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4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将士们实在是辛苦了。”杨嗣昌温言道:“虽未擒斩流贼大将,亦是难能可贵了未知斩首几何?”

    “流贼大将,有的啊?”这个旗牌官其实是有意卖关子,故意等杨嗣昌误会,他才大声反驳道:“回督师大人,昨日激战,虽罗汝才和王光恩、惠登相等逃走,但曹营大将亦被擒斩多人,西营大将,如扫地王、白文秀、马元利,皆在战场上被杀,并斩下首级!”

    “好,好,太好了!”

    这是意外之喜,杨嗣昌心里又惊又喜,简直想笑出声来。

    扫地王和白文秀、马元利几个,都是西营中赫赫有名的将领,在京城时,连崇祯都曾经在塘报上多次看到,印象十分深刻。

    几年之后,闯营的刘宗敏以下的刘芳亮、袁宗第等大将才声名鹊起,超过了西营将领,在这个时候,西营诸将在名气上可是比闯营要大的多!

    “杀了这么多大将啊!”

    “登州兵果然了不起,比咱们湖广和勋阳的吃货强!”

    “阿迷陀佛,今晚终于可以睡个安生觉了。”

    “杀了这么多大将,张献忠也是没猴子牵了,他再强,也得有好汉帮他,这一下怕是能消停几年。”

    “征虏将军就是征虏将军啊,咱们湖广和南直隶,还有凤阳总督,巡抚,加上勋阳、广汉镇、四川巡抚,还有三边总督,多少高官大将,几十万人,楞是拿张献忠没有法子,征虏一来,就把这家伙给打的溃不成军了。”

    “说的不错,征虏将军了得!”

    这些人,也就是前一阵提起张守仁便是讥嘲,而在今日此时,却是毫无保留的赞颂起来。百姓其实就是这样,失望时开骂,开心高兴的时候便是赞扬。

    “战至傍晚,贼寇西营并曹营翻山逃窜,我军于其后追击”登州镇的这个中军旗牌官还是在继续大声说着,毫不理会四周嗡嗡响起来的赞扬声,如果是经验丰富的人便会知道,真正的大消息还在后头。

    “追至山岭之后,参将林文远率部下狙手梁必大等发觉逆首张献忠,其形状确认无疑,由梁必大开枪,一枪中其心胸,当场毙命”

    “什么,你说什么?”

    杨嗣昌双目圆睁,嘴巴张开老大,那种多年为官养成的风范气度和贵胃子弟才有的矜持神色一下子全部都消息不见了,有几个杨府的家人跟随这个主人已经超过二十年,但也是头一回见到杨嗣昌把嘴巴张的这么大,几乎能同时塞进两个鸭蛋。

    不仅是杨嗣昌,从宋一鹤以下,在场所有的官员都是征住了。

    还有一些总兵及副将级别的大将,同时也都是呆征住了。他们很难想象,自己做梦都害怕的悍贼首领张献忠,居然第一次和登州镇交战,就被人家割了首级?

    没天理嘛!

    除了这些官员武将,在场的襄阳百姓也是都呆住了,刚刚还喋喋不休在夸赞张守仁,惊奇这一次胜利的百姓和士绅们,也都是同时被人施展了神术魔法一样,同时都呆征住了。

    距离宫城近的地方很静默下去,然后就是如石子投在池中一样,圆圈扩散开来,紧接着,整个襄阳城都沉默了下来。

    这样的场面,在事后成为很多人一生中难以磨灭的深刻回忆,就算垂垂老矣,提起崇祯十二年十二月朔日这一天的事情,仍然是人津津乐道的一桩妙事之一。

    “贼寇八大王张献忠已经毙命,并且已经被当场割下首级”中军旗牌官很满意在场官员和百姓们的反应,这个差事,中军处的人差点打起来,后来还是靠着抓阄的办法才确定了是他来报捷,这个差事辛苦不算什么,回去之后要被同僚逼着连请十天大酒都不算什么,要的就是报捷的时候,看到这些人的惊讶,看到这些人眼神中的迷茫和震惊,看到这些人手指颤抖着说不出话来看到这些,所付出的那一点代价又算什么!

    “割下首级了?哈哈,割下首级了?”

    杨嗣昌差点就真的癫狂了!

    刚刚说打死张献忠的时候,他的脑子短时间内陷入了停滞状态。确实,刚刚奏捷时的消息已经够好,马元利和白文选加扫地王等都是够份量的大将,有他们的首级,这个大捷有十足的份量,足以完全拿回自己在皇帝心里的所有失分。

    但打死了张献忠,一切就是截然不同了!

    皇帝那里不仅没有失分,而且他的地位将会扶摇直上,以他的年纪,将来官拜太傅,亦未可知。诛斩张献忠这样份量的贼逆首级,这个功劳,足够他躺下来吃一辈子的了。从此之后,再没有人能直接攻讦他的能力和操守,最多只能攻击他的党羽了。

    在大明,他这一份经制之功,足以令任何政敌闭口了!

    更要紧的是,张献忠伏诛,麾下大将伏诛,想来几乎是全灭了,至于曹营曹操此人,杨嗣昌向来觉得不必放在心上,当然,西营还有一半的力量逃走,曹营最少走了七成,这些人将来会给他带来的麻烦远大于此刻的轻视,甚至抵消了张献忠被诛杀时带给杨嗣昌的这些乐趣,不过这也是后话了。

    此时此刻,杨嗣昌终于相信这个旗牌官所说的一切都是事实,刚刚说击杀时,他还不敢表态,因为这十来年下来,张献忠授首的捷报也不知道报过多少次了,就是在崇祯十一年时,孙传庭虽然进京勤王有功,但因为浮报战功,并没有得到李自成和刘宗敏等人的首级就浮言李自成已经死亡,结果一个大将首级也没有,因为此事,遭到皇帝切责,现在就算登州镇报捷,如果没有确实的证据,他也根本不敢相信这一切俱是事实。

    有了首级,一切自是不同!

    “除张献忠授首外,尚有诸营贼寇首级六千七百颗,所获金鼓甲仗无算,粮食数千石,猪羊数百,金银十余万,详细数字,尚且有待清点。”

    这个斩首数字,又是令得所有听到的人为之哗然!

    官兵击贼,往往虚报大胜,什么甲仗无算,伏尸十余里,河水为之变赤等等,这样的话经常能在塘报上看到。但实际的斩首数字,过千级的都很少,很多时候还是杀良冒功。这一次登州镇不仅有张献忠的首级,还有近七千颗流贼的首级,以张守仁的名声和操守,当然不至于虚冒,这一次,真的是切切实实的令人无比震惊的至高功勋!

第1399章 轰动() 
“这是本朝自成祖年间之后,最大的一次武勋!”

    听到斩首数字,在百姓们轰然叫好的同时,杨嗣昌终于恢复了镇定,脸上又有那么一点矜持的色彩呈现出来。

    到底他曾是每日陪伴皇帝,规划整个皇明军国大事的手执重权的大人物之一,眼前的这些消息,对百姓来说可能是十几二十天不能平静的强大冲击,对杨嗣昌来说,他的震惊也就到此为止了。

    在他心里,已经开始替自己和张守仁盘算了

    皇帝可能用他为首辅了原本他的实力还不足以任首辅,在很多事上,皇帝更信任的是温体仁或是周延儒,对这一点,杨嗣昌也十分清楚。

    他不能争,亦争不过。

    但现在不同,斩首七千级,张献忠授首,这样的功劳,足以涵盖一切。首辅之位,他志在必得。

    同时,文官勋转的特进荣禄大夫也必定到手,三公之位未必能得,三孤或是太子三师则极有可能!

    而张守仁,所获得的确实是近百十年来武将的最大的一次武勋!一次斩首七千级,当年的戚继光或是李成梁俱是远远不如,而张献忠的重要之处,在皇帝或是士大夫心中,还远在倭寇或是北虏土蛮之上!

    这个功劳该怎么赏?一时间,杨嗣昌都是替皇帝头疼了!

    在这时,他只能含着笑容,满面春风的大声道:“本官将立刻派人飞驰上奏皇上,替征虏并登州镇的将士们请功,此乃千古万世皆须牢记之武功,征虏并登州镇将士之名,必将流传千古,今日襄阳文武百官,皆需置酒高歌,年七十以上及孤寡贫弱,由官府发给酒肉,举城欢庆,替大明贺,替天子贺,亦替征虏将军并登州镇将士贺!”

    这一番话说的极为漂亮,而宣布的颁给牛酒之事,更令得百姓欢声雷动,一时间,杨嗣昌在此前的失分全部给扳了回来,整个宫城附近,俱是欢声雷动,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襄王殿下听说捷报,十分欢喜,发出内帑银五千,以助官府颁给百姓牛酒之资。”

    襄王府和其下的郡王并镇国将军虽然不似开封城中周王府那么多,但名声反而比周王要坏的多,当代襄王和普通的亲王一样,贪财好货,刻忌寡恩,对百姓是敲骨吸髓般的压榨,今日这般高兴,拿出几千银子来无非是邀买一下人心,但以襄王的名声,几千两怕是以石投水,屁用不顶了。

    “代本部堂多谢王爷,就说嗣昌不负圣上简拔,还请王爷放心,襄阳并湖广勋阳境内,从此无事矣。”

    杨嗣昌这一次当然不必再和襄王府的人客气,一番话说的对方脸上又红又白,十分难堪。

    此时城中已经有不少士绅之家放起鞭炮来了,便是普通百姓,也是有不少人家敲锣打鼓十分欢喜,人人脸上都是十分开心和释然的模样,哪怕是最贫苦的百姓也不会愿意遭遇兵祸,到时候死的谁知道是谁家里的人?再穷还能活的下去,一旦流贼破城,十室九空,壮丁被裹挟打仗,不复回返,只要能活下去,不会有人愿意走造反的路。

    原本整个湖广和勋阳地方都笼罩在兵祸连结的阴影之中,到此时,终于是烟消云散,一片晴空万里了。

    “张征虏公侯万代!”

    “请将军上复征虏,我襄阳百姓感激至深。”

    “这是几个煮熟的鸡蛋,将爷带着路上充饥。”

    “你那鸡蛋塞什么塞,这里是酱肘子,味道极佳,将爷和军爷们不嫌的话,多多带上一些路上充饥。”

    “这是上好的毛峰,小人珍藏多年,请带给征虏将军。”

    “呸,多年的毛峰你也好意思拿出来,这可是今年新出的六安白茶,将军给带给征虏吧,这是小人的一点心意”

    奏捷完毕,杨嗣昌摆开仪仗回督师衙门,而告捷的登州镇将士留下塘报之后就可以动身返回了。在场的百姓不等衙役替这一队官兵开道,自发的便是让开了一条道路,沿途行走时,种种善祝善祷的声音不绝于耳,鸡蛋酱肘子猪头肉肉馒头等吃食也是不停的有人买了送过来,拼了命的往这一队报信的登州镇兵怀里塞过去,开始时众将士还收,看看再收下去这马都快跑不动道了,这样下去当然不是个事,于是府衙衙役过来,响鞭开道,劝开百姓,这才替这一队登州兵开出了往樊城的道路。

    “今日感觉,犹胜剿平响马之时。”

    “在莱芜和东昌时,亦有百姓如此,不过对咱们大人的赞颂,可没有襄阳百姓这么厉害。”

    这一队骑兵,不少是在东昌府和莱芜县剿过响马和山匪,剿匪之时,百姓当然也是十分的感激,种种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对张守仁也有种种赞扬。

    在济南时,击败东虏之时,济南各地的百姓对当时的浮山营和张守仁的敬服也是到了极处。

    但此时在襄阳的感觉,却是比起前几次都要厉害的多,也叫人舒服和自豪的多!

    这么一群骑兵眉目舒展,十分开心的微笑着驰出襄阳,回返军营。

    他们都是浮山的将士,对张守仁的忠诚都是一样的,大人的声名越发响亮,浮山的实力越强,受到赏赐越多,也是代表他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过。

    官职,银子,土地,家人也会过的越来越好!

    这一切,都是跟随张守仁得来的,将来肯定会越来越多!

    所以每个人都笑的十分开心,这一次除了张献忠的首级和七千颗流贼首级外,其实所获的银两和丝绸等物,加上遗留下来的刀枪甲仗,价值在二百万两以上,光是这一点,也是叫浮山上下十分开心了!

    “大丈夫当如是!”

    “提三尺剑荡平天下,得众人赞颂敬服,大人真豪杰也!”

    “回去之后,应当有赐酒,我们共饮庆贺,不醉不休。”

    “醉了要吃军棍的”

    “那也值了!”

    欢声笑语之中,这一队骑兵也是很快穿出樊城水门,往着勋西一带的战场,疾驰而去了。

    与此同时,杨嗣昌也在一大群幕客的陪伴下,开始亲笔书写奏折。

    一般的奏折,杨嗣昌就是吩咐幕客代写,一切拟定之后,自己再亲笔抄一份就是了。今日却是与往常不同,这一份奏折,他是一定要亲笔写的。

    幕客们也都是眉开眼笑,十分开心。他们全部是举人的身份,或是有一两个是监生出身,当过一两任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