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初心血,到现在也算开花结果。

    公允的说,如果辽镇上下齐心,一心死战,大约放眼明朝,除了女真这个异族武装集团外,关宁武装集团大约是最强大的了。

    装备好,人员素质较高,训练较精,战马和铁甲多,登莱之乱时,调集了大量的关内明军,但根本不是孔有德的东江兵的对手。后来还是调了祖宽和吴三桂等将领率关宁铁骑入关平叛,这才把孔有德等人击败,平息了战乱。

    一片石之战时,吴三桂也就是两三万的老底子,配上临时加征的万把人,人数只是李自成顺军主力的三分之二不到,但从早晨到下午,关宁兵顶着近七万顺军的猛攻,在两白旗的清兵杀出之时,关宁兵还是能顶的住,最多是有败象,但远没有到溃败的时候。

    想想李自成在崇祯十三年后,先败傅宗龙和杨文岳丁启睿的十万大军,杀掉傅宗龙和刘国能、猛如虎等总督大将。

    朱仙镇一战,败左良玉和杨文岳,丁启睿的十三万明军,然后吓的刘泽清的几万援兵不战自溃,杀陕西总督汪乔年,围歼其部下,败孙传庭于河南战场,十万秦军余烬全部被消息,后来杀孙传庭于陕州战场。

    从十三年后,李自成在四年时间里一直不停的打仗,连败明军的总督和大将,杀掉多名亲王和总督总兵级别的高级文官和大将,军队战无不胜,从商洛山中的千多人膨胀到号称百万!

    在一片石战时,跟随在李自成身边的是各大将的麾下精锐,有他的御营亲兵在内,兵力优,大将齐全,就是这样,关宁兵还是顶着李自成打了溜溜一天。

    这样一支军队就是老孙头一手嫡造,对军队营伍之事,又怎么能轻视这个不起眼的,须发如银的糟老头子?

    但孙承宗对张守仁的练兵术,却是五体投地,佩服的一塌糊涂。

    种种道理,张守仁当然都是和他说起过,但一直到最后,孙承宗也只能摇头叹息,向着张守仁道:“这样的练兵法,就算老夫执掌关宁,有岁饷三四百万加几十万屯丁种田支持,怕也是没有办法养的起关宁铁骑出来了。你这般练法,一个兵一年光是吃就是好几十两银子,穿衣鞋子还不在内,抚恤奖赏还不在内,兵器铠甲还不在内,火炮战马还不在内。老夫要是如你这般搞法,大明一年不到两千万的收入全部拿来还差不离。不过要这样,不等东虏来取老夫人头,天下人也早就用唾沫把老夫给淹死喽。”

第717章 成型(2)() 
这话听着,张守仁自然也是哈哈大笑,两人就他的练兵之道,在这种程度上的交流也就结束了。彼此心里都是明白,张守仁这样出精兵,但太耗时间和银钱,而且很多细节上的操控和把握,怕也不是想的那般简单容易,别的人,想学也难。

    就在孙承宗面前,张守仁换去全套的二品武官的袍服,也是穿上一身利落的浮山作训服,脚上也是换了士兵跑步的软靴。

    这年头想用什么胶鞋或是专门的跑鞋是甭想了,不过正经的羊皮和小牛皮的靴却是管够。皮子被弄的软软的,也是在两边穿孔,穿上鞋带,系起来很紧,垫上鞋垫后,跑步十分舒服这舒服也是有代价的,放眼天下,给每个小兵配正经真皮皮鞋的,而且分跑步鞋作训鞋日常鞋和军靴好多样的,也就是张守仁这一处,别无分号了。

    “阁老,失陪了,请在此稍候片刻。”

    “放心吧,”孙承宗失笑道:“就凭你这里顿顿红烧肉,老夫也是舍不得走哇。”

    “哈哈,阁老要吃,一天三餐也是小事。”

    “吃不下喽,老了。你快去吧,一会我们还要去将作处,老夫想去看看新火铳是个什么样子。”

    “好,那请阁老稍候。”

    等张守仁装束一新,出现在跑道上之后,就算军纪并不允许,还是有不少士兵甚至是武官在内都发出了一阵短暂的欢呼声。

    这样的主将,这样在跑道上和所有人一起跑步的主将,而且坚持了整一年的主将,放眼大明,恐怕也是找不着第二个了。

    “古之名将,不过如此!”

    尽管当面不肯说,也不能说,但孙承宗在自己的心底却是给张守仁下了一个明确的判断来着。种种细节来看,还有那种把一个穷百户军堡经营出现在这种局面的本事,赚钱理财治政地方的全挂子本事,放眼大明纵观史册,有几个所谓名将能做到的?

    如果孙承宗是被浮山这里的精气神和现状打动,又怎么可能留在浮山?

    凭他阁老的身份,漫说浮山,就算他去济南或是德州,巡抚以下都得上门拜访他,就算是德王这样的亲王也会派承奉官到他的住处问候他可是一朝天子的老师和阁臣!

    在轰隆隆的跑步声中,士兵们是排成一个接一个的方阵,每个方阵前都是有各级武官带队,没跑几圈,所有人都是汗气蒸腾,但精神是越跑越好,脸上的神色也是十分轻松。

    半个小时五公里,对很多人来说跑断气也不一定成,对浮山兵来说,这只是体能科目里头最基本的一条,达不到这个标准,根本不够资格进行更进一步的体能训练和技战术科目训练。

    体能是基础,没有体能,什么都白搭。

    好在只要营养跟的上,小伙子吃苦是没有一点问题的,而且成年累月的也是习惯了。

    面对这样的情形,尽管已经看了很多遍了,孙承宗的脸上还是止不住的露出了十分复杂的表情。

第718章 成型(3)() 
明太祖当年规定五日一操练,练枪术箭术等诸多操法,就这样操练出来的军队把蒙古人撵回大漠啃沙子去了。

    戚继光也是五日一练,结果抗倭斩首两万级,并且镇守蓟镇十年,使得蒙古人不敢侵犯蓟镇半步。

    现在眼前的这支军队,却是每天不停的操练,浮山营兵每天的操练耗费的体能,用在关宁兵身上,大约是他们最少十次操练才能耗费的体能。

    营兵就是垃圾,根本就是送死的货色,这是明军不少将领的共识,谁会花力气训练一群注定是战场炮灰的家伙?他们只是吸引弓箭和刀枪上身的消耗品罢了,将领只训练家丁,利用家丁在战场上割首级,只要能割几颗首级,就算打了败仗也可以讳败为胜,这一套东西每个明军将领都玩的十分纯熟不过就算是训练家丁也没有张守仁这样训练法的,再强悍的家丁要是这么练法也顶不住,一定会叛主逃走了。

    没有哪一种好处能叫一群好汉被这么天天操练,浮山兵军纪这么好,训练再苦也没有人喧哗闹事,连一点点苗头也没有,这也是孙承宗十分好奇和惊异的一件事。

    总之,在孙承宗眼前的浮山营,已经较半年前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一些细节上的漏洞被修正了,一些毛病被纠察改正了,大集训后,人心更稳,开办军报和诸多对军人家属的互动后,所有人的士气更高了。

    现在的浮山营,就是如打铁一般,被张守仁这个高明的铁匠不停的锻打着,把烧的通红的铁块一直不停的加热,然后大锤一直不停的敲打,所有的杂质都是被打了出来,等孙承宗看到的时候,浮山营已经不是一块刚刚成型的生铁,而是经过多次锻打和除碳的精熟铁,雄浑刚健,沉稳有力,再挑剔的将领,也是几乎找不到一点儿毛病了。

    此时在营门处,一小队骑兵在朝阳下也是赶了过来。

    为首的是一个穿着蓝色棉袍的官员,大冷的天,他披着厚实的斗篷用来挡风,把乌纱帽和官服衣袍都罩在斗篷之下,不过从隐约可见的补服上还是能很清楚的看出来,这是一个从四品的高级文官。

    在他身边,是几个穿着厚青布棉袄的家仆模样的人,他们没有好斗篷可以御寒,一个个冻的手发紫脸发青,哆哆嗦嗦的抖个不停,其余人等,就是随行护卫的兵丁,模样比起那些家仆来,也是好不到哪去。

    等到了营门前的时候,一个家奴纵骑上前,意态骄横的挥鞭道:“快些开营门,我等是兵备佥事李大人家人,告诉你家张将军,佥事大人前来拜访有要事相商!”

    “请你家大人稍候。”

    守门的武官不卑不亢,和声答道:“我们要派人进去通传禀报。”

    “哼,你大约不知道佥事大人身负何等要职吧?”

    “浮山的规矩就是如此,请纲纪不要着急。”

    尽管对方发火,守门的武官仍然是不温不火的样子。浮山这里来的官员多了,前任阁老帝师还在里头,一个兵备佥事虽然按文官班序还在副将参将之前,但那又如何?现在的大明,已经不是文官能颐指气使的时候了!

第719章 来客(1)() 
第二百八十六章来客

    被守门的浮山军官顶的没法儿,那个家奴只得在空中虚挥一鞭,气鼓鼓的策马跑回去回事去了。

    见如此行状,守门的浮山将士都是在脸上露出鄙薄的笑容来。

    有奴才如此,主人想必是高明不到哪儿去的。

    咱们大人坐拥半个山东盐利,控制多家大商行,又是手握重兵,胶莱一带都在囊中,也没见他收一个这样跋扈嚣张的奴才在身边,大人身边的亲兵和所有浮山将士一样的穿着打扮,一样的待遇,根本不是家丁或明军将领那样横行不法的亲兵张守仁的兵,还真瞧不上眼前这一号的!

    “嗯,那就等着吧。”

    好在那个兵备佥事脸上神色虽然倨傲,但并没有更进一步的表示。倒是一伙家奴个个十分不满的样子,只是忍着不敢发作。

    这个世界,并不是人人都能理解并尊重强者,有很多人是自我感觉太好,导致判断出现严重的失误。

    眼前这伙人是从德州赶来,在年前这样赶路并不是什么好差事,自然是赶了一肚皮的火气,但上命差遣是没有办法,此时赶到地头,还要在军营外头喝西北风,向来是被人奉承,特别是被武将所奉承的这个来自山东的兵备佥事,表面上看来是行若无事,但实际心中极不舒服,在寒风中,他骑在马上没有动弹,只是在心里暗想道:“多少参将副将,听说本官驾临,定是远远出迎,这张守仁不过一个游击,居然如此托大。他营防这么森严,是想学细柳营么?可笑,真是可笑。”

    心中虽是极为不满,但此来是有求于人,差使十分要紧,也只能隐忍了。

    在寒风中,这个姓李的兵备佥事百无聊奈的打量着四周。

    到处是积雪皑皑,不论是高低起伏,都隐藏在了积雪之中。虽然如此,还是能看出眼前是一大片的庞大的建筑群落。

    军营和家属区就占了好大地方,加上将作处,还有渐渐在军营四周定居的居民们这些也是由张守仁派人划定地方,规划的十分好的居民点,靠近水流或是有水井,横平竖直,规划的十分漂亮的区域里建筑着漂亮的房舍,在浮山,原本的张家堡在建筑上已经是如此,浮山所也在改造之中,军营这里在很长时间会是浮山的中心,建筑当然也是十分花心思设计并建筑。

    每个居民点都有百来户人家,房舍建的十分漂亮,门前有小道连接,再一条稍大的道路,然后汇集到南北贯穿的笔直官道上来,在路边,则是不少服务军人和来往行人的一些商号店铺现在除了军人和几家大商行外,已经有不少中小商行落户浮山,经营各种生意。

    浮山这边有钱,以前的穷军户已经翻了身,浮山的平均收入远远高出胶州之外的民户,商人逐利,哪里是太平地方,哪里的人手头大方,传扬开来,不知道有多少商人从千里之外不惧艰辛的赶过来,商人越多,彼此的交易也多,在浮山军营四周已经形成了一个个商号林立的小小集镇,而且随着浮山营控制的区域越来越大,生意越做越大,治安越来越好,这些商铺肯定也会越来越多。

第720章 来客(2)() 
这就是所谓的良性循环。

    在这个乱世,能提供给商人足够的保护,虽然抽分抽的蛮狠,但哪里的官府又不狠?朝廷倒是没有几个钱的商税,十分有限。但地方官府的杂税摊派,哪个商人逃的掉?大商人勾起官府,富者愈富,中小商人是本份生意,靠吃苦的勤俭攒的一点家私,在这种乱世哪经的起随便一点变故?

    一场兵灾,或是一个小小由头,中产之家破产是很稀松的事。

    而在浮山这里,却绝不会有这样的事发生!

    当然,对这些,这个姓李的兵备佥事没有兴趣了解,也不会想知道白雪覆盖下的一个个小型的镇子上有多少铺子商行这时不是他的地头,不可能有他的好处,所以无须关心。

    在等了不短的时间后,营门终于大开,一个穿着蓝色短上衣,胸前两排铜扣,胸前到肋下有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