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国江山- 第2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发动兵变,首先自然需要得到足够的消息,尤其是晋王府中的情报,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消息。

    李克宁以前有个部下叫做史敬熔,如今在晋王府中做事,李克宁当即将此人召来,让他为自己效力,帮他打探晋王府中的消息。

    然而李克宁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史敬熔虽然表面上答应了他的要求,但回到晋王府中后便就此消息告诉了李存勖。

    得到消息,李存勖不敢怠慢,匆忙将监军张承业召来。

    “孤听说,孤的叔叔李克宁准备趁着孤到他的家里探望时,将你和李存璋二人一并杀死,然后拥奉李克宁为河东,率河东所属九州归附朱温,并且将孤和孤的母亲一起送往大梁。张监军,你为我河东监军使,深受先王大恩,如今的事情,你说该怎么办吧?”

    “什么?李克宁准备发动兵变,将大王与太夫人等人都出卖给朱温?此人这是准备将大王母子投入虎口,不除掉他岂有安全的道理!”张承业又惊又怒。

    虽说李克宁如今执掌大权,不过在如今的晋阳,支持李存勖的文武重臣同样有不少。

    李存勖当即在张承业的建议下,决定先下手为强。

    二月二十一日,他在王府摆酒宴请诸将,包括李克宁、李存颢在内的诸多文武官员全部到齐。

    宴席之上,当众人酒兴正酣时,随着李存勖的一声命令下达,埋伏在旁边院子里的甲兵突然发动,在座位上将李克宁、李存颢二人以及他们的党羽逮捕。

    李存勖当即数落二人之罪行,并且在这天晚上将二人斩杀。

    自此之后,晋王李存勖终于执掌了河东大权,正式走上争霸天下的征途。

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战() 
斩杀了李克宁和李存灏二人,这只是夺取河东大权的第一步,接下来李存勖还要面对更多重要的挑战,才能真正成为河东说一不二的掌控者。

    而最重要的一个挑战,则是如何打消诸将对他年轻识浅,威望不足的疑虑。

    如今的河东可不是太平盛世,朱温的数万梁军如今还将潞州团团围困着,随时都有破城的可能。

    潞州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对于河东来说就是一个门户。

    在此前的几年中,这扇大门是由梁军掌控的,所以梁军才能接连包围晋阳,就仿佛随时到你家中来抢劫一般;而如今,潞州这扇大门虽然暂时被河东收复了,但梁军的围攻却没有解除。

    对李存勖来说,若是他能够解除梁军对潞州的包围,那他的威望必然大增,对河东的掌控同样会达到一个完全不同的高度:连他的父亲都不能做到的事情他却做到了,试问还有谁敢于继续挑战他的权威?

    当然,要解除梁军的包围,的确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在此之前,晋军名将周德威统领两万精兵前去解围,虽然多番力战,但始终未能成功。

    目前围攻潞州的梁军乃是由大将李思安率领,他在潞州城外修筑二重城垣,将潞州彻底包围起来,对内可以防止城中守军突袭,对外可以用来抗拒敌军援兵,李思安将这道营寨称为“夹寨”。

    接着,为了更方便调发山东百姓输送军粮,防止敌军派出轻骑兵抄劫粮道,李思安又在东南山口修筑甬道,与夹寨连接。

    如此一来,潞州城可以说是被团团围困,晋军想要解围,就必须先攻破夹寨,但是夹寨中却有梁军重兵防守,想要突破何等艰难?

    不仅如此,晋军更是因为李克用的病逝而士气低落,这样一来,想要解潞州之围似乎就更加困难了。

    好在,朱温听说李克用死去的消息后,还以为李克用乃是诈死,暗中有别的图谋,再加上梁军长期围攻潞州,损失同样十分惨重,伤亡士卒万余人,却是一点进展都没有,所以朱温没有趁机对晋军发起进攻,反而打算暂时退兵。

    等到朱温搞清楚李克用乃是真的病亡了之后,却已经错失良机。

    当然,潞州撤兵之事自然是作罢,不过对于作战失利的李思安,朱温却是彻底失去了信任,将他撤职夺爵,改命刘知俊为新的潞州行营招讨使。

    刘知俊到任后,果然不负众望,与晋军交战大获全胜,斩获非常丰厚,这使得潞州的局势对晋军来说变得更加严峻起来。

    好在,凡事有坏的一面,但也有好的一面。

    李克用的病逝,固然使得晋军的士气大减,但同时也使得朱温以为晋军的援兵不会再来了,从而放松警惕之心。

    “潞州乃是河东的屏障;没有潞州,就没有河东!况且朱温所忌惮的,仅仅是先王罢了!如今听说孤刚刚继承晋王之位,他肯定会以为孤年轻不懂得军务,这样一来,梁军一定会有骄傲懈怠的心理。”

    “如果孤在这个时候选派精锐部队,日夜兼程急速前去,出其不意发起突袭,就一定能打败梁兵。提振我晋军的威势,确定天下霸业,成败在此一举,切不可失掉机会!”晋王府中,李存勖对着河东众将,尤其是刚刚从前线返回的大将周德威大声说着。

    当其他人只看到李克用的死给晋国带来的打击时,李存勖却能看到为潞州解围的机会,这就是李存勖的杰出之处。

    如此敏锐的洞察力,使得周德威等大将不由对他刮目相看,觉得或许晋国在李存勖这位年轻人的统领下,或许能够取得比李克用更大的成就?

    当然,李存勖虽然说得慷慨激昂,但他自己的心中也没有充足的底气,所以在给众将打气之后,李存勖自然而然的便想到了寻求盟友的援助。

    若说如今天下间哪个势力的实力最强,那么肯定是朱温最强;不过在朱温之下,吴王杨渥的实力同样极为强大,甚至其声势还在如今的晋国之上。

    所以李存勖想到的盟友,首先一家自然便是吴王杨渥。

    恰好在这个时候,杨渥当初派出的向各家势力通报吴国建立的使者到了晋阳,李存勖当即将其招进来询问。

    “什么?吴王杨渥在金陵正式即吴国王位,建立吴国?”

    得知消息后,李存勖的第一反应便是有些错愕,不过随之他又反应过来,如今天下纷乱,各地有实力的藩镇都已经建国,王建在蜀中称帝,李茂贞和刘仁恭各自在自己的地盘上建立岐国和燕国。

    如此看来,杨渥在东南仅仅以吴王的身份建立吴国,而没有直接称帝,这反而是一件让人感到奇怪的事情。

    要说杨渥建立吴国和李茂贞、刘仁恭、王建等人建国对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李存勖在这里面感觉到了浓厚的忌惮之意。

    像王建的实力虽然不错,但此人割据蜀中后便迫不及待的称帝,这反而让李存勖觉得此人不过如此,眼界仅仅盯着一个蜀中,将来的成就肯定有限。

    至于李茂贞和刘仁恭二人,更是实力弱小,难成大器。

    唯独杨渥,既有天下称雄的实力,同时还知道藏拙,不急于称帝出头,而是先称王建国,这才是让李存勖感到忌惮的地方。

    当然,不管怎么忌惮,那都是将来的事情,如今李存勖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如何解除潞州之围,树立自己的威严,彻底执掌晋国大权。

    “贵使远道而来,孤原本应该好生招待一二,奈何先王去世不久,多有不便,还请贵使多多包涵!”李存勖以较为热情的态度接见了吴国派来的使者。

    吴国的使者便是杨渥当年的书记官皮光业,他在地方上担任了一年多的县令后,便升迁为刺史职务,如今吴国立国,他更是进一步提拔,如今是礼部侍郎,专职负责外交的。

    晋国虽说在与朱温的多年争霸之中落於下风,声威大不如从前,不过依旧是天下最为强大的势力之一。

    尤其是杨渥,作为后世来人,他自然知道如今的晋国虽然声威不如从前,但将来灭亡后梁的,正是这个晋王。

    所以这次出使各地的使节中,其他各地的使者都是由礼部尚书殷文圭负责选人,唯独出使河东的使者乃是杨渥亲自选拔任命的,免得再出现类似张知远的事情出来。

    此时听说李克用已进病逝,皮光业当即代表杨渥,对李存勖表示深切的致哀,并对李存勖的即位表示祝贺。

    不管怎么说,吴国与晋国如今还是盟友关系,而且在对抗朱温上,双方是有着共同的敌人的,至少在击败朱温之前,双方都不会翻脸,反而会有不少合作的机会。

    所以李存勖随即就向皮光业提出了请求吴国派兵攻打梁国后方,以牵制梁军,为潞州解围创造条件。

    “还请贵使回去之后禀报吴王,若是吴军能够出兵攻打徐州,孤将感激不尽!日后定当有所回报!”李存勖极为诚恳的说道。

    是不是出兵相助,皮光业自然不能做决定,他这次来的目的仅仅是向河东通报吴国建国的消息而已,至于其他的,却是他无法做主的。

    打发了皮光业之后,李存勖依旧感到不满意,要击败梁军,解开潞州之围,若是光靠晋军的努力只怕还不能够有必胜的把握,所以还需要寻求更多的盟友。

    吴国虽然实力强大,是能够在正面上与梁军交战的大国,不过正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吴国实在是太远了。

    所以不久之后,

    李存勖再次下令,以监军张承业和张承业及判官王缄到凤翔请求李茂贞发兵援助。

    可惜的是,岐王李茂贞逼近年老体衰,更是因为多年战乱,如今早就是兵弱财尽,最终没有答应出兵之事。

    倒是吴王杨渥那边,在得知消息后不久,便下令驻守寿州的李承嗣率领左腾骧军一万人出兵颍州,并且一举袭破颍州外城。

    可惜的是,颍州刺史张实据颍州内城坚持抵抗,加上梁军援兵已经抵达,而吴军却没有后续援兵,最终只能撤兵。

    至此,寄希望于外援的计划已经失败,要解围潞州,最终还是只能依靠晋军自己。

    四月二十四日,晋王李存勖率领周德威等由晋阳出发,二十九日大军秘密前行,驻扎在黄碾,距离潞州四十五里处。

    五月初一,李存勖埋伏军队在三垂冈下。

    凌晨大雾,三十步外难以看清,晋军趁机出兵直达夹寨之外。

    此时梁军未料到晋军突然感到,根本未设岗哨,将士还未起床,在遭到突袭之后,顿时惊慌纷扰起来。

    李存勖当即命周德威、李嗣源分兵两路,周德威攻西北角,李嗣源攻东北角,填沟烧寨,擂鼓呐喊而入。

    梁军大败,向南逃跑,招讨使符道昭的坐马栽倒,被晋军杀死;损失将士数以万计,丢弃的物资、粮草、器械更是堆积如山。

第三百九十一章第一次换防() 
潞州之战的胜利,对于晋梁双方来说都是具有极大意义的。

    对于晋国来说,李存勖在这一战里面不仅成功解除了潞州之围,更是给梁军造成巨大杀伤,使得李存勖的个人威望大增,从此完全掌握了晋国的权柄。

    那些曾经对李存勖表示怀疑的将领们,到了此时都开始变得心服口服起来。

    此外,整个晋国的声势同样经过这次大战后得到极大提升,当初因为晋阳两次被围带来的消极影响,自此彻底消除,晋梁争霸的局势得到迅速转变。

    而对梁国来说,潞州之败,不仅是折损了那么多的将士,更是使得梁军的声威大受挫折。

    这是继败于吴军之后梁军的再一次重大失败。

    到了此时,不仅是其他势力的人,即便是梁军内部也逐渐感受到了梁军的颓势,要想像当年那般横行天下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大梁城中,当朱温得知潞州兵败的消息后,他整个人都呆住了。

    过了半晌之后,朱温才醒悟过来,不由叹道:“生子当如李亚子,李克用虽死而无憾矣!像朕的那些儿子们与之相比,就如同一群蠢猪!”

    这一刻的朱温是满怀伤感和忧虑的,在几年之前,他还是天下最为强大的藩镇时,那时候整个天下能够在正面与他相抗衡的只有那么寥寥几个藩镇,而诸多藩镇中,真正在战场上击败过他的,也只有河东的李克用以及淮南的杨行密。

    李克用自不必说,这位纵横天下的枭雄,要不是他自己犯下太多的错误,朱温甚至没有丝毫崛起的可能,就更不必说将晋国逼到险些灭亡的地步。

    至于杨行密,清口大战的胜利,直接毁掉了朱温吞并淮南的希望,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彻底断送了朱温统一天下的可能。

    自此之后,南北对立的局面得以出现,而朱温没能得到江淮的富庶之地,反而实力要受到淮南的极大牵制,在之后的这么多年里,一直都只能陷入多面作战的泥潭之中,即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