙摆,精铁打制的护膝与护胫,手腕上亦有亮闪闪的护腕,整个人都似被铁甲包围,外层之内,内层还有锁子甲,加上后背所插的赤炎红色小旗,这是清国八旗兵中标准的白甲兵的打扮。

    若是死兵和锐兵,当以三重铁甲,以索伦与鄂伦春兵为主,北国从林之中的善射善骑的男子,多被八旗强行征发入伍,其中有豪胆者又充为死兵,穿重甲,持强兵,破阵直入。

    死伤当然以死兵为重,百年之后,当俄罗斯人到西伯利亚时,各部落空虚无人,便是明末战争的惨烈程度过高所致。

    此时金国凤一共不到百人,清军将帅并没有调死兵过来,只调集马甲与少量白甲,抵达北山岗下时,分做左右两翼,那些马甲做轻兵游骑,摘下骑弓,从山岗两侧疾速掠过。

    “这是八旗兵害怕有埋伏,同时看看山岗上的人有什么还击手段。”

    孙七趴在城堞看,一边看着战况,一边小声点评。

    不消他说,众人其实都明白,八旗的标准战法之一便是以轻骑掠过明军阵列,呼啸而至,在很近的距离时又绕道掠过,明军的车营和火器都摆在前列,受到惊吓后开始以火器袭击这些高速穿过的八旗骑兵收效微乎其微是肯定的,当明军阵列不稳,火器提前施放之后,重甲骑兵开始飞掠而至,下马步射破明军步阵,然后刀劈斧削,直到明军崩溃之后,骑兵掩杀,明军鲜有能活着离开战场者。

    今日明明以多敌少,但清军将领唯恐这是明国的诱敌之计,仍然大张旗鼓,自山岗四周绕道而行,同时不停的用骑弓射箭。

    同时旗帜摇动,清军后阵之中烟尘冒起,有不少兵马开始往此处战场调动。

    “这该不是郑亲王或是睿王领军吧,真的很稳啊。”

    “或是肃王或是阿济格贝勒,怕是早就直接带白甲冲上去了。”

    清军的将帅肯定是很稳,但再稳的将帅也瞧出来眼下的情形就是金国凤带着这几十个家丁亲兵出战了,面对两侧清军骑弓的袭扰,金国凤的家丁也是用强弓还击,家丁的军事素养也不是白给的,用的步弓长大有力,射的又稳又准,但毕竟清军在移动之中,而且都穿着铁甲,除了少数几个倒霉鬼被射落马下之外,大多数游骑在绕行一圈后又回到了原点。

    但见军前旗帜摆动,数百马甲挥舞手中的兵器,在几十个白甲的带领之下,向着金国凤等人冲击过去。

    “杀奴!”

    金国凤虽在半里之外的岗上,挥刀迎敌之时,一声暴喊,城头之上竟是听的清清楚楚。

    “跟随大帅,杀奴!”

    金家的所有亲兵和家丁,还有金国凤的两个儿子及几个偏将,俱是抽刀在手,以迅猛之姿,向着冲上岗来的敌军迎击过去。

    两边人数相差在一倍以上,而金国凤及其部属的奋勇之姿,却是不比清军稍弱一点!

    丁宏亮紧握双手,感觉指甲都刺到了自己的掌心之中,他恨不得能跳起来替这位金帅呐喊,替他助威,或是自己能抢上一匹马,拿起兵器,疾驰到那山岗之处,与出击的这些好汉子们一起,迎击那些神色狰狞的丑虏们。

    但在此时,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甚至他得压抑着自己的情绪!

    四周寂寂,关宁兵们神色轻松,甚至是不屑,鄙夷,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