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谢过大人!”

    这几家匠户在山东地界不知道受过多少苦,遭遇多少白眼和欺凌,所以人都是显的小心翼翼的,起身之后,一个四五十岁的男子陪笑说道:“刚刚搬来,一切都不凑手,小孩子刚刚饿的直叫,小人们也急了,彼此吵闹,不合吵到了大人,实在是罪该万死。”

第41章 难民(2)() 
这么一说,张守仁心里也是一沉。

    这些匠户,他在千户所城里见过,多半聚集在城门外,靠着打短工来维持生计,男人做力气活,女人浆洗衣服,都是做的最苦最累的活计,所城居民多,也富裕一些,所以生活还算安定。

    被发配到自己这里来,几间草舍安家,看样子也没有取暖的物品,再加上自己这几天惦记海盗来袭,每天只顾训练,没有理会这几户匠户,所以根本也没发给吃食,这堡子也没有什么散工可做,这些人也没有积蓄,一家老小,当然就只能饿肚子了。

    想到这么多男女老小,因为自己的疏忽,小孩子和女人饿的哭叫,张守仁心里十分懊恼,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大耳光子。

    看转眼一看,老张贵在一边站着,眼神中竟是没有太多的同情之色。

    登莱之乱,看来对山东人和辽东人之间造成的仇恨和隔阂,实在是太深厚了。

    一见如此,有些话反而好说了。

    “你们辽东来的人,就算自己没犯过错,但同乡辽兵,在我山东作恶实在太多。所以本官听闻你们来到,故意叫你们受几天罪,要教你们好好想想,遭遇如此,是为什么?”

    这么一说,一群辽东人脸上那种惊惶的表情反而淡了很多,很多事情是未知才最可怕,被抛到这个百户来,几天没有人理会,所有人心里都吓了个半死,刚刚小孩子饿的哭,大人吵闹起来,实在都是情绪太坏的原因。

    张守仁这么一说,等于是有了一个底线,各人那种惶恐害怕的情绪,一下就淡了许多。

    当下各人都又跪下谢罪,他们虽然是普通的辽人,但登莱之乱确实是辽东兵马在这里祸害,被迁怒怪罪,也是早就习惯了。

    听着这群人谢罪的话,张守仁神色淡淡的:“你们知错就好!张贵,回去拿些吃食来给他们先垫下肚子,明天再给他们每家发两斗粮食,也给点盐什么的。”

    “是,老奴立刻去办。”

    听到张守仁的话,几家匠户先都是呆了,再下来,不分男女老少,都一下子跪在地下,一边叩头,一边就有不少人嚎啕大哭起来。

    哭声凄惨,加上张守仁有了处断,老张贵的眼神中就都只是同情:“你们哪,以后本份做人,莫要和你们那些当兵的同乡学,俺们山东地界,还是能容你们活下去的。”

    老头子嘴上说着,脚步却是开动起来,是先回家给这些辽民拿吃食去了。

    这深更半夜,小孩饿的直哭,不拿点吃食来,也确实心中不忍。

    在等候张贵回来的时候,张守仁也是背着手,在各家各户里查看着。看了一圈,他心中就有数了。

    眼前这几户人家倒真的是周炳林这个千户好心,是扎扎实实的匠户。

    明朝的规矩,祖辈是干什么的,后辈就一样得干什么。

    永乐年间你家是当兵的,好,万历崇祯年间,你家还是当兵的,朝廷的兵籍上,一定会有你家的名号字样。

    洪武年间,你家是军中的匠人,好,你家世代便就是匠户了。

    这种规矩,在早年其实有用。朝廷有征伐战事,击鼓召集军户,一下就是几十万大军应召而出。要有什么大工程,现成的有匠户名册,按册点人就行了。

    历朝历代的大工,就是以匠户为,军户当帮手,这么一点一点的修起来的。

    时至今日,这种免费徭役性质的征发已经维持不下去了。匠户过的比军户还惨,因为他们的口粮比军户还要少,做的工比军户还要重,不逃的才是傻子。

    被看住做活的匠户,真的是奴隶一样,从出生到死亡,一生劳作到死,不得享受半天,是人间至惨之事。

    所以到了明末时,真正的匠户已经不多了,反正朝廷能掌握的是不多了。

    眼前这几家,有锤子凿子风炉等一全套的工作,看起来,确实是正经的匠户了。

    “来,吃吧,可怜见的,小孩子饿成这般模样。”

    没过一会儿,张贵气喘吁吁的赶回来,手里是一摞晚上吃剩下的烙葱油饼子,还有一把洗净了的甜葱当菜,往那个四十多岁的匠户首领怀里一塞,老头儿极神色的道:“尝尝咱的手艺怎么样!”

    “谢老人家,谢百户大人了。”

    四十多岁的人,这会再也绷不住劲儿,眼泪成串的掉落了下来。

    大约到山东这些年,还是头一回有这样的待遇,看他们身上不仅破烂,还有一些青肿的地方,显是被地方的那些小混混无赖没事就殴打欺凌造成的伤痕。

    和之前的境遇一对比,现在已经是天堂了。

    饼子剩下的也不多,大人们也顾不得自己先吃,先把小孩叫来,撕开油饼分给他们。

    一时间,只能看到小孩子们使劲咬着油饼,吃的啪嗒啪嗒直响,在吃的同时,还不停的拿眼看着张守仁,小小瞳仁之中,也全是好奇之色。

    张守仁心中感慨,却向着一众匠户道:“你们也莫再谢了,明天先领两斗粮,只要好生效力做事,日后就按月支粮,绝不会叫你们饿着就是了。”

    说着,向那匠户头领吩咐道:“你明早就来寻我,有事情要吩咐你。”

    一群匠户都是能吃苦的,不怕做事,就怕没有事做。当下听了吩咐都是十分欢喜,匠户头领深躬下腰,诚惶诚恐的道:“小人明日一早就到大人府上,听候吩咐!”

第42章 小心思(1)() 
第二十三章小心思

    第二天的一早,料峭寒风中,匠户头目老林就赶到了张守仁的住处之外,尽管天刚刚亮,老林以为自己来的已经够早,但还是来的晚了。

    府邸四周到处都是人群,所有人都喜气盈腮的样子,到处都是洋溢着喜气,连见了老林这样的辽东人,也颇有不少人笑脸相向的。

    “快些,快些!整好衣衫,戴好帽子,拿好刀牌和长枪,预备出发了!”

    老张贵也是一脸的喜色,虽然须眉皆白的龙钟样子,行动起来,却是比年轻人还要矫捷几分。

    在张府效力几十年,见证了这个家族的兴衰,也是眼看着张守仁长大成人,袭职成百户。原本没觉得张府还有什么大富大贵的希望,不成想这一下子,莱州兵备道大人突然按临浮山所,点名叫见杀海盗的张守仁,并且下令浮山所准备,要给张守仁夸功游街!

    明朝虽然是以文官来统驭武将,不过普通的文官是没有领军之责,直接负责领兵的大官就是总督、巡抚,在巡抚之下,就是兵备道。位在巡抚之下,但在府州官之上,而且手握重权,资历够了,就能直接升任巡抚,明朝很多封疆大吏,就是从兵备道到巡抚,位极人臣。

    以卫所的话,是小旗到总旗、百户、千户、指挥,以营兵守备兵制来说,是从把总、千户、游击、守备、都司再到参将、副将、总兵,从上到下,莱州一带的兵马,统统都归这位兵备道来节制!

    这样的大官,普通的武官都很难想象能与其照面,更加不要提普通的卫所武官和军户了。

    兵备道刘景曜刘大人是昨天薄暮时分到达浮山所,今日才五更出头,浮山那边召唤的人就派了过来,敲开张守仁的房门,直接宣了兵备道大人的令谕。

    这一下,整个百户就都热闹起来了。

    原本只是给张守仁夸功游街,因为昨夜大胜的事情上头还不知道,但这个机会明显也不能放过,所以张守仁临时决定,昨天参战的四十多人,全部去一起去浮山所。

    当然,事先他也派了人骑马赶到所城,向千户报告,请示定夺。

    自己擅作主张,终究还是会犯忌的。

    这边一边等消息,一边也是做着准备。

    所有人都是手忙脚乱,天不亮就都被叫了起来,虽然在此之前都受过严格的训练,不过游街夸功毕竟不是去打仗,队伍还是免不得一通混乱。

    女人孩子也是都跟了来,孩子欢笑吵闹,尽管天寒地冻,还是拦不住这些小鬼头四处窜着玩耍。

    女人们则是帮着男人们整理衣衫,尽量把这些男人的鸳鸯战袄整的更服帖平整一些。

    “朝廷十来年不曾发新衣,这补成这样去夸功游街,把俺的脸都丢尽了。”

    “瞎说,这和你有甚关系!”

    “大人的赏银要是早发几天,要么夸功迟几天,总得想法给你置一身新的!”

    “俺不打紧,留着银子买布,给你和娃儿们做新衣吧,可怜你嫁了过来,到现在也没做过一两身衣服!”

第43章 小心思(2)() 
寒风之中,到处都是这样的絮絮低语,昨天晚上虽然在家中担惊受怕,不过等男人们好好的回家,还带回去精白面和银子,一家老小,真的是又哭又笑,闹腾了半夜,才能全部睡下。

    小孩子们想吃肉和玩具,女人们想的是还债和买布制衣,再纳几双新鞋,男人们则高兴的直叹气,一心想着能添几样农具,做活的时候,也能省些力气。

    一家人在议论说话的时候,想着的都是未来的好日子,整理衣衫的时候,脸上也都是满满当当的笑容。

    自从跟随在百户大人身边,这日子似乎确实是有变化了!

    “大人!”

    被派到浮山所城的就是张世强,张守仁的七岁口枣红马不是良驹,脚程还算快,几里路程,跑了个来回,用了半个时辰左右,也算是极卖力了。

    到了府门前,张世强跳下马来,顾不得额头上汗水淋漓,大步进去,向着张守仁行了一礼,大笑着禀道:“大人,小人到浮山所,千户大人听说昨天海盗来犯,先是吃了一惊。后来听说我们斩了六十三颗首级,千户大人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他一边大声说,一边用手比划着,这么一闹,满院子的人都围了过来,听说千户大人是这副模样,众人都是哄堂大笑。

    张守仁也忍不住笑,虚踢了张世强一脚,喝道:“快说重点!”

    “重点?哦,哦,千户大人说,这功劳太大了,他做不了主,就带着小人去求见兵备道大人。霍,兵备道大人那边真是好神气,多少站班的莱州兵在门口,一个个横目立目,瞧不起人的样子。不过,刘大人倒还和气,听俺禀报过后,刘大人也是吃了一惊,后来就进屋和幕僚商量,隔了一阵子,才又出来对小人说,叫我们带上首级,一起来夸功游街。”

    这么一大段话说完,张世强才向张贵讨了一碗水,咕噜咕噜喝了下去。

    在他喝水的时候,张守仁也是思忖着这一次大功劳带来的变数。

    原本斩了几个海盗,报功过去没有动静,以为是没有人理会了。谁料突然就来了这么一个大官!

    虽然兵备道在品级上还不如一个参将高,但文官的品级可不是武将能比的,别的不说,登莱一带几府的驻军,除了巡抚外,包括登莱总兵官在内,都要受这个兵备道的节制。

    这么一个大员为了自己过来,看来,这一次闹出来的动静还真不小。

    不过看这个兵备道的反应,对自己应该是支持和善意的,既然如此,当然是早去为宜。

    至于怎么抓住机遇,扩大这一次战功带来的好处,那就只能见步行步,到时候再看了。

    眼前的院子里,也就是他的百户官厅中也是聚集了昨夜所有参战的人,当然,得去掉五个重伤号,他们是起不得身了。

    剩下的,有不少轻伤号都是咬着牙过来了,戴花骑马,夸功游街,这等事一生可能也见不得几回,更不要提自己能参加其中,但凡能站着走路的都不会落下这等好事。

第44章 小心思(3)() 
武器也是又下发了,长枪手还是持枪,火铳手的火铳是不带了,昨天当场炸膛了几支,剩下的或多或少也有问题,干脆叫火铳手都换了刀牌,每人扛着一面牛皮盾牌,柳叶刀系在腰上,几个火炮手也是换了昨天刚缴获的腰刀,各人都是把腰带杀的紧紧的,看着是十分的威风。

    十几个刀牌手,再加上二十几个长枪手,都是一色的战袄,人人头戴圆笠毡帽,武器都是保养极好,在阳光上闪着寒光,站姿也还过的去,再加上刚杀过人,人人的手上都有人命,这味道,就是有点精兵的意思出来了。

    “你来了?”看到匠户老林,张守仁拿起一杆废弃的火铳,对这个匠户头目道:“这个火铳,实在不堪用,你拿去看看,看能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