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人这心田”

    华夏是以文明传承,薪火不绝,民间哪怕大字不识一个的人也是重读书,也敬重读书人。张守仁这里,一下子就栽培了这么多人,哪怕是教他们学为吏之道,可毕竟也是一件积福积德的大好事了。

    当然,曲瑞是不能理解张守仁的深刻用心。

    这个年头的读书人,过了十几岁的年纪,怕都是读书读傻了!

    张家堡的那几个秀才,怕就是如此。迂腐自大,脑子里除了儒家的那几本书,别的什么也没有了。

    明初时候,考科举的范围还很大,而且生员还要学习骑马射箭,这已经是没出息的宋儒留下来的一点微薄的传承了,但明太祖连这个考试制度也改了,把考试的范围定在了朱熹评注的那几本书上,按八股的形式来回答,从起笔到收束,都有一定的套子。

    再好的文章,不合格式,也是判不合格。

    这样一来,人的性灵自然受到严重的约束,明朝的读书人,只知四书五经,不知唐宗宋祖的笑话就极多了,甚至连韩愈,苏轼这样的文字大家,也有不少读书十年的人都不知道。

    这样的人,读了几本书后还偏偏自视甚高,脾气比天还大。

    张守仁和一些读书秀才打过交道,或是听说对方的脾气秉性之后就打定了主意:这年代的正经读书人就不能用!

    当然,不是说一律不要,有好的当然要,不过要紧的还是自己培养。

    眼下他摊子大了,需要用的人才也多了,有的要帮着建立公文文档,人员档案也要管理建立,要紧的当然是财务制度的管理和建立,也要有专门的人才负责打理银钱收纳的事,还有各地辅助人员的管理什么的,也是要人。

    人才的储备现在就要落实下来了,毕竟他的心思,可不是在这海边一隅之地当一个盐枭。

第128章 扩军(3)() 
他要储备力量,更要一步步向上,天下纷乱,只有提前准备的人,才能博击浪潮,而不是被时代的大潮吞噬掉!

    “人是苦虫,不打不行。不给你们些厉害,还真的当我拿你们没法子是不?”

    在镇子东南角处,张守仁一行还隔的老远就是听到张世强恶狠狠的叫骂声,随着叫骂,还有棍子在空中甩的呜呜响的破空声。

    张守仁失笑道:“张世强这厮在做什么?”

    一时间,众人也都是哈哈大笑起来。

    张世强个子很高,在堡里向来被人嘲笑是傻大个。没骨气,没担当,胆子十分小。堡里原有几个混混无赖,没事就欺负他,这人给张守仁这个百户当传令亲丁,也是没办法的自保之举。

    现在在外头听着,这人声音暴烈,语气中杀气腾腾,还哪里有以前那个张世强的影子?

    当下索性就不惊动他,各人从正门进去,沿着墙壁斜角绕过去,前头一排营房正好挡住他们的身影,而张世强,也正在校场上训练新丁。

    有了钱,就有兵。现在到处都是开辟地盘,亲丁队也是必须扩大。

    扩军之前,也是有人有些疑惑。

    一个副千户已经有了一百多亲丁,再来招募,是不是会犯忌?

    不过这样的说法立刻就是被驳了回去。

    冯三宝那样的九品巡检都敢招募五六百人的部下,虽然没有名义,但胶东一带,谁不知道冯三宝有几百条盐狗子部属?

    张守仁好歹是从五品的副千户,多招募一些亲兵倒也在情理之中,现在到处战乱,军户武官时被抽调,上次东虏鞑子入关,胶东一带就有不少武官奉命勤王,孔有德之乱时,各卫所也是奉命出兵。

    不过这人数多少,就有讲究了,太多了确实不太妥当。

    而且,财力也负担不下来。

    现在学财会和典章的学员就有一百一十多人,每月连笔墨纸砚开支要好几百两银,加上原本亲军队的开支,买铁和硫磺硝石的开支每月固定支出已经是在两千白银以上。

    赚的多了,给各级官府分的钱也就相应增加,浮山所的千户周大人,每个月分成相信会拿到手软。

    当然,千户大人也是识趣,拿的银子多了,就给下头几个靠的住的百户也分了下去。当然,说明了是张副千户的赏赐。

    这样一来,就等于是提前帮张守仁把人心拢住了。周炳林已经年近花甲,膝下无子,一两年内就要退下来,到时候接任千户官职的也就只能是张守仁了。

    光从这一点看,周老头儿,人还不坏

    眼前张世强训练的,就是新招募的亲丁了。

    人数是在张家堡就定下来的,浮山所的董家堡,还有徐、王、周、李几个堡,每堡各招五十个精壮亲丁,本所范围招了小四百人,方家集这里民户愿意吃这碗饭的也不少,也是张榜收人,十几天考核下来,也收了一百多人。

    连同原本的亲丁,现在张守仁麾下有六百多人,都训练成了,也就算兵强马壮了!

第129章 (1)() 
第六十二章

    六百五十人不到,这个数字说是兵强马壮,有的人自是不以为然。

    但冷兵器时代的战斗有时候不是看人数的。

    精骑三千,破民军三万,这种战例,历史上比比皆是。

    张守仁的六百来人,训练数月,可抵过万明军营兵,这一点,他有这个自信,在他心中,这是毫无疑问的事。

    从开始的士兵挑选,再到训练方法,体能储备,还有装备兵器,无论是哪一点张守仁的兵都是一个抵十个!

    就是这方家集的训练场,占地有一百余亩,是用砖墙圈起来的一块荒地,然后叫人用石滚子夯平了,土地平整,校场阔大,有标准的军营和跑步用的跑道这一下可不用在外头跑了。这集镇不比张家堡,要是这些小伙子在集上跑上一圈,非得把整个方家集都闹轰动了不可。

    大半的新丁都放在张家堡,那边也修了军营校场,规模比这边还要大。

    海边的无主滩涂地可比这边多的多了,用来耕作不行,用来练兵可是正好。

    至于为什么非要在这里收一百多民户出身的新丁,那自然是张守仁自己的肚里乾坤这就是掺沙子,立山头,军中就是要有一点竟争和不团结,彼此争斗,这才有活力。要是全一个地方出来,彼此都有情份,斗也斗不起,争也争不红脸,那军中很难有上进的劲头了。

    现在不比当初了,最早的亲丁是他一手一脚亲自调教,随着人数增多,可真没有办法这么带兵,只能想方设法,在制度上先行着手了。

    张家堡的新丁是林文远带着钱文路、黄二几个在训练,都是本堡青壮,有事先训练的底子在,听说这几个小旗官也是把那些新丁折腾的不轻,每天都是鸡飞狗跳,大有把在张守仁手底受的罪给找补回来的架势。

    至于这方家集的新丁,就是叫张世强带着人训练,一个小旗十来个老兵,带一百多新丁,一个带十个,正好精力都顾的过来,也能够做到最浅显的因材施教。

    这阵子张守仁也是忙着梳理刚打下来的地盘,派定人手,还在操心雇请几个吏员的事。

    卫所的经历司等衙门是有文员的,到了千户一层,还有攒吏和仓大使级别的辅吏,帮助处理文书和杂务,张守仁是副千户堡主,身边没几个吏员辅助也太不成话。

    只是吏员易得,靠的住和能力合格的却少,见过不少,人品过的去的能力必然不足,能力够的又是滑不留手,典型的该杀的明朝吏员的代表。

    到现在,也没有把吏员班子给凑起来。

    就这样,方家集就丢给了张世强来搞,看这模样,这小子搞的还算有生有色,最少也算是有样学样。

    在众人眼前,操场上站着一百三十人左右的新丁,个个把腰板站的笔直,两手下垂贴着裤边,双目平视,肩膀放平,吸腹挺胸一看这架势,曲瑞和孙良栋几个就是打了个寒战。

第130章 (2)() 
当日受训,他们最害怕的也就是这站军姿。

    说是只站着不动,其实不如去跑二十里山路,甚至来回四十里,感觉也比站一天军姿要舒服的多。

    “啪,啪啪啪!”

    十几个老兵每人手中都是一支竹条,都是选的细长坚韧的上好竹子劈开,然后缠上布条,打的疼的要死,但伤的又不是很重,今天打了,明天一样出操,甭想偷懒。

    这些新军可能是站的久了,每个人都是忍不住摇摇晃晃的动弹,但只要动一下,哪怕就是手指头蠕动了两下,张世强和一群如狼似虎的老兵就恶狠狠的冲上前,一边挥动竹条痛殴,一边还痛加斥骂。

    反正当初张守仁怎么整治他们的,现在就又还给这些新入营的亲丁了。

    “啧啧,张世强这厮,还真是拿了鸡毛掸子就当令箭使不过,看他这样子,也还真是历练出来了呢。”

    孙良栋背负着手,样子施施然的十分轻松,嘴里也是在用嘲讽的语气在拿张世强取笑。不过,取笑归取笑,说的也算是事实,张世强原本有点猥琐不长进,现在却是镇的住场面,脾气暴烈又有节制,眼前这些刚招的新兵被他管的规规矩矩服服帖帖,就是叫人十分欣慰的现实。

    “我们走吧,这里交给世强,我可以放心了!”

    这几天,张守仁没空来练兵,心里还一直嘀咕。

    但此时他脸上也是一脸的放松,张世强的表现,可以获得满分。就是他部下的那几个,叫丁宏广和崔余的老兵,打起人来和训斥的劲头,一点也不差,很有点老兵的样子了。

    张守仁带出来的这个小团体,终于自我觉醒,并且开始茁壮成长。

    “王云峰,一会叫张世强带着他的部下过来我这里,”一边走,张守仁一边吩咐道:“训练的新丁里有出色的,穿上战袄,一并带过来。”

    “是,下官明白。”

    张世强带人练兵,张守仁这里也不能没有人伺候,选拔了王云峰这个出色的,补授小旗,带着一个小旗的人,随时听从吩咐。

    众人出来,王云峰自是按吩咐和张世强说了,然后又赶上大股队伍不提。

    此时正近午时,的天气,十分和暖又不叫人感觉酷热,加上集镇近海,有阵阵带着腥味的海风徐徐吹在人的脸上身上,更是叫人感觉十分舒适。

    现在的张守仁已经俨然是这个集镇的主人,一路行来,人人都是毕恭毕敬的躬身问安,不管是商人还是普通的居民百姓,人人都是一脸敬畏的微笑,远远就是打躬下去,一直到张守仁的身影离开,这才起身。

    这处集镇,向来商业繁盛,人烟稠密,莱州府特设一个典史在此维持治安,但真正主事的,却永远是拥有实力的人,而人们眼中,自然也是只认张守仁一个!

    这个副千户年纪虽轻,连婚也没成,更没有子嗣,但行事却是周密狠辣,十分果决。

    和盐丁两次对决,一次杀二百余人,第二次也是在胶州城前杀了十七人,一路还把尸体拉到城门下。

    然后莫名其妙就死了冯三宝,和这个副千户作对的文官,也是一个个没有好下场。

    虽说这些事都没有表明是张守仁带人做的,但事后想起来,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么?

    由此,众人也就更加敬畏。

    杀人的心肠够狠,一次几百人下得了手,而杀人的手段也是十分隐秘,杀了人还叫人抓不着把柄,这本事就更大,也更神秘,更加叫人畏惧。

    至于杀韩六,杀几十个海盗,更使得张守仁具有传奇色彩。

    现在这个时候,除了胶州即墨这一带,恐怕就是整个莱州府,甚至是登州一带,谁不知道浮山所出了一个姓张的极其厉害的副千户卫所武官?

    有这种名头,也就是人所说的威风杀气,还有一种军人的彪悍凌厉气势,加上久于上位锤炼出来的言行举止,在这座几万人集镇之中,是没有人敢正面撄张守仁的虎须了。

    “小的叩迎张大人!”

    时近正午,镇上的几家大酒楼都是有酒菜飘香。此时的鲁菜已经接近成型,不管是后世的东北菜或是淮扬菜,又或是京菜,脱胎于鲁菜的菜色着实不少。

    因为还没有味精,所以格外讲究调料和手气。

    好的大厨子能用几十种调料调出极鲜极美的味道来,渣厨子就不行了,和后世厨子猛放味精的便利不同,只能煮出口感极差的菜肴来充数,就算想用辣椒来加重口味也是不成现在辣椒才刚进入日本和南中国不久,要等几十年后才会流行开来。

    张守仁几个来的这家叫做镇海楼的酒楼就拥有几个象样的好厨子,敢取这种逆天的名字,没有两把涮子显然是不成的。

    当然了,菜的口感好,用料讲究,价格也是不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