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特种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特种兵-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人叫做许显纯。武进士出身。也算是半个知识分子吧。生平也就不介绍了,只说两点吧。第一,他是魏忠贤的忠实走狗。第二,就是上面提到的,是他为诏狱工作作出的贡献。我们基本上提到了,进入诏狱的人,生还率是比较低的。但是许显纯同志接管了诏狱之后,创造性的把这种情况彻底扭转了。他做指挥使的几年里,进入诏狱的人基本是零生还。什么东林党的六君子,七君子之类的,都是他一手干掉的。

    说着说着刘鸿,忽然话题跳到了许大人身上,实在是个误会,请原谅我,我也不想这个样子。不过,这也是由刘大人的思维忽然想到的,没想到在许大人的身上,浪费了过多的篇幅,希望朋友们不会见怪,毕竟了解的多了是没有问题的,都说三国演义是三分演义七分史实。我这本呢,您基本也可以当做乐子看,不过,里面有些基本知识还是比较尊重历史的。比如呢?比如我对许大人的这段介绍,就完全没有问题。

    刘鸿已经做好了准备,不仅是罢官免职的事情,甚至,是蹲锦衣卫的诏狱,去面对许显纯那样的凶神和人渣,他都已经做好了准备,这是一个无畏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或许都有牵挂,都有羁绊,都有想得到的东西,但此时的刘鸿,基本上已经是无欲无求了,因此,才更加无畏。

    信王朱由检也许明白他的心思,安慰道,:“刘总兵,你放心吧。这处置魏全孝的事情是我做的,与你山海关无干,他魏忠贤就是再怎么厉害,想来也不能把我一个亲王怎么样,如果他能找什么由头来整治你。我也不会让他好过了,你别看我只是个空架子王爷,说到底还是皇上的亲弟弟,我想还不会有人不买我的帐的,你说是吗?凌大人!”。

    凌云淡淡的点点头,“王爷,您言之有理,东厂的势力再大,想来也不敢对王爷怎么样。至于山海关。就更不用担心了,有枪就是草头王,刘总兵这八千子弟兵都是自己招募的,除了他,别人也指挥不动。换句话说,因为有了这八千子弟兵,朝廷里某些居心叵测的人想打刘大人的注意,就得掂量掂量。不过,王爷面前,凌云何敢当大人两个字。凌云就此就要跟王爷和总兵大人告辞了!想国家已经承平。我也该脱去征袍,过几天闲云野鹤的日子了”。

    刘鸿和朱由检默默对视了一眼,都想说点什么。凌云却又先开口了,:“王爷,临别有一言,不知道王爷能否依从。凌云现在是布衣百姓了。所说无非是村夫浅见,请王爷斟酌。自古以来,大将出征或镇守,朝廷多会派监军。而我朝廷尤甚,竟然拍太监作为监军使。这些人仗着恩宠,横行霸道,掣肘边将,其实根本是不懂军事的门外汉。不仅影响战事发展,还多会令边将寒心。如果朝廷能撤销监军制度。。”,说到这里,凌云忽然打住了,看了看朱由检的脸色,看朱由检还是面无表情的听着。

    凌云就此打住了,“王爷,凌云粗鄙之言,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也就是了,我还要在这山海关滞留几日,等找到我那失踪的兄弟,我就要纵情山水,从先人做逍遥游了”。

    朱由检见识了凌云的武功和他的远见卓识,正要把他收到自己的门下,怎么就能舍得轻易让他走呢。这样的人才可是不可多得,难得一遇啊。这样的人要是在眼皮子底下放走了,岂不是终身的遗憾呢。

    其实,朱由检不是从未来穿越过来的,但是他也是个冷静机敏的人,他有一种预感,就是这个皇位早晚都是自己的。倒不是他有什么篡逆之心,只是他能看得出来,自己哥哥的身子是一年不如一年,一月不如一月,甚至一阵子不如一阵子。而且除了做木匠活之外,哥哥闲着没事还总喜欢吃个丹药什么的。别说本来身体就羸弱,就是铁打的身子估计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先皇的血脉绵薄,留下来的就两人。一个是自己,还有一位就是那个皇帝哥哥。哥哥还没有儿子,一旦撒手归天了。这个皇位,不可能父死子继,就只能兄终弟及,换句话说,早晚都是自己的。此时此刻,还有什么比人才更重要的呢。

    朱由检自从被册封为信王以来,一直都住在自己的信王府内,比较低调,没有人征求他的意见,他也从来不轻易发表什么意见。对于朝廷来说,朱由检这个名字的意义,在大多数的时候,代表的就是毫无意义。但是现在已经不一样了,他已经在朝野上下开始活动造势了。他的哥哥也到了就要油尽灯枯的时候了。

    朱由检暗自发誓,只要大明江山能够平稳过渡到自己的手里,自己保证,会做一个励精图治的好帝王,把哥哥留下的各种弊端全部清扫干净。让大明的江山在我的手里重新焕发光彩吧,让我来重头收拾旧山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吧!

    此时此刻,最重要的就是网罗天下的人才为我所用,朱由检心里明白,自己不是老祖宗朱元璋那样的人物,一个人干一百个人的工作还绰绰有余不嫌累,自己要做的就是把人才尽所能的发挥作用。为自己,为大明做出应有的贡献。所以,这个凌云,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放走的。这样的人才都放归山林了,自己岂不是昏聩不成。

    所以,朱由检一把拉住凌云说,“刘总兵刚才要掼纱帽,你凌云又要撂挑子了,国家现在正是多事之秋。你们都是我大明的社稷干城,我朱由检无德无能,无力劝说你们了。但是,我毕竟是高帝的子孙,是先帝的血脉,是国家的亲王。我在这里,代大明朝廷,代万千百姓,求你们留下吧”。说着,朱由检起身,对着凌云和刘鸿,一揖到地。

    两人赶忙也都跪倒在地,口称自己何德何能,能受得起王爷这样的礼数。朱由检看着这两位,也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他轻轻的坐下了。

    刘鸿已经被朱由检说动了,其实,他是个读书人,骨子里的那种忠君思想也不能让他轻易的就撂挑子,更何况,山海关这八千子弟兵都是他自己招募的,扔给谁都不放心。所以,刘鸿向朱由检表态,愿意留任。然而凌云,却似乎去意已决。

第一百四十五章 兄妹相见() 
凌云向着朱由检也是长揖到地,“王爷,凌云本来就是一介山野草民。有幸本刘大人收在帐下,这些日子,我由一个小兵,骤然升到四品游击,我想,朝廷给我凌云的,也是天高地厚的恩惠。凌云不是不知恩的人。但是国家已经承平,边患也都消弭,留着凌云也没有什么用处了。不如放我去过闲云野鹤的日子。哪天再有战事,凌云一定再次披上征袍,为国效力。”。

    其实这个理由很正当了,凌云是山海关的武职,他的存在就是为了打仗,现在边患已平,山海关不能没有总兵,但是一个游击的去留,似乎是无碍大局的,这一点,也许朱由检无力反驳。凌云是真的累了,也厌倦了,天下熙熙,皆为利争,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山海关只是一座关隘,是边陲之地,不是庙堂,更不是朝廷,怎么也会有这样的争斗呢。凌云不知道,这究竟是什么原因,他想不明白,也就索性不再去想了。但是辞官的事情是早就定下了的,也是他不愿意更改的事情了。

    朱由检正想再说些什么,忽然一个校尉进账来,麻利的向着老几位行了个转圈礼,跟谁都不落下。朱由检心说这小伙子够麻利的。刘鸿是这里的主帅,也是这山海关驻军的一把手,所以他没等朱由检开口,先自动问道:“我和王爷议事,有什么事情,能这样莽莽撞撞的,幸得王爷大度,不会与你计较。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那校尉也没有什么惧色,没被总兵大人的这几句话给吓着,不过他这事也是挺急的。“回禀王爷、总兵大人,张营官找到了,不过他现在脉象比较微弱。身体比较差,现在已经由兄弟们送回陷阵营休息了。另外,我们还找到了两个女人,她们是商旅打扮,不过,她们自称是莲花公主和公主府的侍卫长,但是没有凭证,小的们不敢做主。所以来禀告”。

    听说阿财已经找到了,虽然脉象虚弱,至少生命无忧,凌云还是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至少,现在自己的兄弟还活着。什么都不重要了,只有还活着,才能做死去的人还没有做到的事情。凌云的心头涌过一丝的安慰,但几乎同时,又像是被揪了一下一样,想起大谠的在天之灵。凌云在心里默默的说道,“好兄弟,你的仇,我已经替你报了,山海关,在没有什么监军太监,也在没有什么总兵公子里。他们现在,一个是狗肚子里的粪便。另一个是垃圾桶里的血污了。兄弟,你不要再有什么遗憾了,速速去投胎吧,如果你泉下有灵。奈何桥上,别喝那孟婆汤,二十年后你来找我,咱们来世还做兄弟。”

    至于莲花公主,他倒是不知道这个人是什么来路,这不怪他。他确实是个历史军事的发烧友,但是在历史上,一般不会留下女人的名字,这位莲花公主的名字,也早已经被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内,所以凌云根本就不会这道这个名字。套用之前咱们说信王的一句话吧,莲花公主这个名字对凌云来说的意义,就是完全没有意义。

    不过,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这个对凌云完全没有意义的名字,确实是对信王朱由检有着格外的意义的,因为朱由检从小,就是跟这个妹妹处的的最好,这个妹妹也只认朱由检这个哥哥。倒是不怎么把太和殿坐着的皇上哥哥当回事。所以,在皇帝大人生命快要走到尽头的时候,朱芷晴会不顾危险千里迢迢的去给哥哥报信。

    朱由检连忙问来报信的校尉,“那公主和丁香现在在哪里!”。校尉回答。“小的们不敢乱认,却也不敢怠慢,就在偏帐安置两位贵人歇息奉茶。”。朱由检听到这里,比较满意,连忙说道,:“好。你的差事办的极好,即日起,升你为副千户,随刘总兵之侧伺候,本王以后还有用得着你的地方,会随时差遣你。小子,你的前途不可限量。去,快去把两人给我请到这里来。”。

    那名校尉眨眼之间,平步青云,正不知道如何是好,也竟然忘记了向王爷表示个谢意什么的。只是扣了个头,转身退出去了。凌云笑了,“这小子,高兴坏了吧,竟然忘了跟王爷谢恩。”。朱由检根本就没注意到这个细节问题,不过现在他真的是太高兴了,也无心对这样的事情深究。他也哈哈笑道,:“谢什么恩呢,只要勉力办差,为了朝廷多卖些力气,自然是不愁乌纱帽的。如果他一直好好干,我就会一直栽培他,官职是国家的公器,我提拔他也是让他感恩与国家效力。不是政出私门。无需跟我谢恩!”。

    这一番义正词严的话,说的朱由检自己都觉得有点感动,他对自己这一番演说比较满意。刘鸿也正想捧两句,不过正在他斟酌言辞的时候,刚才出去的那名校尉又进来了。麻利的行礼,然后禀告,“两名女子已经到达帐外!”。

    朱由检想说吩咐他们进来,但是想了想还是说,:“待本王亲自去迎接!”,王爷都这么说了,自然没的话说,刘鸿也随之起身,准备跟着出去。但是凌云却拦住了朱由检,跟那名校尉吩咐道,“你去,叫二位贵人帐内相见也就是了。”。那名校尉知道凌云是说一不二的,可是王爷的话和凌大人的话,究竟要听谁的呢。凌云转身对朱由检说,:“殿下,您身份贵重,对方情况未明,此刻,您不易善听善见,还是您端坐,让公主进账来相见比较稳妥!”。

    这时只听帐外一阵爽朗的笑声,“好,不愧是凌大人,有胆量也有见识!普天之下,能跟本公主对着干的,敢对着干的,也只有你了。不过,我喜欢!”。

    说着,自顾自的就进来了,一边走还一边说,“哥哥,凌千户说的对,你现在的身份,的确不应该善听善见,这也就是妹妹我,要是个刺客,你岂不是亏了。”。

    朱由检也缓过神来了,他笑着纠正。现在凌云已经不是千户了,而是四品的游击!

第一百四十六章 刚刚开始() 
朱由检提醒妹妹,凌云现在是四品的游击了,不再是千户了。其实,无论是四品还是五品,在公主的眼里无非都是小吏而已,都是无所谓的事情。毕竟公主大人是在北京长大的,地地道道的北京户口,本人也相当于郡王的待遇。北京城那是什么地方,扔一块砖头能砸死一堆三品以上的大员。凌云这样的四品武职,在北京的话,根本就没有和公主见面的机会,说话的资格。

    但是朱由检不这么想,他缺少的是什么,是人才。只要是人才,肯为大明朝廷效力的人才,他朱由检什么好处都能许诺,什么官衔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