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宣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宣帝-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天晚上,大哥提早看出来孔成洋那老贼的奸计,我就着了他的道了,若是那样,小弟我还不知道现在在哪个牢里吃牢饭呢!脑袋也不会安生的长在头上,在这件事上,是大哥救了于安,大哥你就是我于安的再生父母!”说完,一扬脖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刘强心里说,什么乱七八糟的,一会哥,一会儿父母的,不过他笑了笑,说道,“于大人言重了。”说完陪着于安将酒杯中的酒饮尽。

    “不,哥,于大人别人能叫得,你叫不得,你是我大哥,以后私底下千万不可叫我于大人,那样小弟会不高兴的。”义正言辞的说完,又谄笑了一下,说道,“当然守着外人,比如公堂之上啊这些个地方,大哥做做样子,喊我声于大人,也是维护我于安的面子。”

    对于于安这样的人,刘强以前见的还是比较多的,所以他也不客套,直接说道,“好,以后私底下我就称呼你为贤弟了。”

    “唉,这样就对了,我的好大哥。这第二杯酒,小弟感谢大哥为我做的这些灯笼,没有大哥的灯笼,我为父亲做的事情,不会起到那样轰动的效果,没有这些灯笼,安王殿下也不会将我于安看在眼里,我自然也不会接任父亲的邑令一职,别的就不说了,小弟我干了!”说完又一饮而尽。刘强没有说话,陪着于安干掉。

    “这第三杯酒,我想拜托大哥一件事情,请大哥务必答应小弟。”说完。举着酒杯看着刘强。刘强笑道,“贤弟还没有说什么事情,就让我答应,我总得知道什么事情吧,能答应的我自然是答应。”

    于安一听,将酒杯放到桌上,站起身来,对着刘强长身一拜,说道,“大哥既然能在许公处求学,必然定非凡人,说实话,我父亲在世时,也曾拜托过许公,让我拜许公为师,不过许公他老人家看不上我,后来父亲将许公子请进府中做幕僚,其实一半也是为了让许公子教给我学问。”刘强心说,我说许仲孙怎么老是跟于安混在一起呢。

    “再者,虽然小弟与大哥接触时间不长,但是大哥这些天的作为,小弟是佩服之至。如今我坐上了邑令这个职位,许多事情的处理,还得请大哥教我,因此于安想请大哥来邑令府帮着小弟做事。”这就是要聘请刘强做他的幕僚啦。

    刘强不禁看了于安一眼,心说,这小子也知道礼贤下士,可以啊,接着他看向了许仲孙,许仲孙投来一个无辜的眼神,那个意思是,这不是我的主意。其实,这才是于安今天晚上请刘强来的真正目的。

    这个主意是于安的父亲于增年的幕僚闫靖元提出来的。闫靖元作为于增年的刀笔吏,对于邑令府的一切事宜都非常清楚,在圣旨一下来的时候,于老夫人知道自己的孙子成为了新任邑令,那个谢天谢地,同时也知道自己的孙子什么德性,于是于老夫人让于安将闫靖元请到自己房中,想着将自己的孙子拜托给闫靖元,让闫靖元继续做于安的幕僚。

    闫靖元既是已故邑令于增年的幕僚,也是鲁安王安排在于增年身边的眼线,对于邑令府事物跟鲁安王在泗水的生意都非常熟悉。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闫靖元眼见于增年快要不行的时候,其实打过泗水邑令这个职位的主意,他想着借鲁安王来泗水的时候,提前就这件事情给鲁安王吹吹风,毕竟还于增年活着,总不能趁人之危直接说代替于增年吧。

    谁知道在于增年迎娶小妾的那天晚上,出来那么大事情,鲁安王跟于府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闫靖元想当邑令的心思也没了,甚至是回鲁安王王府做事的心思都没有了,就想等着圣旨一下,事情确实了,鲁安王与于府被治罪的时候,自己偷偷的溜走。

    谁成想事情没有向人们预料的方向发展,鲁安王没事,于府没事,更离奇的是泗水邑令的位置,竟然让于二公子于安给接任了,理由是于安的至孝。本来,朝廷官员的提拔跟任命就是举孝廉,以孝治天下,察举孝子廉吏是朝廷往中央选拔官员的两大途径,既然于安至孝,那么就让他接他父亲的班,继续做泗水邑令,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宗正刘德为鲁安王方面考虑,丞相田千秋为了抑制御史大夫桑弘羊的势力考虑,两人不谋而合,共同荐举了于安。

    闫靖元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既有些高兴,也有些失望,但他还是非常高兴的为于老夫人跟于二公子道了喜,然后说道,“靖元作为于大人的幕僚,理应是继续跟随于公子,为于公子效力,但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于公子接任泗水邑令,必定会宏图大展,将来的成就也定会在于大人之上。自从于大人来泗水邑为令,我便跟随于大人,我为于大人服务,已经有太多年头了,如若再继续跟随于公子,一来是施政方面不会有什么新意,二来对于公子威望也不利,所以在下建议于公子另聘高贤。当然,我一时半会也不会离开,自然会辅助公子一段时间,让公子将泗水邑的事务熟悉起来。”当然,他是非常不想给这个于二公子做幕僚的,他对于二公子太了解了。

    于老夫人跟于安再三挽留,闫靖元就是不同意,这就是明显的拒绝了,其实他说的也确实有道理,于老夫人也不好勉强,于是说道,“既然闫先生如此说,那也就罢了,那闫先生看许仲孙做幕僚可以吗?”身边的人除了管家周有福,就是幕僚闫靖元跟许仲孙,那个武六,当奴才还行,幕僚还是算了。

    闫靖元却说道,“靖元倒是有个人选,看公子与此人也熟悉。”于二公子有点摸不着头脑,我熟悉,我熟悉的人中还有适合做幕僚的。他连忙问道,“闫先生请说。”

    “就是那位那天站出来与曲阜太守孔成洋理论的刘公子,靖元看此人必定是大才,公子如果能够将他请为幕僚,必定会大有作为。”

    于安一拍大腿,着啊,我怎么忘了他了。于安本来就对刘强佩服的五体投地,现在一听闫靖元的这么说,立马做了决定,就请刘强了,于是才有了上面的这一幕。

    刘强自然不知道这里面的曲折,他顿了顿,说道,“贤弟,你的好意为兄心领了,但是,我不能答应你。你也知道,我来泗水是求学的,学习完成之后,我必须得回长安,这是不能更改的。快则一两月,晚则半年,我就得走,泗水邑我是不会长久呆下去的。所以,为兄不能答应你。”

    于安一听,失望的一屁股坐了下来,有些丧气,但还是不死心的说道,“大哥,长安有什么好,你留在泗水,这里就是我们兄弟的天下,你放心,但凡兄弟我有的,必定也会有你的一份,小弟我说话算话。”

    刘强说道,“贤弟的话,为兄相信,但是我真的是不能留下,这个,许兄是知道的。”许仲孙点点头。“再者,”刘强继续说道,“有仲孙兄在此,这么好的一个幕僚你不用,还用谁呢。”刘强借着这些话,将许仲孙推荐给了于安。

    于安听后说道,“这个自然,许先生本就是邑令府的幕僚之一,我自会重用。我不是想着咱们弟兄一起做事吗。”

    刘强点点头,说道,“仲孙兄也绝对是可靠的大用之才,我相信仲孙兄定会为你做好幕僚工作的。虽然我不会给你做幕僚,但是在泗水期间,如若有什么事情,我会尽我所能,出出主意。就当是做个编外人员吧。”

    编外人员什么鬼?“编外是啥?”于安问道。刘强笑了,这个词可能他们不懂,说道,“就是我在泗水期间,可以给你做幕僚,但是对外宣称上面,我不是邑令府的任何人员。”

    这么一说,于安高兴了,既然答应了就好,能干一天是一天,能干两天是两天,等到刘强走的时候再说啊。他高兴的说道,“好,既然大哥答应了,那咱们就共同满饮此杯,来,干!”

第41章 女儿的心事() 
等到宴席散了的时候,已经接近子时,邑令府的人将刘强放在淳于泽的家门口就回去了。虽然说邑令府里酒的度数并不高,但是一个晚上,搁不住那该死的于安死劝,刘强确实是有些醉了。刘强用双手搓搓通红的脸,准备拍门,这时门却自动打开了,门内,淳于珊静静的站着,等着刘强进来。

    刘强迈进大门,对着淳于珊说道,“晓娟,不好意思,让你给我等门。”淳于珊的脸有些红,说道,“公子,我是听到外面喧哗,出门看看,没有刻意为你等候。”虽然不太明白刘强说的不好意思是什么意思,但是淳于珊还是听明白了小娟跟给我等门这两句话了,唉,小娟应该是他心仪的女子吧,心里莫名的有些酸恼。

    刘强听完淳于珊的话,有些醒过酒来,他知道自己又将淳于珊叫成晓娟了,他抱歉的笑笑,拱手说道,“这么晚了,吵到珊儿姑娘了,有劳!”淳于珊看到刘强对自己这样客气的说话,眼泪竟然想着流出来,她轻轻的一跺脚,咬着嘴唇转身向自己的房间走去。黑灯瞎火的,刘强自然看不到淳于珊的这些表情跟动作,看淳于珊走了,也就关好大门,回东厢房睡去了。

    第二天早上还在熟睡,觉着鼻子痒痒,猛然打了个喷嚏,睁开眼睛,淳于艳正在床头拿着根鸡毛,在撩自己的鼻子。刘强边大叫一声,“你这个小坏蛋”边把淳于艳搂在怀里,逗得淳于艳咯咯的笑。

    等到闹完了,淳于艳说道,“病已哥哥,想死我了。”刘强有些哭笑不得,说道,“病已哥哥也想你。”淳于艳接着说道,“姐姐也想死你了。”刘强愣住了,他没有想到淳于艳这样说,呆了一会儿,他说道,“现在几时了?”淳于艳说道,“不知道,不过大将军都叫过好久了,你快起来吧,我们早都吃过饭了。”

    刘强暗自叫声不好,立即起来穿衣洗漱,既然没事了,今天一早要去许公那里学习去的。到得屋内,高山,淳于泽,彭祖等都在屋内喝茶说话,刘强进来说道,“抱歉,抱歉。”大家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说道,“抱歉什么?”刘强笑了,说道,“没什么。”

    淳于珊说道,“我去给公子准备早饭。”刘强急忙说道,“不吃了,要赶快去师父那里学习,彭祖,我们走吧。”淳于珊接口道,“不急这一时半会的,我煮了小米粥,昨晚你吃了那么多酒,米粥能够醒酒,要不一天该难受了。”

    高山哈哈一笑,说道,“公子,既然珊儿说了,你就喝上几口再走,确实也不急于这一时,总归是晚了,大不了挨夫子的戒尺。”彭祖两个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淳于泽则有点忧心的看了看自己的大女儿。

    高山这样一说,刘强无奈,只好坐下喝粥。小米粥确实好喝,看来熬了不短的时间,刘强连着喝了三大碗,淳于珊看着有些高兴。

    许公的别院内,江公与许公也在轻松的聊着天,昨日邑令府接到圣旨,然后刘强他们又平安归来,两位老人一颗心终于放下了。

    韦贤的书信今天早上也到了,内中详情,韦贤也简单的说了一下。江公看许公看完书信,说道,“子孺还是尽心了,这对他来说,已经不易了。”许公这次没有说话。江公接着说道,“你以后对子孺,要稍微和善一些,他虽然对春秋公羊学有些赞赏,也是因着议郎眭孟的举荐做的圣上讲席,但是他并没有背叛我们谷梁学派,这一点,子孺还是分的清的。”许公并没有搭话,江公也不再劝说。

    此时的韦贤正在建章宫内给昭帝授课,还是《棠棣》。自从上次与宗正刘德一起,跟昭帝议事,昭帝对韦贤明显的亲近了许多,在学习《诗》经之余,总是试图跟韦贤说些其他方面的事情,包括一些朝政方面的事情,并多次说道,“夫子的教导,是为了朕用于治理天下,那夫子也应该多说一下实际的应用,将这些《诗》经结合现今实际朝政,这样的话,是不是会让朕学的快一些呢。”

    韦贤还是本着多讲《诗》经,少参与朝政的议论,但是架不住昭帝的热情,有时候也会多说几句,有几次议论,昭帝还称赞说,“夫子的议论,才是圣人中道啊。”

    刘强吃完粥,与彭祖急乎乎的出门去了,高山跟长乐也出去了,淳于泽看四下无人,对淳于珊说道,“珊儿,这个刘公子是注定要回长安的,我们去不了长安。”淳于珊脸一红,说道,“爹爹,别说了。”扭身走了出去。

    刘强跟彭祖二人来到许公别院,江公跟许公看来已经等候多时,刘强近前行礼道,“弟子昨夜吃多了酒,害师父久等,请师父责罚。”

    江公哈哈一笑,说道,“无妨,你被那于二公子拉去,自然想早退他也是不答应的。知道你昨晚去吃酒,想着是不会早来。今日就不授课了,来,坐下来清谈清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