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操,老子刚杀的过瘾!”

    马三标理也不理他,一斧过去,又砍在一个蒙古人的腰上,把对方半截腰身给砍了开来,这一下不止是呕吐,在场的汉民青壮,有不少就是晕了过去。

第796章 战士的训斥(2)() 
“孬货,一群孬货!”

    马三标的脸上满是油光和溅上去的血点子,他用大手用力一抹,谁料抹的一脑门子都是,不过他也不在意,哈哈大笑着道:“这一趟真没来冤枉,哈哈,杀的痛快。”

    说了一句,他又斜眼看向身后,对着那些脸色苍白的如死人一般的百姓们道:“瞧你们这怂样!我瞧你们没一个不是正当年的汉子,没一个老弱,你们也有好几十个,刚刚鞑子在吃饭,刀枪就放在一边,怎么没有一个出来拼的?被人当牛马一样,庄子叫人烧了,女人叫人抢了玩了,自己就当缩头乌龟?这样多活几年,有什么鸟意思?况且抢你们到关外是叫你们享福去的?给人家当牛马当到死,当奴才当到死,这样晚死就真的比早死强?老子砍人,你们还吐,真他娘的有出息!”

    这会子战场已经是平静下来,在百姓们的面前死了一地的蒙古人,而且是死状极惨,基本上就没有一个留下完整尸身了。

    浮山的轻骑大获全胜,刚刚第二次冲击,自己损失有限,大半的蒙古人都被刺死或是砍死,要么也掉落下马。

    还有十余骑没有冲过来,在关键时刻,这些骚鞑子见势不妙,直接拉动战马,往西边的方向逃过去了。

    但这些人殒命也只是时间问题,他们的马不如浮山马,也完全放弃了抵抗,被追上和杀死,只是时间问题。

    冬日的土地被冻的十分坚硬,早晨有一段时间会化开,现在又是冻的十分结实。这样的土地,战马成群的踩在上头,犹如打鼓一样,在蒙古人奔逃的时候,浮山骑兵分散开来,开始追击。

    在轰隆隆的马蹄响动声中,城上城下的百姓都欢呼起来。

    在蒙古人的逃跑线路上,突然涌出不少的百姓来,他们喝骂着,用砖头石块砸向那些蒙古人,惊他们的马,在这些百姓的配合下,浮山骑兵已经追上了不少鞑子,一刀挥去,便是斩下一个来。

    有几个见势不妙,知道逃也逃不掉了,于是在逃到中心地带,没有百姓的地方他们跳下马来,跪在地上不敢抬头,意思便是投降了。

    他们知道,这两天四周的百姓被他们祸害的不轻,要是落在百姓手里,怕是要死的很惨。至于这些军人,盔明甲亮,旗帜鲜明,明显的就是大明官兵,这些官兵有主将,可能会需要有用的情报,只要他们用的着自己,可能就留下命来。

    投降的很快被追击过来的骑兵拎上马背,按的老老实实的,同时飞骑带到阵后。

    在骑兵们的身后,步兵大队正飞速赶来,同时更多的骑兵也赶了过来。

    马蹄声犹如阵阵春雷,打在在场的所有汉人的心头。

    说来是话长,但这样一句话不打的厮杀,其实发生的快,结束的也是飞快。从两军接触,到两次冲阵,蒙古人败逃,被杀光,也就是一刻多点的功夫。

    几乎就是眨眼间,祸害了不少百姓,在济南城外嚣张了两天的蒙古前锋的一部,就这么彻底的消失了。

    被放在城东地方,原本就是叫他们戒备东边过来的可能的明军援兵,所以这一部蒙古人虽然只七十来人,但多半是有甲在身上精锐相比于女真将士,蒙古人毕竟是要穷的多,也是一直跟着女真八旗后头捡洋捞的主,能给每人都授甲,这些鞑子等于是蒙古精锐中的精锐,此次入关,蒙古人一共才不到三千人,已经是正白旗蒙古和镶白旗蒙古,加正红、镶红蒙古四个蒙古旗出动的人数了。

    蒙古一旗也就一两千旗丁,四个旗不过几千丁壮,还要留一些看家,带出一半左右人手,已经是各旗大出动,这三千人中又有一半是精锐,一千五六百精锐中,也就几百人是跟在旗主身边的精锐中的精锐,是有甲胃和精良兵器的强兵。

    要不是强兵,也不敢和多出自己不到一倍的敌人这么硬冲,冲了一次吃了亏了,还继续再冲一次。

    要是弱旅,反而会第一时间就闪人逃走,反正骑兵对骑兵,成建制的逃跑,浮山军也不好追的太过份了,结果这些傻鸟白送了一份大礼给人家,恐怕他们的主子听说这些人全师覆灭后要心疼的跳脚了。

    “回报大人,我部骑队甲哨遇敌前锋,两阵破敌,斩首六十六,俘敌三,请大人示下。”

    战马之上,李勇新意气风发,十分得意。

    一个通信兵迅即飞驰,向着大队步兵赶过来的方向疾驰过去。

    与此同时,大队的浮山骑兵赶了过来,其余几个哨官,开始与李勇新合兵在一处。

    浮山骑兵也确实是练了出来,战马好,装备虽然不是全部铁甲重骑,但尽可能的做到最好了。最要紧的,就是练的苦,士气高,听指挥,这就是一支精锐的样子。

    这几百骑兵,在济南城东摆了一个一字横阵,这在骑兵来说并不多见,但也是十分的凌厉霸气。

    管你再来多少强敌,我只管一阵向前,往击之!

    而这种一往直前的凌厉霸气,也正是明军所缺乏的!

    见多了鲁军这样土鸡瓦狗般的无能军队,能亲眼看到眼前的这样一支强军,在场的人,都有不负此生之感。

    而城头上的人,更有死里逃生之虚脱般的感觉。大冬天的,还正是年三十,见到这样一场大戏,感受到浮山援兵的强悍,再绝望的人,也是在心头升起了新的希望出来。

    在远方,烟尘腾起,显然是城池别处的蒙古骑兵得到迅息,纷纷赶在一起会合了。

    从很多迹象分析,这些蒙古骑兵有五六百人左右,这个数字当然远比浮山骑兵要多的多,不过对手应该是不敢上来,毕竟刚吃了一个大亏,而且明显的浮山骑兵的身后有大股的步兵赶过来,这种时候,蒙古人不会再上来找死了。

    这一场小规模的骑兵遭遇战,浮山完胜!

第797章 再战(1)() 
第三百一十九章再战

    “厉害,厉害!”

    城头上,山东布政使张秉文抚须微笑,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样。

    谁能瞧的出来,这位朱袍玉带的大爷,在半个时辰前还在德王宫中痛哭出声,焚香时歪倒在地上,几乎口不能言。

    位子坐的越高,心里就越是清楚,没靠的住的援兵,城中无力可守,德王也是无兵,只有一百多个没卵子的太监,连逃命的办法都是找不到。

    只能等死罢了!

    谁知道奇峰突起,原本是死马当活马医的事,调浮山兵也是完全的没办法的办法,结果如何?这支胶州强兵居然赶到了!

    不仅赶了过来,而且也果然是传言中的勇武善战倒真是奇怪,向来无能无用的鲁军,怎么出了这么一支强悍能打的营头?

    张秉文心中纳闷,脸上却是智珠在握的样子。在他身边,是两个大参,济南府,首县,分巡道,分守道,巡按和巡抚一起到德州去了,这个城池,现在就是他当家作主了。

    此事过去,守住济南,首功自然就是他的。

    一个巡抚是稳稳当当的能到手了,一想到这个,张秉文恨不得手舞足蹈,笑出声来才好。

    大明的布政使和清的布政使是两码子事,权柄要大一些,责权也重一些,此时张秉文脸上一脸严肃,先夸赞几句后,便是吩咐道:“眼看浮山营大队要到了,一会就开城门,迎他们入城,另外,义勇社现在就去准备军营住处,不能叫人家受委屈,另外,出我的牌票,切实征调粮草,不能叫人家挨饿替我们打仗守城,另外,赏赐的银子要备好这些事情,总归义勇大社来做是做不完的,苟大人,杨老爷,你们也要切实帮一下手才好。”

    济南城的行政效能是很低下的,不然的话,一个几十万人的城市也不至于弄到千多兵马守城,但此时事关自己的身家性命,也害怕惹翻了浮山营之后他们在城中狠作一场,大杀大抢一番,事后善后的事还得自己来,几个地方父母官都没有办法,只能是捏着鼻子答应了下来。

    至于布政使大人自己,自然还是美滋滋的趴在城头向下看去。

    适才连德王都在内宫里哭的不行,郡王爷干脆连内宫都没去,就在外廷和群臣太监们哭成一团。

    整个德王府是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谁料想,这一下峰回路转,拨云见日!

    “你赶快去王府报信,就说确实是我调来的援兵到了,现在本官就在城头指挥,一定要将援兵放入城中,确保济南无事,请两位殿下和诸位将军放心。”

    两个殿下自然是一个亲王和一个郡王,另外王宫中还有不少宗室也在,什么镇国将军之类的爵封,并不起眼,但品级也是在张秉文之上了。

    他派去的人是自己的心腹幕僚,自是知道怎么把话说的最漂亮,也是把最大的一份功劳,揽在自己的身上。

    “大人,不好。”

第798章 再战(2)() 
正当张秉文得意洋洋之时,一个心腹家人突然大叫一声,把个布政使吓的猛然一跳。

    “怎么啦?”张秉文有点气急败坏,喝问道:“又出了什么事了?”

    “鞑兵似乎有援兵到了。”

    这个家人眼尖的很,一眼就看到蒙古骑兵后头,又是有大队的步卒赶了过来。

    这两天下来,大家看到蒙古骑兵在城池四周来回的奔驰巡逻,但并没有看到有大批的步卒赶到,所以大家在心慌之余,也是感觉安慰。

    毕竟没有步卒的话,想攻城靠千多蒙古人也是太困难了一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此时突然呈现在众人眼前的,便是大股大股的步卒向着济南城赶过来,特别是向着适才的战场方向赶了过来!

    刚刚的战场,背倚高处,还有一截河流,是十分要害的地方,不论是清军的营地,或是浮山营被迫于城外扎营的话,都是必争战略要地。

    看清军的动向,是要在浮山营立足未稳之时,就立刻打上一场,从而抢下这块地方。

    就算抢不下来,也要拖住浮山营,不使得浮山营能在这地方舒舒服服的把营盘立下来。这么看来,这些清军身后,还有大股人马在赶过来。

    “大约有两千人差不离了,还有几百鞑子,小三千人,这,这个”

    城头上已经传来嘶嘶的倒抽凉气的声响。

    女真满万不可敌,这话早就在内地也传扬开来了,说来也是悲哀,从努儿哈赤时代到如今,野战与真正的女真主力交手的记录,到现在胜利的次数十分好记,就是零。

    一场没有赢过。

    东江军毛文龙报上几十万人,但实际上能打的也就几千人,每次号称大胜什么的,其实多半是打的当时的后金的守备部队和汉军,斩首很少,根本就是牵奴有余,杀奴不足。

    这个军镇已经是够勇敢了,毕竟沈阳和沈阳惨败后,包括大量边军和几个总兵官都在援沈一役中战死了,然后广宁一役,几万边军精锐又是全失,等孙承宗主持辽镇时,虽然稳定人心,重编丁壮,建立车营水师营等大量营头,同时做到了甲坚兵利和修筑战堡,但毕竟辽镇是没有能力出击了。

    东江镇能够出击,还有所斩获,确实是一个强镇。

    但也只限于此,那些斩首几级,十几级,最多不超百级的战斗实在乏善可陈。象宁锦之战,宣大总兵满桂斩首过百级,就堪称是十分华丽的大胜但那也只是满桂杀的后金的殿后部队,同时是突然出击,侥幸得手。

    然后就是一直的守备战,明军在野外打一次输一次,到如今这种时候,连济南城的人也是知道绝不能和清军野战。

    此时来了几千鞑兵,城头的人都是面若死灰。

    “这浮山兵十分凶狠,怕是能顶住吧。”

    “难说,适才是几十个北虏,并不厉害,这一次是几千人的大军,应该全是女真鞑子。”

    “听说他们手中有巨箭,粗若儿臂,中者粉碎啊。”

第799章 再战(3)() 
“他们能在马背上射箭,箭无虚发!”

    “野战遇是虏,定无胜理!”

    在场的官员没事就喜欢看邸报吹牛,这些年来明朝在辽东是从来没有过好消息,只要上了邸报的,不是战败,就是有将领殉国,要么就是哪个城池被攻破了,反正是没有一桩好消息上过邸抄来说。

    现在看到有大股清军赶来,光是旗帜就好几十面,加上五六百蒙古骑兵,这个实力就很够看了。

    清军前来的速度也是很快,说是步卒,但阵中有不少马匹帮助行军,所以行军的速度极快,没有多久,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