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算是老张贵,平时也就是买菜做饭,报一报帐,张守仁也懒得听他的。在订下成婚日子之前,也就这一件事老张贵会唠叨他,还提起张守仁亡故的父母现在是好了,这个话题已经自动过滤了,现在这个忠心耿耿的老家仆唯一的念想就是张守仁成婚之后,早点生个大胖小子出来,这样他在张家世代的主仆情谊和责任就都尽到了,底下的事,就可以闭眼放手了。

    此时林老丈递过烟来,张守仁倒是吃了一惊。

    虽然以前隐约听人说过,辽东一带吸烟的人已经不少,不过在堡中看到有人抽烟,倒还真的是头一回。

    “老爹,这哪里来的烟草?”

    “嘿嘿,自己种的。”

    “这老不死,这些年一直惦记这东西,现在好容易日子好过了,他便是忍不住了。”

    “嘿嘿,现在儿子赚这么多,老头子我吸两口,当得什么?”

    原来林老丈在年轻时曾经和人一起跨海到辽东,跑单帮做点小生意,北地苦寒,到了冬天没有十分要紧的事几乎不出门,大坑里头烧火,所有人都缩在坑上取暖,长日连夜,实在无聊,所以有烟草这东西,一经传入,就在整个东北大地流行开来。

    相比别的省份,北方吸烟的流传广度,确实已经是不小了。

    林老丈当年也是学会了这个嗜好,不过回到浮山后,本地却很少有人弄这个玩意,烟草种子也很昂贵,以林家前些年的财力,这个小小嗜好只能深藏心底,这辈子怕是不怎么敢再想重尝此味了。

    现在林文远已经做到五品武官,朝廷的俸禄确实没几文,一年才十几石粮,和普通的百姓比也强不到哪儿,但张守仁这个上司却十分给力。

    营兵俸禄,现在还是维持一两五和月支二斗粮的制度,布匹什么的用也是不少。

    按现在的标准,浮山营五千人满编,一年将会耗本色六万石,布匹六千匹,其余杂物价值在五千两左右。

    银两则是饷银不到十万两,维持训练费,伙食费中的荤菜费用等杂费相加,耗费是在两万银子左右。

第428章 涨工资(2)() 
这个标准,按明朝营兵的标准来说已经是很高了!

    因为普通的营兵虽然也是一两五,辽东的营兵甚至拿的更多,但一般来说,大明的军饷是要打折扣的。

    一兵支饷,一年最多是能拿九个月,少的则是拿六个月。

    就是说,有些军镇,帐面上可能比浮山还高些,比如关宁兵,但实际上所拿到的银子,肯定不如浮山营的官兵多了。

    就算这样,张守仁还是觉得少了。

    未来数月,全营满编后,战兵的军饷每个月将会大幅度提高。

    步兵每月支银会是在步兵三两,火铳手和炮兵三两五钱,骑兵四两,而辅兵一两五钱的水准上。

    这个收入,因为是不打折扣,所以十分可观。

    山东的土地是六两到十两银子一亩,近河的水田要稍贵一些,一幢五六间房的瓦房宅院价格是五十两银子,这种院子一般是占地半亩左右,要是在城池稍贵一些,地也会稍小一点。

    牛是十二两一头,挽马是十两一匹,就是说,一个士兵一年的收入,算上战功赏赐,很可能一年就在城市中买一幢象样的瓦房宅院,或是买三四亩地,或是三头牛。

    这种收入,对很多士兵来说,是一笔不敢想象的不折不扣的巨额财富。

    这还不算六七万石的粮食,一万五千匹优质棉布,大量的皮货用来制鞋和靴子,加上大量的鸡鸭鱼肉用来给士兵强化身体张守仁要的是经常训练的强兵,天天训练,伙食费就不能省,衣服和鞋子的损耗就要大,拿的银子就得多,这些全部相加一起,才能练出符合他标准的强兵。

    现在浮山营已经够强,但还不够,他要的是更强!

    这样算来,五千人的浮山营一年的费用加起来在三十万两银子左右,这还不算打造兵器的钱。

    当然,以现在张守仁的收入,这笔钱他完全拿的出来就是了。

    至于武官,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了。

    发放俸禄,就不再继续按小旗总旗的府卫官的官职来发放了,而是按营中的职级标准来发放。

    伍长一级,就比士兵多拿一两,什长就多拿三两,排正目月俸和以前小旗官一样,月俸十两,支粮布匹另算。

    哨长一级,月俸二十四两,不仅有布匹粮食,还格外有柴薪补贴等等。

    林文远是队官一级了,月俸禄六十两,福利与哨官也是差不多,不同之处在于还能拥有卫兵和通信传令等贴身的辅助兵。

    这个定级标准,其实已经是公布了,也就是说,林文远在未来赚的银子,一个月就等于是以前军户人家一生一世才能赚的到的数字。

    一年所得,加上福利补贴,胶东一个拥地千亩的地主,一年净得,也就是这个数目了。

    这般高收入,大明的官员根本难以想象。

    当然,他们可以贪污,文官侵吞地方杂费,盘剥百姓,有各种灰色收入。武官则是吃空额,侵吞军饷,把军械倒卖掉,甚至连马的豆料都不放过。

第429章 涨工资(3)() 
大明营兵的铠甲烂,兵器差,马匹瘦弱甚至毙亡,这里头都是有学问的。

    张守仁觉得,朱元璋指望人人都是圣人,指望人中混出头来还过苦日子的想法实在是无厘头,他对自己的儿子十分大方,亲王郡王镇国将军奉国将军一路下来,最低等的宗室按明初的标准都不弱于最高的一品当朝,这样巨大的不公平直接导致明朝无官不贪,潜规矩盛行,吏治败坏不说,军队的战斗力就不提了,十分的悲催。

    后世人总以为汉唐强,宋弱,明清的版图都不小。

    其实明清之季,封建末世,处处都是没劲,除了明初时动辄五十万军队规模的动员农兵,也就是卫所兵外,到了明朝中期,整个国家的战斗力就不行了。

    主要是财政破产,军户逃亡,又没有动员能力,卫所兵平时要种地,战时还要自备刀枪去打仗,宁有是理?这样的军队有战斗力才是怪事。

    从土木之变的也先,到嘉靖年间使得京师的俺答汗,蒙古人已经穷的连铁制弓箭都快没有了,一样在明朝北部边防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进攻浪潮。要不是明中期痛定其思,开始募集边军,怕是早就撑不住劲,要被人家经常打到京师脚下了。

    就拿现在闹的欢腾的满清来说,起家是全旗才不到七万丁,真正的战兵不到两万,披甲兵不到一万的小部族,这样的一个部族,在汉或是唐,一个边郡太守就搞定他们了,明朝却是动员大军之后还是一败再败,从这通古斯部落造反时开始,一直打到现在,明朝在辽东战场损失了数十万计的军队,光是总兵级的将领就战死了不知道多少个,除了马匹粮草铠甲兵器的损失,还有数千计的大炮,数千万两的白银,加上数百万的民众被屠杀!

    一个号称强大的庞大帝国,西部防线始终未出甘肃,西域是什么样从头到尾没见识过,北边草原蒙古人始终不服,河套地区也被入侵,打下越南又守不住,只能丧师辱国,从此叫越南独立,不复为中国所有。

    从武力来说,明朝实在是一个很失败的王朝,从财政支持到军官和士兵的待遇,简直是一无可取之处。

    对将领的管制也是说明这种军制的失败,将领封建制,家兵制,导致王朝末世时无法制衡将领,财权一失,将领迅速成事实上的藩镇。

    这种问题,在宋朝还成功解决了唐藩镇的弊端,到了明朝,反而混的连宋朝也不如了。

    最少在宋高宗时,岳飞这样的统兵大将是通过各种手段,牢牢控制,南明时候,朝廷却被诸藩指着鼻子骂,左良玉敢屠城后率大军清君侧,刘泽清杀害朝廷大臣,朝廷不能制,高杰和黄得功在扬州互殴,死伤无数百姓,然后朝廷宣谕,高杰指着使臣的鼻子道:“旨旨旨,你可知道,现在皇极殿上有人在跑马咧!”

    一国朝廷,尚有财力和人力,控有一半地盘的时候,其军队将领就敢如此,真的是呜呼哀哉,尚有什么脸面,谈什么武功!

第430章 展望(1)() 
第一百七十八章展望

    林文远的俸禄就足抵一个游击一年吃空额所得的好处,还不止如此。

    队官都有赏赐,多少不拘,是看各人的表现,只要是在合格线上,就依表现来赏银。

    赏多少,张守仁没有明说,不过几个队官心里都是清楚,以张守仁的手笔,恐怕不会低于一二百两这个数字。

    游击一级的将领,就算是辽西将门,一年捞几千银子就算不错了。象孔有德那样的游击将军,三十岁前穷的连老婆也讨不上,这种将军在大明到处都是。

    这样的俸禄标准,已经够天下九成以上的将领把忠心卖给张守仁了。

    林家老丈重拾旧日嗜好,当然就是因为儿子的收入已经再也不会受穷的原故。大明天下虽然在溜檐儿,但那是士大夫和高位者才知道的事情,在眼前这林老丈眼里,大明还是国泰民安,天下富足,要不这浮山能是现在这样?

    儿子和女婿都是大明武官,特别是女婿,已经身居高位,世袭都是指挥佥事,将来有了外孙,世代富贵,肯定也会提携林家的后人,不仅自己不会再受穷,连儿孙也是世世代代长保富贵了。

    “久不闻此味了”

    出乎在场人的意料之外,张守仁没有拒绝老丈人的好意,从对方手中接过刚点燃的烟锅,对着嘴烟就是深吸一口。

    “呃,守仁,这东西呛啊。”

    老丈人吓了一跳,以为女婿不知道这东西的厉害,连忙提醒。

    不料张守仁却是一副享受之极的模样,深吸一口下肚,半天才慢慢吐了出来。吐出的同时,仿佛四肢百骸都轻快了,每个毛孔都发出了舒服的呻吟。

    “守仁你以前吸过烟?你这个年纪,不该啊?”

    登莱一带也是有不少人抽烟,不过是登州那一边沿海地方多,往莱州这边就少了。烟草种子少,种的人也少,老林头好不容易才搞了一点,自己开了半亩地全种了,烟草是四月种七月初收,晒到现在,好歹是烟草晒的松软干黄,正适合拿来抽了。

    “味道平平。”

    张守仁笑着点评了一句,把烟锅还给丈人,笑道:“在登州时有个官儿抽这个,和他学抽了两天。”

    “原来如此。守仁,这东西提神的很,不如我送你几斤过去你先抽着。”

    “生受老爹,我也不客气,一会就带回去吧。”

    张守仁在后世是标准的大烟枪,转世之后,虽然这人的身体没有瘾,但心理上的瘾可也不是容易戒的,这些天来,就是一直工作,也没有什么个人享乐的时候,对烟的需求比后世还要更加来的大。

    他也曾经想过要派人到辽东弄一点,或是到登州去寻,但一想这种个人享乐的事派人出去,影响实在不好,所以也只索忍着就算了。

    现在老丈人这里有,当然最好不过。

    “烟锅有没有?”

    “这倒不用,用纸卷着抽就得,比烟锅方便。”

    “咦,还能用纸?用黄纸吗?”

第431章 展望(2)() 
“黄纸不成,得好一点的纸才成。”

    “可惜家里没有,不然的话,叫你现在卷一下给我看。不过,这么用纸,会不会有鬼神之报啊?”

    “没影的事,读书人瞎编出来吓人来着,写过字的纸拿来用就是了。”

    “守仁见多识广,听你的就没错!”

    “呵呵,有机会一定卷给老爹看。”

    两个烟鬼倒是十分投机,适才还没有话题,这一下就找到了沟通的要决,说的十分入港。一边的人,林文远听着发笑,厨房的女人们都是发呆。

    倒是林云娘看到郎君如此喜欢吸烟,当下也是记在心里,预备一会抽了空就到房里,给张守仁挑一些好的烟草带回去。

    当时的人可不知道烟草有害身体,就算张守仁知道也不会说。这年头,杀人最多的凶手是战祸和营养不良,还远轮不着尼古丁。

    说话间,张守仁倒是有一个模糊的念头,不过还不能确定,只是影影绰绰的,抓不住想不通,如浮沙掠影一般,不大牢靠。

    “地里活计怎么样?还算轻松吧?”

    聊了一会烟草的事,张守仁见丈人脚上满是泥土,显然是从地里回来不久,便又问起地里的活计。

    “累不着我,虽说一把老骨头了,不过还算硬朗。再者说,现在也就是种着玩儿,只留了一半地在种,这天太热,草多,一天不锄都是不成。还有,能挑一些水就挑一些,就是不管用,天太旱了,雨水太少,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