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身,怕不有四五十斤,不过在白甲兵来说只是稀松小事,一群白甲将布颜囤轻松架起,又三五下脱了对方的沉重铁甲,放在一边的地上。

    “布颜囤老兄,你可不要怪我。”谭泰脸色和普通的八旗将领一样,都是又红又黑,布满了风霜欺凌的皱纹。他看着布颜囤,微笑道:“这十鞭是贝勒爷赏你的。”

    “戚,打吧,十鞭子只当是挠痒痒。”

    “好吧,动手。”

    一个白甲把皮鞭在半空中挥舞生风,接着便是啪啪连声,落在布颜囤光裸的后背上。

    等十鞭打完后,大帐军议也完了,一群汉将满脸春风的过来,看见布颜囤在给后背上药,几个汉将一征,都是绕道走了。

    “呸,汉狗!”

    “老布,你这亏没吃够是不是?”谭泰失笑,对着布颜囤道:“你这样子,非得叫大将军再打你十鞭不可。”

    “大将军是主子,打一百鞭也是该的,我不说什么。不过,用汉狗给我们女真人开路,叫他们先进城,这个我一千一百个不服。”

    “你真是个浑人,汉人有亿兆,我们女真人才多少,不用汉人,难道将来打下汉境,几千个州县全部我们去镇守,我们才多少人?浑人,上了药去休息,办好你的差事吧!”

    谭泰倒不愧是常跟着岳托的心腹,对他的主子的心思多少有点了解,一番话说的布颜囤一楞一楞的,半响答不出话来。

    见他如此,谭泰哈哈大笑,看着人上好药,又亲自扶着这个甲喇额真,到自己的帐中休息去了。

    “这一次济南之役,无非就是多抢少抢,反正济南城中有数十万近百万军民,省会名城,还有亲王,听说明朝亲王富比敌国,还不是抢得金山银山?到时候我随大将军入城,少不了发一笔财,老布你要是入城迟了,我分你一点就是了”

    “好,你要分我!”

    “女真汉子,一口唾沫一个坑,绝不会和汉人一样,口是心非。”

    “就是,汉人到底靠不住!”

    布颜囤真是个粗汉,凭厮杀挣得现在的这个位置,谭泰却是心机颇为深沉,三下两下,便是将这厮揉搓的十分服帖,再也不说那些怪话了。

第784章 各方(1)() 
第三百一十三章各方

    等晚间谭泰向岳托禀报此事时,岳托对他甚是欣赏,笑道:“你率部跟在那些尼堪啊哈的后头吧,他们练的也不错,恭顺王很用心思,但汉军就是汉军,靠不住的你给他们压阵,要是打的好就算了,打的不好,你给他们帮把手。”

    “是,请主子放心。”

    “放心是放心的了,”岳托感觉很疲惫,现在是冬天,但汉境的冬天和辽东不一样,辽东的冬天是苦寒,干燥,这样的天隔几天就是一场雪,那雪都是干爽爽的,落下来就积住了,雪深的时候有一个多深,不小心掉到雪地的深处还有性命之忧。在辽东干冷的天气里头,只要晚上点上火坑,白天出去时在脸上手上抹点油脂,那就不会感觉不舒服,太阳很大,天很清朗,风也不大,人走在外头也不甚难受。

    这关内的冬天就两样了,风大,湿冷,钻到骨子里头的冷,雪倒不深,也不多,但下雪的时候都是湿漉漉的,落在人身上没一会就把衣服湿透了。象岳托这样穿着鎏金铁甲的大人物,好看是好看,但这一身寒铁在身,再遇到点雨雪,那罪就不容易受了。

    这阵子岳托一直是感觉不大舒服,身子感觉不大舒爽,但随军的医生看了看,都是没有查出什么病来,随军的萨满也给他祈福,岳托相信自己还是能坚持到明天时退回关外只要回到辽东,身上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也会立刻就消失。

    这一次应该是他最后一次统大军入关南征,过四十了,也该享享清福,下一次就叫阿巴泰或是睿王,要么多铎那个小家伙带兵就行啦

    在岳托响起的微微鼾声之中,谭泰也是蹑手蹑脚的退了出去,距离济南不远了,明天下午或是天黑之前,前锋应该到济南城下,最迟也是后天早晨,也就是三十那天,他和汉军主力,一定会出现在济南城下!

    “最好是能一鼓破城!”在回自己营帐的时候,谭泰心中如是想着。

    暮色之下,一抹残云如血,不少女真将士在夕阳下磨刀,前一阵子的杀戮使得不少人的刀卷了,崩了口,或是不那么锋利了。

    眼看就要进入一个大型城市,一座有明朝亲王的城市,对很多满洲将士来说,这也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在老汗的时代,在沈阳曾经有过血战,也曾经顺利打下辽阳,这两座城池都是当时的辽东重镇,有总兵官,有巡抚的大型城池。

    但自此之后,女真人就没有攻克过象样的城池了,锦州和宁远城下,他们多次碰壁,几次试探,均是撞的灰头土脸,没有办法拿的下来。

    几次入关,也都是攻克的州县,最了不起就是通州昌平什么的,这些地方都是军镇州城,名气不小,实质很差。

    现在济南这样的超级大城在眼前,前一阵破临清时,屠城数十万,得金银数十万,大家杀的刀口都崩了,算是好好的过了一把瘾,这一次再入济南,一想到又能疯狂的大砍大杀一番,所有人浑身的血都沸腾起来了,不用上司多说,每个满洲将士都是将自己手中的刀枪磨了再磨,一直到磨的锋锐无比,通体闪光发亮为止。

第785章 各方(2)() 
士气如此高昂,连同谭泰在内的所有八旗武将都是信心十足,这种气氛也连带着影响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在内,所有人都是信心十足,对未来的攻城战不仅没有畏怯,反而是信心十足,整个营地,到处都是欢笑声和磨刀的声响!

    “睡吧,睡吧,早点睡,明天就出发去杀汉狗了。”

    到处都是这样的声响,老兵们劝慰那些新手,现在太过兴奋,会使得精神和体能透支,不利于明后天的攻城和屠杀,年轻的八旗兵们一边听着,一边默不出声,但想叫他们早早睡觉,却也是十分困难。

    每个人都急着立功,急于表现自己,现在八旗的军国体制十分顺畅,有功的一定会受到重用和提拔,普通的旗丁完全可以凭自己的表现叫全家大小都过上好日子。

    八旗的普通旗丁可能是海西女真,可能是抓过来的密林里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小民族,归化之后,编在满洲八旗,用来补充从万历年间就战乱不止而消耗掉的建州女真的男丁人数。

    这些新附旗丁不能和老满洲比,他们的家族可能还住在普通的木屋里头,在冬天一样的挨饿受冻,出征之后,这些新旗丁就是格外卖力的一群。

    他们要战功,要掠走汉人青壮,抢掠汉人的金银,最后还要把包衣们抓回辽东,叫他们给自己家耕田种地,然后用他们的辛苦收获来养活自己的家族。

    每个发达起来的满洲八旗的家族,毫无意外的其家族的发迹史必定是充斥着汉人的血泪,从早年的辽东汉人,到每次入关抢掠的关内汉人,概莫能外。

    天明时分,蒙古人先走,然后是布颜囤和几个梅勒章京领着一小部摆牙喇兵和阿礼哈哈兵,再加上自己所部的普通旗丁,加上一些蒙古射手配合,一共不到一千人,匆忙上路,前往济南北部,去切断济南和德州之间的联络。

    谨慎的岳托还派了一千多骑兵,在济南的南方,也就是贯穿济南、泰安、徐州、淮安、扬州这一条沿运河的南北通衢的要道上,巡逻警备。

    虽然明国的南方军镇未必有胆子在此时北上,但岳托领军多年,绝不会犯粗心大意的错误。

    等汉军出发后,八旗主力也就是在动员了,中午时分,整个营地除了少数辎重队伍之外,几乎全部出空,分别向济南方向进击。

    自九月入关,到现在已经是腊月,清军无往而不利,杀明国总督,总兵,巡抚,州府县级别的官员不知道有多少,而这一次,目标是明国的亲王,更是明国亲王府邸中的无尽财富!

    狼群,已经伸出利爪,向着肥美鲜嫩可口的羊群,疾驰而去。

    济南府城的人们,终于迎来了预料之中的生死强敌。

    二十七那天,发现敌踪,其实那是蒙古八旗派出的少量前锋,轻装疾驰,不过是来做试探的进攻,就是这样,差点也叫他们成功了。

    同日,满洲八旗切断了德州和济南的联络,蒙古八旗绕着济南城东,在巍峨壮阔的城墙之下,明显能看到大队的蒙古兵往东边机动着,冬日的阳光之下,在城头的人能明显的看到这些鞑兵纵骑冲入城池四周的村庄,开始杀戮和抢掠,奸**女。

    到晚间,虽没有新的动向,但城中的乱象却更厉害了,烧杀抢掠根本无人过问和制止,到处都是冒起的烟火,巡抚衙门,分守道、分巡道、巡按、知府衙门和首县衙门都是卷堂大散,衙役们都四散回家,官员们在少数亲随的簇拥下,一起躲藏到德王宫城之中去了。

    守城大计,没有人过问,官员们聚集在德王府中,只是一起焚香祷告,德王在深宫之中,也是不停的祝祷上天保佑,乞求立刻有一支援兵前来救王府上下于水火,乞求上天赐下奇迹,济南城能守的住。

    但包括德王在内,还有布政使张秉文等大票的文武官员心中十分明白,济南现在守兵不足,上下离心,城中民壮虽多,官府却没有财力和人力把民壮组织起来,而现在已经是一团散沙时,城外东虏已经兵临城下,就算想改弦更张重作一番努力和振作也是来不及了。

    现在这个时候,除了向上天祈祷之外,这座城池之中的人们看起来也是没有任何别的办法可言了。

    没有例外的话,包括王府上下和文武官员在内,将全部死在这一场大灾难之中尽管他们就是这场大灾难的制造者之一。

    在逃难济南失败后,张德齐一家和李鑫一家便是搬到了一起。

    乱世之中,普通的百姓也只能用这样的法子来增加彼此的安全感了。如果是大家族,全家的男丁和族人会集中在一起,就象是扬州屠城那个记述者一样,全家老小,几乎被一起杀光。

    张家和李家都不是大家族,张家是济南旧族,但人丁凋零,没有亲族,而李鑫家族却是外来者,在这样的时候,也是谈不上有守望相助的可能。

    两家人都是聚集到了张家居住,因为这里院落小,巷子深,看着不惹眼,而且又距离王府很近,万一在事情紧急时,还可以躲进王府宫城,最少在关键时候可能保住自己一命。

    当然,李鑫和张德齐知道这都是不大切合实际的想法,但到这种时候,又有什么办法呢?

    李家有三个男子,张家也是如此,到天黑之前,两家人凑起了两张弓箭,两柄铁剑,三把柴刀。

    每个男子,包括张德齐患病的岳父在内,都是操起了兵器,预备和冲进院来的敌人死拼到底。

    弓箭虽不是良弓,刀也是劣刀,剑亦非宝剑,但两个当家男子,却是有百折不挠的死战到底的决心。

    这种决心意志,在当时的普通汉人男子当中,已经是一种十分罕见的优良品质。

第786章 果决(1)() 
第三百一十四章果决

    “贤婿,鞑子虽然凶恶,不过也不会把人都杀光吧?”

    张德齐的岳母和李鑫的母亲都是常年吃斋念佛的老妇人,平素走路连蚂蚁都要躲着,唯恐破了杀戒,见了佛祖不好交待。

    此时见儿子和女婿都是杀气腾腾的样子,一家男子都是操持着兵器,两个妇人都是有点胆战心惊,不由得就是都道:“我们在门首贴上顺民两字,大约也就没事了。”

    “就是嘛,我就说弄这个东西没有什么意思!”

    张德齐的妻弟李秀才一百个不情愿拿着兵器,一则,他根本弄不来这刀,虽然这刀才五六斤重,但对生下来就没有提过重物的他来说,还是嫌太沉重了一些。而且刀锈的很厉害,叫他磨他也没力气磨,所以拿在手中,感觉就是一个笑话。

    二来,他觉得自己是一个读书人,拿刀弄枪的是武夫的事,自己这般模样,叫人知道了,下半世都抬不起头来。

    三来,便是和两个妇人一般的意见,他觉得东虏虽然凶恶,但钢刀之下不杀无罪之人,况且自己一伙全是举人和秀才,只要表示归顺私下里想想,哪怕这个异族王朝打天下或是得天下,它能少得了读书人?

    没有读书人,谁来当官?那些商人或是泥腿子吗?

    有这样的想法,李秀才当然是理直气壮的把手中的柴刀往地上一扔,一副再也不捡起来的决绝表情。

    “大舅,捡起来!”

    张德齐对这个混蛋大舅哥向来隐忍,凡事以家庭和睦为主,就算这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