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声:“杀!”,之后就是各队全部带回自己的训练场,进行最后一次评级了。

第648章 枪术(1)() 
第二百五十九章枪术

    今天之后,集训就结束了,剩下的就只有等待。

    究竟是要等候到什么时候,张守仁自己心中也是没有底。

    这一切还得靠军情处的情报和朝廷的邸报结合起来,然后靠参谋处的小伙子们没日没夜的推演到底战况将向何处发展,浮山何时介入,一切都有赖于此了。

    迟或早,都会有大麻烦,都有大问题。

    此时士气宜鼓不宜泄,有这么一场大校阅,有秦知州现在的表现和刚刚的授勋仪式,这样看来也算足够了。

    “杀!”

    所有参阅的士兵都是立正,冲着将台的方向怒吼一声,然后在各级武官的带领下,分别被带回下去了。

    今天的枪术考核十分重要。

    现在各队以下,都知道张守仁的打算是在明年开春后就扩编,很可能再编成一营。

    因为现在浮山的各项辅助机构和设施已经渐渐成熟,以现在的规模只供应一营,实在是有点浪费了。

    最少成立两营,拥有九千左右的战兵,近三千辅兵,加上五六千人的海防营和陆防营的二线部队,近两万人左右的规模,到时候,张守仁手头的实力和现在的声望相加一处,实力就不在曹州的刘泽清之下了。

    他人为总后官能为之,张守仁凭什么不能为之?

    在众人心中,大人不仅能为总兵,还能加将军号,取代丘磊,成为节制一方的总镇总兵。这样,才对的起大人的能耐和威望!

    考核分三等九则,每个长枪兵于二十步外冲刺木靶上的目标,冲刺九次,九次刺中目标,并且将木靶中间的木球挑出,刺于枪尖上的,为上上等,可以直接升级为什长。

    九刺八中,为上中,七中,为上下。

    七中以下,五中以上,为中平,不奖不罚,士兵级别仍然为列兵。

    哪怕是入伍多日,也一样为列兵。

    浮山营中只讲能力,不讲资历。如果当年多年,一无建树,这样的兵油子留着肯定也没有好处。

    除非是辎重营或是炮队之中的专业军士,那是另外一回事,他们有自己的专业考核,而且也一样的严格。

    李耀武在上次考核中九刺七中,加上一贯表现良好,所以被授给上等兵。

    他的胸前,有一个明显的上等兵的标识,在战场上,所有军阶低于他的士兵都要接受他的指挥,在战况紧急时,老兵可以自主决断,收拢低阶的士兵手足,节节抵抗。

    这阵子的集训,光是败退后老兵起的作用,这样的内容就集训了多少。

    这一次集训后的考核更加要紧,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出征前的最后一次考核,在战场上,地位的高低决定了站位的优劣,也决定了在战场上的生还机率。

    虽然浮山军人没有人怕死,甚至是渴望在战场上获得荣誉,但敢战肯战是一回事,对自己的性命看的与常人一般要紧,这是另一回事。

    张守仁从来不是那种拿士兵的性命换功劳的将领,他的部下,也没有动辄丢掉性命的想法和习惯。

第649章 枪术(2)() 
“大人来了,看着没?”

    “瞧见了,嘿,咱们甲队就是有这个面子。”

    “可不,瞧队官和贴队都迎上去了。”

    解散之后,张守仁也是先送走了秦知州等远道来的客人,从这大营回胶州城不超过一个时辰,知州等人当然是回州城去。

    几个卫指挥提出要在浮山各地转转,张守仁也是安排了周炳林和赵百户等人陪同。这样的事,还是他们做最为合适。

    把人送走后,他也是对考核很有兴趣,因此很快就赶了过来。

    浮山军中,毕竟还是以枪术为根本,是以枪阵为克敌的最强手段,所以枪阵和枪术是根本中的根本,不容轻乎。

    “瞧,那是马队的朱王礼,这厮已经是九刺七中了。”

    在所有人围在张守仁身边的时候,马队那边也是传来欢呼声。

    马队的标配还只是斩马刀和长枪、铁鞘、马槊、纹眉长刀等数种长兵,都是用木炭和精铁打造的上等兵器,只有马队中表现优异,武艺高强的军士才配给长枪或是别的长兵器。

    毕竟以浮山马队现在的水平,在急速奔驰下能控骑转变方向和调整骑速,或能马上挥刀斩人而不震伤自己或是从马上掉下来,这已经算是不错的水平。

    只有最精锐的马队中的高手,才会练长枪大戟,在战场上,多一层争胜的手段。

    现在将作处正在研习一种马上武器,但时间太紧,现在九成的精力用来打造铠甲和维修兵器火铳,想用的上,就只能等明年了。

    “这厮不错!”

    张守仁在这种场合比在公务场合里要轻松自在的多,别人穿作训服或是着铠甲,他则是一身官袍,但神采奕奕,没有一点官威架子。

    在这些弟兄们的面前,他时常就忘了自己的身份,和大家真正的打成一片,就象是一个年长的大哥,或是一个严格的教官,正因如此,他也格外的受到爱戴和尊敬。

    此时看到朱王礼的架势,张守仁点头笑道:“这厮下盘很稳,骑术应该也不错,马上马下都来得,是一把好手。”

    “可惜就是官运不佳。”

    有人在一边加了一个注解,旁边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张守仁也是哑然失笑。

    他是兼任马队队官,马队的这些好手他都熟知,朱王礼这伙,按后世标准不是好军人。不守军纪,为所欲为,很多毛病,特别是在军纪这一条上,张守仁是没有商量可打的。

    一个从后世军队里出来的军官,在这一块上,没有什么可说的。

    不过此时他心中一动,有一个迷迷糊糊的念头,一下子就涌上了心头。

    “第八中,太难得了!”

    朱王礼枪尖上挑起一个木球,神态十分骄傲,四周的军士都是欢呼起来。

    不过上头的人没有给他时间,取下木球,立刻就示意朱王礼折身返回。这种枪刺术,讲究的就是连续不断的出枪,不停的折返跑,这样对人的体力消耗十分巨大,才能看的出枪术和身体素质,反应等诸多项能耐的高低,要是人人都歇息过劲来再戳刺,这靶子上的木球也不小,怎么可能戳刺不中?

    现在朱王礼身披铁甲,从二十步外跑回原地,不得休息,调整过身子后就又是继续奔跑。

    在奔跑途中时,他听到甲队那边传来欢呼声,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叫道:“这是第七中了,李兄弟加油”的话语,听到之后,他心中十分懊恼,因为他知道李耀武的枪术十分出色,他这一次打算独占鳌头,但李耀武这样水平的对手很有几个,虽然十刺中七都很难得,十刺中八就是凤毛麟角,但朱王礼知道,自己这十刺八中,未必能保险拿到全营第一。

    当下心有些乱,身上的铁甲也感觉变的沉重起来。

    三十斤整的铁甲,配一顶熟铁头盔,加上脚上的短皮靴和牛皮革带,还有悬在腰间的一些零碎物品,穿这么一身再加上第九次的折返跑,这个体能消耗可是够大的。

    当标靶近在眼前,盘算着长枪的距离和枪尖戳刺的方向,朱王礼在靶前带住脚步,一枪戳刺而出,感受到手腕受力后,又是往后一拔。

    “唉”

    “可惜了”

    身后传来一阵叹息声,朱王礼心中一沉,仔细一看,果然枪尖上是空空荡荡的,没有把人形木靶胸腹中间的小木球给扎透带出来。

    “他娘的,”他为人十分粗豪,此时也是忍不住骂骂咧咧的道:“狗日的姓李的要得胜了。”

    朱王礼倒不是和李耀武有什么私人恩怨,只是马队是新成立的,虽然在剿灭山匪的战斗中马队立功不小,不过在功勋卓著的甲队官兵们面前,马队的这群人只是一群沾沾自喜的自大狂和不知深浅高低的新人甲队的武官,哪怕就是一个普通的什长,在上一次斩首过千级的战事中都立功不小,最少都有十颗八颗的首级功劳记在那儿,加上平时拉练时打响马和剿匪的帐也记着,这群人眼高于顶,对别的队不放在眼里,也是在情理之中。

    这口气别人就忍了,朱王礼可是忍不了,平时有事没事就和甲队的人争胜,有两次还差点打起群架来,浮山营中军法森严,这才治住了这群没王法的猴子,就算如此,虽然结怨不深,但彼此争胜的心却是越来越强了。

    这种枪术比试,真正的对手就是因为枪术升级为上等兵的李耀武,要是对方九刺九中,朱王礼的脸就丢大了。

    “八中,八中了!”

    在朱王礼失望的同时,甲队那边的嘈杂声却更响了,和朱王礼一样,李耀武果然也刺中了第八次,整个枪术考核,只有这两个人中式八次。

    但是和朱王礼一样,李耀武的第九刺也是没中,毕竟几十斤的铠甲穿在身上,来回折返,第八刺就有点勉强,和上次一样的力竭的感觉,果然,第九刺虽然刺中,但不能挑出木球,在甲队同袍的失望声中,李耀武抿了抿嘴唇,默然后退。

第650章 比试(1)() 
第二百六十章比试

    “上等兵李耀武,直起腰,挺起胸来!”

    李耀武默然归列的时候,身后突然响起炸雷般的声响,李耀武浑身一震,下意识的很大声答应,然后才把枪靠在自己胸前,昂首挺胸,呈立正姿式。

    “你小子,枪使的这么好,精气神不好嘛。”

    说话的是张守仁,他见猎心喜,也是亲自过来教导这个天赋不错的士兵。

    九刺五中在军中是最基本的,一般都是六中。

    不要小看多刺中一下,这人形靶上头是五官到咽喉再到心腹,每处都一个小木球,要手腕振动,发力正确,瞄准一丝不差,这才能把木球带出。

    这种训练法子,很难有七中以上的,数万人的军中也出不了几个。

    就差一下两下,但就是这一下两下出成绩,显差距。

    “你的下盘不够稳!”张守仁先笑着说一句,接着又对一脸桀骜的朱王礼道:“你这厮莫不服,你下盘稳是稳了,但又太僵,不如小李灵活。你们俩,互补一下,求得九中,当不是太难了。”

    “是,大人。”

    李耀武虽不大明白,但还是先答应着,朱王礼却是一脸的不服,只是说话的人是张守仁,所以他不敢说什么。

    “咱大明军中,甚至是流贼,流行的枪法有少林枪法,邓家枪、石家枪,不过最流行的,还是梨花枪,也就是传说的杨家枪法。”

    张守仁斜睨一眼这个刺头,笑着对众人道:“我教你们的刺杀术,说是和这些枪法无关,但其实也是一通百通。刺的准头,速度,劲力,平时不得千锤百炼?这些流传的枪法,不外就是练这些,只是他们繁芜复杂些,我教你们的枪术,要简单直接些。不过再简单直接,有些东西是要讲的,身法稳和灵便,出枪速度受到身体的支持,又快又稳又准又狠,大家都是一支五尺长枪,凭甚你能赢他,能刺死他?除了和同伴练习配合之术外,无非就是你比他快,比他狠和准,凭甚能比人家快?无法就是你扭跨比人快,跨步比人快,抬枪比人快,出枪比人快”

    张守仁原本是只懂刺杀术,而且是极高明的刺杀术,源自后世军中,是纯粹的杀人之法。也是后世去芜存精后留存下来的很难得一见的冷兵器时代的余烬。

    做为一个边防军官,他还自己学习加强了一些,但也无非如此。

    在以前,他瞧不起明朝的那些所谓枪法枪术,觉得都是花架子,骗人的功夫。但随着眼界越来越宽广,见识越来越深入,对这个时代越来越了解,渐渐也觉得自己有些浅薄。

    这半年来,军中的枪术教导不再是以前那单纯的直刺右刺,也是加了很多阵列配合之术,当然,还有不少这个时代枪法训练的精华在里头。

    这年头就是乱世,找别的不容易,找一些枪术练的不错的好手,倒也并不算困难。

    所以现在浮山营的枪阵和个人的枪法,经过这半年多的训练和实战,放眼全国,怕也是头一份了。

第651章 比试(2)() 
毕竟举国上下,没有人在枪阵和枪法上下这么多的功夫!

    “你这厮,服气了没有?”

    张守仁说到最后,围听的众人都是惹有所悟,有性急的,已经开始按张守仁说的试验起来,只有朱王礼一脸的无所谓和惫懒模样,看样子,根本就不怎么服气。

    “大人,俺就知道出枪,俺比他力大,俺赢。他比俺力大,他赢。所幸俺自行走江湖,或是从军,到现在一直是俺赢。”

    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