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宣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宣帝-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人纷纷点头同意。

    刘强继续说道,“现在关键问题是,贤弟要将邑令府衙所有的官吏及差役召集起来,做一下鼓动,将一些规矩明确告诉差役们。一些具体的,比如打架斗殴,若哪个差役当值,制止或者罚没当事者钱财,可以给以奖励,罚没的钱财可以给与三成甚至五成的奖励,这样差役们就会有心去做。”

    “这个没问题,哥,你拟章程,小弟给他们宣布,哪些兔崽子不执行,先打断他们的腿。这样,今晚你还是写一写这些章程,明日上午教我背一下,明日午后,我就点卯,将所有这些同他们讲好,谁若敢不听,打折他们的腿。”

第46章 灯笼事业筹划() 
刘强回到淳于泽家中,只有淳于珊姐妹在家,淳于**例扑上来让刘强抱起碰碰头,淳于珊笑着对刘强说道,“回来了。”刘强点点头,笑着说道,“回来了。”这个画风,不知怎么就让淳于珊联想到,外出的丈夫归来,小儿女扑上来让父亲抱抱,妻子笑着迎接,夫妻间就是简单一句回来了,她的脸上有些泛红,忙说道,“我去给你煮茶。”

    刘强放下淳于艳笑着说道,“不用了,有点事情要忙,如果高叔叔他们回来,你让他们到东厢房来。”淳于珊有些失望,还是点点头嗯了一声,刘强就一头钻进了东厢房。淳于珊看着他的背影,呆了半晌,直到淳于艳拉着她的衣角喊了声姐姐。

    高山与彭祖,长乐回来后,直接进了东厢房,高山问道,“公子找我?”刘强正在低头思索写着画着什么,听到高山说话,抬起头来笑着说道,“高叔叔,是有事与你相商。”刘强只要说是相商,就是比较重要的事情,高山严整颜容坐下来等着刘强说话。

    “是这样的,圣旨已经下发,需要向皇宫里面进贡灯笼,因此灯笼作坊的事情我想立即启动,以前说的那些计划可能需要变动一下。当然,说好的分成的是不变的。”刘强先将这一条说出来,让高山放心。高山摆摆手,表示没有将这一条放在心上。

    刘强继续说道,“灯笼的制作技术,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核心技术就是里面用蜂房熬制的灯芯制作,这一点只要不是制作人向外透露,一时半会的其他人想不出来,但是灯笼外壳,只要手巧的工匠,拆卸一两个,也就能够明白怎么回事,仿制的话也很容易。所以,要想利用灯笼作坊发大财,我们必须利用仿制者在仿制出来之前的这段时间,赚取尽可能高的利润,第二就是在仿制者仿制出来之后,得利降低的话,也能够有效的抑制他们的竞争。”高山点点头,这一点他是明白的。

    “如何做到这两点,我想有几个方面要做,一个是尽可能快的在一十三州繁华的封国郡邑扩大规模,二是制作售卖分离,三是蜂房熬制只放在泗水,由专人制作。”这个在西汉,就是属于比较高级的商业思维了,高山就听不明白了,他的眼睛写出了不懂二字。

    刘强解释道,“第一点呢,需要高叔叔去做,我想是这样,尽快的在冀州,兖州,青州,徐州,豫州,司隶校尉等州郡,如果可能的话,幽州也算上,这几个靠近曲阜的地方,找到你可靠的子弟或者亲属,由你直接或者可靠的人介绍也行,每个地方根据繁华程度,找到一至三个灵巧可靠的人出来,让尽快来泗水学习灯笼外壳的制作,学成之后,去当地建立灯笼作坊制作灯笼外壳,如果没有合适的人,我们到时从泗水派人过去也行,这样,会节省很大的运输成本,同时会快速扩大规模。当然,这里面怎样同这些作坊分利,你来考虑决定,我不参与。”这是把利润分配交给高山来做,让他完全掌控人事跟团队,也是让高山放心,高山点点头。

    “如若是放心的亲近子弟,学习灯笼制作,可以不收取钱财,若是不相熟的,我建议先收取高额的钱财。这个与奸诈无关,是为了控制灯笼制作蔓延,如果缴纳了高额的学习费用,必定会谨慎的教给别人,甚至就当做不传之密,亲近的人也不教给。当然,这一点你考虑,我也不参与。”通过这些天与高山的相处,已及龙云山与高壮,赵成的接触,刘强相信高山是一个劳苦大众的领导人,手下必定有一帮小弟,再者高山同情劳动人民,又讲道义,所以他提出来这一点,高山点点头,在商业方面,甚至许多谋划方面,他是非常信服刘强的。

    “第二点就是,我们也实行专卖制度。”专卖制度,这个是朝廷才能够实行的,个人怎么能实行专卖呢?刘强看着高山跟彭祖两个困惑的表情,说道,“我们的专卖是专卖灯笼,现在天下只有我们会做,这就是专利,独一份。我想我们在以上几个州郡先搞,以后扩大到天下一十三州,每个繁华的地方只交给一个或者两个商户售卖,当然,我们在当地的作坊只供应这一两家。假如这样,灯笼所售必然利润丰厚,那么这样的商户,必然也会主动帮助我们保守秘密,抑制竞争。这对灯笼的长久生意有莫大好处。”这在刘强生活的前世,就是简单的商业代理制,但是作为高山与彭祖听来,就是不可思议的妙招了。

    “当然,在取得这个售卖权时,先要付出不菲的钱财,谁给的钱财多,我们交给谁做。这些大的商户的寻找跟选择上面,我想去一趟曲阜,让安王殿下介绍一些,咱们的人马有相熟或者认识的也可介绍,总之得是豪强富户。如若顺利,我想在半个月内,将这些豪强富户们召集来泗水,或者曲阜,让他们竞相争取灯笼售卖权。这事,也得抓紧进行。尤其是以上六个州郡。”这就是简单的订货会了。高山点点头,既然听不懂,应着就是了。

    “当然,第三点就简单多了,我们在泗水建立灯笼作坊时,单独在一个地方建立蜂房熬制的房屋,只制作灯芯。以后各个地方的灯芯,由泗水运去,等到了一定时机,再教给各个地方作坊自己制作。大体的计划就是如此。”

    刘强说完,歇了片刻,让高山消化消化。高山说道,“什么事情公子但管吩咐便成,这些许事情,我也不懂。”

    刘强点点头说道,“高叔叔,大体计划就是这样,现在需要做的有两点,一是你需要抓紧招到能工巧匠来学会灯笼制作,并抓紧赶制出一批,图样我会给你。二是我这里有个大体的图纸,你看一下,能否半个月内建起来这么一个房子或者搭起一个棚子。”说着将图样拿给了高山。

    高山一看,只见刘强拿过来的是一张方方正正的图册,里面空空荡荡,只是在空荡的房子里面标注了很多东西。“公子,这个是作坊吗?”其实刘强画的是一个礼堂,他指着图样给高山解释了一遍,比如高台怎么样啊。前面怎么样,后面怎么样啊等等。高山听后,说道,“这个简单,如果是简易的,能够很快搭建起来,如果是宫殿般的屋宇,可能需要一些时日。”刘强说道,“简易的就可以,只要结实便可,到时候拆掉或者改做作坊。这些方面的事宜,那我就全部交付给高叔叔了,让长乐帮你来做,什么事情,你尽管吩咐。需要钱财,尽管取那些金子来用就行。”

    第二天早上刘强与彭祖来到许公的别院,见到江公许公有些忧心忡忡的样子,他们两个有些纳闷。江公首先开口说道,“昨日晚间仲孙来过,将昨日你对邑令于安等人所授的机宜讲与了我与师弟,这件事情,虽然与邑令于安有益,然而终会陷百姓于水火,而且,也并非能够帮助邑令于安渡过难关啊。此等奸诈机宜,并非君子之道,我等想来你并不应该如此的。”

    刘强一下子明白过来,原来是为了昨日的事情,他说道,“此事只是弟子的一些不成熟的谋划,所以未曾禀告师父。”接着,他将房门掩上,对着江公许公如此这般的讲了一番。江公,许公与彭祖都睁大了眼睛,刘强最后说道,“此事需天时地利人和,但愿一切顺利。此事若成功,皆大欢喜,若失败,则对百姓有益无害。”

    江公笑着对许公说道,“此事真如此,倒也是好事。只是那个邑令大人于安。”许公挥了挥手,说道,“此事于他也没甚坏处,至少会博得好声名,有这个,就足矣。”江公点点头。刘强说道,“此事唯有我们四个知道详情,还望师父师叔莫要告知他人,仲孙兄也不可。彭祖亦不能告知他人,包括长乐。”众人都点头应允。

    江公说道,“如此说来,近些日子,你便不用来学习了,尽管去做需要做的事情,有用到我们两个老朽的地方,尽管来说。学业的事情,等这个事情过去再说吧。再者,学习本为应用,以你现在所为,只是会些知识,懂些典故,也非必要。”刘强应诺,便辞别江公许公,自许公别院去往了邑令府衙。

    刘强彭祖两人来到邑令府衙内院,邑令于安于大人,幕僚闫靖元跟许仲孙,已及武六等人已经等待在那里,于安也没有了前两日的萎靡不振,又踱起了那个难看的官步,见到刘强进来,一边狗腿的迎进内堂,一边颐指气使的吆喝着武六上茶。

    刘强坐定后,将手中的简牍放在了几案上面,说道,“所应公布的内容,我都已写在了上面,你们看看,还需要修改或补充否?”几个人相互传递着看了看,都说没什么补充,然后于安一本正经的说道,“待会儿本大人只是训话即可,至于宣布事宜,由吏薄闫先生去做。”说完此话,换做了一个谄笑,对刘强说道,“哥,你好好教教我怎么说。”

第47章 泗水邑的新政(一)() 
泗水邑令于安,主簿闫靖元,刘强等人来到邑令府衙大堂时,邑尉杨通,与众曹吏,如典狱孟洪,户曹王亮等差役已经等候在大堂跟堂前的府院内,懒懒散散的什么样的姿势都有。武六一声大喊,“邑令大人驾到。”杨通与孟洪,王亮六班差役呼呼啦啦的往大堂上一聚,文武左右分别站好。

    以泗水邑规制,本该有官员四名,以前的邑丞是曲阜太守孔成洋的人,被邑令于增年给挤兑走了,所以官员就只剩下邑令于增年,主簿闫靖元,邑尉杨通,现在则成了邑令于安,主簿闫靖元,邑尉杨通,以及一干曹吏差役等。

    前泗水邑令于增年除了担任泗水邑令这一职务外,还要帮鲁安王在泗水照看生意,为其敛财,当然,这其中自然也得为自己敛财,所以无事并不升堂,也不招急泗水邑府衙中所有官吏差役集聚,都是各司其职,有什么事,府衙后院一商议,邑令大人一拍板就办了。好在泗水是鲁国国都曲阜的拱卫之地,自古就受到儒学熏陶,民风淳朴,平素也没什么大事,偶尔鸡毛蒜皮的邻里纠纷,大多是邑令杨通与亭长,族长等一合计就解决了,真正的大事还就是每年的秋赋征收事宜,府衙上下全部人员都得动员起来,这一次召集所有府衙人员,都以为是秋赋征收事宜。

    邑令于安在大堂里踱着并不熟悉的官步,挨着在众曹吏差役面前转了一圈,接着站在大堂之前,双手插着腰,看着站在院子里面的差役。所有的曹吏与差役都被这位新任的邑令大老爷给看懵了,虽然大家都知道他是已故邑令于增年大人的小儿子,知道他什么德性,但是这邑令的官服一穿,自然带了几分官威,又是第一次作为邑令大人出场,还行为这么怪异,曹吏差役们都有些不知所措,嘈杂声也没有了。

    邑令于安于大人还是比较满意这个效果的,心说刘哥真的是有一套,这样做确实神气。他定定的呆了一刻,突然用他的公鸡嗓说道,“你们这些人,看看,看看你们自己!”曹吏差役们都被于大人的突然发声吓了一跳,接着一愣,心说,我们这些人怎么了,平时不就这个样子吗?

    就听邑令于大人接着说道,“看看你们,一个个像邑令府衙中的公人吗!穿戴不整,举止松懈,哪里有一个公人的样子!邱三!你看看,你的外衣都脏成什么样了,也好意思的穿出来,这是邑令府衙,还是要饭的地方!”

    所有人都看着差役邱三,哄堂大笑起来,差役秦小七叫道,“邑令大人,邱三把婆娘给打跑了,没人给他洗衣做饭,现在可不要饭来着。”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你也别说,于安还真的挺灵透,刘强让给众人先来一顿训斥,找个典型重点指出了,他做的还真是非常到位,这一开头,既点出了邑令府衙的现状,还没让所有差役反感抵触。

    “笑什么笑!笑什么笑!你们还有脸笑!自今日起,本官要严整府衙,要改变现在的风貌!如今圣上英明,政清景和,我泗水邑亦要体现出来这盛世景象!全面改观!对,是改观!”他一边踱着官步,一边走到大堂邑令大人的位子,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