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宣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宣帝-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杜延年没有将这个话题说下去,而是微笑着转换了话题,说道,“在曲阜郡,延年碰到了一个少年天才,着实敬佩,如果此少年能够为朝廷效力,天下百姓必定受益。”刘德一听,也来了兴趣,这曲阜郡真的是热门,短时间内就发生了几件大事,现在又来了个被杜延年称为天才的少年,不知道是谁。

    杜延年说道,“其实,延年今天下午来宗正大人府上,除了跟宗正大人聊聊天以外,还有就是为此人而来。”聊天这件事情,刘德是不信的,他心里说道,我跟你很熟吗,你是霍光党徒好不好。

    杜延年见刘德没有说话,继续说道,“此少年名叫刘病已。”在杜延年说出刘强的名字之后,刘德若有所思的看着杜延年,他怎么提起刘病已来了,杜延年继续说道,“在曲阜郡的时候,延年跟刘公子有过两次长谈,可以说是大有收获!少年郎真是不可小觑啊!刘病已身份敏感,这个想必宗正大人比延年要清楚,但是此等治世大才,又是皇室宗亲,不用可惜啊。”

    现在刘德是真正明白杜延年的来意了,他是为了给刘病已说好话来的,刘德不禁点点头说道,“刘病已是卫太子遗孤,靠掖庭令张贺的接济抚恤,才得以长大,这个身份确实敏感。”杜延年接口道,“所以,刘病已能否为朝廷,为汉室江山出力,此事就落在了宗正大人身上。”

    刘德有点不明所以,杜延年看到刘德的这种眼神,于是说道,“恕延年直言,刘病已唯有宗正大人在圣上面前提及,由圣上考量决断,方才能为朝廷尽力,其他人等,有的人不会说,有的人不敢说,会说又能敢说之人,现在都不在朝堂之上。”刘德听到这句话,沉默了,卫太子嫡系一派,现在除了一个受了宫刑的掖庭令张贺之外,活着的都已四散逃亡,不知所踪了。

    刘德望着庭院说道,“德有一事不明,杜大夫不是霍大将军提携的吗?”既然杜延年跟自己表明了来意,刘德也决定不藏着掖着了,杜延年是否是霍光派来刺探自己的,这个得搞清楚,所以他也就直接说出了这个问题。

    杜延年好像并不意外,他看着刘德说道,“霍大将军提携延年,是为了朝廷,绝不是出于私心,延年也是一心为朝廷,为了汉室江山,才来宗正大人府上。我的父亲大人,受知于张汤张老大人,得到先帝垂青。皇恩浩荡,我们杜家备受恩宠,延年自然是要为汉室江山举荐贤才,更何况,刘病已本就是皇室宗亲,只不过因卫太子之祸,所以一直身在民间,这等大才,不用可惜,而启用此人,唯有圣上才能办到。”

    刘德知道杜延年说得是真话,因为孝武帝并没有废除卫太子之位,也就是说,卫太子即使死后,还是太子,而刘病已,也一直在皇室宗籍之中,他的身份敏感就敏感在这里,因为,他是正宗的皇位继承人!所以,只有昭帝亲自提及此事,方才合适,其余的人提及,都会被人怀疑他是何居心。

    刘德转头看向杜延年,说道,“杜大夫有如此忠心,我想圣上肯定甚为欣慰,此事,我会认真考虑思量,找合适的机会向圣上提及。”杜延年刚才说的很明白,他已经向刘德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明确说出自己肯定会站在汉室江山这一边。

    杜延年见话已说完,就起身告辞,而刘德,则直奔书房,看鲁安王给自己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书信写的是什么。刘德看完书信之后,感觉此事事关重大,必须得去建章宫面见圣上。曲阜郡太守孔成洋是御使大夫桑弘羊的嫡系,如果他想造反的话,不知道后面有没有桑弘羊的影子,若真是那样,此事定然小不了。

    刘德来到建章宫的时候,昭帝正在同金赏说着什么,看样子,心情还是很不错的。昭帝看到刘德进来,忙说,“快,给皇兄看座。”宗正刘德是真正拥护自己的,这个昭帝非常清楚。刘德忙施礼谢恩,坐下之后,看看昭帝。昭帝于是挥挥手,殿中其余的人,都躬身退出。

    刘德见所有人都退了出去,于是对昭帝说道,“圣上,鲁安王刘光给臣来了封八百里加急的书信,说了两个情况,是关于曲阜郡太守孔成洋?”昭帝皱皱眉头,问道,“安王说的什么?”刘德回道,“还是有关孔成洋谋逆之事,上次泗水邑邑令于安缴获的赃物,就是那批兵器,已经押解到了曲阜郡官狱,孔成洋并未第一时间往长安押解,再就是孔成洋现在在曲阜郡核实所有工匠名单,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鲁安王猜测,孔成洋是否想谋逆。”

    昭帝点点头,上次对孔成洋等人的处理,他就窝着一肚子火,但是没有办法,所有的辅政大臣都达成了一致意见,他只能妥协。孔成洋绝对与自己的好哥哥,燕王刘旦有勾结,但是所有人就是视而不见,此次,鲁安王给宗正刘德又来了书信,说出这个情况,更加让昭帝坚信自己的判断正确。

    昭帝问道,“那鲁安王怎么不上奏章?”刘德说道,“鲁安王只是根据这两种情况猜测,并没有真凭实据,他把握不准,所以先给臣写了书信,毕竟,奏章是要经过尚书令的。”昭帝点点头,所有臣子上的奏章,都是经过尚书令过目,再由内朝跟辅政大臣等人选择之后,才让皇帝过目,也就是说,昭帝看到的奏章,都是内朝跟辅政大臣们想让他看到的,所以,鲁安王要是上奏章的话,可能会被桑弘羊提前看到,这就走漏了消息,再者,就是鲁安王可能会被被人给抓住把柄。

    昭帝问道,“那依皇兄所见,此事该如何处理?”刘德答道,“臣以为此事宁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让人查一下孔成洋,没有最好,若有的话,至少可以提前预防,甚至是消灭于无形之中。”

    昭帝点点头,宗正刘德的话说到了他的心里,他叹了口气,说到,“可是派谁去呢?”没人啊!刘德说道,“臣有个大胆的建议,请圣上决断。”昭帝来了兴致,说道,“快快说来。”刘德说道,“如果说由鲁安王直接进行调查的话,恐有公办私仇之嫌,刘病已现在就在曲阜郡,是否可由他来进行调查?这样就可以堵住一些人的嘴了。”

    昭帝一听此话,禁不住说道,“杜延年给朕上了一道奏章,里面写了在曲阜郡的巡查情况,特别提到了刘病已,认为可堪大用,那么多人给刘病已说好话,朕都忍不住想见一见大哥的这位孙子了。”

    刘德一听,心说,看来这个杜延年还真的是真心举荐刘病已的,也真的是真心为汉室江山,于是刘德说道,“杜延年杜大夫,是杜周的小儿子,是个能吏,虽然是大将军霍光举荐提携的,但还是一心为朝廷的。”

    昭帝点点头说道,“嗯,看得出来。”他思虑了一会儿说道,“皇兄看这样是否可以,朕的圣旨不好下,由你给鲁安王写封书信,就让刘病已负责调查,鲁安王全权协助,无事就罢了,如果有事,朕必定为他撑腰。”

    刘德说道,“圣上英明,臣这就回去,给鲁安王写信,派八百里加急送回。”

第106章 高山等人出城() 
刘英等人经过摸排打听之后,终于确定了曲阜郡太守孔成洋在曲阜城内的六处别院,他们标记好具体的位置,来找刘强等人禀报。高壮在听完刘英的话之后,不禁骂道,“MMD,这狗贼竟然有这么多的别院。”刘英说道,“师叔,这还是确定好的,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的。”

    刘强点点头,说道,“再让弟兄们确定一下,另外,还有什么其他情况?”刘英说道,“还有就是孔成洋将泗水邑押解来的兵器,开始押解往长安了。今日早上,那个幕僚冯广陵亲自给他们送的行。”这是个重要的信息,鲁安王在给宗正刘德的书信中提到过这一条,没有想到孔成洋的动作这样快,这样的话,有点打鲁安王的脸。

    面对这个突然出现的情况,让刘强心里有点乱,他在屋内踱着步子,沉默不语。高山等人看到刘强如此,知道刘强在思考,也都默不作声,经过几个月来的接触磨合,他们对刘强的习惯已经有些了解,此事看来有些麻烦。

    刘强停下脚步,对高山说道,“大哥,此事还是麻烦你跟三哥走一趟吧,带着几个得力的助手,一路上暗中跟随押解兵器的官员。”高山一听,心想道,刘公子这是要我去劫了这批兵器吗,他自然没有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刘强,只是问道,“巨子,只是跟随吗?”

    现在孔成洋在孔庙中的别院躲了起来,曲阜郡府衙由冯广陵坐镇,押解兵器这样大的事情,按说得孔成洋亲自安排一切才合理,但现在是冯广陵出面,何必这样着急呢?凭着直觉跟经验,刘强感觉好像有点不对劲。

    刘强说道,“大哥,如果一切顺利,你们只是跟随就行,途中不必找他们麻烦。我给张爷爷写封书信,你一并捎回,到长安后,你们几个在长安住下即可,顺便寻找一下商铺,反正我不久也要赶回长安了,咱们在长安汇合。”

    高山点点头,他跟高壮都已经上了孔成洋的黑名单了,是被通缉的嫌犯,一直躲在鲁安王府内,现在刘强这样安排,也能够让他们不憋屈在鲁安王府的这个小院中里面,只是他们都走之后,刘强这里的人手是不是有点不太够。

    高山于是说道,“巨子,我与高壮都走的话,一旦曲阜城内行动的话,人手会不会不够?”刘强看看刘英,说道,“大哥尽管放心去就是,我想刘英等人也应该派上用场了,再说还有二哥鲁光。”刘英不禁面露喜色,青年人吗,总是希望能够干出一番大事业,以前的时候跟着师父,空有一身武艺,现在终于到了能发挥的时候了。

    傍晚时分,刘强鲁光等人想着趁城门将要关闭之际,将高山,高壮等七八人送出城去。高山几个人乔装打扮一下,带上斗笠,向城门走去,本来往日此时,是城门最松懈的时候,尤其是出城的人,从不盘查,偏偏今天都尉赵英正在城门巡查,所以城卫们不得不打起精神,盘查的比早上开城门都要仔细。

    都尉赵英见到刘强,在马上双手抱拳,说道,“刘公子,这是要出城吗?”到得这个时候,刘强也不好避让了,只得拱手道,“赵都尉,在下送送几个朋友出城。”高山与高壮混杂在这七八个人之中,他们也担心城卫盘查,毕竟是在通缉之中。

    都尉赵英简单的看了一眼高山等人,对着城卫喊了句,“这几个人不用盘查了,放他们出城。”刘强听到后忙拱手道谢,都尉赵英面无表情的拱了拱手,对着自己的随从说道,“收队,回营。”随着赵英的打马声,赵英的随从也排好整齐的队伍跟在赵英的马后走了。

    此时高山等人已经出城而去,刘强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也松了一口气,守城的城卫看着都尉赵英离去了,有的嘴里还嘟囔着什么,“赵都尉不知道犯了什么病,以前从来没有这个点来过。”另一个说道,“闭上你的臭嘴吧,上官也是你能随便议论的,最近不怎么太平,还是顾好自己吧。”

    第二天上午,刘强在屋内仔细考虑应该怎么行动,孔成洋的别院有六处之多,是挑选几处进入还是分散人马一次性全部突破,这个不得不慎重,万一在这些别院之中,搜不出罪证怎么办?这也得考虑。

    正在犹豫不决之间,鲁安王的管家孔方来到刘强的住处,说道,“刘公子,王爷有请。”刘强忙跟着孔方走向鲁安王府内堂,边走边问,“孔管家,还有其他人吗?”孔方答道,“归先生也在,王爷收到了八百里加急的书信,好像很高兴。”刘强点点头,看来长安那边传来了好消息。

    鲁安王见到刘强到来,哈哈大笑着说道,“病已快来,好消息,好消息啊。”等到刘强坐定,鲁安王对着其他下人挥挥手,内堂就只剩下了刘强等四人。鲁安王挥着手中的简牍说道,“宗正刘德给我回信了,圣上已经下了口谕,要对孔成洋进行调查,出了什么事情,圣上一并担着。”

    刘强一听,放下心来,这下所有的顾虑都可以去除了,他站起身来,说道,“这下太好了,还是安王殿下给力!”给力!鲁安王没有听懂,他哈哈一笑,说道,“不是我给力,是你给力。”他以为刘强说的是威武的意思。刘强等人有点懵,鲁安王说道,“宗正在书信中说的明白,此次调查,由你来全权负责,所以给力的是你啊。”

    不仅是刘强,包括归铭等人都愣住了,刘强说道,“不会吧安王殿下,你在书信之中也没有提起我啊。”因为书信刘强是看过的。鲁安王说道,“这就是圣上的英明之处啊!我估计宗正刘德也应该举荐了你,病已,你在圣上的心目中,已经是汉室的拱卫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