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1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哎,你不懂!”

    张守仁长叹口气,低头耐心的把文书收拾好,预备一会叫人拿走归档。

    抬头时,见云娘眼圈微红,他心中略觉歉疚,勉强笑道:“军国大事,有些我不好和你说,云娘,莫要怪我。”

    “我就是看你太辛苦,我偏又什么忙也帮不上。”

    “你能帮什么,胡闹。”张守仁笑道:“你帮我操持好家,就是帮了我的大忙。嗯,还有”他笑了笑,又轻声道:“再给我生个大胖儿子,就是帮了天大的忙了。”

第632章 震怒(3)() 
“哎呀,大清早的你不说好话”

    云娘忸怩了,俏脸通红。

    她毕竟十七不到的年纪,虽然已经为人妇,但心里头角色的转换还不够。而且,新婚之后,两人聚少离多,也实在是还没有适应过来。

    “唉,现在这种时候,确实不是讲儿女私情的时候儿。”

    看样子,云娘很想被自己搂入怀中,亲热温存一番。但张守仁将手一伸时,却又踟蹰了。大清早的,自己在办公的地方和云娘卿卿我我,传扬开来,会影响不好。

    正为难的时候,外间传来毕剥的敲门声响,云娘慌忙道:“我要走了,后院的房子还要叫我去看着。”

    “嗯,不要太累了。”

    张守仁柔声应一句,又是转头大声道:“进来,是不是王云峰,敲什么敲。”

    “是我,大人!”

    特务头子进来其实是不要敲门的,不过云娘在这,王云峰进来后先是插手行礼,又是笑嘻嘻的向着云娘道:“见过夫人。”

    “不必多礼了。”不知道为什么,云娘很害怕见王云峰,看到对方亮晶晶的双眼心里就发慌,这个人,好象对谁都是那种不冷不热的样子,眼神中,永远藏着叫人看不懂的东西。也就是在张守仁面前时,这个人才会露出点象人的样子出来,别的时候,永远也别想瞧着他这副笑模样。

    当下对着王云峰略点了点头,云娘便是转身离开,在她走后,王云峰才又向着张守仁道:“大人,世福队官几个,听说大人大发脾气,现在已经赶来,就在外头候着,要不要见,请大人示下?”

    他执掌特务处后,每天忙到飞起,不过兼任的内卫队长一职也是没有转交给别人,所以一大早晨时,没有特别的事情,王云峰总是在张守仁这里伺候,要等张守仁离开到各队去时,他才去忙自己的事情。

    “叫进来吧。”

    张守仁面色冷峻,等张世福等人进来后,吩咐人关上门窗,接着才是把刚刚的机密大事,向着张世福等人说了。

    “简直是混帐,我等每天如此辛苦,这般倾轧小人,居然敢这么对我们!”

    孙良栋每天要带自己的队,还要带火铳队,兼理军法事宜,每天十分忙碌,整个人也是瘦了一圈,此时听说了这件事,自然是一跳老高,破口大骂起来。

    “颜巡抚他们这么做,实在是叫人齿冷。”张世福最为冷静,但也气的不轻。他最近吃住在炮队,每天训练新拿出来的齐射之法,也是辛苦之极。

    人群之中,倒是钱文路等人最为冷静,他们就是带队的队官,每天别的事不想,吃饱睡,睡醒训练,日子过的十分舒服惬意,把事情交给大人去想,这就是他们的座右铭,想的太多,反而是太累。

    “我看,不去也罢了,何必趟这浑水,得了功劳,肯定还要被这些混帐抢。”

    “话不能这么说,大人说了这是国战,鞑子前来,可不是来做客的,多少老百姓要遭他们的毒手?我们当兵吃粮,不就是为了保家卫国?”

    “你是这么想,人家不让,又怎么办?”

    在人们沸沸扬扬的争吵声中,张守仁也是冷静下来,山东那边不要调他去,底下的棋该怎么下,真的要好好思量一番了!

第633章 家书(1)() 
第二百五十四章家书

    房间中一时寂寂无声,所有人都是看向张守仁,等着他的决断。

    而张守仁此时,也是在紧张的思索着。

    卢象升死于死役,孙承宗战死于高阳,七十六岁的老翁不屈而死,令人思之扼腕。

    山东这一次被清军攻入,损失极为惨重,一亲王,一郡王,数十城池,数十万百姓,加上百万金银,无数骡马,尽归敌手。

    这一幕幕惨剧,绝不能再于自己手中发生!

    哪怕是没有调令,十月中旬前后,也一定要准备出发,哪怕是冒天下之大不讳,这也是军人所应该做的。

    保家卫国,军人本份,若不然,平时受供养爱戴,关系时拉稀摆带,这样的军人,不干也罢了。

    “诸位听着,”张守仁淡淡一笑,吩咐道:“训练正常进行,仓储转运那边,军资储备也正常进行。”

    “是,大人!”

    众将无不感奋,这些人是在张守仁身边熏陶的久了,对国家大事和大势都十分了解。张守仁现在不出兵,坐守登莱徐徐发展实力,绝对是乱世中最保险的做法。不管是唐宋辽金元,一直到元末,北方一些汉人世侯的强藩军阀都是这样做的,乱世之中,照样有家族以地方军阀的身份,保住家族几百年的富贵和权柄。

    张守仁在登莱已经是有根基了,只要不出大错,迟早会是一方豪强,并且把位置能一直这么传下去。

    既然他都愿冒大险,众将还有什么可说,当下俱是答应下来,所有人都是面色郑重,语气深沉,大家都知道,此事张守仁已经下定决心,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云峰你留一下。”

    在众人告辞而出的时候,张守仁叫住了王云峰,等这个特务头子留下来后,他才以不容质疑的口吻吩咐道:“有几件事,我要你好生去做,要调动特务处的一切可用的人手和资源,军情处的驿传系统还有人手也会配合你,但是,一定要做好,否则的话,以前的功劳再大,也抵不得这一次的失手。”

    “是,请大人放心。”

    王云峰神色凛然,不敢怠慢。

    张守仁驭下,讲规矩法度,很少用这种诛心的告诫语气来提点部下小心行事他明白,这一次的差事十分要紧,一定要提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才行!

    “父亲大人在上容禀”军营之中,一个步队的上等兵经过了一天的训练之后,在天色微明之际醒的比平时早了一些,这也是近一个月来,他第一次在起床号响起之前醒过来了。在家里时,他是大字不识一个,现在在军营中呆了半年左右的光景已经能书能写,认字认得五六百个,字写的虽拙劣,但朴实厚重,一看就知道是军人所书,特别有劲道,从不识字到自己能写家书,半年之前,他是自己也无论如何想象不到的。

    现在的军营,曙光微透,每十一人一屋,他们的什长就睡在最外头的,但床铺是空的,什长早就起来,替什里的兄弟预备早晨的吃食。

第634章 家书(2)() 
浮山营的传统不容打破,不管怎么辛苦,从伍、什、排,一路上去,各级武官都是替下头的兄弟们打来饭食,等兄弟们人人有份了,他们才会享用自己的那一份。

    只有哨以上的军官有单独的军官食堂,不需要替兄弟们服这种劳役,而且菜谱也比普通的弟兄要复杂和更可口一些。

    有秩序和阶级,但阶级分别并不大,在营中努力营造一种亲如一家的氛围,这就是张守仁所一直在努力的。

    现在上等兵趴在桌前,提着精神,用朴实不文的语气写着书信,还不停的在涂涂抹抹毕竟他写字的时间太短,错字也是难免的了。

    “父亲大人,我刚刚又度过了在浮山营中的一天。

    今天是崇祯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我们训练已经快满一个月,听上头的哨官说,这一次的集训就快要结束了。儿自从军以来,每日苦训不止,但犹以这一次的为最辛苦。用大人的话说,这就是淬火,经此集训后,我等士卒身上最后的一些毛病,都可一扫而空了。以儿的经历来说,似以大人的说法确为事实。我们每天清晨五时起床,这数周时间天天如此。在我们大营后有一个长达里许的河流冲成的浅滩池塘,我们每天早晨吃过饭后,需全副铠甲和兵器,徒涉过塘,中途我们要举着长枪或火铳过河,我们火铳手们犹为辛苦,火铳又长又重,铳口还不能进水,身上的定装火药也不能进水,所以过河速度要十分的快。我们每天都是湿透了的,从早到晚都是如此。

    做为一个火铳手,我在训练中取得了很快的进步。四周的强化训练里,儿至少在演习和靶场打了五百发子弹,光是用来磨弹丸的锉子就换了五六个之多。训练的时候正值初秋,天气总是阴沉多雨,但我们每天都在打靶,消耗的火药简直是一个惊人数字,哪怕是浮山的储备,儿也怀疑会被我们消耗光的。

    我们每天都在没完没了的行军。有一次,我们在一个海边滩涂地带边缘走了好几个小时,这时滩涂对面的炮队突然开火,炮弹在我们的上空呼啸而过,所有人都吓的趴在了地上,不过哨官和队官们都吆喝着大家起来于是所有人扛着火铳,一起在炮火下用战斗队列向前行军从那天之后,这样的事就几乎天天都在发生,有一次炮队的人打的低了,一颗六斤重的炮子就在我们头顶飞过去,最后落在队伍后头,有两个同伴被擦伤了当然,他们还是幸运的,只是挂彩,没有丢了性命。

    我们还进行了刺刀训练,在我们的火铳口加装了一柄一尺多长的小刀,比匕首长,和枪头差不多,有放血的血槽,十分锐利,我们每天用火铳进行刺刀戳刺的训练,练习方阵抗拒骑兵,练习对刺对刺是用木枪头,请大人放心。

    我们的火铳太长太重,加了刺刀后,戳刺实在太费力气,听上头说,现在已经有试制新型火铳的打算,不过打算就是打算,暂且我们还是只能用这种重火铳了。

第635章 家书(3)() 
好在这种火铳打的远,威力不小,儿用这种火铳现在已经得心应手,就算是百步开外,也可命中标靶等儿休假之时,一定返乡,与父并诸兄弟一起,打鸟猎兔,想来必定可以得心应手,抬手中的,不复当年的窘态矣

    儿现在一切均好,训练已经渐至尾声,体能也渐渐恢复了我们所有人都瘦了十斤左右的重量,有的人甚至瘦的更多,不过精神是比以前好的多了。在一开始的时候,儿简直是边睡觉边吃饭,很多次都是吃着饭睡着了,晚间一允准休息,几乎是一闭眼就睡着,前二十天,实在没有精神写信,非儿不孝,实在是无能为力”

    晨光之中,军号滴滴的响起来,寝室中开始传来战友们醒来的声响,写信的上等兵满足的叹一口气,意犹未尽的把书信封起来,然后放在搁书信的地方。

    军中的军情处有邮传局,听说还办了自己的邮传生意买卖,据大人说,大明很多积弊都是邮传驿站带来的,一定要革除不可。

    想革除,就得自己着手,不过这是最上层的事,下头的普通士兵就不明白了。

    好处就是士兵的家信是免费收免费送,两头都免费,捎些物品,二十斤以下的重量也是免费贵重物品,比如士兵要捎饷银回家,或是家里头捎一些什么贵重东西过来,那就另外一说,得收费了。

    就算这样,士兵的物品收费也是极低廉的价格,比起民间来要便宜的多,加上书信全免费,这也算是变相鼓励士兵们多写信,甚至是多在报纸上投稿发文章除了锻炼笔墨,还能得稿费,士兵的稿子是优先发表的。

    这也导致营中写信之风大行,识上几百字后,每个士兵都自己书写家信,给家人,或是给未过门的媳妇什么的,在自己写信的同时,也是鼓励家人上浮山营在各地办的扫盲班,一天识五个字,一年下来,最少看信回信是没有任何的问题了。

    眼前这个上等兵,是这个什仅次于什长和两个伍长的老兵和精锐士兵。

    大明军中,原本是兵分九等,这是戚继光的分法,对张守仁来说这个分法太繁琐,无此必要。

    他就是按后世的办法,新入营的不管武艺高低,识字多少,一律列兵。

    入营满一定日子了,就是三等兵,其中的优秀者为二等兵,再优者为上等兵。

    上等兵的上头,就是军士,也是分很多种,特勤军士,长枪军士,火铳军士,一般军士就任伍长,军士长可任什长,两者等级相等。

    这种定法,和大明的九等制略有相通之处,和后世的定级制度很相似,也简省易懂。

    对刚刚摆脱文盲身份的士兵们来说,十分合适。

    现在营中虽苦,但个人都有争胜之心,到军士一级,俸禄军饷就比普通的列兵翻了几翻,一个列兵月支三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