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4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调了南京的京营禁军出来,整整五千禁军,搬抬彩礼,打灯笼火把,把半个南京城照的灯火通明嘿,你们真是想象不到那个热闹,河里船上的姑娘那一天也全是不避人了,一个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在船上给那个嫁人的送行,入他娘的,老子在岸上看的干流口水,象咱这样的,就算是有钱,这些画船上的也是恕不招待”

    这人大约是在南京真的开了眼,长了见识,说起那些画船上的漂亮小娘时真的是口水横飞,唾沫飞的四周的人满脸都是,不过众人也是不恼,只是眼光盯在那汉子脸上,似乎能从这家伙的脸上看到秦淮风光一般。

    这么一说,众人也是感慨,湖广勋阳一带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来了,战场上一死就是过万人,过兵的地方老百姓当然也是惨不堪言,死全家死全村的事不算什么了,而陕西和山西一带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杆子,河南全省的百姓都是饿的眼睛冒绿光,眼看就可能出大乱子,这些汉子都是到处卖力气的镖客多些,在明季,镖行也算是新兴产业,不象清朝那样规模化和产业化了,在这年头,只要给钱他们是哪里都走,十几个行省走了大半下来,见识和眼界也是普通的老百姓没有办法比了。

    说起这些北方的省份,要么是战火纷飞,要么就是遍地灾荒,但提起南京来,却是另外一番景像。

    不仅仅是太平无事,而且是比起以前更加倍的富足!

    南京如此,扬州也不差,苏州、常州、松江,仍然是如以前那样的富裕,根本没有丝毫的变化,要说变化,也是隆庆和万历年间开海以来,海商多了,贸易多了,松江和苏州一带对外出口多了,所以大海商和织丝的工厂也多了。

    一个普通的苏州妇人,丈夫吃茶闲逛,妇人当户织布,一天下来除了一家人的吃穿用度,还会有盈余,足够叫丈夫和全家人过上吃穿用度不愁的生活。

    明季中晚期,松江和苏州一带女人的地位水涨船高,除了嫁妆丰厚之外,两个妇人和几台织机就能养活一个大家庭的实力,也是叫这些女人在丈夫面前把头昂的高高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是一点儿也不错的。

    除了南直隶的江苏地界之外,江西、浙江、福建、湖南,这些省份也是十分太平,根本没有天灾或是人祸,年景是和万历年间或是大明盛时没有什么区别,或者说,百姓和商人士绅的日子比当年还要好过的多。

    这也是明朝亡国的一大奇景,一边是地狱一般的民不聊生,纷纷揭竿而起造反,同时还有异族入侵,杀人屠城,赤地千里。

    一边却是风光旖旎,秦淮河上,十里金粉,不知道多少销金客追欢买笑,多少大豪商,一掷千金只为了博美人一笑。

    便是寻常百姓,吃茶餐饭,也是越来越讲究,在苏州,穿绸着锦的,不算稀罕,除了明黄色没有人敢穿外,什么式样,不管是官员或是生员所着,百姓也是一般敢穿,而且讲究质地用料,其富足之处,恐怕能叫当时西北的人见之而嚎啕。

    在这大酒缸里吃酒说话的这些人,多半是一些气宇轩昂的大汉,一个个孔武有力,寒冬腊月的时候,个个歪戴着狗皮帽子,喝的是最劣的地瓜烧,偏是喝的满面通红,额角都是汗水,看着就是酣畅淋漓,倒是比那些达官贵人吃的精致酒菜更勾起人的食欲和酒瘾上来。

    这也算是大明的江湖客,和后世影视中的形象似有同而多不同,但一样的精采和令人好奇。

    人群之中,也是有一个健壮的青年,二十来岁年纪,穿着打扮和这些江湖客一样,都是翻毛的衣襟,狗皮帽子,身上插着攮子匕首等短兵器,还有单刀阔刀之类的长兵器用布裹着,并不显露出来。

    酒也是一样的烧刀子,菜是茴香豆炸油豆腐切肉皮冻等北方冬天的时令菜,一口酒一口菜,不和人争不和人抢,听着这些人的话题也不掺合,只是自己笑眯眯的喝酒吃菜,那副稳当的模样,显是走惯了南北东西,已经不把和自己无关的小事放在心上的老江湖了。

    他这副模样,加上在众人眼里都是眼生的感觉,已经成为一个颇为扎眼的人物了。只是这些江湖汉子不愿多生事非,而且毕竟是在京城里头,不比在外乡时做事能放的开,真的有什么冲突,打斗起来惊动了锦衣卫或是东厂,这麻烦和乐子可就是太大了。

    就算这样,众人也是时不时的偷眼瞟这个后生,看着他身上结实的肌肉和明亮的眼神,加上那此收拾的很精当的攮子和长刀等物,越看下去,越是觉着稀奇。

    “是孙大爷来了。柜上,有老客!”

    正阳门这里的大酒缸招待的客人是山南海北什么地方的都有,关外来的骆驼客,西北过来的贩卖玉石的,煤商、木商、米商、海商,真不知道见识过多少,就算是那些大东主自恃身份和享受,不会来这种犄角旮旯的小店,但那些掌柜的和大伙计们却是不会顾忌太多只有在这种边角小店里头,才能找到合适的人手,听到想听的消息。

    颇有一些不能外传的商业机密,就是在酒酣耳热之时,一不小心就透露了出来。

    在这里,就算你是大商行的大掌柜,店家伙计也不会高看一眼,一声招呼和吆喝,顿时就是吸引了座中酒客们的注意。

    “孙大叔!”

    “是孙大哥来了,俺这一向少见的很。”

    人群纷纷站起身来,一个四十来岁的精壮汉子也是不停的向众人点着头,到了柜上,更是和掌柜和伙计们一通说笑。

    更有七八个汉子,包括刚刚的青年后生在内,俱是一起站了起来,姓孙的汉子见了他们,也是微微点头,笑着道:“都来了,定在午时末刻动身,直出德胜门,大伙儿人齐了,就准备走吧。”

第1377章 混入() 
“是,听孙大叔的。”

    “大哥说啥就是啥!”

    汉子们大大咧咧的,年轻一些的就是称大叔,年长一些的叫大哥,反正不拘叫什么,都是十分亲热的模样。

    “就咱这些?”

    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大汉走到姓孙的近前,低声问道:“人手怕不够吧?”

    “德胜门外还有,加起来四十多。”

    “那差不离,都是好手吧?”

    “都是好手!”

    “行,孙哥莫怪咱多嘴多事,这几个弟兄跟着我张二多年,不能出纰漏一家老小都等着吃穿用度呢。”

    “放心,不要你说,到了车队那边,一人二十两安家银子先收入,叫人一齐带了回去,万一有什么三长两短过不去的坎,烧埋银子也全部落在我身上我孙七行走了十来年,这一点众家兄弟总归还信的过我?”

    “信的过,信的过!”

    这一下叫张二的大汉才一脸释然,转回头去和自己的几个弟兄放低声说了,众人虽然没有大声应和答应,但脸上都是放出笑容来。

    刚刚一人落座的青年这时才凑过来,对着孙七一抱拳,笑道:“孙哥,俺是丁宏亮。”

    “我一进来,就知道丁小哥就是得海荐的人了。”

    孙七是一脸矜持的神色,对着丁宏亮小声道:“瞧着没有?做刀客镖行的,都是干的杀头卖命的买卖,要么是族亲,要么就是乡党,就算当面杀人也不怕,没有被人叛卖的可能。丁小哥儿是走的单帮,原本也不是吃的口外这一碗饭,有些事,少不得老哥我要多提点你几句才行了。”

    “孙哥但提教俺无妨,临行时,胡哥就说过了,当年在旅顺时,和孙哥交情不坏,凡事都是信的过。”

    “嗯,好,好。”

    客套话说过,孙老七又是将一些海盗的切口和海上活计的细节向那丁宏亮一一盘问,见对方神色从容,对答如流,显然是多年海上生涯出来的,这才是放下心来。

    近来宁远并锦州一带风声很恶,口外这一条线不好走,胆子小一些的都是不赚这碗饭,朝廷盘查也开始紧起来,所以人手很缺。

    既然这姓丁的小子确实是海盗出身,必定不是官府的人,也就罢了。

    “多看少问少打听,咱们这些人和车上的人不是一回事,和他们没事不要攀交情,也不要多说话,到了地头还不算完活,大家等回程的货,等再到大明地界,才算是真正的完活了跑一趟,抵老百姓种十年的地,就算小哥你在海上讨过生活,走口外这一条线,也是和你当年在海上差不离啦说起来丁小哥你多大岁数,怎么就和胡得海这老货相与的好?”

    “俺是看着小,今年也二十六啦,十年前上的船和胡大哥,也是认识有七八年的光景了”

    丁宏亮从学校毕业出来就成了香饽饽,先是教特务处抢了过去,在登州乱事中还立了不小的功劳,出了大风头,一时间在特务处成了比其兄丁宏广还要出名的人物。

    结果林文远听说这么一个优秀的人才被特务处抢了去,顿时大怒,他的资格不提是张守仁大舅哥的话来说,也是比王云峰的特务处强的太多了,林文远亲自出面要人,王云峰也只得割爱相让此次的口外之行,就是丁宏亮到了军情处之后的第一个差事。

    至于冒认一个海盗的身份,对切口,谈细节,对一个学了这么久特务和军事情报搜集的优秀情报人员来说,这还是个事么?

    很快,队伍就从大酒缸里出发,从正阳门到德胜门是直穿北京城,丁宏亮也是头一次到这巍峨的天子脚下的大城之中,但他知道队伍中不少人在盯着自己,所以仍然是行若无事的样子,两眼眼睛,根本就不去左右乱看。

    这种沉稳的模样,渐渐打动了这些干镖行的大汉,他们这个行当肯定是犯法犯禁,不过以封建王朝的统驭力,还真的不大可能派出人手来混入队中获取情报这是一种崭新的根本叫当时的人想象不到的做法,清军是收买明军边军中的蒙古人和通过晋商来获取情报,李自成在河南拥众数十万后才有小刘营做一些营伍之外的事,浮山的情报系统已经是把这几方甩的老远,分门别类,各有专精,丁宏亮混在这些汉子之中,如鱼得水,没有丝毫不适。

    “兵部的专差过来了,大伙儿让让。”

    路过皇城西边的时候,民居开始渐渐稀疏起来,透过一些巍峨的宫墙或是院墙,可以看到西苑或是大户人家的风光。

    不进皇城,普通百姓能欣赏到的皇家和贵戚们的生活享乐,也就仅限于此了。

    銮铃声响起,一个兵部专差骑马经过,孙老七提醒之下,各人也是忙着让开了。

    “瞧这模样,一定是往湖广去的。”

    “怕是又有乱子。”

    “唉,天下不安宁啊。”

    做为一个军情处的中层情报官员,丁宏广的情报来源十分通畅,毕竟除了最高层的机密之外,能叫情报人员多接触和了解一些也是对的全局观越好,接触的情报层面就会越高,所获得的成就也会越大。

    和当时普通的探子根本可能不了解自己的任务不同,浮山的情报人员很少有不了解自己使命的存在,职位越是往上,使命感就越强。

    丁宏广和孙七一伙等兵部折差过去之后,才继续向前行,一路出德胜门,往北走出二十里地去,京师轮廓模糊不清之时,孙七才将众人带到一处隐秘的仓房附近,过百间的大屋,密密麻麻的堆着满屋子的麻包,一股粮食的清香扑鼻而来,众汉子均是笑道:“这一回运气不坏,押粮车,省心省力!”

    众人均是开心,纷纷进了库房,孙七去找负责的人,汉子们一个个找着暖和地方,向火烤火,这样冷天,又是近年关,这一趟肯定是要在口外过年了,不过众人多半是光棍,就算有家小的也不是头一回这么着了,言谈起来,也是丝毫没有觉着什么。

    丁宏广头一回经历这样的大事,出这么一个任务也是有点紧张,到了这儿,也是寻摸了火炉边上的好地方,半眯缝着眼闭目养神。

    此行结果,关系重大,可以说是浮山系统中信的过的人头一回要踏足辽东,不是那些商人二道贩子送来的报喜不报忧的浮光掠影的消息丁宏亮此行,关系委实重大!

    “张献忠,蟊贼耳”

    用人听不见的耳语声,丁宏亮倚在木柱上,抱着臂膀,轻声说了一句。

    身为一个浮山子弟,在知道大军已经与敌人接触的时候,说是没有心驰神摇,为大军助威呐喊,那是绝无可能,而身在这一条秘密战线上,想要痛痛快快的为浮山子弟们叫好助威,也是绝无可能。

    一个极为优秀的情报人员,就是用这么一种委屈自己的形式,为着前方的将士们加油,助威!

    在最后一匹战马也跃过浅而激湍的汉水之后,闯字大旗底下,李自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