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守仁被众人闹的头大如斗,没奈何,只得向张世强道:“安排一下吧,二十六日正午,给各队每哨两坛酒。”

    “是,大人!”

    张世强笑着答应下来,身为中军,二十六日他也不能回老营,要留守在大营这边,所以答应了一声后,又是笑着道:“属下就在这里,与将士同饮,遥祝大人了。”

    “不必客气,嗯总之,不必客气。”

    已经很久没有如普通人那样敷衍客套,说这些关系到自己的客套话,张守仁也是感觉十分生疏,好歹应付了一下,就是快马加鞭,奔着张家堡老营的方向而去。

    这条道路,是浮山各条大道中修的最好的,平如镜,坚如铁,花费了巨资和不小的人力,去年这时候,还有最少三千工人在沿途修筑道路和建设大营,到了此时,路边的树木已经黄了大片,一路上,落叶很多,但都被负责保养路况的工人扫的一堆一堆的,集中在一处,预备烧了肥田。

    看到马上的张守仁,所有在路上的人都是在一边引避,但没有人低头,都是满面笑容,对着飞奔而来的张守仁,所有人都是拱起双手,用这种最古老的礼节,向张守仁致意贺喜。

第555章 回堡(1)() 
第二百二十五章回堡

    “多谢各位,多谢各位了。”

    一路上行人是络绎不绝,其中肯定还是有不少是到张家堡来贺喜的,大伙都是笑着拱手,张守仁也只得在马上拱手还礼,这一路下来,脸都是笑烂了。

    好不容易从高大的堡门进来,马蹄得得声中,全堡的居民都是闻讯赶了出来。

    这里被称为“老营”,也是和张守仁关系最近的地方。

    中层以上的武官,几乎都是出身在浮山张家堡。低级武官中,最少也是有七成是来自这个小小的百户堡。

    队官一级,每年俸禄加上赏赐是大几百银子,闹好了能过千,最低级的伍长,如果是马队的伍长,一个月俸禄加赏银也有十几两,一年也有小二百两的收入了。

    这个收入,在别的地方,就是一个殷实之家的小地主,或是生意做的还行的商人,一般的百姓,哪里敢想?

    全堡之中,几乎家家都是军属,或是被张守仁招纳进了各种机构之下,甚至最没用的下等人,都可以在浮山医学院里找个打杂扫地的差事一年也有四十五两银子可拿,还有柴薪木炭一类的补给,看病还能享受折扣浮山各堡的人,想不感激张守仁也是不太可能了。

    “大人回来了,大人回来了!”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一群刚刚从在学堂里散学回家的儿童,浮山已经实现了完全的义务教育,不论是银子宽裕还是紧张,张守仁在这个上头是最肯花钱的,每一次中军官张世强找他批银子,事涉军务,他是慎之再慎。

    但每一次营务处的钟显找他批银子,不论是财务学堂还是公务学堂,或是普通孩子们上的大学堂,他都是大笔一挥,要多少给多少。

    这种态度也影响了浮山不少人,再穷困的家庭,也不会把孩子留在家里当劳力,而是叫他们到各式各样的学堂里去。

    在张大人治下,只要学堂出来的,将来肯定会有好的岗位等着,薪俸优厚,并且升为官员的机会也是不少。

    张守仁肯保举人,钟显从最低级的吏员一步步的保举上去,将来迟早能把青衣盘领换成一袭正经的绯色官袍,有这个例子在前,愿意学习为吏或是为会计的浮山少年们,也很是不在少数。

    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浮山,一个大步迈向前方的浮山,眼前的一切,都是这么的新奇,生动,而又是真实的,可以伸手触及的!

    这就是一个迷梦,一个似乎是不可能发生的现实,这一切,都是张守仁自己亲手打造,他一伸手,就能触到!

    在孩童们的叫声中,整个百户堡都是轰动了,所有人都从家门口走出来,不论是在做什么,都是赶紧奔出门来,男子对着张守仁拱手作揖,女子则是矮身万福张守仁不喜欢人家跪拜,军中都废除了跪礼,堡中的普通军户,更是用不着行大礼了。

    看到这些真挚的笑脸,看到蜂拥而来的人群,看到堡中各式庞大的建筑已经显露真容,方圆不到三里的地方,聚集着张守仁能搜罗到的最优秀的算术人才,会计人才、吏员、医生、经术儒生凡是需要的,都是花大价钱请了来。

第556章 回堡(2)() 
现在这些优秀的人才已经融入了浮山这个整体,看到张守仁过来,这些人也是和普通的浮山人一样,作揖,行礼,只是脸上的笑容要多了那么几分矜持,毕竟对他们来说,现在这一点时间还不够把自己当浮山人,还是留着一点客卿的感觉当然,对张守仁来说,还是要叫他们真正的融入进来,加入进来,成为浮山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

    在这些笑脸中,祝福声中,张守仁也是觉着心头懒洋洋的,一阵阵的觉得身上酸痛酸痛的,一阵阵的觉着累。

    心累,身上也累。

    这么多天下来,没怎么正经歇过,一天当三天来用,别的军官能歇息,只管自己抓的那一块,他可是连轴转,从来没有一天正经休息过。

    这样的日子,太久太久了

    到了百户官厅前,他跳下马来,大步往里头走。

    没进门就是感觉到了和以前的不同之处,整个官厅是三进的院子,最外头是朱红大门,门是刚刚重新做好的,是高级官员才准使用的朱门银环,门前还摆了两座石狮子,并不大,张牙舞爪的,看样子还有几分可爱。

    门首正中,端端正正的贴着一张大红喜字,往里头走,就是各种各式的剪纸贴花,把整个最外头的院落修饰的十分喜气。

    “大人回来了。”

    “哎呀,是大人回来了。”

    院子里头,一阵香气扑鼻,全是十来岁的大闺女,脸上都是红扑扑的,眼睛也是忽闪忽闪的,都是躲着张守仁的眼神,不敢和他对视。

    张守仁看着一笑,见大伙儿插烛也似的拜下去,便是把手虚抬一下,笑道:“生受你们了,叫你们来帮忙。”

    “说这些客套话做什么,”老张贵也是闻讯赶了来,一边帮着拍打张守仁身上的浮尘,一边笑道:“一会赶紧早点歇着,新衣服什么的都放在床头了,明天一早,换一身新,吃了响午饭就去迎亲去。”

    古人的婚礼,实在是烦琐,农业社会生活是慢节奏,所以在这种事上,尤其重视细节,一桩桩一件件的,都是极考验人的耐心。

    张守仁已经省了很多麻烦,之前的什么纳吉纳采,问名下定什么的礼节都是叫人代劳,他自己乐的不过问,现在要亲迎新娘子回来,这件事别人代劳不得,也只能他自己辛苦了。

    在一种慵懒的氛围中,张守仁笑着答应下来,看着这些女客们继续忙活着天知道哪来的这么多繁琐的事要做。

    他自己进了内宅,回到自己的房舍之中,房间里头已经是一片大红色,从床到被褥到家俱,全都是红艳艳的。

    “这个色,还真是”

    张守仁很想说这色调太刺眼了,不过想到是别人辛辛苦苦弄出来的,身边还有一些人在忙活着,要是叫人听到了,难免会伤人的心,所以话到嘴边,只得改口道:“还真是好看。”

    众人都是忍不住笑,不过各人也是看他疲乏了,于是一个个道乏退出。

    把自己埋在被褥深处,张守仁也是忍不住想起自己的新娘子来。

    和云娘在订婚之前打的交道还不少,当时的张守仁是少年心性,觉着自己是百户,和云娘这个穷军户家结亲还有点犹豫,有时候心里还是想着把对方纳成妾侍也好。

    后来就是张守仁的现代灵魂穿越而来,两相交迭,杀了韩六这个海盗,然后顺理成章的就向云娘家提了亲,定下了这门亲事。

    搁他是百户的时候,这门亲事还不算差的太远,但现在他是游击将军,武职二品,就有不少人说话,说是新娘子家的门第太低了一些,有点门不当户不对。

    不过张守仁对这种说法毫不在意,他娶的是人,又不是门第。

    再者说,丈人和丈母娘都是本份老实人,没什么话,还辛辛苦苦的种烟草给他,林文远这个大舅哥是得力臂助,他的心腹中的心腹。

    云娘也是一个很可爱的女孩子,称的上是贤慧娘子,将来过门,操持家务也是一把好手。

    得妻如此,夫复何言?

    “总算是定下来了,这里,也将有一个女主人”

    红烛跳动着,张守仁渐渐进入了梦乡,在这里,他真真切切的感觉到了,自己真的成为了一个明朝人,一个大明的武官,一个把根扎下来的家的男主人,而不是有一个过客的感觉,过往种种,已经只是一种生活技能,而不是情感上的寄托了。

    过去的,就叫它过去吧。

    翌日清晨,当张守仁迎出门去,站在外院大堂的围廊滴水檐下时,周炳林这个浮山千户已经笑吟吟的站在檐下多时了。

    “老千户,这怎么敢当!”

    “国华,不必客气,老夫来给你贺喜,这是理所应当之事,何必如何见外呢。”

    很多时候,周炳林这个千户已经快被人遗忘了。

    张守仁才是正经的浮山之主,到古城集,方家集,即墨县,胶州城,这是内,也是浮山营的根基所在,这块地盘,是以浮山所和灵山卫为,也就是后世的青岛地区为主。

    这里林多山多,人烟并不稠密,九成以上是军户,人心朴实,知恩图报,张守仁一手一脚把这个基础创了下来。

    到这时候,周炳林这个老千户,已经是完全没有什么用武之处了。

    旧有的百户已经被打散,青壮们多半入营当了兵,或是在将作处,营务处下讨碗饭吃,就算是老弱,也是各有归处,所以旧有的千户百户们,反而是有被抛诸脑后的感觉。

    不过张守仁对周炳林的尊敬倒是发自内心,没有丝毫矫饰。

    起家的时候,没有这个千户大人,他是不会这么顺当的,为人就是要知恩图报才是。

    所以不管周炳林怎么阻止,他还是依下属礼节,毕恭毕敬的给老千户行了个旧日的礼节,而不是他自己定下的新式军礼。

第557章 贺客盈门(1)() 
第二百二十六章贺客盈门

    张守仁如此尊崇自己,周炳林的脸上也是笑意十足。

    他现在日子过的如此舒服,当然也是拜张守仁之赐。今日前来,他也是听说了一件事情,所以特别带着自己的老部下们一起前来,一则是贺喜,二来就是打听消息,他听说要成立补充和后备部队,因为浮山和灵山的青壮几乎抽调一空,所以是打算用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为主,补充一些十五六岁的少年,这样的补充部队当然不会抽调真正的大将来带,周炳林静极思动,每天吃闲饭吃的无趣了,也是想来讨这个差事了。

    对他的来意,张守仁隐约感觉到了一些,眼前的五六个百户官,钱百户,赵百户,向来恭顺,还有几个百户官,比如陈家堡的陈百户,特务处已经跟了几个月,向来行踪诡秘,大有对自己不利的企图。

    后来是各堡之中都被同化吃下,原本的百户官本来就没有什么权威,现在干脆连个村长也不如,张守仁估计他们也难搞什么动作,也就搁下不理了。

    现在来拜会他的,都是一些听话的百户,言谈中也是十分恭谨客气对答时,已经都不大象是一群贺客对一个新郎倌的对答了。

    在周炳林之后,就是灵山卫的指挥和同知、佥事、千户、百户,这些官员,也是实际上被剥夺了职权,每天领着张守仁给的银子养老。

    他们多半是占着最好的良田,这一次来的十分整齐,用意和周炳林一群不同,他们是打听消息,看看浮山的屯田计划,招揽流民的计划,会不会影响到他们占有的大量良田。

    对这些人,张守仁客气中带着一些冷淡,这明显叫他们感觉到了,于是这些客人的表现就更加不安和局促了。

    他们的田地,现在不收,将来也是要收的。

    大量良田,自己种不好,强迫军户当佃农,无偿耕种,这些事,今年还没有彻底禁止,打从明年春耕时,一定彻底禁止。

    这是军令,不服从就按朝廷的规定来办事,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至于土地,巧取豪夺的,全部退还,不过数字不会太大,数字大的是朝廷正式赐给他们的永业田,百户百亩,越往上越多,加起来就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

    不过张守仁不打算强迫他们献田,这样做会引发强烈的反弹,引起轩然大波。

    他的改革,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不要搞的鸡毛鸭血。

    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