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3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位是礼部的吴昌时吴主事!”

    薛国观带着张守仁各桌间打招呼,这一次张守仁进京是一个难得的机会,非得把他推出在自己所有的班底之前不可。

    张守仁虽是武臣,但资历也是足够了,武官一品,且加太子少保的荣衔,很多文官非做到尚书和大学士一级,否则想加师、保,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再加上副总兵的实职,手握大军,地方上可以呼风唤雨,将来这些文官难免会有外放的,如果到山东地界,张守仁就是难得的助力了。

    介绍礼部主事吴昌时的时候,薛国观也是加重了一点口音,正色道:“来之是大才,国华,赫赫有名的复社,就是来之与张天如等人所创立的!”

    竟是此人张守仁眼中波光一闪,也是对吴昌时特别注意了一下。

    吴昌时和薛国观所说的张天如,也就是复社首领张溥有一段赫赫有名的公案。张溥此人,后世只要念过初中的就会知道其名,初中语文课本里著名的五人墓碑传就是此人所著。此人文采风流,一生著述三千余卷,是崇祯年间最著名的饱学之士之一,若非如此,也不会成为复社的领袖人物。

第1097章 可怕的东林(3)() 
张守仁在今世才知道,张溥可不止是一个文字高手,还是一个政治集团的首领。复社,是东林的后劲,在江南,是无数大地主和士绅构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政治和商业集团,江南文士以读书应考为荣,不要说百年,二三百年的世家都很多,代代都读书应考,或举人,或进士,总之都会取得功名,以使家风不堕。而百年之下,彼此用同年、联姻、乡谊在朝在野组成了超级无敌的庞大关系网,并且在东林党之后,立社成风,形成了一个个公开的在朝在野的政治集团。

    这样一个集团,以江南的文风之盛,财力之盛,放眼天下当然是无人能敌,在天启年间,东林党和阉党之争就是江南一地与齐、楚、川、闽等各地士大夫的权力争夺,东林初败,但崇祯一即位后,东林便是反攻成功,将其余各党驱除干净,成为一家独大的超级大党。

    东林党人的内斗能力之强,放眼天下,无出其右!

    张守仁越是了解的多,越是感觉心惊,一个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看似毫无能量,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从万历末年到天启,崇祯,甚至是弘光朝的这几十年间,东林党到复社,已经成为大明朝野最为庞大,最为难惹的一个超级政治集团。

    整个集团,包括政治经济上的优势地位,还有文化上的垄断式的强势地位,讲笔杆子,谁能和江南才子比?

    万历年间,朝廷在江南收税,固然有不少良莠不齐之辈扰民,但江南士绅的反抗手段也过于激烈,罢市,殴打税监,甚至是全城暴动,打死税监,这其中固然是有一些被逼不过的普通市民,但一定是有江南士绅,也就是东林党和复社的力量在其中推波助澜,否则的话,岂有人振臂一呼,就有数万人景从的道理?

    就因万历收税,被文人用笔杆子写的声名极臭,商税还是照样收不上来。等满清入关得了江南,以纯粹的暴力压服江南,在各地进行屠杀,被杀的东林党人和江南士绅超过万人,在朝中,则是利用南北之争,也就是重用天启年间被打击的北方士大夫,所谓的“阉党”余孽来打压东林,著名的大学士陈名夏被杀事件,就是南北之争的,也是南党落败的明显标志。经过几次有计划的屠戮之后,满清在江南的统治稳固下来,而商税是不是很高,但几个税关,包括盐业收入,都是明朝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了。

    至于清初强力压制南党,导致清朝的南北之争从清初一直到清末,这就是后话了。

    张守仁穿越在山东,从经济繁荣发达,土地肥沃等角度来说,山东在当时不是好地方,差江南湖广很远。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天大的幸事。

    他在山东能做的事,能发展的起来,如果换做在士绅权力极大,号召力极大的江南,他根本就不可能冒出头来!

第1098章 毒蛇(1)() 
东林党和复社、几社等江南文社对地方的控制极为严密,根本就不可能出现能挑战文官体制的大军阀出来。

    对大明已经有的军头,东林和复社也是以拉拢和控制为主。左良玉就是东林党武力的外延,他的名头再臭,再杀害良民和抢掠焚烧城市,只要他忠于东林,则东林党就会保他到底。

    而在山东,总兵官刘泽清,则是复社的武力班底!

    这些书生,看似光风霁月,做事正大光明,忧国忧民,其实一直在布局,在利用,拉拢,用种种手段,壮大自己的实力。

    可能东林书院在创立之时,确实如自己标榜的那样,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但时至如今,人材交替,创立者的苦心已经被后人放弃,倒是那些内斗和起哄,还有党同伐异的本事,倒是变本加厉的流传了下来。

    文有笔,武有刀,这个集团的恐怖能量是皇帝也没有办法对抗的,皇权都不成,代表皇权的太监也不成,更加不要提普通的文臣或是武将了。

    以张守仁的一些记忆,加上一直以来下的情报上的功夫所加深的了解,所看到的东林实力也不过就是冰山一角,在明朝,东林复社就是一个绕不开的庞然大物,无论在哪里,都是有它的触角存在。

    就以今晚而论,薛国观是温体仁的一脉相承,而温体仁在任上时就是和东林的周延儒斗的不亦乐乎,虽然和太监素无往来,却是被东林党污蔑为阉党,反正阉党这个大帽子十分好用,只要是敌人,戴上去就正合适。

    薛国观和内廷交往也并不深,而且东林党现在在朝势弱,所以吴昌时这个东林外围,复社,今日也是在这宴席之中,并且摆出一副十分亲热的脸孔来,对薛国观十分尊敬,对张守仁则是倾心结纳的模样,光是看他的风度模样,倒还真的是才子加君子,谈吐温和,儒雅大方,令人有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感觉。

    但张守仁心里却是清楚,这是条毒蛇。

    因为张溥的关系,他对吴昌时这个小人物也所有了解。历史上张溥是死于此人之后,因为争夺复社首领的位置,吴昌时将张溥给毒杀了。

    此事震惊朝野,实在是使复社大为丢脸的一件事。而因为吴昌时在复社的深厚人脉,这个案子又太过骇人听闻,崇祯决定亲自主持廷审!

    这件事,在大明历史上也是闻所未闻,不仅是皇帝亲审,还在审问之前,就由皇帝下令,先把这厮的两腿打折了再说。

    当时有高官说,廷审问案再用刑,是前所未闻之事,而崇祯也是十分郁闷的答道,吴昌时此人,也是前所未有之人。

    廷审问过之后,吴昌时认罪,然后被斩,这是崇祯十六年的事了。

    这样一个人,伪装极佳,大奸似忠,就是一条十分危险的毒蛇,看着他,张守仁也是有不寒而粟之感!

    “来之兄,久仰之至!陈卧子就在胶州任推官,与弟时有往来,提起来之兄,卧子兄是十分推崇啊。”

第1099章 毒蛇(2)() 
“哦,原来卧子就在尊处,这可真是想不到!”

    吴昌时确实有十分震惊之感,陈子龙堂堂复社大才子,徐光启的关门弟子,刚刚著述颇丰,虽然不是高官,但前一阵听说是到胶州去了,当时还觉得奇怪,不知道此人为什么去做一个州城的佐杂官,此时吴昌时也若有所悟,看来陈子龙此人,是被张守仁招揽过去了。

    这个人,不简单哪

    短暂的惊诧过后,吴昌时也是收拢心情,和张守仁着实亲热,攀谈了好一阵子。

    待听说孙承宗亦在浮山后,这个复社领袖张大了嘴巴,半天都是合不拢:“孙高阳原来也是在浮山,这一下若是有机会,学生一定要去看一下,浮山究竟是一个怎样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张守仁又是陈子龙,又是孙承宗,其实心底倒是怕了此人来找麻烦,明的斗争,哪怕是高起潜,杨嗣昌,或是今天的张若麒,摆明车马就是敌人,倒也不怕。

    但东林党的这些君子们,未暴露前,都是大义凛然,品格高尚,而且确实有一些人,比如史可法,陈子龙等人,确实是忧国忧民的仁人君子。

    而有一些,比如眼前这位吴昌时,也就是张守仁知道他的底细,才这般提防,若是不知底细的还不知道是何等样人?

    只是搬出两尊佛后,倒是把这条毒蛇引的更近了一时之间,张守仁也是有点哭笑不得的感觉。

    “两位还真是一见如故嘛!”

    薛国观绕了两圈又回来,也小饮了几杯,脸上是红扑扑的感觉,看到吴昌时和张守仁聊的正欢实,一时间也是十分欣慰的模样。

    张守仁年轻气盛,今天和张若麒的冲突薛国观已经是知道了,虽说这是故意为之的,但张守仁也确实是一个不容易驾驭的武将了。而吴昌时也是眼高于顶的人,东林和复社的,有名的大才子,复社领袖的有力竟争者,如此种种,还是他老薛的外围心腹,这个人平时自然也是十分傲气的,两个人能交谈甚欢,也是令得薛国观十分意外了。

    张守仁很有点想哭却哭不出来的感觉今天算是弄巧成拙了,事实说明,他也不是包打天下啊

    进京,就是一次赶考的过程,对文士来说,十年寒窗,金殿告捷,戴花夸街,那是人生最高的目标,对此时的张守仁来说,进京之后,确定自己的势力范围,以及巩固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加强与薛国观的联盟关系,也算得上是一次不小的考核了。

    现在看来,这次考试,还真的是超级复杂,绝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呢。

    “来来,国华随我来!”

    薛国观呵呵一笑,拉着张守仁就走,一边走,一边对吴昌时笑道:“来日方长,老夫这里还有几位客人要介绍,来之,若恼啊。”

    “怎么会呢,阁老请随意就是。”

    吴昌时眼中厉芒一闪,但很快就收敛起来他对薛国观的脾气有所了解,当面一定要恭谨,背后可以顶撞,当面只要稍微不慎,那就前功尽弃了。

第1100章 毒蛇(3)() 
眼看着张守仁的背影,他也是若有所思。

    今日前来,原本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思,还真是没有想到,张守仁居然是这么一个妙人。他的浮山营,还真的是要加以注意了呢。

    “来之兄,看你和这张国华,交谈甚欢啊。”

    一个刑部的主事和吴昌时交情不坏,这会子趁着酒气遮脸,上前来打听消息。

    吴昌时微微一笑,也是低声对关切的众人道:“给韩城相国一个面子而已,一个粗鄙武夫,大字不知道识不识一筐,若是真的谦虚好学,我辈倒不妨指点他一下,可怜他一下,给他一个向上机会。若是不长进,今天过后,也就抛开手了,谁还真理他不成。”

    “哈哈,这样才对嘛,我还以为来之兄真的和一个武夫谈的来。”

    “来之兄是复社大才子,不要说张某,就是左昆山,恐怕也未必巴结的上吧。”

    “若是这张守仁懂事,倒不妨真的栽培他一下,如曹州刘泽清那样,就是很恭谨守礼的嘛。”

    刘泽清在曹州鱼肉乡里,无恶不作,但是对清流向来敷衍的好,逢年过节一定有节敬送上,所以在朝中反而是风评极佳,有一些山东官员不耻其为人,但势单力孤,在舆论上根本不是复社清流的对手。

    此中关节,吴昌时也是知道,不过此时也不必和这些人细说。

    他的脸上,也满是矜持的微笑,确实是众人所说,这些军头,不管怎么凶狠残暴,手握重兵,说到底,还是要巴结他们读书人的!

    要是张守仁真的可造就,眼前众人所说的,也不是不可以考虑的嘛

    薛国观这一次,却是把张守仁拉出了门。

    “国华,今日有两个破落货,非缠着老夫替他们引见不可,老夫原待不理,但这两个不成器的东西平时也是替老夫做过不少事情,于公于私,真是没有办法啊”

    “阁老真是说笑了。”薛国观说的诙谐,张守仁忍不住哈哈大笑:“管是什么人,哪怕是山精鬼怪,反正跟着阁老见就是了不知道这两位大人,是不是真的是鬼怪啊?”

    张守仁今天的表现,到目前为止都是十分成功,不卑不亢,行为得体,谈吐也很高雅大方,甚至都不象个纯粹的武将了。

    这也使得薛国观心中有所疑惑目前来说,张守仁不象是平时书信里往来时的直爽大方的样子,也不象林文远说的,张守仁就是一个纯粹的军人。

    不过此时张守仁的表现,倒是豪气十足,是与薛国观一直印象里的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