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铁匠抗战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铁匠抗战记-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师长说:“皖南必须是我们第三战区的皖南,绝对不能允许有一个新四军存在,立即命令各部加强巡逻,以防新四军残部偷渡水阳江。”

    新四军左支队傅副支队长,此时正在泾县通往宣城的山路上,边走边思考着。

    傅副支队长很不容易,在国军重重包围中,他带出来了一千多人,加上收容其他支队新四军伤病员以及溃散人员,总人数达到了两千左右。

    应该说是一个伟大壮举,假如能把队伍全都带到茅山,这些队伍将成为新四军未来的骨干,对新四军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能带出这么多人来,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得到,准备很不充分。他把健康体力好的新四军整编成三个连,两个是手枪连,一个是步枪连。之所以能组建出两个手枪连,是因为军官特别多,把军官集中组成连队,便于凝聚人心,也便于提高战斗力。

    傅副支队长必须做好被第三战区国军再次包围的准备,一旦再次被包围,这三个连就必须承担突击任务,即使打光了,也得掩护其他战士突出重围。

    傅副支队长对这条路是熟悉的,这是条通往茅山地区最近的路,队伍已经禁不起折腾了,必须尽快走出安徽。明知前路极有可能会有国军伏兵,他也不得不带着队伍继续前进。

    一个老新四军跑来,大声说:“傅支队长,一位伤员伤口感染,高热不退,可能坚持不了两天了。”

    傅副支队长站住,闭上眼睛,两滴眼泪从眼角滴落,小声说:“老吴,这情况我清楚,至少有两个重伤员,坚持不了几天。我们必须想到好办法。”

    老新四军战士,重重叹气说:“只能看他们的命了。”

    傅副支队长说:“明天早上,我们就到水阳江,怎么过江?水阳江太宽了。唉!但愿水阳江边没有国军,假如有的话,不要说伤兵,就是我们这些没受伤的,也活不了。”

    老新四军战士拍背着的步枪,大声说:“大不了一命抵一命,跟他们拼了。”

    傅副支队长说:“离宣城只有二十多里路了,大家都进入树林,就地宿营,立即派出侦察人员前去侦察。下半夜,队伍再次出发,争取天亮前,渡过水阳江。”

    天已暗,山坡密林里,新四军傅副支队长用手电筒照宿营新四军。

    新四军战士个个皮包骨头,衣衫褴褛。战士们太疲劳了,在这么寒冷的夜晚,竟然倒地就睡着。傅副支队长好担心战士们睡着后就醒不来。但是因为靠近了水阳江,他不敢让战士们生火取暖。还有二十多里路,再坚持一下,只要渡过水阳江,战士们就得救了。傅副支队长好想大声地鼓励大家,可是战士们都睡着了,他不忍心打扰。

    傅副支队长来到伤员处,两百多重伤员三三两两躺在担架上,有人浑身都裹着绑带,有人整个头都裹住绑带,有人没有了腿,有人没有了胳膊,有人肠子还露在外面。

    傅副支队长闭上眼睛流泪。队伍拖不起了,再也拖不起了。接近两千人的队伍难道就这么被国军困死在这密林之中?还有三个连具有战斗力,与其被困死,还不如痛痛快快和国军打上一仗,要死也死在冲锋的路上。

    派出去侦察的战士来到傅副支队长面前,小声说:“报告支队长,水阳江全线被国军重兵封锁,我们没有办法通过去。”

    傅副支队长的眼睛一黑,赶紧伸手撑住树,他定了定神后,小声说:“看来我们已进来到了绝地,即使到了水阳江,也没有船让我们渡过。我们走投无路了。”

    突然一个战士跑来,大声说:“报告,哨兵发现五六个穿着老百姓衣服的人,他们在喊,新四军,怎么办?”

    傅副支队长的眼睛睁开,小声说:“有可能是国军便衣,立即把他们全都抓起来。”

第136章 历史会铭记你的功绩() 
六个穿着老百姓衣服的人被新四军用枪押着,来到傅副支队长面前。

    一位新四军连长用手枪顶住一个手中拿着一封信的人大声喝问:“什么?萧逸飞游击队?谁是萧逸飞?”

    傅副支队长的眼睛猛一亮,立即想起总部开大会时,首长们曾经表扬过一位叫萧逸飞的少年游击队队长,说他是新四军的骄傲,说他带着队伍神出鬼没打鬼子,炸了金牛铁路桥,摧毁了金牛火车站军火库,把浒墅关火车站给炸了,还炸了机场,到青浦去还摧毁了日军用于进犯浙江的军火储备库。说什么萧逸飞游击队在苏南建立了上万人的游击队,在苏南打出了一片天地。

    老蒋都曾发表嘉奖电!

    可是萧逸飞在沿长江一线活动着的呀!他怎么到这里来了?他的队伍里有军统特工,他要来,军统能不知道的?军统一旦知道,第三战区就能知道。

    傅副支队长喝斥那位连长,把枪收起来,连长把枪插进枪套。

    傅副支队长走到手中拿着信的在他以为的国军便衣面前,说:“你们到底是什么人?听你们的口音不象苏南人,倒象安徽本地人。”

    那人当然是本地人,他是江南青帮大头目陈玉庚大弟子快手手下。

    那人把信递傅副支队长,笑说:“找你们好苦,我们是青帮人员,萧逸飞队长让我们在这一带找你们。萧队长怕你们不相信我们,还特意写了一封信。”

    傅副支队长接过信,用手电筒照着,仔细看了一遍。

    傅副支队长激动得再也克制不住情绪,竟然抱住那位青帮兄弟哽咽起来。傅副支队长说:“萧队长来了,萧队长一来,我们有救了。”

    那位青帮兄弟说:“萧队长希望你们就地宿营,明天他会亲自过来,他叫你们不要再前进了,水阳江一线已布下重兵。”

    深夜,快手和翻山虎来到客栈和萧逸飞商量接下来的工作。

    快手说:“新四军已找到,明天一早,我派兄弟送馒头和水过去。”

    萧逸飞说:“明天我也过去。”

    快手点头说:“好的,我们一起过去。”

    翻山虎说:“宣城这一带,水阳江边国军部署得太密集,只有孙家埠那里人数少,而且在那里有兄弟经营水运生意。”

    萧逸飞点头说:“你到孙家埠那里先去安排好,我明天到新四军处去过后,立即前往孙家埠。”

    52师师长做梦都不会想到,萧逸飞一行会通过青帮与新四军联络上,而且正在进行着周密渡河部署。青帮是些什么人?全都靠做邪门生意赚的钱,这帮人都是红眼睛绿鼻子,在刀口舔血过日子,都横着走路,老百姓见到他们全都躲得远远的,生怕一不小心招惹了他们,会导致家破人亡。

    52师师长并没有接到萧逸飞游击队来到的报告,萧逸飞曾向52师一个连的连长通报过自己的身份,但那个连长也没有把萧逸飞游击队放心上。当时萧逸飞跟连长说的是,他是军统特别行动队,既然是军统的人,与国军是一体的,连长并没有产生任何戒心。军统的人一向牛逼,能不招惹,就不招惹,一旦招惹了,国军正规军都承担不起后果。

    52师虽然派出了很多巡逻队,但采取的策略是守株待兔。

    在他们看来,水阳江是新四军残部唯一通道,只要在江边耐心等待,就一定能够等到新四军。他们也有判断,新四军已弹尽粮绝,假如不过江,在深山密林里困都会被困死。

    52师在江边驻扎后,各部全都戒备松懈,巡逻也只是装装样子,扩展出去并不太远。

    从52师守备水阳江,就可以看出国军的现状,这样的军队怎么能与日军抗衡?一碰就会被击溃。

    首先管理不严格,其次队伍驻扎部署不严密,表面上看整条江都被封锁了,其实到处是漏洞。青帮兄弟们就在孙家埠发现了缺口,第三情报收搜能力太差,萧逸飞都自报过家门了,52师师长竟然都不知道萧逸飞来了。还有明知新四军正往这里来,52师也该派出队伍前出在新四军必经之路上设伏。

    象现在这样一字长蛇沿水阳江部署,新四军假如不精疲力竭弹尽粮绝,对该师进行一次突袭,该师将被打得头尾不能相顾,师部被端了都有可能。

    当晚52师师长在师部,烤着火睡着在行军床上,打着呼噜,睡得很香甜。睡梦中,他的队伍把新四军残部打得落花流水,顾祝同拍着他的肩膀,眉开眼笑说:“干得好!我要重重嘉奖你!”52师师长笑了,能得到顾祝同的表扬很不容易,看来前途无量啊!

    天亮后,52师师长骑上高头大马,在大量警卫人员的护卫下,巡江,看队伍驻扎情况,听取各部报告。所到之处,各团军官全都列队欢迎,向他报告,并没有发现新四军。

    52师师长微笑着,告诫说:“不要掉以轻心,必须加强巡查,一旦发现,立即向新四军发起进攻。”

    此时,萧逸飞正与傅副支队长会面。

    萧逸飞穿着国军上校军服,傅副支队长穿着破衣烂衫,边啃馒头,连喝水,边大笑说:“没想到,你还真来了。我的大救星没你送馒头和水来,我们连今天都捱不过去了。”

    萧逸飞说:“水阳江边到处是52师官兵,这么大的队伍过河是不现实的。”

    傅副支队长皱眉问:“怎么办?好不容易把队伍带到这里,总不能让大部人马返回深山老林吧?那样的话,他们不战死,也会饿死的呀!”

    萧逸飞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想法是,队伍必须全都换穿老百姓衣服,把枪支收起来,凭目前的现状,再让队伍打仗是不现实的,只能伪装成老百姓。”

    傅副支队长点头说:“行!这很容易办到。”

    萧逸飞说:“队伍只能分批渡河,你必须把队伍分成五十人左右一批,五十人一次过河,这样动静小。”

    傅副支队长点头说:“行!听你的。可是重伤员怎么办?”

    萧逸飞重重了一口气说:“想办法把他们安置在老百姓家吧!只有等形势好转后,再过来接他们。我刚才看了情况,他们即使过了水阳江,也走不到茅山。这么大的队伍,过了水阳江到茅山也还得走几天呢!路上没有医生,没有药品。带上只会让他们加速死亡,留在老百姓家,还会有一线生机。”

    傅副支队长点头,心情无比沉痛,小声说:“只能这样了。多好的战友,真不忍心把他们留下。”

    萧逸飞也叹气说:“支队长,我们不是神仙,过了水阳江不等于就安全了,前面还有南漪湖挡着,还得渡湖,困难仍然很大,能把轻伤员和战士们安全带出,你就立下最大功劳,历史就会铭记住你的功绩。”

    傅副支队长点头说:“行!听你的。我们马上安排,今晚就渡水阳江。”

第137章 用军统名号震慑国军() 
深夜,孙家埠渡口,一百多青帮兄弟在渡口四周站立着,萧逸飞的人穿着国军军服,在更远处三三两两严密警戒。

    一队国军来到,萧逸飞挺身向前,大声喝问:“你们是干什么的?”

    对方用手电筒照萧逸飞,发现萧逸飞穿着上校军服,再照赵子豪汤国忠等,发现都穿着军官服,赶紧向萧逸飞行礼,大声说:“报告长官,我们奉团长之命巡逻,发现这里江中有船,所以过来看看。”

    萧逸飞大声说:“我团正在渡江,请当地百姓帮着搬运物资,这里由我团接管了。”

    对方再次向萧逸飞敬礼,大声说:“是!”

    那一队国军返回。

    萧逸飞眺望远方问傅副支队长:“还有多少人没有过江?”

    傅副支队长小声说:“还有两百来人,大约四批。”

    萧逸飞点头说:“很好,天亮前,队伍就能全体过江。”

    傅副支队长小声问:“过江后,怎么办?”

    萧逸飞笑说:“放心吧!我会护送你们过南漪湖。”

    傅副支队长点头说:“多谢了,这个情没法报答。”

    萧逸飞摆手说:“什么情不情的?说这话就把我当外人了。南漪湖也有国军在,我们还得想办法呢!”

    新四军队伍全都过江后,萧逸飞这才和傅副支队长一起过江。

    过了水阳江后,傅副支队长长长出了一口气,以为安全了。

    队伍连夜向南漪湖开进。

    天亮后,队伍在一个低洼处休整,萧逸飞游击队员们担任警戒,

    新四军战士们有东西填肚子后,精神头一下子足了很多,情绪稍稍有些活跃了。

    新四军战士们围拢在萧逸飞身边,听萧逸飞讲苏南敌后抗战形势。为了提振士气,萧逸飞告诉大家,茅山根据地已成气候,到达茅山就回到了家。现在已经有大批队伍过了长江,在苏北打出了一片天地。萧逸飞在常州至上海靠长江一线,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