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特种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特种兵- 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由检点点头。接受了这个忠告。也许,这是史上最无厘头的一幕了,可是就这么真真切切的发生了。

    张维迎回家了,凌云却依然守在朱由检的身边,虽然他现在是皇帝了,可是,他依然是不安全的,他的性命,其实随时都有可能不保。这很正常,因为这里是皇宫,皇宫的主人,是魏忠贤。

    两人的身份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当朱由检只是信王的时候,凌云可以和他谈笑说闹,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信王现在已经是皇帝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在那个时代有一个比较通用的概念,叫做伴君如伴虎,他开始变得谨小慎微起来。

    晚上,朱由检就宿在乾清宫内,凌云仗剑在一旁护卫着,大行皇帝的丧事交由大学士黄立吉去办理了。凌云一改之前的做派,规规矩矩的站着。朱由检看了一会龙书案上的奏折之类的东西,也觉得无趣。想和凌云说说话,“老凌啊,这边来”。

    凌云的回答还是那套词,“当初您是王爷,现在您是皇上,今时已经不同于往日,不可以同日而语了。朝廷有体制在,凌云不敢擅越!”。朱由检有点扫兴,但是他不得不承认,凌云说得对,自己现在是皇上了,和当初完全不一样了。

    他继续看着奏折,奏折上是呈给他的四个待选的年号。年号这东西,大致相当于代号吧。只不过,是皇帝的代号,比如说。天启皇帝,我们一直称他为天启,天启就是他的年号,很多人或许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朱由校。现在,朱由检也要为自己选一个伴随自己终生的代号了。第一个年号,是咸嘉,朱由检摇了摇头。第二个,是兴福,持续摇头。到了第四个崇祯,朱由检点点头说,那就这个吧。从此,他成为了明代历史上最有争议和名气的皇帝之一,崇祯帝。

    定下来这个年号,他深深的舒了一口气,对凌云说,:“凌云啊,你不要这样的生分,你我结识于患难之时,你还救过我。所谓是功高莫过救驾,我还不曾奖赏与你,我知道,你的志向高洁。不在意那高官厚禄的。但是你想错了,我朱由检,不是那藏弓烹狗的皇帝啊!”。

    这一番表白,凌云其实只能信一半,因为这个杀功臣的事情,朱家是有先例的,据说除了汤和,一群开国功臣就没剩下几个人。现在朱由检的这番表白,到底能不能全信呢。凌云还不知道。

    凌云点点头,:“草民知道,皇上知遇之恩,天高地厚。草民应当结草衔环,粉身以报。”。朱由检却抓起了桌案上的杯子狠狠的扔了出去。“凌云,我不是要听你这样的谦恭之辞。你如果也变得唯唯诺诺,害怕我这个皇帝了,那么,算是我看走了眼,我要你无论在朝在野,都要保持自己的本色。做擎天保驾之臣,你以为,我的江山已经坐稳了吗。我现在,都不敢留一个内侍在殿内,我现在,都不敢自称为朕!”。称呼上的问题,凌云确实没有注意。这时候才注意到,皇上确实一直还是自称我,而不是朕。

    至少此时,他的感情是真挚的,这样的思想,让凌云的热血也沸腾起来。他决定,从一而终,他决定,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自己腰间的这把龙渊剑,把新皇帝的地位稳固住。

    凌云对朱由检,不,是对崇祯郑重的说,“皇上放心,凌云还是从前的凌云,只要有凌云在,任他是谁,想要兴风作浪,也是难上加难!”。

    崇祯也郑重的点点头,“朕一直信任你,放手去做!”。

第一百八十章 麻痹阉党() 
凌云对崇祯表了态,崇祯也表态说,让他尽管放手去做。放手去做吧,凌云,我相信你,我完全的相信你!

    几乎与此同时,朱由检下达命令,封凌云为御前一等护卫,赏正三品武渊阁学士衔。宿卫宫禁,执掌大内侍卫的调动,遇事不必请旨,当即处理就是。

    这几乎是一个莫大的荣宠了,武渊阁学士,虽然不是大学士,但是是个文臣里的副部级职衔。御前一等侍卫,掌握宿卫,又是掌握着禁宫的贴身武官。凌云就此集文武于一身,成了崇祯朝一颗耀眼的新星。

    其实对于这些,凌云都是已经相当的淡然了,刚刚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他有一个理想,那就是和平。所以,也许是上天的使命吧,让他出现在了山海关,那个战火纷飞的地方,让他借助山海关一战成名。也就此,一步步的走到了今天,也许,这就是命运吧,命运,人可以不信,但是不可以不认,就是如此的狭隘,也是如此的现实。对于这样过分的荣宠。凌云本来是不想接受的。因为他觉得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了。

    凌云也相信,正像朱由检自己所说的那样,他这个皇帝,绝对不会做出藏弓烹狗的事情来。这个藏弓烹狗是怎么个意思呢。意思很简单,就是江山打下来,就要杀功臣了。这个典故,最早出自《史记》中的淮阴侯列传。假如我没有记错的话。韩信作为汉的大将军,大小百余战,打稳了汉朝的江山。被封为齐王,再封为楚王。就在这个时候,他收留了一个人,钟离昧。

    这是一个让刘邦相当头疼的人,他曾经带领项羽的部队,多次打的刘邦屁滚尿流,丢盔卸甲。可以说,这位钟离先生应该是刘邦最恨的人了,最终,刘邦取得天下,项羽自刎乌江岸边。钟离昧也成了一位在逃的罪犯,思前想后,他投奔了韩信。韩信带兵,是个多多益善的人,可是他的确不是个善于处理关系的人。当钟离昧来找他的时候,他想都没想,就这么收留了。然后,想都没想,就让人家住下了。刘邦正愁找不到收拾韩信的理由,就到云梦泽巡视。那是楚王韩信的地盘啊。

    韩信得知刘邦来巡视了,按说,作为这一带的诸侯王,他应该去接驾,这个时候,就有人出了一个馊主意,说大王啊。皇上来干什么来了,是来捉你来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你窝藏了一个要犯钟离昧啊。你现在都死到临头了。韩信就傻了。韩信没主意了,就问那个人,那你说我该怎么办呢。那人就说了,你带着钟离昧的人头去。跟大王认个错不就行了。韩信说,对呀。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来,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韩信果然杀了钟离昧,带着他的人头去云梦泽见刘邦。刘邦当场就给绑了,这时候,韩信才后悔,说自己杀钟离昧是个极度愚蠢的事情。而且,还说了一大段话:“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今日天下已经安定。我固当烹!”。这就是藏弓烹狗的来历,好在当时的刘邦念及他的大功,还是给了他恩典,剥夺楚王爵位,降为淮阴侯。

    自古以来,最怕的就是功高震主。最怕的也是鸟尽弓藏。朱由检肯定会是个勤政的皇帝,也肯定会是个爱民的皇帝,但未必就是不杀功臣的皇帝,之所以现在这样的信任和倚重,很有可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江山现在还是不稳固的,至少还没有牢牢的握在朱由检本人的手里,错了,现在,应该称呼他为崇祯了。

    凌云在想,可能注定要在大明这里生活下去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不做官,崇祯也未必对自己放心,那么做官呢。在朝廷中,也许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的话,他会更放心一些,自己这辈子,只要不再带兵也就是了。

    不过,那也是想的太多了,自己现在,还是帮助这位崇祯爷,先把帝位稳住吧。阉党现在,还是一股尾大不掉的恶势力。边患已经控制了,现在朝中的问题就是阉党,阉党除掉以后,自己就省心了。

    他想的,也正是崇祯皇帝想的。但是绝不仅仅如此,因为阉党也是人,也是有正常思维的。此刻,既然崇祯已经顺利即位了,再搞暗杀,就实在说不过去了。朱由检这个皇帝,认不认的,也就是他了,此刻,已经没有再搞海选的机会了。

    魏忠贤最终没有下定决心走出那最后的一招,因为登上了至高皇位的崇祯,仍然对他是很客气的。客气到了什么程度不好说,反正是让人有点受不了。登基的第三天,崇祯就封赏了一批人,不是加官就是进爵。这批人有一个统一的特性,都比较无耻和龌龊,都是阉党,基本都是骨干,罪行累累,怨声载道。有人会说,崇祯是不是疯了,这个时候,正是报仇雪恨的机会到了,干嘛有封赏这些阉党呢!没错,目的是麻痹他们的神经,让他们自认为,皇帝是厚道的,自己是安全的,继续混下去,还是相当有希望的。

    这就是崇祯想给他们的感觉,事实上,这个事情,崇祯也是做的相当的彻底,不仅一些大佬升了官,连死去的老牌阉党都追认太师才罢手。还有,客氏的儿子侯国兴,字都不认识的蠢货,做了锦衣卫指挥使。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封宁国公。

    这可真是大手笔了,魏忠贤妥妥的想了半天,都没想明白崇祯真正的用意,他觉得崇祯应该算是个好人吧,不过,混迹江湖这么多年的魏公公,真的是不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好人这个物种的存在,可是崇祯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他找了了自己阉党中的第一号人物,兵部尚书崔呈秀来商量对策。

    崔呈秀想来很久,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崇祯是比较忌讳阉党的,但是现在刚刚即位,还比较拿阉党没办法,摆出这样的姿态来,就是想表明一个态度,那就是,别跟皇上闹事,安安稳稳的听话,那么就能继续混下去。魏忠贤对这个分析是比较赞同的。他也并不觉得年轻的皇帝能有什么刷子。他觉得,自己只要不干出格的事情,不碍崇祯的事情,那么,一切就还会如常照旧。这个判断如果说合理的话,是具有相当的合理性的,但是,不准确。

    崇祯不是三岁的孩子,而是皇帝。他渴望的,不是想自己的哥哥那样,每天好吃好喝好玩,他要的,是至高无上的权力,掌控天下的权力,而在权力的最高处,只能站着一个人。魏公公想和他做朋友,一起在那个地方站着,很显然,崇祯并不欢迎他,也不怎么喜欢他。一切都应该回到原点了,一个地痞无赖,毫无治国的能力,却窃据高位,获得了无上的权位和荣耀。然而这一切应该结束了,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来源于自己的哥哥,他重视这条听话的狗。把一切都交给他,当自己接班的时候,想把狗杀掉,可是发现竟然无能为力,因为,这条狗已经长出了獠牙,成为了一只凶狠的恶狼了。

    所以,崇祯才问计于凌云,然而这个时候的凌云,已经不能像当初那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也不可能到细枝末节的事情都一一去策划的周全,因为他面对的已经是皇上了,至高无上的皇上。最重要的是,凌云不能让崇祯觉得自己是一个厚黑的人。一切,他只能点到为止。他只给崇祯说了一个故事,叫做温水煮青蛙。这是一个现代的故事。据说,如果用沸水煮青蛙的话,那么青蛙很快就会耐不住高温跳出来。而如果是温水的话,那么青蛙就不会有这么忧患的意识,很容易就会被煮死在水里。因为,等谁沸腾的时候,青蛙已经跳不出来了。崇祯若有所思。至少有一点他是清楚的,那就是现在,还不是跟魏忠贤翻脸的时候,魏忠贤就是这只青蛙,想煮他,也要用温水。慢慢的来。

    这一系列的封赏,果然暂时麻痹了魏忠贤的神经,他前来向崇祯谢恩,崇祯向他表示说,“先皇帝有遗嘱,令朕信任厂公,可保天下太平。”。魏忠贤自然知道先帝遗诏是怎么回事,那是他的党羽写的。不过,既然崇祯是个听招呼的人,那么就不必要把脸撕破。

    三天后,魏忠贤对崇祯发起了第一轮试探。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申请退休。这是魏忠贤在投石问路,王体乾是他的死党,如果崇祯同意了,那么他将会立刻明白对方的意图,立刻采取行动。但是崇祯的答复很快就下来了,相当的明确:“朝廷重臣,岂可轻易言退!”。没有同意,魏忠贤的第一轮试探,满意落幕。

    就在这次事件的次日,客氏请求退休。崇祯离开就批了。还命令她收拾包袱立刻滚蛋,魏忠贤的心开始紧张起来,不明白崇祯这是什么意思。崇祯也显得很委屈,这是先帝的奶娘,先帝已经去世了,我也用不上。留在宫里怕是有闲话呀。就这样,在宫里混了二十多年的客氏,黯淡谢幕。不过,她的故事还没完。后面还有。

    这两件事加在一起,魏厂公的心彻底被打乱了。但是这件让他身心疲惫的事还没结束。就收到了一份奏折。云南监察御史上书,希望在云南为魏公公再修建一座祠堂,就此把这边陲之地,也能延续魏公公的无限光辉。魏公公心里直骂娘,拍马屁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时候。还修祠堂呢,马上就该修坟地了。

    疲惫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