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秀才颇为不安,下意识地搓了搓手。在他多年的幕僚生涯里还真没见过几个这样的人,一边是频频出牌,把自己打的落花流水,一边却是自己主动后退,实在是大方的过了头。

    “等过些日子,局面平静下来,在下也稳住了胶州一带的局面,这个盐政巡检司的位子,还要请秦大人妥为安排。”

    “嗯,到时候由你安插一个自己人,就用捐纳好了。”

第116章 谈判(2)() 
明朝的捐官虽不如清朝那么泛滥成灾,不过有些官职也是能捐的,象眼前这巡检就是如此。从九品的官,也是武职,只要符合若干条件就可以捐任,只要程序上合法,别人就不会有什么话可说。

    不过张守仁自己是没有办法干这个的,固然巡检官卑权重,不过一个从五品的副千户来干巡检,法理上都说不通,登莱那边是绝不可能同意的。

    “如此最好,劳烦先生了。”

    说完正事,两人都是一身轻松,彼此对座喝茶,开始闲聊起来。

    林秀才对整个大明的局势还是乐观的,他的同乡有在洪承畴和孙传庭两处当师爷的,处理一些文启和钱粮上的杂务,虽然不能共腹心商量军政大事,不过跟在高层身边,小道消息总是断不了的。

    这年代没有手机网络,联络就是靠书信,林秀才和那几个同乡都是保持一个月通一封信的频率,据那几个同乡秘密透露,现在朝廷正在整军顿武,打算在关中把李自成给包住,要在十一年之前,把闯逆彻底剿灭。

    至于张献忠,左良玉最近连战连胜,看来也是蹦跶不了几天了。

    流贼向来是士大夫心中的肘腋之患,而历朝历代都是亡国于农民起义的阴影也是不小,明朝的立国就是和红巾大起义有关,所以在所有士大夫心中,别的都无所谓,真要能荡平流贼,说明就是和以前的农民起义一样,还都动摇不了明朝的根基。

    尽管现在江河日下,不过立国才二百六十多年,两宋四百年,唐也撑了三百年,大明再撑几十年总该可以,至于几十年后如何,那就是后人的事了。

    能在自己活着的时候不当亡国之人,已经是现在士大夫普遍的认识。

    当然,这还算是老成厚道的人想法。

    有一些对星相学和屠龙术特别有兴趣的“人才”,每天都是在惦记着计算明朝的王气还有几年,是不是已经到了出山的时候了,这种人不仅有,而且还真的不少,一个王朝的统治就是士绅阶层,如果连士绅阶层也离心离德,那就真的离灭亡不远了。

    前元就是刘基和李善长这样的士绅阶层全部叛离,没有几年就被朱元璋把曾经横行欧亚的蒙古铁骑给赶出了长城之外。

    现在这时候,虽不算土崩瓦解,不过也是真的不算乐观了。

    不过林秀才认为,只要能干掉流贼主力,杀掉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个,别的象革左五营和曹操这样的只能算是土贼,任其闹腾,不久就自败了。

    而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人又以李自成为最优先级。这个流贼头目身怀异志,其心不小,观其所为,应该不是爱好打家劫舍的土贼,而是心怀天下的那种。

    有异志不可怕,中国皇帝是最尊贵的,能把全天下当私产,所以几千年下来有异志的人如过河之鲫,实在数不胜数。

    不过有异志加上有能力就是两说了,李自成能练精兵,控制麾下大将颇有办法,打仗也很灵活,把官兵调的四处乱走,根本拿他没有办法。

第117章 谈判(3)() 
现在的局面也是洪承畴和孙传庭两师徒戮力多年经营的结果,要是换了别的督抚,恐怕未必有现在的大好局面。

    对林秀才的这个判断,张守仁还是赞同的。

    以他浅薄的历史知识也是知道,洪承畴和孙传庭算是明末时的两根顶梁柱,结果后来他记得的结果都不大妙,洪承畴是被迫投降,孙传庭是被崇祯关了不少年,后来放出来的时候耳朵聋了一只,头发全白,就象一个风烛残年的老翁。

    但不管怎么说,这两人确实是有能力的,和当时普遍混日子的明朝疆臣来说,没有比这两人更强的存在了。

    但对林秀才的判断张守仁说赞同也赞同,因为最终灭亡明朝的确实是李自成。在这一点上,当时的士大夫们也不是吃干饭的,谁有天子之象,还真的不少人能看出来。

    不过这只是在纯粹的明朝内部的情形,所有人都忘了关外还有一头饿狼,每隔几天就入关撕咬汉人的血肉,每次都能打下几十个城池,掠走数万军民和百万计的金银。

    就是这么一头狼,大明上下却没有人把已经建国立号的清军当一回事,所有人都觉得这就是嘉靖年间的俺答汗,闹腾几十年后就自然消停了。

    当年俺答汗也几次兵临北京城下,弄的京师,十分紧张,嘉靖砍了兵部尚书的脑袋,做为警告。

    要是这么看,俺答汗和后金还真的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严重的边患,都曾经到达过北京城下,只是后金为患更烈,把整个辽东都占据了而已。

    这种看法也算是根深蒂固了,在听到张守仁对后金的担忧后,林秀才只是摇头:“建奴小患耳,不足国华这般忧虑!”

    既然说不通,张守仁也并不坚持,反正和这个州官的幕僚聊了半天,最少对明朝国内的政治军事情形都有了比以前更深入的了解了。

    明朝还是有人才的,在此之前,他还以为明朝就是一群坐井观天,只知道自己眼前一亩三分地的青蛙呢。

    “和国华长谈这么久,实在是幸事。”

    外面天色已经黑透了,林秀才十分不安,秦知州还在府里等候消息,自己是谈的太忘形了一些。

    “明早下官会到州衙里拜见知州大人的。”

    “这个是自然,想来会宾主尽欢。”

    “哈哈,都要靠先生维持了。”

    今天这一次聊天,对两人都有不小的收获,林秀才吃惊于一个年轻卫所军官的博学广知,对张守仁的反应机敏和睿智也是十分惊讶和赞赏。

    而张守仁则觉得这个林某人对军事和地理还算内行,对明朝的实际情形也知之甚深,因此有爱才之意,颇想招致。

    不过几次都是觉得自己好笑,现在的他,实在是不够档次招揽姓林的这种档次的幕僚。

    “留在将来吧!”

    在夜色中,他和客人相揖而别,星空之下,也是暗自下着决心。

    成长的第一步是成功的完成了,底下就是大展拳脚,确立地盘和扩大实力的时候了。现在已经是崇祯十一年,距离明王朝的覆灭还有六年,时间紧迫,时不我待呀!

第118章 返回(1)() 
第五十八章返回

    拜会秦知州就只是表面文章了,早晨去拜会,呆了不到一刻功夫,彼此都不曾谈及利益分配的事,只是把官面上的文章给做足了。

    张守仁杀掉十七个盐丁的事就算揭过了,知州给定性为响马拦路抢劫,军户反击有功,记录档案,发向登州兵备,给张守仁再请一功。

    至于巡检冯三宝遇害一事,还有城头那些抄下来的账簿什么的,张守仁因为被软禁,自是根本无其无关,秦知州连提也不曾提起。

    只是这狐狸尾巴都发白了的老狐狸眼神中的得意之色,那是怎么也隐藏不过的。

    这个同知实在有点不知高低进退,原本同知是知州的副手,就是俗称的摇头大老爷,按理是不该多管政务,老老实实的玩点风花雪月的高雅玩艺就成了。

    这个同知十分不省事,多拿多吃,老地头蛇的秦知州早就想动他的手了。这一回正好,错处被抓的这么明显,就算秦知州想表面上给点机会也不成。

    现在同知已经递了辞呈,回家收拾行李准备回老家去啃老米饭了。

    明朝官场规矩就是这样,犯了小过自己辞职走人的,上头也不会追查,大家都是进士出身,都有一票同年和同乡,把人往死里得罪就不好了。

    听说同知要走之后,秦知州还封了四两银子的红包送了过去,这种礼数,是万万不能缺的。

    打倒了政敌,张守仁这个新兴势力的头目也承诺了未来的利益分配仍然照旧,而且之前这个副千户就知情识趣,送了两个月的红包过来,虽然数额不高,但“懂事”这考语却是早就在知州大人心里了。

    原本按说地方官府是管不着卫所的,开国的时候,军队待遇好,卫所武官管着的人多,地多,俸禄高,比起穷酸文官来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那时候是卫所武官经常欺负地方文官,侵削地方官的权力也是常有的事,现在风水轮流转了,地方官府权力早就比天大,张守仁虽是卫所武官,但不把秦知州这尊佛给供好了,想要发展,那也是门都没有。

    等彼此几句闲话说过,上了两轮点心后,秦知州就是捧起茶碗。

    底下伺候的长随立刻高声道:“送客!”

    “下官拜辞知州大人!”

    知州是五品,张守仁这个副千户是从五品,不过在知州这样的文官面前,张守仁以更谦恭的态度行了一礼,然后才转身退出。

    秦知州一直等到张守仁的背影消失不见,才又意态悠闲的转过身来。这一次,他的表情就比刚刚要轻松,也更加真实的多了。

    “大人,怎么样?”

    林秀才从幕后转出来,问道。

    “很不错,上佳,”秦知州已经年过五十,多年的地方官生涯并没有毁坏他的健康,更没有毁掉他的容貌,现在的他保养的还是不错,肤色还很白嫩,看着就象四十出头的人。他以手指叩打着桌子,笑道:“我可算明白,为什么我那个刘年兄喜欢这年轻人了,聪明,有野心,也有干劲,但还知道约束自己不象有些人,有一点本事就把尾巴翘到天上去,这个张守仁不会,他会记着本官,并且会一直保持和老夫的关系,除非是老夫这边断掉。”

第119章 返回(2)() 
虽然相处了一刻功夫,但这个老狐狸看的倒是很准,分析的也是头头是道。

    林秀才也是微微点头,看向窗外,那里张守仁的背影刚消失不久。

    “这个年轻后生,眼神里的勃勃野心谁都能看的出来,不过他究竟是要走到哪一步呢?还真是很期待看到呀。”

    带着部下离开的张守仁当然不知道背后的议论,此刻他走的意气风发,十分的高兴。

    胶州之行,所得很多。

    等过一阵子风平浪静,兑银子把巡检的位子弄下来。

    再把盐提举也换成自己人,那时候,整个胶东半岛就是自己的天下了。

    青州和登州那边也有自己的盐场,那个就慢慢来。

    总之,把整个山东的盐利抢下来,一年收入几十万两,应当不是问题。

    有了钱,就有养兵的资格!

    说到底,他并不是为了自己发财,而是为了养更多的兵。

    乱世之中,有兵才有一切,钱是假的,根本无用!

    张守仁记得自己在杂志上看过,当时明朝的首富不知道是谁,不过很多藩王肯定是超级富翁。象洛阳的福王,有金银数百万,闯军攻城的时候官兵请饷,结果福王才拿几千两出来,气的守将胸口疼,结果守兵不出力,城池陷落,福王被李自成兑了鹿肉一起给烹了,这下场,自是极惨。

    还有南方的郑芝龙,身家超过千万,到清军打到福建的时候,青壮年时代的雄心不复,一心想拿着千万身家去养老。

    结果投降后因为儿子郑成功不降,郑芝龙的家产又实在叫人眼红,于是人被砍头,家产全部充公,辛苦几十年,却因为放弃武力成了人家刀板上的鱼肉真是何苦来!

    张守仁对未来有很多想法,但练成一支强兵,那绝对是最优先级的。

    现在曙光来到,他的兴奋自然是可以理解的了。

    “嗨,瞧瞧,大人走路那个样子。”孙良栋捅了捅身边的曲瑞,笑道:“大人这一次收获真的不小啊。”

    曲瑞的精神还不是太好,前天忙活了一夜,掏了几个官员的窝子,把贪污的证据什么的全弄了出来,有的是直接翻出来的,有的还是靠着拷打弄到手的过程十分的血腥残酷,打人的技术都是张守仁教的,十分有效。

    说起来曲瑞简直是对张守仁佩服到极点了,这个大人怎么什么都懂,连打人怎么打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在曲瑞等人的拷问下,几乎没有哪个好汉能顶住一刻功夫的,所有证据到手,再到城门附近涮在墙上,天色微明大家才循路撤回客栈。

    体力和精神消耗这么大,第二天白天为了装样子,全体还不准睡觉,昨天才好好睡了一夜,但消耗的精气神可是还没有补回来。

    “看吧,回去之后,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