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3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既然如此,何必再恭恭敬敬的去拜见杨嗣昌呢?

    “本部院已经决意在崇祯十三年年初时就开始进剿”

    看着马宝,杨嗣昌的脸上也是露出一抹难以叫人觉察的冷笑。左良玉原本在半年内是他最大的依靠,因为预计浮山兵最快也得半年后才能抵达,那时候如果打的好的话,可能已经在收功了。

    但现在的情形与预计的截然不同,计划可以做改变了。

    人员到齐之后,杨嗣昌也是开始了自己的布置,他的设想原本是在明年的时候开始动手,那时候官兵主力齐集,动手把握大一些。

    不过现在张守仁进军如风,杨嗣昌决定提前动手,在冬春之交的时候,困守在三省交界中的张献忠等部会更加困难,粮食少,马匹瘦,虽然官兵也困难,但明显会对流贼占尽优势。

    在他说出具体部署之前,便已经有人出声反对了。

    “阁部大人!”

    说话的是勋阳巡抚方孔昭,东林党的老资格老牌党员,名头很大,资格很老,所以一向对杨嗣昌不是很买帐,这一次也是他率先出声质疑。

    “方今诸军未曾齐集,粮草亦未齐备,下官的标营,也是有不少的困难。特别是,昆山将军那里,尚且没有准备齐全,以下官之见,还是等平贼将军所部准备停当,俟明年的时候再进军,较为稳妥。”

    “兵贵神速,也要讲出奇不意,官兵困难,流贼岂不是更加困难?”

    “想当然,这法子不知道是阁部大人哪个幕僚想出来的,想当然,想当然耳。”

    迅猛出击,直捣张献忠主力的打法是张守仁上次派人禀报行程时提出来的,杨嗣昌也是觉得有道理,在和幕僚密议之后,便是在这一次会议上提出来。

    怎料刚一提出,还不及说明细则,便是招到方孔昭的反对。

第1356章 神速() 
“非是幕僚所出,而是征虏将军所提。”

    “他?”方孔昭对张守仁的看法来自于江南一带的同党,结果当然不问可知,听说是张守仁的主张,当下就冷笑道:“大言炎炎,数千里之外指手划脚,有何益?”

    虽然杨嗣昌对方孔昭的耍大牌和充老资格十分不爽,不过为了大局,还是沉住气对他解释道:“征虏所部疾行如飞,十月初已经入河南,月初便至开封,说是十一月前便可抵勋阳,征虏本人可至襄阳。是故,本部堂觉得计划可行。”

    “一派胡言,”方孔昭不屑道:“开封行速,想必是他先锋是由船沿河过来,轻兵锐进,有什么用?此人沽名钓誉,以斩东虏之功滋长了傲气,其言绝不可信。”

    张守仁率部如神行太保一样疾行的事情其实也传遍天下了,各地的邸报上是一直有他率部赶路的消息,在北京和江南一带,当然也包括湖广,所有人都惊奇于张守仁飞一般的速度这样的进军速度确实是能吓坏不少人,特别是王师的进兵速度已经普遍降到了一天十里的水平之后,一天六七十里的速度,足够吓坏不少人了。

    可能很多人对精锐之师没有十分直观的印象,但最少有一点可以保证,只有一支军纪严明,保障有力,体能充沛的军队才能做到长途快速行军,否则的话,这种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方孔昭也不是完全不相信张守仁,但他和幕僚计议之后,还是觉得一支近万人的军队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内坚持每天六十里以上速度行军,这样的速度,就算是东虏的纯骑兵部队都是办不到的。

    和普通人想象的不同,马匹在超过千里以上的长途行军中既是有效的助力,比如可以驼物,可以拉车,可以被战兵骑乘,但同时,战马和挽马也是长途行军的包袱,因为在超过一个月以上的长途行军中,战马会严重掉膘,接着瘦弱,力乏,最终倒毙。

    有时候不同的气候条件,就可能造成战马大量死亡。

    拿破仑进攻俄罗斯时,法国骑兵拥有的大量战马因为照顾不善而大批量死亡,死亡马匹数量在十万以上。

    就算明军的马匹是以能吃苦和适应环境的蒙古马为主,照顾起来也是很困难的。

    就是说张守仁的部队不仅要自己高速行军,每天还要花费大量的气力来照料战马,就算随行只有几千匹马低于这个数字无法随行太多军粮,更不可能快速行军。

    所以方孔昭打死也不相信张守仁是率大军以现在的这个速度赶来,他更宁愿相信是带着几百家丁,最多千余家丁的前锋部队。

    这么点人到湖广来是影响不了大局的,方孔昭还是坚信,打仗要靠自己所属的一万多勋阳兵,加上左良玉齐头并进,贺人龙再于汉水防贼西窜,邵捷春率川兵堵截住入川道路,这个打法,较为稳妥。

    遭遇到勋阳巡抚的强烈反对,杨嗣昌被顶的气不打一处来,这个方孔昭在他看来委实可恶,一副东林党老牌党棍的架式,油盐不进,对他根本不买帐。

    虽然对方能力确实还行,抚境安民的本职工作做的很不错,而且打仗也是有一手,这几年打了不少次小规模的胜仗,但在这一刻,杨嗣昌已经决心把方孔昭给攻下去了。

    “马将军,平贼将军意下如何?”

    “回督师的话,”马宝连忙站起身来,嘻笑着道:“平贼将军说这等军议不是末将能插嘴回话的,事先吩咐过,只要督师大人与众位大人有个计较,下了军令,俺们无有不从,当兵的嘛,听命行事就对了。”

    最近杨嗣昌赶到襄阳后,对左良玉的军械和粮饷补给都很顺畅,江南的督粮侍郎也在他的建议下移到就地的地方,粮饷银子源源不断的接济过来,所以左良玉现在也不提缺饷缺粮的话,只是自己不来,派了个偏将来打哈哈。

    现在说依命行事,但方孔昭这里已经顶了上来,湖广巡抚和别的将领或是别有打算,或是资格不够,马宝这么滑头,一时竟是冷下场来。

    节堂之中,冷了场的感觉十分难受,杨嗣昌感到自己威信有受损的迹象,心中更是愤恨难平。

    他在京师,除了被寥寥无已的几个人顶撞过,向来是人人对他奉迎巴结,谁都知道,首辅在皇帝面前的地位也是远不及他,虽然他专于军务多些,但朝政大事,皇上也是对他十分信任和倚重,事事商量计较。

    而今到了地方,刚刚视事十余天,就有人挑战他的权威,实在是令他有无可容忍之感。

    堂上气氛这么凝滞,在场的文武官员都是有点害怕,无论如何,眼前这位是持着督师辅臣银印的阁臣,天子以先生相称,想到得罪杨嗣昌的后果,很多人都胆战心惊,屏着呼吸,甚至是汗湿后背,只有方孔昭十分自负,神色也是坦然自若,并不紧张。

    以他东林的身份加上这几年立的战功,他相信就算自己和杨嗣昌有争议,皇帝也不会偏听偏信,东林党的同道们也会声援于他,所以不必太过害怕和担心。

    杨嗣昌刚要宣布散会,门外的中军官大步进来,半跪在堂上,禀报道:“督师大人,堂下有新野过来的塘马”

    “什么时候了”杨嗣昌刚要喝斥,脑海中突然一片清明,喝问道:“是不是登莱镇派过来的塘报?”

    “正是!”那中军朗声道:“一行七人,刚刚自新野赶过来。”

    “到新野了”

    杨嗣昌感觉自己都是一阵发晕,真是万万想不到的事情!

    一个随军幕僚有赞画官职,在堂上也方便说话,此时连忙站起来,挥袖道:“还不敢紧把人叫进来!”

    新野距离襄阳极尽,是南阳府最南头,过了新野就是襄阳地界,大军行至新野之后就几乎可以算赶到襄阳了。

    “叩见督师大人!”

    “起来,起来!”

    一眼看过去,果然是那个前几次来报信的浮山骑军,杨嗣昌一看到他,心中也是十分高兴,慰勉这军官道:“数度往还,自山东再开封,再南阳,你实在是辛苦了。”

    “不敢,此是卑职的份内事。”

    “能做到份内事,就已经十分难得。”

    杨嗣昌话中带刺,弄的马宝等人十分不自在,不过他很快转了话头,问道:“上次说还是开封,料想是从朱仙镇一路下来,怎么绕道洛阳,似乎还起了不小风波?原本绕道该是耽搁时间,却不想时间反而加快了。”

    “咳,此是大军机密,卑职只是一个骑营副哨官,不得与闻。”

    这个骑营哨官脸上也是露出尴尬神色,张守仁从洛阳走是打算走富裕地方一边走一边补给,当然更深层次的想法是锻炼队伍和熟悉河南地形将来很有可能在河南打大仗,提前熟悉一下也不坏。

    另外就是他打算直下商南和勋阳,预备和李自成打一打交道。

    不过计划不如变化快,第一是补给计划落空,绕道的意义不大了,第二是军情司这一阶段的情报做的不错,李自成已经出了商洛山西脉,转向东南,现在已经是在勋阳南方均州西面的竹山山脉中,相信已经和张献忠会合,既然这样,再从商洛山这边走也没有太多意义了。

    这其中的弯弯绕,就算这副哨知道,又怎么可能告诉杨嗣昌。

    “征虏明日即抵襄阳,拜谒督师大人,面禀一切。”

    在含糊其辞之后,这个登州副哨也是立刻禀报了一个重要情况,就是明天午时之前,张守仁就能赶到襄阳城中。

    “这,实在太辛苦了一些。”

    在习惯了大明文官武将的拖沓作风之后,杨嗣昌虽然自己也是一路赶路下来,但对一个武将有这样的认识也是十分的不适应。

    刚抵新野,翌日就临襄阳,就是说根本不休息,直接便是带着重要将领赶路了。

    这对很多大明高级将领来说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不休息三五天之后,是根本不可能叫他们重新赶路的。

    “如此忠勤,实在令人感慨万千,征虏将军,飞将军也。”

    杨嗣昌大声夸赞一句,看到底下文武将佐神色异常的模样,心中更觉爽快,当下便是大声夸赞起来。

    夸过张守仁,他看到下面的骑兵副哨,又是大声吩咐道:“来呀,赏他五十两银子,记下他的名字,本督师要好好提拔他。”

    “父帅,刚刚有一股房州过来的探子,说是有最新的消息带过来。”

    一处倚山而建的山寨之中,最宽阔的主寨里正大摆宴席,居中张献忠,两侧人很多,佐酒的菜不少,歌妓更多,雾气和酒气交集之中,张献忠的义子张定国身着银甲铁盔,按剑大步前来,到了近前,大声禀报。

    张献忠现在躲避在房、竹、均几州交界的深山密林中,和罗汝才、惠登相等八营兵会合,兵马腾壮,士气饱满,正寻思着要打几场大仗,补充一下粮饷,湖广虽然受灾不重,粮食也足,但现在兵马已经有五六万人,消耗极大,小股的打粮队子撒出去很远才能打到粮,普通的山民百姓都没有什么粮,寨子又难攻,军需不足,是故十分忧虑。

第1357章 联营() 
张献忠嘴里强硬,其实心里明白,未来一两年内会遭遇比较困难的局面,左良玉为首,贺人龙和猛如虎都不是好相与的,还有刘国能更熟知义军内情,是个劲敌,加上郑崇俭和方孔昭,还有邵春捷等抚标营兵马,三省交界地方汇集了十万以上的官兵,腾挪都不易,很可能会被包围。

    在这样的情况中,张献忠很注意情报收集,李定国带来的,就是房州以西的最新消息。

    “征虏将军张守仁率兵已经至新野,前锋哨骑分做几股,在均、房、竹一带均有活动。”

    张献忠持着自己心爱的九龙金杯,抚着一嘴漂亮的大胡子,罕有的露出了郑重沉吟的脸色。这几年来,哪怕被左良玉用刀掷中脸颊,他也是哈哈一笑,人家一边给他治伤,他还一边笑的声若哄钟,此时的郑重神情,对他来说也是十分罕有了。

    “来的好快。”

    在张献忠的左手边是一个中年人,一脸和善的笑,身子也很壮硕的样子,就是有点酒色过度的模样,他几乎是和张献忠坐的并排,只是桌子稍微往下一点,在张献忠面前,很多人哪怕是装的随便,但骨子里就有一点拘束和紧张张献忠造反已经十余年,杀人无算,早就拿自己的命和别人的命都不当回事了,这样的枭雄面前,任是谁都会有点害怕。

    但这个中年男子并没有丝毫害怕,反而是那种骨子里的随意和放松。

    看着张献忠,他先嘀咕一句,接着又笑道:“天塌下来,有敬轩你扛着,俺操的哪门子心去。”

    说着还真是放松,举起酒杯,就是一饮而尽。

    “曹哥,话不是这么说,你曹营也有精兵强将,杨承祖和王龙这两个大将比我西营哪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