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1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营中虽苦,但个人都有争胜之心,到军士一级,俸禄军饷就比普通的列兵翻了几翻,一个列兵月支三饷,比起辽镇还要高不少,而军士可领七两有余。

    在浮山,人人都有机会往上,往上了,待遇足以叫人心动。

    军号声中,上等兵李耀武将书信投入信箱,然后对着屋中人大叫起来:“所有人,起床,全部起床,三分钟内,穿衣洗漱完毕,快,快,快!”

第636章 集合(1)() 
第二百五十五章集合

    军号声中,浮山营里响起了一阵阵轰隆隆的响声,犹如一阵阵的滚雷从营区的天空刮过,响亮,激昂,提神醒脑。

    这是数千军人从睡梦中醒来,然后起身,跑着步去洗涮的声响。

    这是他们嘻嘻哈哈说笑的声音汇集成的响动。

    这是年轻而激昂的旋律。

    这也是自信昂扬,奋发向上的精神所展现出来的一种叫人感动的东西,身处其中的人,才能体悟到它的令人感动之处,也只有常年在军营中的人,才知道它的可贵。

    在这种混杂而又有序的喧闹之中,整个军营,包括军营外的将作处,军营家属区,以及依附军营的那些买卖人家,一个个小小村落和刚形成不久的集镇,也是全部都活了过来。

    洗手洗脸后,吃饭的钟声响起,所有士兵拿起自己的铁饭盒,还有筷子,在各伍长和什长们的带领下,列队向伙房而去。

    张守仁一直想用搪瓷缸子,印上浮山营的营徽和一些口号什么的这是后世的一些积习,但很可惜,这东西耗工大,技术也难,没有那么方便可靠。而相形之下,铁器虽然有缺铁的麻烦,但毕竟一劳永逸,每具熟铁打制成的餐具发下去后,只要勤擦勤涮,每人的餐具都是亮闪闪的,方便携带,不怕摔坏了,也不怕受损,任何条件下都方便使用,在形制上也是如此,餐盒下有铁条,可以打开延伸,野营拉练时可以自己烤制食物或是烧水,十分方便,配上储水的皮囊等物,行军时吃饭喝水的难题很方便就解决了。

    这时候的军队,后勤是大难题,象明军调度行军慢,主要是因为后勤卡在地方手中,烧制食物供给和提供住处,都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农民军行军,则需要裹挟大量的百姓,倒不是他们喜欢带着不能打仗的百姓来拖累自己,实在是因为农民军没有稳固的后方和基地,只能是流动做战,吃饭需要这些百姓帮忙蒸煮,餐具碗筷都要他们来保管,更需要他们来提供营地,负责打铁,制弓箭箭矢,打火铳火炮,造云梯硬弩,总之,后勤是由这些百姓包办了的。

    李自成围开封时,兵马五十万,但真正能打仗的,骑兵不足三万,步兵十万,剩下的人,就全部这些提供后勤供给的百姓。

    清军就是打到哪儿就抢到哪儿,除了精锐战兵,还分弓箭手,无马跟役,有马跟役等等。这些人,有的抢就抢,有吃就吃,无事帮着战兵喂养战马,遇到紧急战况也是操刀就上,论起后勤来,也是没法儿和浮山营这里比了。

    按照条例,早晚吃面食,杂粮饼子和精面馒头各一大个,每人六两的早晚餐份额,加上大葱咸菜和菜粥,就算是高消耗的训练,这早晚饭也能顶住饿了。

    中午就是蒸米饭,每人八两米饭,配每人二两肉,每隔五天,每人加一条鱼,不论是海鱼或河鱼,总之都有加餐。

第637章 集合(2)() 
再加上两个素炒,人人都是吃的嘴上流油,肚子里鼓鼓的。

    就算如此,每天早晨的时候,每个兵肚子里头都是在打鼓,轰隆隆的响个不停,每个人都是饿的前心贴后心,个个在洗漱完事后,都是小跑着赶到食堂去排队。

    大食堂里早就是按区域排好了,每个队都是有自己的区域,下到各哨,各排,各什,都有自己固定的餐桌。

    士兵们坐好之后,什长和伍长们开始用大勺子舀菜粥,发馒头,每桌上碟子里头码的高高的咸菜,桌上还有一摞摞洗的干干净净的大葱等粥打好,馒头在手,每个人的喉头都上下涌动着不过,此时还是没有人动筷子,更没有人把馒头往嘴里头送。

    一直到角落里有人下了命令,然后就听到值星官大声喝道:“全体开动!”

    到这时,所有的军官和士兵们才开始咀嚼吃喝,但诺大的饭堂之中,也只能听到咀嚼的声响,没有人说话,更没有人说笑,所有曾经违规的人都受到过处罚,现在军法处的宪兵还在四处巡逻,没有人会给自己找不自在。

    李耀武和自己的同什兄弟们坐在一块,身旁都是甲队的军士们。每个人都是膀大腰圆,十分健壮,个个都是精光四射,孔武有力的样子。

    甲队是步队各队中的佼佼者,向来都是各种荣誉的集中的地方,哪怕是集训超过二十天,每个队都有人瘦的脱了形,甲队的人还是这副十分壮实的模样。

    只是他们在吃喝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用眼神瞪眼瞧着对面的十来个士兵。

    对面的人也是和甲队的人一样,个个都是膀大腰圆,孔武有力的样子。

    特别是他们的什长,那个叫朱王礼的家伙,军服料子都要被他撑坏了一样,身上的肌肉,鼓成一团团的,走路的时候,仿佛一座小型的山峦。

    这厮和他的部下,桀骜不驯,野蛮,但武艺高强,十分高明凶悍。

    在集训前的剿匪行动中,在马队中立了大功。如果不是这些人全是天不收地不管的性子,怕是一个个最少也是正目副目级别的军官了。

    象朱王礼,和他一起过来的姜敏已经是参谋处的武官,级别相当于副哨长帮统,朱王礼还是一个什长,还是代什长,因为前一阵犯了军规,又一次被革职了。

    “杀人的好料子,打仗的好料子,不过不是当军人的好料子。”

    听说是孙良栋的原话,打军棍和革职的命令都是孙良栋亲自颁发的,最后还不无惋惜的说了这么一段话浮山营中也是有资历的,能上一个坎就是一个坎,少迈一级,就意味着比别人落后一步。

    将来朱王礼在军中的发展,看来必定是不如人意了。

    不过这厮倒也不在意,用他的话来说,原本光棍一人时,随便都能弄点银子,酒肉从不缺过,江湖上行走,朋友也不曾断过。

    这么舒服的日子不过,跑到浮山营里不是享福和当官来的,就是奔着张守仁和浮山营中个个是好汉才过来的打响马,杀山匪,除暴安良,做这些事时,朱王礼浑身热血沸腾,十分痛快,哪里还介意自己升没升官儿?

第638章 集合(3)() 
最近的集训,这厮和他的部下也是风头特劲,比枪术,他们有几个列在上等的好手,比火铳,人人最少都是十靶中八,也是可以评的上优良了。

    最近集训将要结束,体能上的折磨渐渐变少,各种技战术的比试正是如火如荼,象李耀武和朱王礼一伙的彼此对视而产生的火花四溅,自然也就可以理解了。

    “所有人听着,今天枪术比试决胜负,锦旗归属,就在今天一决雌雄!”

    值星官的一句话,就如冷水入热油,一下子就把所有人的情绪都引爆了。

    辰时二刻,浮山营教场。

    湿冷的海风呼啸而过,卷起了校场将士们的衣袍下摆。所有人都是紧握着手中的长枪或是火铳,就算是手指被冻的冰冷,却也没有人敢于动弹一下。

    今天除了火铳手还穿着作训服外,其余的长枪手和马队的官兵都是穿着传统的战袄,并且大半披上了铁甲。

    自从警讯传来,浮山这边已经在不停的打造着铁甲,到现在这时候,五个步兵队的一千多名战兵终于全部披上了铁甲。

    正经的铁甲,一点折扣也没有打的铁甲。

    和明军的普通鳞片甲不同,浮山甲更用心,锻打的更精细,每个细节都十分考究。虽比不上正经的山文甲一类的硬甲,但也足够精致,防护力上,也是尽可能做到了最好。

    此时超过一千二百名将士披好了战甲,初冬的阳光之下,虽北风漫卷,漫天飞舞着飘落的黄叶,但浮山营校场之中,却是流光溢彩!

    整个铁甲方阵,就是这么威风凛凛,活力四射的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奇迹,对老林等将作处,特别是兵仗局的同仁们来说,这是长久的不眠不休的结果,不曾有过休假,没有休息,吃饭都是三口并两口,这么久下来,所有人身上都浮肿了,眼皮都肿的老高,眼珠里充血,布满血丝,身上到处是燎泡,手上到处是伤痕可眼前这一切,都是值回票价,一切都物有所值。

    “全体——立正!”

    张守仁来了。

    他的战马是一匹健壮雄骏,肩高过五尺的一匹神骏,通体乌黑,四蹄雪白,是前一次又从口外运来的上等好马。

    随着清军入关,口外的贸易已经关闭,这算是最后一批进来的战马了。

    战马乌黑,身上的一身铠甲却是银白色的。

    这身甲,是登莱都司叶曙青派人送来的,将门家传,十分不凡,冷锻的镀银的瘊子甲,是比山文甲还十分困难的锻造技术,通体银光湛然,坚实紧滑,枪尖戳刺都很难受力,刀砍下来,只能砍出一溜银光,根本不可能伤及甲胃的主人。

    这一身甲,少说过千银子,还不提那镶嵌的宝石等饰物,是顶级将门用来传家的宝物,老都司这一次送来的,却是声明不是新婚贺礼,若是新婚贺礼,委实是重了一些。

    叶曙青是听说张守仁将要奉命北上,特别送来以壮行色,要是这个原因,这礼还能受得。

第639章 考核(1)() 
第二百五十六章考核

    马是神骏之极,人也是威风凛凛,张守仁策马进来,虽未发一语,但场中已经是山崩海啸般的欢呼声响了起来!

    这就是浮山营的将主!

    一手打造这个团体的大人!

    对张守仁,所有人都是称“大人”而不冠以姓氏称呼,在营中,队官也是千总,不可称将军,但可称大人,毕竟是五品武官了。

    象张世福,已经是从四品的指挥佥事,当然更够资格。

    但营中将士,称呼起“大人”来,所有人都是知道,一定是指的张守仁,再无他人够这个资格。

    论武功,张守仁神勇无敌,当年一人斩五海盗的事迹,整个胶莱一带已经广为流传,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论将才,伏击海盗,一战斩首过千,这样的大功,要是在嘉靖年间,已经够资格为一总兵,至不济也是一副将。

    就是现在朝廷被流贼和辽东虏贼所困,斩杀海盗的功营不及当年那么夺目,要知道,戚帅虽斩首两万倭贼,但斩首过千时,已经是镇守一方的副将级的高级武官了。

    论仁德,胶莱一带的百姓无不感其恩德,而以原浮山所和灵山卫受惠最多,提起张守仁,这几个地方的百姓,唯有感念而已。

    若是在这些地方有人敢说张守仁的坏话,怕是只有死路一条,没有人会容忍。

    论身份地位,张守仁也是浮山这一带当之无愧的第一,游击兼守备,衔加至指挥同知,登莱一带,也算是一号人物了。

    在所有人的欢呼声中,他策马奔将高高的校阅台,翻身下马,大步登台。

    高三丈许的将台之下,是光辉夺目的一个又一个的队列。

    一个个的排横队最终成为哨横队,队横队,然后就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阵列。枪矛如林,红缨如海,整个队伍,都是透着一股子威武昂扬的劲气。

    一个稍显尖细的嗓门先叫了一声:“万胜。”

    “万胜!”

    “万胜!万胜!万胜!”

    如冬雷震震,排山倒海一边自营房上空滚滚而过。

    这样的欢呼声,将会传扬十数里开外,整个浮山地区,都将听到这振聋发聩的欢呼叫喊声,所有人都明白,这一次集训校阅之后,浮山营的这一次集训就算圆满成功了。

    但现在大家已经都是知道,朝廷无意调浮山营出征。

    现在鞑虏兵锋已经攻陷大半个真定,卢象升被一再分兵,粮草也不足,根本无能为力而虏骑已经在向保定一带活动了。

    高起潜拥众数万,一直不远不近的衔尾而行,鞑子行,他便行,鞑子住,他也便住。

    反正他这个总监军不比地方官员,地方官员守土有责,一旦失土要被拷问捉拿,甚至剥夺官职或是杀头。

    镇守太监却很少被杀,而高起潜是总监军太监,负责提调指挥关宁军等部,供应整个勤王兵马的粮草,其余地方失陷,与他并无相关。

    而报入宫中的消息,却是卢象升一直畏敌怯战,屡屡败退,把责任全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