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特种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特种兵-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历史上,一直以来,都要讲究个名正言顺,老话说的好,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的话那就全都扯淡了。当然,最后那一句,是我个人添加进去的,不过,事实确实也就是如此。

    普通人一般事尚且如此,何况是皇位继承这等的大事,皇位是什么概念,那可不是一袋烟,谁抽都是抽,那也不是一杯水,谁喝都是喝。那是权力的象征,那是至高无上的主宰地位,谁坐在了那个位置上,谁将拥有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的所有的一切。发号施令,金口玉言。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人敢反对,一句话出口,就肯定会有人前仆后继的执行。这就是皇权的力量。当皇权无法得到束缚的时候,那么,一个开明的君主,就显得尤其的重要了。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老子死后,东西肯定都是留给儿子的。俗语说,那叫做分遗产,然而皇位这个遗产却没法分,因为椅子只有一把,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可以忍受皇位上做两个人。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自从夏启以来,中国社会的制度也是确定了的,那就是父死子继。标准的家天下行为。这样的行为也不好说,因为皇帝嘛,通常会有很多个老婆,也通常会有很多的儿子,我们在正史野史的都常见到某个场景,那就是为了这把椅子,兄弟反目。甚至有的孩子等不及就把老子给干掉了。史册之间,比比皆是。

    天启帝完全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他没有儿子,连个女儿都没有,他只有一个弟弟,唯一的弟弟,朱由检,他只能走兄终弟及的这条路。大明朝廷未来的主人,似乎在很早以前就已经确定了。然而,朱由检仍然是个低调的人。至于他的低调方式,前面我们已经说得很多了。

    这时候凌云插嘴了,“王爷,夜长梦多,今日您来了张公爷的府邸,即使再过隐秘,也可能很快被魏忠贤知晓,为今之计,您应该尽快在张公爷的帮助下进宫,见到皇上,这才是真正的正途。”朱由检默默的点了点头,表示自己赞同凌云的观点。

    张维迎并不认识凌云,从进府开始,凌云也没说话,张维迎只当他是信王一个可以信任的贴身随从。现在看这样子,他与信王的关系,恐怕不是主仆那么简单。一个再大谱的仆从,也断然不会在主子面前随便说话,这是不懂规矩的。

    所以,他看看朱由检,那意思是,这位是谁,您不给介绍一下吗。朱由检这才笑着说,:“你看看,我倒是忘了,这个家伙,叫凌云,现在没有什么官职,跟随在我的身边,就是为了保护我。算是我的朋友吧。”。

    对于王爷的朋友,张维迎自然不会小看,因为他知道,王爷肯定不会轻易的交朋友。这个凌云,应该不是个等闲之辈。他在脑海里搜索着这个名字。

第一百七十七章 闯宫见驾() 
张维迎不认识凌云,但是听说过凌云。因为凌云在山海关干过的那一件比较露脸的事情,那就是射伤莽古尔泰,使他失去了一只眼睛。为此事情,凌云从一名新兵提升为百户。

    其实,在战场上,你来我往,反复冲杀。胜败乃是兵家常事,杀伤一个后金大将,也未必就是一件多么盖世的奇功,按说不应该人尽皆知才是。之所以传的这么沸沸扬扬的,其实折射的,是一个背后的道理。那就是,大明朝太需要一场胜利了。

    自从大明和后金开战以来,一直是以优势兵力,却胜少败多。当年的旅顺,四比一的兵力,愣是输的很惨,被屠城。当然,这里面有汉奸李永芳起到了比较恶劣的作用,但是不言而喻的是一个事实,就兵员素质来看。后金部队明显要胜于大明军队。

    所以,当后金第一猛将莽古尔泰折戟沉沙在山海关城下的时候,消息传来,可以说是举国振奋。振奋到了极点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凌云,从此在军中收获了第一桶金。而他不知道的是,渐渐的,朝野之间,他的名字也在被人们流传着。

    也正因为如此,当张维迎听到凌云这个名字的时候,他才会内心激动的问,“可是山海关前射伤敌酋的凌云?”,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后,马上吩咐设座。还十分不好意思的解释,自己有眼不识泰山。不知道这位英雄侠士在这里。

    所谓是真天子百灵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眼前的这位信王千岁,很明显就是日后的真命天子,自己帮助他登上皇位的话,那就是擎天保驾的功劳。而眼前的这位凌云,虽然此刻已经辞去了官职,但是那更不能说明什么。跟着信王殿下当朋友处,以后的前程不可谓不远大。辅佐信王,结交凌云。那么,英国公世系就可以能长久下去。

    凌云还客气,“张公爷府内,王爷驾前,哪有凌云的座位!”,还没等张维迎客气呢,朱由检说话了,“老凌,你啥时候把我当王爷过,现在弄那些客套有什么用,紧急关头了,别开玩笑了。坐下说”,对了,我忘了交代莲花公主和丁香侍卫长去了哪里,她们都在外面守着了。

    公主和丁香的武功算不得太上乘的,但是对付几个简单的刺客和探子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她们就在外面来回的溜达。以防屋内被人窃听。或者是有人干脆趁机刺杀,虽然朱由检的身边有一个手执七星龙渊,几乎从未失手过的凌云,但是作为对哥哥负责任的态度。她还是要这么去做。必须万无一失。只有真正的看到哥哥坐到了那把至高无上的龙椅上,面南背北,称孤道寡。那才是真正的成功,在这之前,任何一个细节上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甚至是万劫不复。

    凌云随便找了个椅子坐下了,张维迎来回的走动着在屋里,他一直就是一个比较低调的人,也是一个比较谨慎的人。他做官,一直信奉的官箴就是勤、慎、廉。兢兢业业的做事情,廉洁奉公的拿俸禄,谨慎的做人做事做官。因为他知道,高处不胜寒。别看现在自己是最高公爵,如果被人抓住了一个把柄,很可能就会从云端摔下来。默默的说一句,像张维迎这样,处在这么高的位置,又能有这样的觉悟的人,在当时的朝廷里,实在是不多见。

    三个人现在研究的一个最重要的话题,那就是怎么样,把凌云和朱由检都带进宫去。话说了,这个逻辑是不是有问题?问题在哪呢,朱由检是王爷,他想进宫去,那不是很正常嘛,那是他自己的家,还用这么大费周章呢?前文已经说过了,朱由检这个王爷现在不一样了,他已经是板上钉钉的皇位继承人了,所以,魏忠贤不会就这么轻易的让他进入皇城,可能在紫禁城外面,把他干掉了,然后当做刺客或者疯子处理掉了,那也是有可能的事情,即使是朱由检到了阎王爷那里,也没处喊冤枉。

    还有一个问题也许大家会不解,朱由检是皇位未来的继承人,那么他进入皇城见到哥哥,除了道个别送个行之外,最大的目的那就是确认自己的皇位继承合法性。那么就自己去不就行了吗,凌云现在只是一介草民,根本就没有进宫的权力,再说,就算他仍然是四品的边军游击,那在皇城,也没有随便出人的指标。皇宫毕竟不是大车店。这个问题,就更容易解释了,因为张维迎是文官,朱由检也不会武功,如果身边没有人保护,很难说进得去,还能不能出的来。

    确定了为什么去,到底谁去,那么下面就该商量怎么进去的问题了。凌云忽然问道,“张公爷,这几天,您有没有去过皇宫。”。张维迎回答,:“皇上病重,魏忠贤把持内宫,不允外官探视。我也是在皇后的旨意下,才见过皇上两次。”。

    这话让凌云眼前一亮,对啊,皇后,这是一个突破口。魏忠贤一直不敢把张嫣怎么样,因为她是皇后,是最大的女人,母仪天下。而且,即使是其他的外官都不敢去冒犯魏忠贤,探视皇帝,而皇后也是个唯一例外的人,走皇后的路线。肯定没错。

    朱由检也想到了这一点,同时他也清楚,皇后是支持自己即位的,也是肯定能给自己提供帮助的人,这个嫂子一向对自己很好,就在不久前,刘鸿被魏全孝关起来的时候,还是自己闯进皇后宫,求嫂子帮忙,才救下了刘鸿的一条命。当然,这些朱由检并未让刘鸿知道,他知道,刘鸿做的是朝廷的官,为朝廷守边界是他自己的职责所在,所以,他也不是个轻易可拉拢的人。再说了,朱由检自己觉得,自己身为朝廷的亲王,为朝廷保护贤才也是自己的职责所在,他也不需要刘鸿对自己感恩戴德。刘鸿只需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那朱由检就没有白白求这一次情。

    凌云很快就在脑子里制定了一个初步的计划,由张维迎带路,两个人都扮作他的随从,去见皇后,然后由皇后引领,去见皇帝。

    但是张维迎很快提出了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武器问题。在皇宫内院能带刀剑的,只有御前侍卫和当值的武官,以及有限的某些官员。这些其实凌云也有顾虑,因为自己要带着武器随信王进宫,目的就是保护他,即使自己再厉害,没有趁手的兵器,也是白给,这把七星龙渊剑,虽然跟随自己的时间还不长,可是和自己已经有了默契,换句话说,这把剑认了自己是它的主人了。再换别的兵器,或许没有更好的效果,甚至大打折扣。但是。如何把这把剑带进宫里?还是那句话,皇宫,可不是大车店。

    只好折中了,自己的七星龙渊,暂时不带,交给莲花公主。莲花公主的侍卫长丁香,是个不起眼的人,但是出入皇宫宿卫,却是常有的事情,直来直往。因为她的官职是兵马司指挥副使,皇后有一次一高兴,赐给了她入宫的牙牌,以示对她的褒奖。这牙牌,其实就是入宫的通行证,畅通无阻。

    这些侍卫们或许接到了拦截朱由检和莲花公主的命令,但是魏忠贤绝对不会认识丁香,现在的魏公公,那是何等的身份,入宫他连一个小小的公主府侍卫长都认识的话,那么我保证,还没等在阜城县吊死,他已经早就累死了。所以,丁香是安全的。

    凌云的计划是,自己暂时不带剑,两个人都乔装易容,扮作张维迎的仆从,跟随他进入皇后宫再说,道理那里,暂时等待。等三人进宫约半个时辰之后,丁香带着凌云的宝剑去皇后宫。到那时,外围的侍卫不会很快得到消息,内中即便是有人作乱阻挡,怕也是自己这把龙渊剑剑下的冤魂了。

    当然,凌云的计划是有缺陷的,那就是,如果丁香不能顺利进宫那怎么办。那就是凉拌了。不过,紧要关头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他们商定,如果等到进宫一个时辰,龙渊剑还没有送到的话,那么就说明丁香那里已经遇到了麻烦,到时候再见机行事。

    为了保险,凌云的左右袖筒内,分别暗藏了六支袖箭,对于袖箭上的功夫,凌云是相当自信的,带着这十二支箭。那么就可以在很快的速度射杀十二人,然后夺他们的兵器。当然,这是最坏的办法了。

    莲花公主很快知道了这个计划,虽然他很想跟随哥哥进宫,但是这是很危险的事情,为了大局,她只好暂时收起自己的任性。从这一点看,莲花公主也是个顾大体的人,这让一路上比较捉弄她的凌云也是另眼相看的。

    凌云和朱由检很快化了妆。打扮成了两个老仆人的样子。他们走出英国公府的大门,朱由检回头看看,长出了一口气,一切,都在此一举了。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临危受诏() 
一行人就这样离开了张维迎的府邸,朱由检心头,竟忽然有一种风萧萧易水寒的感觉。不过,看着眼前的凌云,他心里又踏实了一些,这个人,会保得自己周全的。

    在大明的历史上,有这样的记载,崇祯十分相信一个人,对他的一切都极度的信任。那个人,叫做杨嗣昌。据说,是东阁大学士,还是个督师。督师这个官解释过了,是专门负责管理总督的,可谓是大的没谱没边的。妥妥的。

    杨嗣昌,曾任参议。这个官,大概也是个四品文官,好吧,各位别怪我。以为我只知道大明王朝的四品官员的编制。天地良心,我发誓我不会这么狭隘的。因为我想说,这个杨嗣昌,在我知道这个名字的时候,他就已经是四品文官了。

    督师是他曾经担任的最高的官职,据说这个人被朱由检信任到什么程度,派他出去到陕西去剿匪,结果这个匪没剿灭,倒是剿出了问题,张献忠攻陷了襄阳城,干掉了朱翊铭。襄王。崇祯帝爷爷辈的亲戚。

    问题出来了,襄王死了,死了也就死了,杨嗣昌连个检查都没写,就继续当督师。不管他干的好不好,这说明,崇祯给了他极度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