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太监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流太监郎- 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罢,武宫也不待小太监发话,挥刀劈头就砍。武宫的刀沉,小太监的枪快,开始的时候武宫还有进攻的机会,不多时便渐渐处了下风,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了。武宫大惊,不想中国民间有这般一等一的功夫,急忙停下手来,摆手道:

    “好汉且休动手!”

    小太监收枪回来,正色道:“何事?”

    武宫施缓兵之计,找借口道:“刚才你问了我名,我已如实作答。可是你还没有报上自己的姓名呢?这也是礼上不合、道上不通呀!”

    小太监哈哈笑道:“和你们这帮畜牲,讲什么仁义道德?好吧,我答应你,你若胜了我这杆枪便有名,你若胜不了我这杆枪便无名。来吧老猪,咱接着干。”

    武宫深感到小太监的手段,不敢再和他动武,遂往后一招手,大声喊道:

    “孩儿们一起上啊,拿下这个小白脸,死了的也行,回去赏钱可是大大的有啊!”

    瞬时之间,几十上百人的队伍将小太监和三员女将围在垓心,喊声杀声叫骂声乱成一团。倭人皆是些亡命之徒,听说主将有重赏,搞得好花姑娘的也是大大的有啊!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此时不努力,还待何时?

    怎奈是,驱羊围虎,再多也无用。小太监和他的三位夫人面无惧色,嘿嘿冷笑数声,抖擞精神分四个方向,各把住一条门户,四条神枪尤如四条发怒的龙蛇,张牙舞爪,无情地吞食着蝼蚁般蜂拥而至的倭兵,方才杀了个痛快!

    突然,有倭兵用倭语报告武宫:“大帅的不好,我们中了埋伏。我们的队伍,统统地被包围了的干活!”

第二三六章 抗倭寇总有吃里扒外人() 
说话间,小太监带来的两千人马突然从四面八方杀出,鬼子兵猝不及防,被杀得晕头转向,一时之间鬼哭狼嚎,喊爹叫娘。小太监和他的三位夫人犹如四只老虎从里往外杀,朱林宗率领的大队人马从外往里攻。朝庭军队虽然在人数上不如倭兵,奈何都是些精挑细选的精兵猛将,以一当十,十个胜百,况且还是两个打三个。倭兵侵入中华国土之后从未打过硬仗,所遇地方部队,不是望风而逃就是闭门不出,哪有今天这种阵式?个个都是死打硬拚,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的不要命的。将士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一向崇尚武士道精神的倭兵倭将纷纷像无头苍蝇似地哇哇乱叫着毫无目标地四处狂奔。他们本来可以有组织地发起突围,然而人生地不熟,又不知埋伏了多少人马,所以才乱成一锅粥。

    小太监突然发现在朱林宗的旁边,有一名骑黑马的大汉,年约十七八九,块头长相极是雄壮。只见他头上包块黑毛巾,手使两柄大斧子,络腮胡子,面如锅底,鼻孔上翻,钢刷子眉,鸡卵大的眼,一脸凶相,嗷嗷吼叫着,在朱林宗的指点下,冲入倭兵队里,见人就砍,不一会就被他砍翻了十数个。小太监纳闷:他的兵不敢说,将官有几个不认识的,啥时候冒出这么一位好汉?酷似猛张飞、亚赛黑李逹、比程咬金不差,强过尉迟恭。小太监越看越喜欢,但又不敢多看,怕误了手中的活儿,不小心被哪个倭贼砍一刀。

    也就是顿饭的时间,倭兵队伍十去五六。小太监暗自庆幸,兵强将勇,以少胜多出奇制胜,胡三兄弟用兵真如神哪!

    眼见大功告成,猛见远处来了一大队人马,大约有四五千之众。小太监抬头一看,打头的巧不巧正是那位刺史王友符。

    “别打了别打了!”人还未到声音先到了,王友符指着小太监冷冷的道,“给你说话呢,没听见吗?”

    小太监不由一肚子气,无名火三丈高,他有心一枪把这个狗杂种给捅了,但毕竟不是时候。他忍了忍,反问道:

    “王将军,扫倭贼有错吗?”

    “什么倭贼不倭贼的,我批准让你们打擂,竟打出倭贼来了?我问你到底是干什么的?”王友符瞅瞅小太监,忿忿道。

    小太监悻悻道:“倭寇犯境,沿海骚扰,杀人越货,强奸妇女,罪恶滔滔,人人皆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虽为生意人,杀几个倭贼也有错吗,王大人?”

    “你懂个屁啊!你们买卖人只知道坐在家里数票子,还哪里管得了国家兴亡之事?”王友符横眉冷眼道,“倭国虽小,但民风强悍,多有骁勇善战之人。而且国力雄厚,兵强马壮,他们科学发达,能造大船,倘若你因小失大,得罪了这些爷,惹得他们火起,倭国天皇爷派大军前来讨伐,到时候你拍拍屁股闪人了,这一大堆烂摊子谁来收拾,朝庭怪罪下来,是你应对还是我应对?”

    “哦!”小太监气得话都说不出来了,国家养了这么一些货色,饭桶倒也罢了,竟还吃里扒外?小太监道,“谁的屁股谁擦,这一摊子是我惹的当然由我来收拾。”

    “嘿,风大处说话不怕闪了舌头,不是看在王老丞相的面上早把你和你的同伙抓起来了。”王友符马鞭一指道,“你走吧,命令你的人赶快滚蛋,倘若再杀一个友邦士兵,我就让人动手杀你的人了。”

    小太监真是有些哭笑不得,他有心亮明自己的身份,一是不到时候,二是对这个人投敌叛国的深浅程度还不得而知,还需要时间了解,小不忍则乱大谋嘛,因此他不得不忍下这口气说:

    “好吧,我让你一步。孩儿们,咱撤了!”

    小太监的队伍头脚刚走,武宫急忙凑过来道:

    “感谢王将军秉公处理,这实在是一场误会,我们都是来看热闹的,没想到却遭遇了一场杀戮。将军你看,我们死的这些人穿着打扮哪个不是平民老百姓?”

    王友符道:“武宫先生,不是我说你,你们看热闹来这么多人干嘛?明摆着是闹事吗!”

    武宫道:“只要是王将军在海城驻扎一天,我的人就不会在海城闹事。还有一事不明,刚才这位自称是买卖人的,他手下怎么有之么多人马,按上朝大法,私蓄军队可是要灭九族的,王将军务必要细查。”

    王友符又说:“查不查是我们自家的事,这你就不必咸吃萝卜淡操心了。”

    “是是,这我懂。”武宫很客气的说,末了他又提出一个问题,说,“我们还想把这个擂台赛继续下去。”

    “我没听错吧?”王友符有些鄙夷地道,“你们都让人打成这样子了,不是我听了佐藤八作的报告来得及时你们早全军复没了,还敢再比武?这不是自讨没趣吗?”

    “这次比试的方法不一样,原先是马战,这次是步战,我们那儿叫相扑,你们这儿叫摔跤。”武宫解释说。

    “这倒是个办法,我知道你相扑厉害。不过人家如果知道你们换了打法,怯战不答应怎么办呢?再说,你们就有必胜的把握吗?”王友符一是怕小太监不干,二是怕倭人打不过,那几个娘们都那么厉害,他是领教过的,还有那个小白脸听说更有一手。

    “还由他们了?要赌就赌个彻底,他们不能见好就收啊!我手下有一员大将,名山本,全倭国相扑第一,你们支那人更是不可能有他的对手。”武宫信誓旦旦的说。

    “那就好!”王友符四下里一瞅,神神密密道,“擂台费可是一分钱也不能少,因为场面大你们双方都要多交些。”

    “这你放心,你说个数目,回头我就让人给你府上把银子送过来。”

    武宫此时不操心他损失的人马,他一门心思要把小太监给除了。他知道,倭国缺钱不缺人,只要把大批银子送回去,再损失一两千人也无所谓。中国通武宫更清楚,他遇上劲敌了,如果小太监这支神密的队伍不消灭,他更不可能把大批银子搞到手。

    小太监气呼呼地回到他的公寓(杜家园),胡三、华世雄接住说:

    “哥哥,祝贺你干掉了一两千倭兵倭将,怎么打了胜仗不高兴,干嘛还噘着嘴呀?”

    小太监把阵上的情况以及王友符说的话给他俩学说了一遍,胡三笑道:

    “大哥,你没有暴露身份这就最好,否则武宫带残兵败将撒丫子跑到倭国去,我们哪里去找?”

    小太监道:“我倒是不气倭人,我气的是咱朝中出的汉奸。刚杀了一个赵小高,又冒出一个王友符,难道咱朝里人都是这么没骨气的吗?”

    “这有什么奇怪呀,大哥?”华世雄摇头晃脑的说,“赵构手下有文武两大人物,一个铁定卖国,一个精忠保国,泾渭分明、忠奸立辨。再说,当内奸也不是咱国人的专利,外国不是还有个叫胡大的人吗,把他师父都卖了。”

    小太监和胡三、华世雄正要商量下一步如何行动时,刺史府派人送来战书,说是倭人要约他们继续打擂。小太监想也不想就说:

    “你告诉你们王将军,这一笔买卖我们做定了,只要是倭人我们就奉陪到底!”

    来人道:“还有一事说于你们知道,这回倭人要和你们比试的不是马上功夫,而是相扑,相扑究竟是啥我也说不清楚,你们各位应该有个思想准备才是。”

    “行了行了,只要是打架我们就应战。”小太监打发走了送信人。

    小太监回过头看胡三和华世雄正在面面相觑,小太监笑问:

    “怎么啦?跟个呆头鸡似的。”

    “你知道什么叫相扑吗?”俩人问。

    “听说过一些,跟摔跤差不多。”小太监不以为然的说。

    “相扑者多是些大力士,而且还是解开上衣,畅胸露怀的,样子很难看。到时谁出场和他们比,总不能让嫂嫂们去出丑吧?”

    “当然有人啊,到时你们就知道了。”小太监满有把握的说罢,突然他想起一件事,喊人进屋道,“快去请朱将军把日间和他一快打仗的那位黑将军请来!”

第二三七章 倭贼扫荡黑家庄() 
朱林宗领进来一个人,小太监吓了一大跳:这人看起来足有一丈开外,个儿高不说,而且粗壮无比,尤其是那一脸的胡子更是扎眼。小太监亲自下阶相迎,执其手道

    “壮士辛苦了!”

    “将军说哪里话?我叫黑风达,只不过杀了几个倭贼,谈何辛苦?刚听朱将军说了,方知哥哥非是常人。”黑风达说罢,推金山,倒玉柱,纳头便拜。

    小太监急忙双手扶起,道:“自家兄弟,何必如此?”

    黑风达泣道:“我全家被倭寇所害,多次求告官府无望,反被逐出衙门,将军今日专为扫倭来此,黑风达岂有不拜之理?”

    小太监不由有些感慨:此人看着是个粗汉,肚子里却装着许多细活,倒不失为一个人才?想起前时他在阵上的威武形象,不由发问:

    “壮士可曾习过武功?”

    “只会打架,不会武功!书倒是读过一两本,还是自己在家跟父亲学的,多少认识几个字。每年乡试,考官嫌我家穷貌丑,将我拒之门外,至今还是个没有名份的秀才哩!我每日上山砍柴,两把斧子倒是使得精熟。”黑风达实言相告。

    小太监越发觉得这黑汉可爱,又问:“壮士青春几何?”

    “虚度十九了。”

    小太监道:“小我一岁,不如咱俩结为兄弟,以后我教你武功如何?”

    “多谢师父大哥!”黑风达说着又要磕头下拜。

    小太监拦住,正色道:“以后不必如此,五湖四海皆兄弟,你我相遇都是缘分,别动不动就磕头。你和林宗都一样,只准叫大哥,不准叫师父,叫师父生份。”

    “知道了!”黑风达拱手站立一旁。

    小太监令人备了三牲猪首等物,焚香设祭,众弟兄一齐磕头,按次序排列小太监仍为大哥,以下是胡三、华世雄、朱林宗、黑风达。此为海城六兄弟,表过不提。

    黑风达由一砍柴樵夫一步登天和当朝兵马大帅拜了兄弟,此时尚蒙在鼓中哩!也是好人有好报,黑风达为人忠厚善良,而且又极是行侠仗义,为人诚信,几次在乱军之中救了小太监的性命,倒是谁占了谁的光还两说着哩!可见为人不可做大,大人物用着小人物的地方也是有的。英雄不问来路,好汉不讲出处,这也是小太监历来做人的根本。不是他在尘埃之中拜了出身低微的胡三、华世雄等做兄弟,哪有这以后的辉煌事业?随后小太监命人请出四位夫人,黑风达逐一拜见了各位嫂嫂。

    席间,小太监又让黑风达讲述了倭贼是如何祸害他一家的。

    离此不远,出城往南不到一百里路有个黑家庄,庄上住有百十户居民,也算是个大庄子。乡里人务农、打渔、行樵不等,大家相安无事,日子过得倒也逍遥自在。

    黑风达一家祖居此地,家穷如洗,上有二老双亲,还有三位姐姐。三姐之中,虽是一母所生,但是各不相同,大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