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宣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宣帝-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连,一直不得志,现在在泗水过着半隐居生活,学问再好,想在仕途有所作为的读书人也不会拜在他的门下,为毛?因为他不会成为梯子,让弟子们顺着爬上去。

    巫蛊之祸已经过去那么多年,往事已经尘封,所有戾太子事件中受牵连的人也都无碍,但是想着再有所作为,这个就绝非可能了,位子就这么多,谁会腾出来让与别人呢?更何况许公他们所崇奉的春秋谷梁派,朝堂之上,没人赏识跟重视,为毛?现在是君权冷落时期,一个主张君父第一的学派,怎么可能会受到重视。

    那这个许仲孙为李如月赎身,意味着什么?李如月的美貌是无疑的,孔成洋也曾经垂涎三尺,但是在知道意图接近李如月的人,都蹊跷的出现这种或那种意外,他果断的断了自己的念想,一个将自己看的最重的八面玲珑的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不会为了一时的冲动或者所谓的尊严,从而给自己造成伤害,而且会将事情处理圆满,尽量的不给自己带来麻烦。

    当初武帝生了一丝怜悯,将李如月从黄泉路上拉了回来,定下苛刻的赎身条件,其实就是摆明了不让李如月赎身,没钱的良家子弟不会为李如月赎身,这种人一般清高,声名就是他们的武器之一,有钱的良家子弟不会缺女人,风流倜傥是他们的追求,可是女人在他们眼里也不会这么值钱。五百金,能得到多少美女,他们不会为了一颗仙草放弃整个草原的。

    曲阜太守孔成洋将公牍递与幕僚冯广陵,笑着说道,“最近这个泗水邑真是邪性,什么新鲜事都出在他们那里,喏,冯先生看看这件公牍。”冯广陵接过公牍仔细看了一遍,问道,“大人,这个李如月就是李广利的那位。。。。。”孔成洋点点头。

    “这事确实是蹊跷,要说这许仲孙,且不说家财能不能赎的起这位李明月,就是他老子许公那一关也不好过吧。”在鲁国的读书人中,谁都知道这位许公的正直与臭脾气。

    孔成洋点点头,说道,“是啊,冯先生怎么看这件事?”冯广陵沉吟道,“是不是泗水邑又有什么变故?”最近泗水邑一直不消停,实施什么新条例,还很得民心,这也让孔成洋跟冯广陵等,更加下定决心要在秋赋征这件事情上面,将泗水邑邑令于安拿下。

    孔成洋听到这话,对着书佐问道,“泗水邑来人可在?”书佐答道在的,孔成洋让书佐将泗水邑差役叫到内堂。等泗水邑差役来后,孔成洋温和的问道,“最近泗水邑有什么新鲜事没有?”

    泗水邑的来人是个老差役,传送公牍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这次却是太守大人亲自问话,他不知道出现了什么问题,跪在地上战战兢兢的答道,“不知大人问的是哪一方面?”这点常识还是有的,回话不当,可能就麻烦上门。

    孔成洋笑了笑,说道,“最近这一两日的,什么新鲜事都可以。本大人虽然一直未及泗水,但对你们泗水却非常关心,通过你,也了解一下治下之民的情形。”

    差役听后,紧张的心情稍微差了一些,他回答道,“最近泗水最新鲜的事情就是,御敕灯笼工坊开张,当今圣上御赐匾额已经挂上。”曲阜太守孔成洋与幕僚冯广陵相互看了一眼,这件事情没人汇报。冯广陵问道,“这个御敕灯笼工坊在哪里开设?”差役答道,“回大人,在泗水邑以前的西市。”孔成洋知道那块地方,他的小舅子张长年已经来信告诉他这件事情,千金买的地,成了御敕灯笼工坊。

    “还有没有?”孔成洋继续问道。“还有就是泗水昨日去了些富贵之人,都是去御敕灯笼工坊的,呆了几个时辰,又全都走了。”孔成洋听后兴趣大增,“这些人都是哪里的?去御敕灯笼工坊做什么?”

    差役回答道,“回大人,这个小的实在不知。这些人并未在泗水邑城内多逗留,都是在御敕灯笼工坊内呆着,工坊门口有人把守,外人进不去。就是中午在泗水邑城内吃过一餐,还有人骂骂咧咧说泗水这个穷地方,连个像样的饭食也没有,其实他们中午用的饭食已经是最好的了。这是万仙酒舍的店主张贵说的,御敕灯笼工坊在订餐的时候,要的就是最好的饭食。”

    太守孔成洋与幕僚冯广陵仔细消化着差役说的这些话,却发现没有一点头绪。冯广陵问道,“其余的还有没有?”差役想想,摇头道,“最近几日就是这些事情,其余的没有了。”

    孔成洋挥挥手,让差役下去,冯广陵说道,“这个李如月,如今也没人关注,兴许就是许仲孙见色起意,泗水邑已经批了,大人不如就做个顺水人情,估计也不会出什么差子。”孔成洋点点头,李如月以前确实是个烫手山芋,现在是一点利用价值也没有了,于是他说道,“就依冯先生所言,还有一个事情,据说朝廷秋赋征收的巡查上官,不几日就会到,冯先生带领府衙内的一干人等也做一下准备。”

    李如月赎身的批复当日就下发了,刘强等人很高兴的为昌邑王刘贺等人送行,临别之际,李如月对着刘强深深一蹲,行了一个大礼,刘强赶忙将她扶起,李离说道,“认识刘公子三生有幸,来日有缘再见。”说完众人作别,李如月,李离二人随同刘贺踏上了去往昌邑国的道路。

    回城的路上,田地里的谷粟叶子已经泛黄,看样子收成还是不错的,许仲孙说道,“要搁在往年,泗水邑应该还是比较好过的,现在可把于安于大人给愁坏了,近几日,都在借酒消愁。”刘强笑道,“那个家伙就是贪酒,什么借酒消愁。”许仲孙正色道,“这个是真的,于大人自从深入百姓之后,确实改了好多脾性,看那个样子,是想着好好做这个邑令的。”这个刘强倒没有想到,看许仲孙的神情,说得应该不是假话。

    两人来到邑令府府衙,见到邑令于安于大人,幕僚闫靖元以及邑尉杨通都在内堂沉默着,众人见刘强与许仲孙进来,都起身迎接,于安还忙说道,“大哥来的正好,正要去找你,有件棘手的事情,你来定夺一下。”

    刘强坐定之后,于安于大人看了一下邑尉杨通,于是邑尉杨通对着刘强说道,“刘公子,我们有两个兄弟被害了。”刘强一听,吃了一惊,泗水邑现在可以说治安良好,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他问道,“在哪里?什么时候?”

    “龙云山,昨日夜间。”杨通的回答异常简短。

    龙云山,刘强的脑海里立刻涌上了一个词——私盐道,那应该是与私盐贩运有关了,刘强沉默下来。于安等人见到刘强的表情,与刚才的反应大相径庭,都感到有些纳闷,于安问道,“哥,你不再问问。”

    刘强点点头,问杨通道,“跟了多长时间了?”于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他看看杨通,杨通带着惊讶的神情如实回答,“其实已经有两个月了。”

    刘强继续问道,“为什么一直没有动手?”杨通看看于安于大人,说道,“刘公子可能有所不知,龙云山有条私盐道,私盐贩往来频繁,但是这里面情况复杂,所以一直未有禁绝,自上次于大人开始实施新条例,泗水邑捕头跟差役们都想建功立业,开始甄别私盐道上行人,结果发现三股陌生人,这几日本想着收网的,结果两名监视的弟兄先遇害了。”

    于安于大人说道,“在我泗水邑下辖下,竟然存在此种事情,我这个邑令大人竟然不知,杨邑尉,你怎不向本大人汇报。”这就是责备跟问罪的意思了。邑尉杨通面露难色,说道,“这个嘛。。。。。。”

    幕僚闫靖元给他解围道,“此事个中复杂,老大人在世时,对此了若指掌,杨邑尉并非是有意隐瞒大人的。这条私盐道,本不需动的,也不能动的。”说完,他看着邑尉杨通。

    杨通说道,“这个在下还是晓得的,老于大人在世时也叮嘱过,只是于大人实施新条例,凡是作奸犯科之事,拿住之后,处罚的钱财有一半会奖励差役们,弟兄们平日没什么油水,所以就出主意说破几个有油水的大案,就盯上了私盐道。这里面的厉害还是明白的,前期一直在甄别,就是想着抓几个陌生的或是单干的私盐贩子。”

    现在刘强等人明白了邑尉杨通他们为什么这么干了,而且做了长时间准备,可能是准备收网时,或者就在收网时折掉两个兄弟,差役这一死,事情可就大了。

第67章 授计杨通() 
所谓的政治,就是正确的治理,所谓政客,就是永远正确治理的客人,自古以来,所有的职业官僚,都不会将一处一地当作自己的家,他们的信念,只有一个,就是往上爬,越高越好,那在往上爬的过程之中,自然不能出错,所有见不得光,上不得台面的事情,都在暗地里面做。

    这些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相互斗争跟倾轧之时,台面下是事情不动,不说,不揭露,这是官场规矩,也是官场老油条跟官场新秀的重要区别。

    朝廷实行盐铁酒专卖的国策,这个自然是得执行,但是专卖这里面的利益太大了,而且专卖确实能够导致专卖物品价格畸高,因此,走私必然泛滥。曲阜郡太守孔成洋作为一郡太守,还是专卖国策的提出者,实施者桑弘羊的铁杆,曲阜郡专卖里面自然是有他的莫大利益,既然专卖利益无法均沾,其余王侯豪强自然是要设法在走私盐酒之中获取利益。

    这些走私之举,孔成洋也睁一只闭一只眼,均衡一下利益,当然私盐的存在,也不至于压迫百姓过甚,有利于曲阜局面稳定,甚至是自己也参与走私,钱不赚白不赚,谁会嫌弃钱多。

    这些已故泗水邑邑令于增年以及幕僚闫靖元自然也明白晓得,本身他们两个就为鲁安王打理着泗水的生意,其中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走私盐的中转,邑令杨通也是在官场混了多年的人,官场的道道自然也是门清,邑令大人既然不让动,自然就不能动,而且作为邑尉,在私盐道上收取过路费,也是他跟手下弟兄们的重要收入来源,只是刘强现在提出的奖励条例太诱人了,下面的人心思就活泛了,所以他们想着收拾几个陌生面孔,一是发点财,二是也有点政绩。

    邑尉杨通接到手下差役秦小七的报告,说是其中一帮陌生面孔的人,大概有三四个,推着两辆独轮车,背着一个大背篓,正从新泰方向赶过来。谁知道这些生面孔竟然敢杀差役,等邑尉杨通领着差役赶过去时,留下监视的两个差役已经死在龙云山的山路上,这些人也不见了踪影。

    刘强听完之后,看着邑令于安于大人,问道,“贤弟怎么看。”于安于大人看了一圈周围的人,说道,“我,我怎么看。我哪有什么看法啊,哥。”这种事情怎么处理,他还真的不知道。

    刘强转向了幕僚闫靖元,“闫先生?”闫靖元说道,“按理说,死了差役,这个是大事,可是私盐道情况复杂,至于害死两名差役的贼犯,现在也无从着手,依我看,还是要从长计议。”

    刘强点点头,说道,“我认为闫先生言之有理,贤弟,依我看,这件事情先暗中调查,对私盐道加强监控。目前重要的事情是秋赋的征收,等秋赋征收结束之后,再全力去做这件事情。”众人都点点头,只是邑尉杨通心有不甘。

    提到秋赋征收问题,于安于大人就长吁短叹,昨日已经摸到鲁安王的底了,知道这次肯定没人出来保全自己,所以他的情绪也就不高。“秋赋征收有什么好说的,能征多少就征多少呗”于安说道。刘强点点头,众人也都沉默无语。

    于安于大人突然咬着牙发狠道,“反正TMD是免官罢职,老子还就是不征了,与其给孔成洋那个王八蛋添彩,不如让百姓们念我个好,这样我这官也没算白做。”昨日午间与鲁安王喝酒,于安虽然没有得到鲁安王在秋赋征收上保护自己的承诺,但是鲁安王赞赏了他的施政,还说等过了秋赋征收这一个坎,再想办法提携自己,既然秋赋征收任务实在完不成了,那么干脆不做,直接积攒自己的好声名得了。

    对于于安的这个决心,所有的人还都蛮意外的,这于安费尽心思好不容易接了自己父亲的班,也是个喜欢威风,喜欢摆架子的人,怎么干脆放弃了,所有人都不知道于安是在发泄,还是真的就不征收了。

    于安看众人没有说话的,接着说道,“明日早上召集邑令府府衙官吏差役在大堂集聚,本官要训话,这次秋赋征收,不得催缴,不得强制百姓,秋赋征收至十月中旬截止,过期不再征缴。”

    幕僚闫靖元听完之后说道,“此事依在下看不妥,这个还是不要公布的好,容易落人口实,易被上官给扣上渎职之名。”刘强也点点头,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