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太监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流太监郎- 第1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兄弟给二哥二嫂磕头了!妈的,叫二哥二嫂不顺嘴,还是改称姐、叫姐夫吧!”

    胖西施因是熟人,况且人家还救过她的命,也不避讳,起立下座急忙将大个子扶起来,说:

    “哎哟兄弟,快起来快起来,叫啥都行,叫啥都行!”

    胡三两口子奉旨大婚,和两个傻将军喝起了喜酒。胖西施亲自下厨,做了几样精致的小菜。朱、王二人吃得高兴喝得高兴,最后竟酩酊大醉。胡三令人将二位抬到书房里安歇了,半夜里起来由于是生地方找不到厕所,两人竟就地处理了。好容易捱到天尚未大亮,他们才想起昨夜是在二哥家喝醉了酒,半夜里又做了好事,因而不好意思,也不向主家告辞,竟悄悄溜之乎。

    不说胡三夫妇的婚事办得冷冷清清,再看老华子的大婚喜宴是何样状况?

    众位贺礼吃喜酒为什么瞅准了老华子,倒不是因为华世雄有什么雄才大略,有多大的能耐。主要一点是这家伙近来和皇上走动最勤,两个人关系挺热乎。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他是宁皇后(代)的亲舅舅,皇亲国舅啊,这可不是一般的关系,谁还把这看不出来?所以大家才齐聚华府,大礼、重礼、好礼一骨脑儿送上门来。另一傍自然冷落了不得势的胡丞相,按说老胡那边的礼也不少,有轻有重,也算是大面儿上过去了。奈何人气不旺,这事都怪那个小皇上考虑问题不周全,不知是有意呢还是无意?如果是有意,这里头的名堂可就大了。这不是明明制造两相不和吗?奈何人家是皇上,哪个敢说皇上不对呀?

第三四八章 潘又安羁押进京城() 
几位夫人眼含热泪,正要着手解下捆绑丈夫的绳索,忽听门外人声大作,雷旭彬等见了急道:

    “嫂嫂,救哥哥的事可以暂缓,我们被困在屋里让人包了饺子可是太不上算了。”

    四位夫人齐道:“不救出潘郎,我们怎么有脸回家?”

    老雷道:“嫂嫂,不是这样说,哥哥定是要救的,但不在此时。如果我们全体让人捉了去,连个通风报讯的人都没有了,谁来救哥哥?”

    夫人们听着不无道理,但又不忍心离去,正犹豫间,突然一伙人挥刀冲了进来。幸好雷旭彬早有准备,三条好汉堵在门口,先砍翻了几个冒失鬼,后面的不敢靠前,站在远处,摇旗呐喊:

    “休教走了潘太监啊!”

    “潘太监的老婆谁捉住归谁呀!”

    几位夫人无奈,只好放下昏迷中的丈夫,手举兵刃,且战且退。一直到了大门口,四女三男共是七员大将,一时杀得性起,视官兵如草介,砍瓜切菜一般,杀退守门官兵,连夜出城而去。

    老雷他们去了很久之后,老宁才战惊惊地从茅房里提着裤子出来,宁武甲确定潘又安的老婆和朋友们已全部撤退之后才敢出头,他着急地发问:

    “黄参军呢?”

    众人费了好大的工夫才在刑房的死人堆里找到黄文甲,老黄此时脸色蜡白、眼睛发直、浑身僵硬、手脚冰凉。大家又是找医生,又是采用土方子,掐人中、敲脊背、捋肚子等,最后灌下半碗屎糊汤终算才把人救醒。老黄醒来头一句就是:

    “走了?”

    宁武甲视黄文甲为主心骨儿,如舍了此人他将寸步难行,今见老黄醒来,老宁大喜过望,急切问道:

    “兄弟你这是怎么啦?”

    黄文甲吐出一口屎糊汤,摇摇头说:“不好说,不好说,能与将军还能活着见面,也算我拣了一条性命。请将军速命人将那个姓潘的松了桎梏,关入大牢好生侍候,明日打造囚车,派兵三千将姓潘的押入京城,此贼只可让皇上去发落了。”

    老武问是如何凭般着急,还没给这个小白相破相呢,让他日后再仗着自己的男色骗姑娘。老黄说:

    “哥呀,此水太深,不是你我所能轻易涉得过的,倘若弄险,必将吃大亏。”

    老武知道小黄足智多谋,因而不再细问,速命人连夜动手,即刻打造囚车,选派得力干将率军出发押解潘贼进京。

    黄文甲这一步棋加然不一定算高棋,但起码也不能算臭棋。他已领教了潘小子那帮婆娘们的厉害,昏黄的油灯下虽看不清她们的模样,只凭她们的口气和声势便足以领悟到这是一群极其难缠的雌虎,若是惹了她们,小命不说,全家休想再有一个喘气的。石头大了绕着走吧,凭他的力量和能力,决不可能是姓潘的对手。就是把他弄死了变成鬼,他也休想安生一天。人家虽已是凤凰下架虎落平阳,奈何雄风依旧、虎威尚存,他区区黄文甲仰人家潘又安鼻息的资格都不够,岂可与之匹敌、相提并论?

    宁武甲按照黄文甲的意见,为了转移视线,让潘又安的追随者不再对刺史府构成威胁。第三日便紧急打造囚车启程押解潘又安往京城进发。三千人的队伍,虽谈不上惊天动地,但也是浩浩荡荡。领兵的两位将军,一个叫盖世天尊云中龙,另一位叫旱地拔葱林有虎。两人出身将门,皆有万夫不当之勇。当年王书贵选兵拔将,也曾动过二人的脑筋,后来犯了和袁绍同样的错误,以貌取人。当时觉得此二人名份不够,职位太低,只是个偏将,因而弃之不用。云中龙使一把蟠龙扫风叉,叉子和猪八戒的筢子差不多大小,加上老龙力大无穷,一扫一大片,上阵杀敌威震敌胆,莫不望风披靡。林有虎善使双刀,两把刀各重百八十斤,老林乃是祖传刀法,舞动起来密不透风,上阵杀敌双刀飞起,专取上将首级。俩人勇则勇矣,武功也是天下无双,单有一点就是智商方面有欠缺,容易受人蒙蔽和*惑。因此出发时老宁吩咐在三,令二人言必听黄参军行事,不可恣意妄为,否则扣发半年薪粮。二人均有老母在世,而且皆是大大孝子,每次发了薪水首要一项就是给老母汇银两。听说不听话要扣饷银,顿时慌了,跪下磕头说:

    “大人,我们句句以黄参军的话必听,大人千万别扣我们的银子,老娘饿死了我们也不不活了。”

    老宁听罢笑道:“此事好办,听话就不扣。”

    老黄一路虽有俩力大无穷的力士保护,心里终还是突突不安,生怕潘又安的哪个老婆冷古丁从哪儿冒出来,一刀抹了他的脖子。为此,老黄一路尽是大呼小叫:

    “保护好犯人,绳子别绑得太紧,饭食要周到,饿瘦了皇上那儿可不好看啊!千万不能打犯人呀,谁打谁负责,小心我要了你小子的小命!好生给老子好好侍候着,进京有赏啊!”

    黄文甲这等说,分明是暗中给人递话,那意思是说:我可是事不由己啊!我并没有折磨你们的人,你们有本事到皇上那儿发话去。

    雷旭彬这儿,老雷和丹增、孟繁印兄弟自带了他们的可靠部下精悍弟兄共是一百来人,潘又安的夫人分作两队,尹天雪和雪里红跟随老雷行事,银杏儿和天山雪回海城报告消息。

    老雷的一百多人对阵黄文甲的三千多人可见不在级别,如要轻举妄动不到半个时辰就会被人杀得一个不剩,况且云中龙和林有虎皆是杀人不眨眼的家伙,此等形势雪里红俩人不是不知,所以也不再说啥。到了京城,她们想,皇上是潘郎一手扶起来的,他能忘恩负义?他敢妄杀护国大臣?潘郎手里还握有皇家颁发的免死金牌哩?这么一想,二位夫人也就坦然些,黄贼文甲势利小人,不过他好像也不敢再对潘郎下死手,嘴上也说得好听,且让他再多活几天也罢?

    昼行夜宿,渴饮饥餐,羁押潘又安的部队三月后方到京城。京城那边早有人报告给皇上,皇上这里又不知何人走露了消息。囚车刚一进城,便有无数的城中父老,倚立在街市两旁,翘首等待囚车过来,还有许多人议论高呼:

    “潘将军是功臣啊!”

    “没有潘将军就没有当今朝庭,怎能做出这样背信弃义之举?”

    “不要吵,不要吵,皇上英明,必定会有公断的!地方官造次,岂可蒙蔽英主?”

    “听说潘将军这回杀的是皇上小舅子哩!”

    “小舅子有啥了不起,为害一方,祸乱百姓就是该杀!”

    “你们说了都不算,就看皇上的金口玉言了。”

    “没事,潘将军管保没事,我敢打赌!”

    三千人的队伍直接护送囚车到了大理寺死囚牢里,黄文甲令人将队伍带回西凉,自己则和云中龙、林有虎以及数十得力干将找了个安静又安全的地方隐藏起来了。

第三四九章 万岁爷一桃杀三士() 
为两相同时办婚事其实并非皇上的失策,他的本意是两个女人各归其主,他在中间要落个大人情。本届皇上不同于上一届王书贵选中的那个嗜狗如迷的傻子,小伙人虽才只有十八岁,但是却继承了他皇爷爷的许多“优点”:出手凶狠、暗藏杀机、时候一到、天下归己。当然这事也不能全怪他,历史上但凡是有点主见的国主,哪个不是如此?不杀人巩固不了皇位这个道理怕是不用人教就会的。在他的翅膀尚未长硬长全之际,他决不敢贸然行事。因此,小皇上左思右想,不能因小失大,为了两个女人开罪了两个大臣头儿,如果人家联合起来找他的麻烦,他在这个位子上就不会有好日子过了。所以他当即立断,俩爱妃(未授实名)发回原籍各归其主。至于老华子的担心他的新娘是否被人拆了包装,这是多余的。皇上既已决定不纳二女为妃,因此不可能偷占那种小便宜,事情闹大了可不是开玩笑的。宫有的是绝色*子,又不缺这一个半个。当时为的是图个新鲜,现在不图了。

    至于说选中八月十五中秋夜同时操办,这一点也不是皇上的过错。是宁代皇后一句话提醒了他。宁红说:“陛下,眼看快八月十五了,就让他们两家团圆吧!”皇上一听,依计而行,说准奏,这才有了八月中秋两相齐办婚宴之说。

    皇上根据宁后(代)的建议,本想“一桃杀三士”来者,奈何手中只有两桃,而且又是两士,水到渠成,啥样都是现成的,和当年晏平生所处环境等各样都不同,所以他这一计难以实行。当初王司徒如果手中没有貂婵,他的美人计也无从谈起,更谈不到立下奇功。而且,经他谋划,副相华世雄有向他靠拢的迹象,所以他暂时不必着急,他才十八岁,有的是时间,不怕耗不过比他大十来岁的胡三等一些前朝的遗老遗少们。

    皇上本想去赴宴凑凑热闹的,奈何是两相同时大喜,他一时也不知究竟该去哪家好,正犹豫间,忽有内宫总管来报:

    “秉万岁,现有凉州刺史宁武甲着人送来家书一封,请皇上勘阅。”

    龙颜不悦,冷言道:“既是家书,送往宁代皇后处便了。这样一桩小事也来报告朕,莫非要把朕累死不成!”

    总管急道:“陛下且莫着急上火,如不是书上言明非要皇上亲阅,老奴借十个胆子也不敢骚扰皇上。”

    皇上见说,道:“即是如此,呈上来吧!”

    总管急忙从地上爬起来,双手将信扎递交皇上。皇上接过来轻轻瞄了一眼,果真信封上缀了两行蝇头小字,上写:皇上亲阅,其他人敢拆阅者,当斩!老臣宁言。

    皇上一见,知是丈人那里有要务相报,他迅将信扎打开,果然是条重要信息,报说: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凉州刺史宁武甲伏首报告皇上,捉得一条行凶做恶的大虫潘又安,微臣能不敢私自做主,现交于皇上亲自处理!”

    皇由看完信后又惊又喜,而且是大惊大喜,终于天遂人愿,这个潘又安自己送上门来,以后可怪不得朕冤杀忠良了。细一考虑,不由又暗自骂道:

    “老宁这个混帐东西,他杀了你的儿子,你要了他的命,一命偿一命,多好的机会呀,送来送去玩什么花样?这不是明明让朕左右为难的事吗?”

    皇上沉思半晌,两手背着渡方步。按他这个年龄本不是渡方步的年龄,可是经得事多了,尤其是遇上许多棘手难办的事不渡方步也不由他。皇上思来想去,这个潘又安必杀是肯定的,至于怎么杀、让谁杀,这要好好思虑一番。但是有一点,在杀潘又安之前,这个人还要好好利用一番,他还有许多死党在朝中,杀了潘又安也让这些人受到震慑,以后同党们不要走得那么近。

    潘又安杀人偿命理所应当,至于那个免死金牌还不是相个骗人的幌子,没收了他的金牌,按原样再复制一个铁的,上面胡乱镀些金粉和别的什么成份,真金牌成了赝品,让审判官琢磨着办去吧!

    这个审判官由谁来当呢?皇上第一个念头就是胡三。胡三和潘又安是铁哥们,又一转念不行,胡三鬼大,邪门歪道太多,他如果三日弄两日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