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2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恢复生产,先就得安靖地方”

    倪宠也不多卖关子,有求于人,没有那个资格。当下连咳几声后,便是面色诚恳的道:“我想请国华斟酌,派一些精强兵马到东昌,剿灭响马和啸聚的匪徒,使得地方能够安顿下来,这样才好继续下一步的动作。”

    “这不好吧?”

    张守仁摇头道:“东昌是山东镇的地盘,现在山东镇新总兵尚未确定,亦不知道脾气秉性,万一恼恨我多事,到时候岂不是里外不是人。”

    “这”

    倪宠微微一征,看了看在边上不语的李师爷。

    这个时候,李师爷只能赤膊上阵了干笑两声,对着张守仁道:“山东镇总兵尚未确立,而今只有浮山营有力量来做这件事,少保大人如果推辞,东昌一府,怕是要很久之后才能恢复民生了。”

    “是啊!”倪宠会意,一脸沉痛的道:“都是吾皇赤子,怎么能忍心见他们流离失所呢。”

    如果不了解这厮的底细,恐怕还真的会被他打动,以为倪军门是忧国忧民,不免会大为敬服。但张守仁心里却是十分清楚,东昌的局势是十分混乱和危险,兵灾过后,到处都是杀人放火的响马和匪徒,寻常兵马,没有成千上万的过去,根本稳不下来局面,而东昌府现在已经破败,做这样的事也捞不到多少好处,所以根本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不妨答应下来,对别人是坏事,对张守仁来说,倒是一个扩张的良机。

    等倪宠几人又说了半天,张守仁才一脸为难的道:“既然如此,浮山营就酌情派一些兵马过去平乱,安定地方的局面吧。”

    “太好了,这真是感激之至!”

    倪宠现在被东昌流落在济南的士绅盯着不放,每天吵的头疼,而且京城之中,还有东昌的地方官员肯定也不会放过他,到时候乱蜂蛰头,还不知道日子会多难过。

    加上赈济灾民恢复秩序一大摊子事,倪宠想想都要哭出来了。

    今日来拜会张守仁,得此承诺,可真的是去了他心头一大患,这种欢喜就别提了。

    当下便是手舞足蹈,谢了再谢。

    “军门不必如此,身为朝廷官员,这也是在下的份内事啊。”

    倪宠如此,张守仁倒是感慨了倪宠固然是能力不够,推托责任,不过好歹还不是那种只顾捞钱的主,还是愿意解决问题和麻烦的。

    当然,也是有张秉文这样的强势竟争者在,倪宠也是想保住自己的官位,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还有件事”

    解决了东昌府的麻烦,倪宠搓了搓手,脸上也是有点不好意思,不过还是接着道:“这件事,实在也是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他所说的,便是城中流民过多的麻烦。

    在上一次张守仁排解了流民和本城百姓的争执后,粥厂继续施粥,而流民们不能去抢本城民壮的饭碗,矛盾是暂时被压了下来。

    但城中流民,山东与河北地方的是在陆续开始离开,河南流民却是始终没有走的打算。现在城中对河南流民的不满与日俱增,山东人确实憨厚良善,淳朴好客,但外乡人十几二十万人聚集在济南城中,不事生产吧,就是吃闲饭,自己找活路吧,就是挤压本地人的就业空间,这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按说官府出头,士绅们助力,帮着河南流民离开山东境内,返回本乡本土是最好的办法,但河南的情形,一年比一年灾害的厉害,河南人也知道消息,那是打死也不能回去的现在这事情,已经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倪宠回济南后,就接到了好几起本城人和流民小规模斗殴的状子,而本城士绅不好去找张守仁申诉,倪宠那里,却是每天都有不少本城士绅表达对外地流民的不满,每天如此,也是吵的倪宠头大如斗,感觉十分的为难。

    “国华!”

    现在倪宠已经很亲热的叫着张守仁的字,人也凑上前去,一脸奉承和讨好的笑容:“我知道国华安抚本城民壮和流民冲突时,曾经说要解决此事,今日前来,也是想当面请教,不知道国华对此事,有没有什么除去病根的解决办法?”

第1020章 计划(1)() 
“有自然是有的。”

    张守仁微笑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

    “就是说,给他们谋生的法子?”

    倪宠这种允文允武的世家子弟,和丘磊那种纯粹的老粗将门世家不同,不然也当不上山东巡抚了,一听张守仁的话,他便是懂得了意思,但还是忍不住皱眉道:“这个法子当然不错,不过济南城中军民对他们已经大有意见,国华再叫他们在城中讨生活,我怕迟早会闹出事情来啊”

    他话中的意思也是明显,浮山营在,有张守仁的崇高威望弹压,还有浮山营的强悍武力,大伙儿想闹事也得想想后果,能忍便是忍了。

    张守仁一走,浮山营一撤,到时候头疼坐腊的就是他倪某人了。

    这个法子,当然是一千一万个不成。

    “军门误会了。”

    倪宠有疑自己嫁祸推卸的想法,张守仁便是笑着解释道:“都挤在济南一个城中,当然是不成了。但如果以我山东全省来安置这么一些流民,军门以为如何?”

    “山东全省是连登莱么?”

    “这个是自然。”

    “我懂了,我懂了!”

    倪宠不笨,张守仁一点他就明白了。二十万流民,全聚集在济南一城,当然会严重挤压当地人的生存空间。但如果放在整个山东全境,包括登莱二府在内,这一点人就很稀疏,根本不成问题了。

    “可是这么安置法,所费的钱粮,人力物力,花费的功夫,也不是容易负担的啊”

    虽然法子是有了,但倪宠一想起疏散二十万流民,帮助其安居乐业,重新获得自给自足能力所需费的功夫,还有所费的钱财,顿时就是打了退堂鼓。

    这事情,按说是河南地方官的责任,最少也是朝廷统筹安排,他一个山东巡抚,凭什么替别人这么操劳?

    何苦来!

    “军门放心,这件事,既然是我提出来,自然是由我们浮山扛起来。”

    “浮山营能扛下?”

    倪宠声音都有点嘶哑了。这事情,吃力不讨好,耗费的钱粮可是海量,就算叫工部和户部协调承担,怕都有点困难。

    山东一省的财力,也是负担不来。

    几万户人家,所需要的物资和安置他们的田地,房舍,用具,以及异地安置的盘缠费用,岂在少数?

    一家几十两银子怕是最少的了,这几万乘几十,这得是多大的数目!

    “倒没有军门想的那么多”张守仁仿佛也是知道倪宠的想法似的,微微一笑,就是把这些日子想好的计划慢慢说了出来。

    说到最后,倪宠是越听越心惊,看着张守仁的眼神,也是变的十分异样起来。

    眼前这年轻人,明明在传闻中是一个脾气爆燥,和丘磊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猛将,在浮山冒起,靠的也是心狠手辣,大杀海盗,用首级堆起来的仕途。

    结果到此时,他才略微看出一点真颜色来。

    整个安置分流的计划,环环相扣,层次分明,每一层都是十分详细,费用也是尽可能的压到了最低,而每个计划,又是照顾了山东的颜面,同时能顺顺当当的把流民分批分批的安置下来也真的亏张守仁能想的下来!对倪宠来说,不要说去操办这样的大事,就是想一下,就是脑仁生疼!

第1021章 计划(2)() 
“国华,一切就都依你所说了!”

    到最后,倪宠才慨然道:“国华和浮山营预备替山东地方做这么多事,我好歹也是山东巡抚,有什么要我出力的,绝不会推托就是了。”

    “有军门这话,可就比什么都强。”

    到这个时候,算是宾主尽欢,大家都是十分的开心和高兴。

    张守仁这边,是把一揽子计划都抛了出来,初步得到了倪宠这样的地方大吏的支持倪宠现在是没有什么硬实力,但不代表他没有软实力。在山东和登莱经营多年,门生故吏也很不少,得到他的支持可能未必是多大的助力,但如此捣起乱来,那就是很叫人为难了。

    而现在张守仁明里暗里的敌人应该不少最近这段时间,他明显能感觉到有一批敌人潜伏在暗处,怕是正在等候机会扑咬上来,和倪宠虽不能成为真正的盟友,但能得其助力,也比与之为敌要好的多。

    事情谈妥,更鼓也是早就打过三更,街面上也是早就宵禁了,倪宠这个巡抚当然不必理会,当下便是向张守仁告辞出门。

    在离开的时候,张世福等人和营务处的文职幕僚们都赶来送行,李师爷与李鑫互相对了个眼神,一切都是尽在不言中。

    等倪宠出了大门,在寒风中披上随从递上来的披风,在戴帽子的时候,他突然吁出一口白气,狐疑着道:“怎么就觉着不对呢?是我来求他来着,但怎么感觉他早就在等着我,条条框框,都是预备好的?看是我求他,但对他的好处,也实在不小哇”

    李师爷吓了一跳,刚想解释,倪宠却已经摇头了:“管他娘,有能耐的人吃肉,老子没能耐,跟着喝汤就是,哈哈,哈哈!”

    巡抚大人倒真的是想的开,翻身上马,身手居然十分利落,显示出十足的干劲来。这个巡抚,倪宠当的很有味道,真的是不想放手呢。

    在内卫们打扫房间,烧水让张守仁洗脚的空档,送人回来的幕僚们和张世福几个,都是站在张守仁的下首,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闲话。

    在这里的都是心腹中的心腹了,李鑫和张德齐虽然加入时间最晚,但这段时间下来,无论是在济南的民政和军务配合上,或是对张守仁和浮山营的出谋划策上都是竭尽全力,所以时间虽短,但在浮山营上下获得的尊重和信任,也是和付出相差不多。

    特别是今天的事,也是和李鑫张德齐两人分不开的。

    “李先生,张先生,今天的事情谈的十分顺利,两位居功不小,这件事,我会记着,浮山上下也都会记着的。”

    座中没有外人,张守仁也是很随意的坐在南边的坑上,坐南面北,张世福几人则是站在两侧,张守仁一边说,一边用凌厉的眼神打量着众人,张世福最早会意,忙道:“李先生是举人,张先生是秀才相公,两位的身份都远高过我们这些粗劣军汉,在朝廷旨意下来之前,大人不过是游击,我们浮山也就是一个普通的营头,两位先生就决意替大人效力,这份情谊,我们自然会记着的。”

    “两位先生当真高义。”

    “而且本事过人,实在叫人佩服。”

    “大人和诸位都是过于夸赞我学生二人了。”面对夸赞,张德齐有些激动的模样,李鑫仍然十分沉稳,搭着手道:“一切都是为了浮山营和大人,此是乱世,大人不是普通的军人,亦不是拿普通的清客幕僚来看待我辈,所以,我二人早就约定,将竭力报之便是!”

    李鑫的话,说的含糊不清,但意思是很明显的。

    此时是乱世,是英雄大有为之时,张守仁不可以用寻常的武将来看待自己,而他和张德齐两人,也不是当自己是普通的伴食的幕僚清客,一切都是为了大势,为了大局。

    这一番话,说的众人热血沸腾,张世福等将领,也是面露深思之色。

    他们向来是跟着张守仁办事,叫做什么只管去做,哪里能有本事想的多深远!现在李鑫等书生加入进来,指大势,出谋划策,整个浮山的格局已经和以前不同,便是武将们,也是在思索,现在这个时势,浮山是不是能做更多,最简单来说,是不是能拥立大人封侯,而浮山能成长为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征虏讨贼,平定地方。

    这些前景,一想起来,就是叫人十分激动。大唐凌烟阁的故事,不只是在文人墨客的纸上和嘴里,老百姓们也是一样的口口相传,也颇有那野心勃勃的,曾经在少年轻狂时也想着自己是不是有那么一天,能够绘影图形,挂在凌烟阁中!

    至于大明有没有凌烟阁,皇帝老子是不是真的没事就看看,这一点小小细节,倒是没有人真的在意,真的去打听了。

    看着部下们的表情,张守仁也是满意的点一点头。

    怪不得朱元璋听说外甥养了一群读书人,当时就急了眼,用鞭子狠狠抽打了外甥一番好小子,你想造反了不是?

    后世人觉着老朱是心理变态,防患过甚,其实身处这个时代的人,才会知道,一个团体有没有读书人出身的加入其中,对团体的变化和作用,是有着天翻地覆的差别!

    张守仁的浮山营,是锐利之极的武夫集团,李鑫和张德齐这一些读书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