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末年-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也好,只需击溃这批官军,这临近的州县就没有官军的力量了,到时候趁机占领几个县不是问题了。

    如此,李璟直接招呼身边的郑仁宝和李富贵上来,“你二人,各领一都人马,我再给四十骑兵,直往左右去,我领大部据此驻扎,以逸待劳,只等官军上来,左右一并冲杀,只一轮,便叫官军彻底溃散,尔等切记,只许往前,不许后撤!”

    “是!”只等二人答应,李璟又叫来旁边仍旧情绪低落的谭武,“现在乃是在军中,我且不论如何,我自领军上去,给你预备一都人马,去追杀官军的溃兵,若是心中有气,只管往官军身上撒,但等结束,我另有要务交给你。”

    谭武闻言,总算回过神来,只是默默的点了点头,应了一声,下去点兵不提。

    瞧着他的背影,李璟回过头来,点齐剩下的五都千余人马,又命人回头照看炮军队伍,郑仁宝和李富贵领的是主力都,都是四百来人,剩下的五个残缺主力都和预备都,屯田都加在一起,也就与他们二人率领部队的战斗力相差无几,实在是李璟麾下无人可用,连往日里苦哈哈出身的李富贵都单领一都了。

    有道是兵贵神速,用兵就当一往直前才是,可是官军队伍实在磨蹭,七八里的官道竟然走了一个时辰也没到,李璟无法,只得一面命人监视,一面令自家队伍休整,抓紧时间构筑炮军阵地。

    方才那一阵,虎蹲将军炮功劳不小,只是这炮装药时间太长,而且发射第二炮时,据经验丰富的军户讲,容易炸膛,主要是制造粗糙,工匠的手艺不行,但总算好过没有,只这一炮下去,攻城掠地就行,何况这些老式炮,李璟也没瞧在心上,反正等稳定下来,自家前世的本事发挥出来,不说制造新炮,改良后世的土炸药还是没问题的。

    如此,选其中还算勉强合格的火炮八十门随军出发,作为攻打城池和野外决战的支援,正好用在这里,整整八十门火炮分作三队,各安放在大军前出二百步远的地方,以屯田营第二,第三都守卫,只等炮响,击溃官军,就可追击。

    又等了半刻,这才得到斥候报告,言官军大队总算快到了,李璟直接招呼身边早就安排好的一个残缺都一百多人上去挑战,只等远远见了官军前队,故作遭遇惊慌,以几具弓弩乱射了一阵,即便这样,官军的反应也叫李璟嗔目结舌。

    那部官军本就是散漫的行军,自认为前头是虎大威的晋军精锐,后头是收复的城池,觉得沿途安全无比,遂一无可靠斥候警戒,二无次序先后之分,再加上洗劫了整个神池县,一个个抢的富得流油,不情不愿的跟了上来,就这么乱糟糟的走在官道上。

    突然遭到这么一次突然袭击,顿时乱作一团,惊慌失措的往官道旁猛跑的也有,就地扑倒的也有,还有的甚至直接扭头就跑,任由那官将如何嘶吼,也不为所动。但半响之后,也没见人中箭倒地,也没见对面追来,这才回过神来,再看逃窜的李璟所部,顿时怒火中烧。

    那为首的一个百户更是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刚才他差点就没想跪地求饶了,但眼见自家的丑态被部下看了去,顿时恼羞成怒,拔刀一挥,“给我上,追!”

    麾下的军户各个见了,觉得头前偷袭自家的必定是流寇的溃兵,顿时觉得胆气回来了,一个个的挥舞着手中锈迹斑斑,各式各样的武器嚎叫着就追了上来,打大股流寇他们没胆子,但是追击落单的流寇可是一个比一个狠,要知道这往往逃窜的流寇身上,指不定带着多少钱财呢。

    如此,整个官军大军,直接一头扎进了李璟为他们专心准备的埋伏圈里,只是这会,李璟还在后悔呢,早知道官军刚才被自家射了几箭就差点崩溃,就这战斗力,还设什么伏,直接绕到身后阻击一下,四下一冲,就能叫官军一网成擒了。

    不过事已至此,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赶紧招呼各路埋伏的兵马全部出动,各门火炮早就瞄准官军出现的位置,只是一通炮砸了下来,就叫官军找不着北了,一个个哭爹喊娘的,顺着原路撒开丫子就跑,只恨爹妈少生了两条腿。

    可是进来容易,出去就难了,李富贵和郑仁宝可不是见死不救的冯行满,此刻二人听到炮声,左右杀出,直接切断了官军的退路,足足一两千人的官军,漫山遍野的跑着,直叫堵住官道的李璟所部傻了眼……

第一百零五章 再入神池() 
俗话说,不怕猪反抗,就怕猪乱窜,这句话用在明末军户身上,是一点错也没有。

    整整一两千人的军户兵,打劫农民还成,遇到小股的流寇也能抖抖威风,但是遇到精锐的流寇老营,也就是一触即溃的下场,更别提李璟麾下还有炮了。

    说军户是兵,也算是抬举他们了,这下或七日一练,或十日一练的军户,平日里和种地的农民没太大的区别,甚至他们比农民更苦,起码农民还分自耕农和佃户,而军户世世代代为军仆,经过一整个朝代的演变,不断的被军将侵占军垦,导致到了这时候,几乎所有的军垦土地全部为军将垄断。

    自最上层的都司衙门开始,卫所指挥使,千户,百户一层层侵占下来,轮到军户时,压根就没块像样的土地,他们渐渐沦为军将的私产,一年到头为军将卖命,而所得不过区区每月几斗米(实为一石,但万历明会典记载这部分也开始不稳定了)。

    在这种情况下,青壮有劳动能力的军户开始大量逃亡,更加剧了军户战斗力的下降,剩下的老弱病残无法脱离卫所,只能苟延残喘,而将官为了贪墨军户这份口粮银子,压根就不上报,而是自己瓜分了事,遇到战事,就是临阵充数的,最先逃跑的就是他们。

    在神池境内的这三部官军就是其中的代表,要知道,这可是长城内三关的守军啊,偏头,雁门,八角三个千户所,几乎全军出动的情况下,带甲不足百人,其余聚拢在一块,也就一千五百来人,而按照足额理应有兵三千三百人,这就缩水了一半。

    而军户大多此刻劫掠了神池县城,多的抢了十来两银子的财物,少的也有两三两银子,骤然遇到流寇大部,毫无战意,他们才不愿意拿自家的性命去为军将拼命呢,再者第一波炮击,直接打死打伤官军接近百人,这么迅猛的攻击,让他们胆寒,不知道流寇有多少人,全部吓得扭头就跑。

    “追,降者不杀!”李璟一面吩咐各部全部追击,一面大声宣布政策,对于这部官军,收拢起来,是自家屯田营的最好补充,哪里肯放过。

    好在李璟麾下骑马的不少,再加上此刻处于上风,士气爆满,一个个有如神助,冲将上去,无人敢挡,那些个军户本就带着财物一起跑,而县城里有什么财物呢,无非是先前李璟拿不走剩下的,此刻他们也舍不得丢掉,如此,就跑的慢了。

    又听到李璟所部各个大喊投降不杀,索性见也跑不掉了,一个个开始停在原地,蹲在地上,又将财物死死的贴住胸膛,这才举起一只手来投降,这还不是个例,很多军户都是一手拿着财物,一手举起投降,看的身后追击而来的兵丁好一阵目瞪口呆。

    这他娘的真是要钱不要命啊,哪怕投降了,还死死护住财物,这是没见过钱啊?

    “先将他们压下去,无需去动他们的财物。”李璟挥退了那些个想要上去收走财物的兵丁,看着一个个作战时不敢反抗,此刻却敢为了财物反抗的军户,一阵沉默,这些人,平日里过的苦啊。

    又想,他们过的苦才好,这样才能煽动他们入伙,不断壮大,等到时机成熟的一天,彻底推翻这个昏庸无道的朝廷,完成自家的理想。

    这样想着,李璟又强令各部,不许动军户财物一丝一毫,承诺归他们所有,一则可以迅速瓦解军户的战心,二则可以避免自家队伍因为无序的劫掠而败坏军纪,如此,一一传令下去。

    果然,只见这命令传达下去,不过一会的功夫,整个逃窜的军户队伍大多开始反身投降,只有那些千户,百户和总旗仍旧在逃窜,李璟压根就不需要这些将领的投降,直接下令骑兵继续追击,以三眼铳弓箭射击,不断将逃窜中的军将射杀……

    等到了失而复得的神池县城,李璟是没好气的瞧着城门外那些个面色挣扎的人,说他们犯贱吧,也说不上,毕竟自家第一次来时,也是劫掠了整个城市的大户,虽然没有抢劫小家小户,但还是被这些人仇视。

    但等到自家第二次来时,这些人居然敢聚集到城门这块来迎接自己?李璟很确定是迎接,因为这些人此刻推选出了一个老者上来,也不惧怕自己,直接拱了拱手,做了个揖,“将军高义,前番入城,不动我等小民分毫,我等诚惶诚恐,深感仁义,此特来慰劳将军,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说着,那老者又让人递来一铁板,上头用红布盖着,李璟闻言冲左右一笑,伸手去取了红布,只是一看,难免心中起了嘀咕,想到后头,就是一阵伤感,这就是国人啊。

    “将军捎带,我再与他们商量,凑凑就来,凑凑就来。”那老者眼见李璟变了脸色,满心以为他对这些个碎银子不满意,心头揣揣,只是暗暗叹了口气,这样的日子,可怎么得了啊,前脚来了土匪,后脚来了官匪,不给就抢,抢了还杀,真是没法过了。

    也不等李璟回答,就自顾自的回到人群当中,这么一说,就叫整个人群骚动起来,要知道李璟前番进城,虽然没怎么劫掠他们,但是后头跟进的官军,反而将他们抢劫了一通,无论是口粮还是家什,都丢了不少。

    虽然他们住在城里,但毕竟不是大族大户,经不起这样的折腾,眼下送给李璟的买命钱也是东拼西凑出来的,虽然只有三四十锭碎银子,总数不到百两,但这可都是他们最后的财产了,要再出,非得把最后的保命钱给拿出来了,那样他们还不如去死呢。

    这样想着,有那胆子大的,就想反抗,可是瞧着一队队大步整齐入城的兵丁,黝黑闪闪发光的刀枪,顿时将他们吓住,一个个不敢妄动了。

    “无需这样,这点银子,都退回去吧,我已打败了官军,将你们各家各户被抢的财货都追回来了,待会等我进城,你们家中有丢失财物的,只管去县衙寻我。”正当他们考虑是否该咬着牙再凑些时,李璟打马入城,经过人群,丢下一句。

    别说李璟压根没想对农民动手,就算动手劫掠全城,也不会针对这些老实本分的人啊,那么多大户自家都抢不过来,何况人都得罪光了,怎么成就大事?眼下安顿被攻占的城池才是自家首要任务,这些城池中的居民,任由他们安居乐业就行,等到哪天习惯了自家的统治,那么就能在本地站稳脚跟了。

    如此,李璟丢下错愕的人群,直接入城,吩咐将所有的俘虏先行全部看押起来,并允许他们携带劫掠的财物,先行稳住他们,在等细细计议,只是现在天色已晚,无法动兵,遂下令埋锅造饭,就地安顿……

第一百零六章 补充制度() 
平日里森严肃穆的神池县衙,此时灯火通明,数十个兵丁一手持着火把,一手按着长矛,分立两侧,县衙门前大街上聚集了里一层外一层的民众。

    他们都是神池县里的居民,下午黄昏时见李璟承诺归还官军抢走的财物,他们回去思量一会,眼见这部流寇似乎与听闻中的不同,入城之后,只抢大户不劫小民,军纪虽然不是很严格,但是没有破门而入的,他们在那些个穿着盔甲的监督下,只是找没人的大户人家驻扎。

    连晚上这顿埋锅做饭,也是多做许多,李璟见粮草充足,又想收买人心,正好官匪的暴行刚刚发生,对比起来特别强烈,所以宁愿放弃一部分粮草,也要给城里的居民留下一个好印象,特意吩咐在城里设了八个施饭点,任城里居民取用,县衙门口,正是最大的一个。

    又为了防止人性自私,怕他们多拿回家藏着,特意只许每人定额,管饱就行,那些个居民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将信疑信的上来,见还有肉,不由口水直咽,顾不得有些人的劝阻,从家中取了碗筷来,满满的打上一大碗,就在一旁吃着。

    其余的人一瞧,眼见那些个兵丁说的是真的,哪里还不赶紧回家去取碗筷来吃,用饭间,有那胆大的,凑上去与那兵丁闲聊,询问他们这路人马平日里生活的如何时,兵丁初时还有几分警惕,但到后头,除开不知道的和特意吩咐不许说的,其余的全叫说了出来。

    “你们真的和大人们吃一个样?”有一个凑上来的城中居民表示不信,要知道他隔壁的商家,有几个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