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太监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流太监郎- 第1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潘又安说:“我这回来是有重大事情和您商量的。”潘又安把自己的打算细细讲给太后听。

    太后听罢,稍稍一沉吟,道:“还是安儿想得周到细密,只是你一下子走那么远,如果娘想你了,去哪儿寻?”

    小潘道:“母后放心,我也不是不回来,过上三年两载,我是会回来看您的。”

    太后道:“那就依你的意见办吧,我一个人住在偌大的皇宫里,也挺不是滋味,还真不如跟你皇兄一道做一回寻常百姓哩!”

    潘又安道:“我就知道娘是通情达理的人,一说就明白。只有把您突发性安顿好了,我才能逍遥自在地好好过我自己的生活。”

    “安儿你说八王的后人里头选哪一个做皇上好呢?”太后问道。

    小潘不假思索地摇头说:“八王的后人不行,他们的先人和我们有仇,日后羽毛丰满了,还不找我们秋后算账?”

    “其他王爷我们也不了解呀!”

    小潘说:“我已经物色好了,先皇爷的第十二兄弟,如今在东鲁做小王,他的儿子一个叫‘世绩’的,今年刚好与我同岁,人品各方面都不错,选他来最合适。如太后同意,我明日便派人去把他招来。”

    太后赞许道:“难得你事事考虑得这么周到,那就这么办吧!不过你可别忘了,以后抽空进京多看看娘啊!娘也是有一天没一天的人了。”

    “娘您放心,儿这一辈子也不会忘了娘的大恩。没有娘,哪有我潘又安这一生的富贵呀!”

    “一还一报吧,你也别说,没有你小安子,娘这会儿怕是早就被人挫骨扬灰了。”

    潘又安笑道:“娘,咱娘俩这不是互相拍马吗?”

    太后不笑,正色道:“娘说得句句是实。娘不是那种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人。敌国破谋臣亡、飞鸟尽良弓藏非是娘的本性。”

    “娘啊,真可惜了!”

    “可惜什么?”

    “娘可惜是巾帼,若是须眉,这辈子必是一位好君王。”

    太后笑了,道:“娘若是个男子,这辈子如何进得了宫?不进宫哪里去做什么君王?好了好了,不扯那么远了,你还有事,我也不打扰你了。过两天新君一到,就由你吩咐颁旨吧!”

    半月之后,新皇即位,当朝宣旨:

    “先皇爷因嗜好与志趣不同,而且这几年皇上当得也有点儿累了,遂下定决心禅位于新皇。新皇登基,特封先皇爷为逍遥王,赐地十顷,城外修造逍遥王府,男女仆役各五百,禁卫军一队,赏金一万两,银五十万两供王府日常用度。

    “皇太后佟碧玉贤良端庄,用人得当,为本朝的稳固和强盛立下不朽之功勋,余生仍享受各种优惠待遇,特赐一根金鞭,打昏王,抽佞臣,按太上皇品位对待。百年之后,入皇陵,照君王规格,划地五十顷,殉万金,珍宝古玩等不计。

    “一字并肩王潘又安,功高盖世,与日月齐名。经本人再三请求,特开皇恩准其辞去官职并携十六位夫人归隐海岛,官封逍闲王,赏金九千两,银四十九万两。逍闲王本人赐尚方宝剑一柄,上可斩昏君,下可杀贪官,官军旧部两千随其赴海岛,因兼有护土守疆之重任,所需军饷,由当地府县按年按月按需供给。

    “十六位夫人,一一加封:

    “乌儿苏丹授正一品诰命夫人,加封号为春阳郡王;

    “曹花枝授正一品诰命夫人,加封号为华阳公主;

    “上官雪授正一品诰命夫人,加封号为朝阳公主;

    “尹天雪授正一品诰命夫人,加封号为云阳公主;

    “黄秋蝉授一品诰命夫人,加封号为凤阳公主;

    “阺氏梅授一品诰命夫人,加封号为贵阳公主;

    “雪里红授一品诰命夫,加封号为红阳公主;

    “天山雪授一品诰命夫人,加封号为紫阳郡主;

    “吕莲心授从一品诰命夫人,加封号为海阳公主;

    “银杏顿珠授从一品诰命夫人,加封号为西阳公主;

    “南桥枫叶授从一品诰命夫人,加封号为南阳公主;

    “朱琳琅授从一品诰命夫人,加封号为冬阳公主;

    “鲜爱莲授甲一品诰命夫人,加封号为临阳公主;

    “胡芬仙授甲一品诰命夫人,加封号为安阳公主;

    “薛碧青授甲一品诰命夫人,加封号为平阳公主;

    “魏新梅授甲一品诰命夫人,加封号为庆阳公主。”

    众位夫人均有数目不等的凤冠霞佩、绸缎布匹、珍珠玛瑙、金银珠宝等赏赐,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胡儒贵(胡三)足智多谋、忠心王事,特加封为太师,掌六部首辅,总理朝政,主生杀废立之大权。”

    王小五封太师,任左相,辅助胡丞相。

    华世雄封太师,任右相,协助胡丞相。

    张发存、黄仁封禁军都尉,官至武二品。

    贺老五等一班现任或故去的诸将皆有封赏。

    朱林宗骁勇善战,不避箭矢,立功无数,皇封武郎将,封号忠烈侯,主管兵部。并受逍闲王之亲自主媒,并征得先皇及太后恩准,将春妮嫁于朱林宗。

    齐光元追授为忠义侯、林如贵追授为勇烈侯,并拨款前去太平县潘家洼为二人重修坟墓,建陵园,为后人所瞻仰。

    张保保为华南镇守使,王横横为华东镇守使。

    分封已毕,群臣山呼万岁。

    傻皇上(现为逍遥王)高高兴兴地离开皇宫,因新址尚未建好,暂在潘王府小住。所有狗只不论大小公母均有宫内太监和役使人等小心搬入新居,按逍遥王的旨意按步就班摆置各就各位。狗笼、狗盆、狗具等皆是镶金嵌玉的,有专职管理人员对所有物件登记注册,丢一件是要杀头的。狗只更不必说,比人头贵重到那去了。宫中招个太监,十两银子足夷,买一条好狗进来,一千两银子以下的都是赝品。

    傻皇谢位之后,日子过得倒也逍遥自在,不必再耽心每日早朝迟到。有一点不同的是,他自己倒没什么,以后对人说话把朕改成我就是了。可是现在的人们见了他好像大厢径庭,磕头的不磕头了,行礼的也不行礼了,笑嘻嘻地冲着他望,有什么好笑的?唯有他的狗,和过去并无两样,因此他总结出几句话:世态炎凉,人不如狗哇!最势力的是人而非狗也,所谓狗眼看人低纯粹是瞎编胡扯。

    为朱林宗办完婚事之后,潘又安立刻决定即日出发,皇上的赏赐除了那把剑外其余他一概谢却不要,只收了十万两银子做军费。其余如家具陈设、积攒的银两、古董、珠宝等,或是就地分给周围的穷人百姓,或是上缴国库。如此等等,潘又安说:

    “我是光屁股进的宫,如今仍是光屁股离开。我所娶的老婆均与皇宫无关,都是我在外自讨的。荷叶岛我储藏了大量财宝,那是我从倭贼手里抢来的,按理说这一部分财产也应充公,但是我去那儿不光是养老,还兼有占住那块地方的责任。如不然,若干年之后有人会说那块地方是他们首先发现并开发的。”

    潘又安的夫人们并非都是坐轿的,乌儿苏丹、曹花枝、上官雪、黄秋蝉、阺氏梅、尹天雪、雪里红、天山雪、银杏顿珠、朱琳琅等这些人全都是马上女将军,南桥一贯是步行,坐轿的就只剩下鲜爱莲、薛碧青、胡芬仙、魏新梅了。当然还有一位行船游水的骁勇女将已经先行前去布置新家了,因而不在队伍之中。

    姐妹们骑马的骑马,坐轿的坐轿,大家年龄又相仿,义气也相投,一路上打打闹闹,说说笑笑。不日到了海城,吕莲心接住,姐妹们逐个又亲热一番。吕莲心安排大队人马分几拨登船,一连三日全体队伍方才汇聚岛上。

    荷叶岛上的建筑已经全部由倭式改为中式,吕莲心似有先见之明,除了后山兵营之外,山前湖岸边端端修了十六座四合院,唯独没有潘郎的。姐妹们嬉笑潘又安道:

第三零九章 战惊惊登皇位 慢腾腾露杀机() 
新皇即位,是为羊年,国号开泰,即日张榜天下,大赦囚犯,地痞氓流、小偷小摸、江湖骗子等一切牛鬼蛇神全都统统放逐回家,以求得消散社会怨气、保国泰民安、享歌舞升平。然而不久之后,这位新登基的皇爷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吃腻了,笙歌燕舞看烦了,万岁万岁的听多了也不够刺激了。忽一日他觉着什么有地方不对劲,偶然想起如在梦中一般,分明他看到背后有只眼在盯着他,搞得他如芒在背,如鲠在喉,浑身上下十分不自在。每次上朝,举目往下一瞧,哎哟妈呀,底下这么多人怎么全是生面孔呀!即便是有几个认识的,也是小寡*躺在别人家男人怀里,贴皮贴肉难贴心。

    朝堂上战惊惊,到了后宫才把一颗悬着的心搁在胸口窝里。逍遥王大太监潘公公潘又安即便有天大的本事也不敢在深宫给他安钉子。落下把柄,玷污了皇家名声,戴顶恶太监、大奸臣的帽子,后世文人不骂他姓潘的八辈子祖宗才怪。

    皇爷一入宫,立刻便有无数的美貌佳人簇拥着他。当然,这些长得非常非常好看的女人属他一人所有,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自古以来,女人生来就是供男人消遣的,特别是那些好看的女人。然而,天下之大,非皇家莫属。所有这一切都是他皇上一个人的,其余的,皇上开恩,打发他们蹭点残汤剩饭也就是了,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他潘又安。并肩并肩,说的好听,皇上和一个褪了毛的太监能并肩合称“并肩王”?即便他封王拜将,曾经叱咤风云风光一时,还不是借了他们皇家的灵气和威风?放他,狗屁不懂的穷小子一个,老死山中无人问津,称的什么王啊,当王八去吧!

    思来想去,皇爷最终才搞明白,每天无时无刻盯着他的那只眼,就是潘又安那小子。他最不放心他的原因是,扶他上台的是他,末了将他赶下台必定也是他。成也是他败也是他,此贼不除,国无宁日,皇上咬了咬牙说。

    御善用罢,下一个节目自然就是选陪睡的娘们了。皇上的老婆太多,多了有时也是灾,他就老常时间为此举棋不定,不知启用哪个好?都说女人是千篇一律的,才不呢!一个女人一本书,书皮子虽相似,内容却大相迥异,看完这本还想看那本。有的人读书成痴,阅遍天下名着,怕是与此同为一理。

    当夜皇爷选中的妃子是位刚进宫不久的美人,名叫宁红,皇命册封为宁贵人。

    宁贵人年方十七,小皇上一岁,正是娉娉袅袅豆蔻年华之际,和皇爷年龄又相仿,当夜两人初次见面未曾说话一句便直接嵌入正题。

    小姑娘虽然目不识丁,但知道俯在她身上的人是何人。这个男人可是管着天下的,比阎王爷还要厉害,阎王爷只能让人死,他不但可以置人于死地,还可以授人于利弊,上天堂下地狱都是他一句话的事。这人可是大大的惹不起呀,可不是一般的惹不起。所以她想问又不敢问,想说又不能说,任由这个男人对她费事费力地大做俯卧撑,反正只要他舒服就行。

    不过有一条,宁贵人有个毛病就是爱呤吟,*吟的声音又不是很好听。皇上一动她就喊,皇上一停她也跟着停。她极力想控制自己,可怎样控制也控制不住。她怕吵着皇上怕惊着皇上,坏了皇上的兴致,过后一直极其对这件事好一阵忐忑不安。皇上完事之后扭头呼呼睡去,她则一夜未能成眠。她怕皇上天亮醒来之后给她治罪,那样她和她的全家可就全活不成了。

    天亮之后,几个太监侍候着皇上穿戴整齐,净面梳妆,早饭也没吃就起驾上朝了。皇上临出门时,特意回头望了她一眼。这一眼看得她更是心惊肉跳,皇上的回眸不知是福是祸,他的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因而她根本无法找到答案。

    宁贵人自此之后度日如年,香茗不思,美馔不想,软榻不适,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整日就是苦艾艾地等着皇上对她的发落。

    皇上之报所以想起宁贵人,主要是因为她的响动。皇上入宫三年,宠幸妃嫔无数,唯独这个女子敢在他做事的时候轻轻的呼叫,娇嘀嘀的喘气,好像是为他的运作打节拍似的,过后想想,音犹在耳,韵味无穷。

    头回生,二回熟。上次一句话未说就先行办事,这次则一个是笑吟吟地说,款款细语,朝里朝外大小事;一个是侧耳倾听,全神贯注,尽知皇家烦心事。皇爷此时方把宁贵人奉为知己,所以破天荒地向这位末等皇妃问计朝政,共商社稷大事。

    事毕,皇爷兴致尚高,当即敕封宁贵人为贵妃。宁红大喜,正要行参拜大礼,奈何浑身*丝不挂,被窝里探出半个身子揖了一揖,算是谢恩了。皇爷哈哈一笑,道:

    “爱妃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