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很遗憾,你要不叫的话,就能留住一条命了。”

    这个女人的叫嚷惊动了不少人,冯府上下似乎已经有不少人起身,也有人开始大叫,还有人拿了柄铜锣敲打起来。

    张守仁没有再耽搁下去,大步而出,从进来的地方又很轻松的攀登到墙头,然后一跃而出,在他身后,巡检司府邸已经如一锅煮开了的粥,开始拼命的沸腾起来。

第112章 ,漂亮的反击(1)() 
第五十六章,漂亮的反击

    巡检司府闹了一夜,到第二天天不亮,几乎整个胶州城都传遍了冯三宝被人刺死的消息。

    加上一个小妾也是一并被杀,这个传闻立刻就加了几分香艳的色彩。

    什么贪色之报啦,情变导致仇杀啦,反正中国人传这种新闻最为起劲,等消息传遍全城的时候,根本就已经变的面目全非,连冯三宝也不是死在刀上,而是被小妾下毒毒死的了。

    在千奇百怪的传闻在早点铺子里传的沸沸扬扬的同时,有人突然在城门的高处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

    在衙门反应过来之前,很多识字的人就跑到城门下头,用心记,用笔抄,同时开始了义愤填膺的议论。

    明朝是有小传单的传统的,远到什么三大案中最著名的妖书案,近到现在的京师,诸如十八子得天下的童谣妖书到处都是,有一些妖言流传甚广,甚至连当事人自己都相信了。

    这种怪力乱神的东西,最为国人所喜,一旦流传,就比光速还快,天知道这些小道消息是怎么在交通极为不便的明朝广为流传的。

    不过今天城墙上的东西可不是什么谶纬或是妖书,也不是朝廷大内的香艳八卦。当今皇上在政务军务上虽然很蠢,犯过不少错误,但是私生活上还是十分值得称道的。

    好几个皇子说明皇帝在性取向上十分正确英明,不象先帝那样在传闻中和小太监纠缠不清,而拒纳陈圆圆之类的传闻,又说明皇上并不好色,对女色有着圣贤一样的利用而不陷入的态度。

    加上穿打补丁的衣服,减膳撤乐等等,今上在任何一条上都够不着香艳的标准,造宫中的谣言,是注定没有市场的了。

    今天的城墙上写的却是另外一种东西,从胶州的同知大人开始,然后是本县的知县和典史。

    三个官,同知是从六品,知县是正七品,典史根本是未入流。

    三个官员一起被贴在墙上的就是他们的罪状,也就是受贿赂的证据。也不知道是谁干的,这几个老爷家里的账簿子被一页一页的撕开,上头是行贿受贿的证据和记录,包括强买土地,寄托隐户,包打官司,吃了原告再吃被告等恶劣行径等等。

    要说明朝的官风到现在已经彻底完了,不贪污不收受贿赂的根本没有办法在官场生存下去,象海瑞那样的异端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现在的官员是一个利益集团,一个整体,任何敢标新立异的异类都会被整的不得好死,甚至是在出名之前,想自立于门户之外的人就已经被逼走了。

    不过潜规则就是潜规则,毕竟是不能摆到明面上来的。

    现在几个大老爷的罪证都被人粘在墙上,就算一会官兵来了把东西撕掉擦掉,这几个官员也必须走人了。

    遇到个肯顶真来捞政绩的巡按御史,弹章一上,那可就不是辞职的事,而是要吃牢饭的事了!

    到了午时,胶州城已经成了一个风暴中心,一边是衙役们往巡检司去跑,凶案十分要紧。一边上司突然震怒,勒令立刻返回,火速查清城门上的事是谁干的天知道是他娘的谁干的!根本就是毫无头绪的事,人家高来高去,这些衙役也就是办点兄弟争产,邻居打架的案子,凶杀案一年也没有几桩,这种在高处粘贴东西的高科技更是从来没有见过这叫人怎么查?查,查他娘的鬼哟。

第113章 ,漂亮的反击(2)() 
衙役们被弄的鸡飞狗走,却根本毫无头绪可言,而被放在客栈的从浮山所来的军户们,可就是彻底没有人理会了。

    一直到傍晚时候,客栈里的军户们以为又要在胶州过一夜时,客栈外负责看守的衙役突然骚动起请,请安声问好声不绝于耳,没过一会儿,院门打开,一群人簇拥着一个束头巾的男子走了进来。

    束方巾的只能是秀才,明朝生员在穿着上就十分好分辨,只要头上一顶方巾,还有身上穿的秀才特别的衣束,隔几百步都能认出来进来的这位是一个秀才。

    “山东这边啥都好,就是水不好,大人,这瓜片是上品,不过水不大好,所以茶香不正,不是小号慢待啊。”

    “呵呵,掌柜说笑了,我一个老粗,能品出什么好茶来。不过,山东也不是完全没好水,我们浮山所不远就是崂山,那里有上好泉水。还有济南府里,也有好水。”

    “对,大人真是博学多才,叫人刮目相看。”

    “掌柜的意思是,没想到我这老粗还真懂。”

    “哈哈,大人说笑了,在下可是承受不起啊。”

    客栈的金掌柜原本是在陪着张守仁闲聊,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品着六安瓜片,正是有十分悠闲的感觉。

    两人正议论泉水的功夫,看到这个昂然直入的秀才老爷,金掌柜便立刻起身,低声道:“这是州衙门的林师爷,是知州大人的亲信幕僚。”

    一边说,一边就是抢先迎出去,在台阶上就躬下身来:“在下给林先生请安,这早晚了,先生贵脚踏贱地,也不说叫小号早点预备没说的,小号后院还埋着几坛上好的南酒,这就起出来,给先生品尝。”

    这林先生是一个秀才,也是浙江诸暨人,那边的人和绍兴府人一样,考取功名不是为了金榜题名,而是为了出来当师爷赚钱。

    绍兴那边的师爷,会赚的,比主官要捞的多的多,还没有什么风险。

    因为一旦贪污事败,倒霉摘印的肯定是地方官,而不会抓他们的师爷。就算偶有风险,明朝地方最少有几千个浙东出来的师爷,彼此声气相连,互相照应,就是有大事也化成小事,所以他们出来捞钱,收益大,风险小,而势力更是大的叫人无法想象。

    “呵呵,老金你太客气了,这一次学生是奉命前来,酒是不敢拜领了,只能心领谢谢!”

    这姓林的秀才果然不愧是州官身边的亲信,说话温文儒雅,声音有磁性,不论是看或是听,都叫人觉得十分舒服,果然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不妨事,一会挖一坛出来,先生带回府慢慢品尝。”

    “呵呵,一会再说。”

    林先生阻止住客栈掌柜的殷勤,转脸看向张守仁。

    良久之后,才一笑点头,揖道:“学生拜见副千户大人。”

    “这不敢当。”张守仁很沉静,不过态度也算热诚,两手一抱拳,还了一揖,然后才笑道:“先生是州官跟前的人,我这个副千户现在还囚禁侍审,先生给我行礼,不是要折杀我么。”

第114章 ,漂亮的反击(3)() 
虽然不曾在官场应酬,不过好歹是看都看的多了,张守仁说起这一套时,也是十分捻熟,并没有生疏之感。

    “呵呵,学生正是为此事而来的。”林秀才说完之后,深深看了张守仁一眼,笑道:“大人不请学生进去坐?”

    “不错,是我失礼了。”

    张守仁用一个手式表达了自己的歉意,然后便是与这林秀才携手同入,客栈掌柜当然是忙不迭的换了一轮茶水,然后静悄悄的退了出去。

    这院子里原本就是幽静,也不知道张守仁怎么带的兵,三十多个部下,现在正盘腿坐在房间里,一个个跟泥塑木雕一样。

    要不是时不时的有人用眼神扫视一下院中的情形,别人还以为这里头全是一些木头人呢。

    环境清幽,加上茶水也还不错,对坐的两人也是很快就进入状态。

    “张大人,我们推开窗户说亮话吧!”客套几句后,林秀才就直截了当的道:“大人其志非小,冯三宝控制胶东一带的盐市已经近十年,现在看来是要落在大人手中了。”

    “不敢,确实有此志。”

    张守仁欠一欠腰,语调从容,但也是十分坚定:“盐利非小,我辈军户人家也要吃饭。现在我有数百儿郎,都很敢拼,上头不同意,只会死更多的人。要想胶州一带风平浪静,更换巡检已经是必然之事。”

    他讲的这么直白,又十分坚决,这种态度硌的林秀才有点难受。

    不过转念一想,倒也释然了。

    眼前这个青年军官要不是有这股子狠劲,岂能有这一次对话的机会?

    现在的局势也确实是如张守仁所说,是他出头把冯三宝的势力一扫而光,现在胶东私盐这一块已经是真空势力。

    有真空就要有人填,现成的有一个张守仁和他的亲丁队在,不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非要压下去,再选用新人,没有几个月的时间太平不下来,这个道理,不用多想都是十分的明白。

    总之,这一次把这家伙召到胶州来,冯三宝和同知一伙简直是蠢到家了。不仅多种杀手锏没有搞定这个副千户,反而把自己的老本都折进去了。

    现在冯三宝死了,同知老底被暴,一伙人都得辞官走人,胶州知州好歹也收过张守仁的规例,知道这个副千户晓得规矩,为了平安无事银钱落袋,怎么决定,已经是没有什么可考虑的了。

    就是眼前这年轻人的态度,实在是叫人觉得难堪哇州城一伙人斗来斗去,同知一直想和州官别苗头,这一次自寻死路,州官那边其实是欢喜的。要不然,尽管这个副千户做事十分老练,没有明显的破绽,但有如此完美的结果,也是大家都有想继续合作的意愿,否则,结果就大不相同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个青年武官,是打了一个漂亮的反击战啊

    看到对方苦恼的神色,张守仁也是难得的抱有惭愧之意。

    现在这个样子,简直就是黑社会在讲数,太叫有人点不好意思了!

第115章 谈判(1)() 
“张大人,你真是后起之秀啊”

    本州的州官姓秦,在州官的任上已经是第三任了,第一任时,正是冯三宝冒起的时候,所以这个林秀才也是亲眼看见。

    地方政务,无非就是几个方面。

    赋税,这是最要紧的,当今皇上最看重的就是这个。赋税收不到六成以上,官肯定当不长久,要是能收到八成以上,升迁有望。

    本州的秦知州既不是收不到六成的废物,也不是能收到九成的干才,加上年纪大了,能力不足,也不想动缠,就是打算在胶州养老。

    结果三年一任,每一任的考语都是中平,这个考语不需要下台,也不能升迁,只要不想转任,就能一直干下来。

    赋税之外,就是司法,也就是按不下去,非要惊动官府的案子。

    再就是教化,也就是儒学,要是境内一年多考中几个秀才,就算是知州教化有功。

    这方面,胶州这里也是马马虎虎,既不算优异,也不是落后地区。

    总之秦知州就是在胶州这么混了下来,他的收入不低,但盐政上的孝敬绝对也是不小的一块灰色收入。

    当知州的,象林秀才这样的高级帮手就有十来个,门房二爷一类的就有好几十个,再加上投靠他的家族宗亲和乡党,知州衙门一开饭总得十几桌上百人,这不贪不腐的,还真养不活这些闲人,更别提自己能落下一丁半点。

    所以不要说盐政上收入不低,就算是很少,知州也不会放过的。该收的,绝不会放弃分文,蚊子肉再小,也能积少成多。

    这么多年下来,秦知州和冯三宝合作愉快,每年都有固定的银子入袋,现在冯三宝死了,一想到可能失去的银子,就算是知州也承受不了这么巨大的打击,于是林秀才奉命出场,现在在谈判中处处落在下风,两只眼睛也是恨恨的盯着张守仁,只道:“大人要逼的学生无路可走了。”

    他这么说,自是觉得前景不妙。

    大家斗法,要互相有牌打才好,按张守仁的分析,知州这边确实十分被动。既然自己这一方没牌,那么是扁是圆,就只能任由别人揉搓了。

    “哈哈,先生说的哪里话来!”

    张守仁笑的十分爽快,对方服软,那就不必要再弯弯绕了,他很直接的道:“冯三宝之前给大人和列位先生的份例银子,我这边照旧好了!”

    “啊?如此甚好啊!”

    这个收获算是叫人喜出望外了,原本的谈判底线也就是如此。

    银钱落袋,大家平安无事那就是最好了。

    林秀才颇为不安,下意识地搓了搓手。在他多年的幕僚生涯里还真没见过几个这样的人,一边是频频出牌,把自己打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