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宣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宣帝-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最后的评价就相当高了,当然,江公也告诉了韦贤,自己是用东海澓中翁,这个并不为人熟悉的字号教授病已的,他也让病已对外宣称自己的师父是东海澓中翁,希望韦贤对外也保密。

第30章 四封书信(二)() 
江公又开始写第二封书信,是写给张贺的,他写道,张老大人钧启,病已跟我已经学习几日,他知书达礼,忠厚善良,是个好少年,看来老大人这些年为他的成长着实费了心血,虽然跟我学习时日尚短,但是天资聪颖,见识颇高,必定是个天纵之才,我也非常感谢老大人能够为我荐此良才,不过为了病已的前途着想,我让病已对外宣称自己的师父是东海澓中翁,仅有几人知道我在这个名号,也希望老大人对外保密。我看病已有孝武帝之遗风,将来会大有作为,如若真能如此,我等也可告慰太子在天之灵了。

    不过,现在病已遇到了麻烦,江公笔锋一转,写道,曲阜太守孔成洋素来与鲁安王不睦,一直伺机抓住鲁安王的短处,这次他逮住个机会,接着江公将过程叙述了一遍。

    江公又写道,灯笼本为造福世人之好事,我看是病已心思精巧的发明,此事以前,我也称之为祥瑞,乃是不想病已从事贱业,更不要说沉迷于此,这对他将来的前途不好。病已也是心思细密,想来是明白了我的苦心,将灯笼的制作说成一位义士高山,我听师弟说后更深感安慰。

    现在想来,病已在孔成洋刚一说话之际便已猜测到了他的意图,所以又将灯笼的制作揽到自己身上,这等知险而上的高义,非常人能所及,他这样做,自己陷了进去,却给了鲁安王,于家一次机会,鲁安王也因此得以采取措施,反对将病已带走,孔成洋不知道病已的身份,所以急匆匆走了,谁也没有带走。

    这次我提前给老大人写信,是想让老大人想办法,可否通过令弟张公安世与霍大将军提前通融,将这件事情压下去,救病已于危难之中,保病已之安全,这样我们也好告慰太子在天之灵。

    许公同时也在给自己的妻兄丙吉写信,妻兄台启,仲孙已告知我少卿兄的意思,感谢少卿兄大量及美意,仲孙亦同意我将凤娘扶正,这件事情,就先搁下吧,我都这把年纪了,也没有了再续弦或者娶妾的想法,现在身边只有凤娘一人,扶正不扶正都一样,凤娘也不计较。

    仲孙以为我同他生气是因为他反对我将凤娘扶正,我明白这孩子对他母亲的感情,妻兄也知道,祥妹自嫁于我,着实没有享到什么福,但我夫妻情深,祥妹也从未嫌弃埋怨过我,所以,我为此从未生过他的气。

    我生气是气在这个东西不争气,天资一般,努力也可,但他却跑去邑令府做幕僚!许家家风估计是指望不上他了,即便是你不愿有志于学问,想在仕途一道混口饭吃也行,可如今是整天跟在一个纨绔后面胡混!我亦曾说过,你舅父在长安,你若真心不愿学习,去长安投奔于你妻舅,谋个差事,总比在邑令府强些,可他就不听。我也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他不放心留我在家,“父母在,不远游”,这孩子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孝心,有儿如此便该知足。妻兄放心,我对他也失望透了,也不同他生这闲气了,爱怎么着怎么着吧。

    接着笔锋一转,许公写道,此次写信,是有更大的事情求助于妻兄。妻兄宅心仁厚,当初看着卫太子遗孤可怜,将病已从刀下救起,还派人百般照顾,如今病已在我处跟我师兄江公学习,非常被我师兄看重,我也对病已非常欣赏。

    病已虽是少年,但是上尊下爱,仁爱宽和,很让人很喜欢,学问上天资超绝,立意高远,更让人欣喜的是处事稳重,临危不惊,有大丈夫之风,师兄说他有孝武帝遗风,此言我甚是赞同,想当年有望气着,说官狱内有天子气,你顶住压力抗命才救了病已,你没有白救病已,他是个天纵之才,我私下想天子气应该就是指的病已。

    现在病已遇到了麻烦,于是许公将整个过程述说了一遍,最后说道,曲阜孔成洋早就想扳倒鲁安王,有此之良机,他必不会善罢甘休,我是担心此事如果不可收拾,病已必定会因此遭殃,你现如今在朝廷任光禄大夫,田丞相对你也非常看重,我想你将此事报与田丞相,田丞相本就为卫太子感到冤屈,如果知道太子遗孤无端遭难,定会伸出援手。切盼!

    鲁安王府内,放弃马车,改骑快马的鲁安王,风尘仆仆的赶到王府内,脸也顾不得洗一把,就到书房给宗正刘德写信。

    他写道,宗正大人尊鉴,今日安有一事禀告宗正大人,于是他将过程叙述了一遍,接着写道,孝武先帝朝时,他桑弘羊为先帝筹划钱赋,让先帝得以征匈奴,平四海,先帝对他甚为倚重,更是荣宠有加。桑弘羊不知感恩,却居功自傲,至如今,更加飞扬跋扈,屡次伸手向圣上为他子弟要官求爵,更为可恶的是,明面上他为国理财,可实际上,天下之财,拾之有叁入了他桑家的库房。

    他的那些爪牙,也都跟在他的身后,百般捞钱,专卖之钱,赋税之财,拾之三四,纳入私囊,从不管朝廷安危,百姓死活。我在鲁国,受桑弘羊的奴才孔成洋屡次压榨,我屡次忍让,这个卑鄙小人却得寸进尺,将我赶尽杀绝,他才会善罢甘休。

    想我高祖,打下了这大好河山,可到如今,我们这些皇室中人却遭他们欺辱,现在哪个封国不受这些人欺辱,哪个皇室中人不夹着尾巴做人。

    这次幸好有卫太子遗孤刘病已挺身而出,识破孔成洋的奸计,虽然他的说法勉强,但是我用皇室身份的缘由,没让孔成洋将他们抓走入狱,一旦孔成洋将他们入狱,那些刀笔吏还不知道会写出些什么来,想想真是后怕。

    想当初先帝大行之前,让宗正大人将刘病已入宗籍,这件事情宗正大人非常清楚,这个孩子确实也很不错,学识高,重情义,审事惊,处事稳。现在我刘氏江山,政令由霍氏把持,财赋由桑家掌握,希望我刘氏后辈,能多出几个病已这样的孩子,将来成为我刘氏中流砥柱,能够将高祖等先辈辛苦经营,留给我们的大好河山,真正掌控在刘氏手中。

    现在孔成洋还不知道刘病已的皇室身份,孔成洋与桑弘羊等人必定会上奏朝廷,告我僭越之罪,谋逆之罪。此次写信,告明宗正大人所有缘由,是希望宗正大人明察秋毫,救我于水火之中,扶刘氏大厦于危难。另外我会在此信之外,正式写好本章,请宗正大人转呈圣上,让圣上裁决。我想有宗正大人为我等鸣冤叫屈,加之圣上英明,我等必会安然无恙,而奸佞之才必会遭到惩处。

    在江公,许公以及鲁安王忙碌写信的时候,曲阜太守孔成洋也风尘仆仆的赶到桑迁休息的别院,而桑迁正与柳月云雨,被孔成洋打扰了好事非常气恼,心说孔成洋这个王八蛋平时挺有眼色的,今天是吃错药了,这么败老子的兴。

    等桑迁老大不高兴的穿好衣服,坐到几案之前,听孔成洋陪着笑脸说完整件事情,他的不高兴也就跑到爪哇国去了,转而兴奋的说道,“我说老孔啊,这是个大好的机会啊!”

    他站了起来,在室内踱着步说道,“我想想,我想想啊。”

    一会儿他站定,说道,“这样,你立即写奏章,就写鲁安王谋逆,这是最大的罪!他这个封国与你这个太守品级一样,更何况现在新封侯国都已经直接由各郡管理,鲁国是老封国,所以才有现在这个局面,领地与郡地交杂混合,做不到上下一盘棋。”

    “现在他鲁安王竟然敢公然阻挠你抓捕僭越的嫌犯,用武力胁迫你放人!这就是公然造反,罪当该诛!其次再写上他的僭越之罪,你想想,再加上他的其他罪名,比如私自卖酒,比如走私食盐等,都写上。”

    孔成洋说道,“好,不过走私食盐没有证据,私自卖酒倒是可以写上,这造反跟僭越我想就够他喝一壶的了。”

    桑迁搓搓手,说道,“好,马上写,你写好之后,咱们三个再合计合计,润润色,你就正式誊好本章,我明天就赶回长安,将本章交给父亲大人。”

    “现在父亲正想整顿朝廷的专卖,清理全国的赋税,彻底贯彻制定的经济政策。这样一是让圣上看看,谁在为他的江山日夜操劳理财,二是给下面的人施展才华的机会,三是也让霍光那老贼看看,看看财权掌握在谁手里,不是他霍光想伸手就能伸手的。”

    “正愁没机会呢,现在好了,鲁安王撞到枪口上来了,就拿他立威!让这个鲁安王,破家灭国,也让天下其他封国跟豪强看看,这就是反对我桑家的下场!”

    “老孔啊!这次你立了大功,你做的对,这人不抓,比抓要好!那两个小屁孩,也跑不掉,有鲁安王用武力胁迫你放人这条就够啦!这同时也说明,他心里有鬼,摆明了野心,坐实了僭越!抓紧写,写好我回长安。”

    第二天一早,在去往长安的路上,多了一辆奔驰的车马,跟几匹飞驰的骏马,他们各自负有使命,星夜兼程。

第31章 宗正的谋划() 
长安宗正府衙内室,宗正刘德拿着鲁安王刘安的那卷书信在室内慢慢的踱着步子,转到几案前时,看到几案上古色古香的《尚书》笑了笑,心说,这个钱串子,这次真的是大出血了。

    想当初,鲁安王的父亲鲁恭王刘余为了扩大王府规模,侵占了孔家一部分宅子,在扒掉孔府的这些宅子时,从墙壁的夹层里发现了暗藏的《礼》、《孝经》、《尚书》等经书,其字体比先秦大篆还要古老,当时就有人下定论,这是孔子亲笔所书,也就是说这是人家孔家的传家之宝,为此孔子十世孙孔安国多方托人,出重金索求。虽然刘余是个吃喝玩乐的主,不怎么读书,但是也知道这些经书的贵重性,所以他矢口否认,没有这回事。等到鲁恭王刘余薨后,这些经书传到鲁安王手里,他本就是个只进不出的主,所以更不会将经书再还与孔家,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现在,鲁安王在派人送信的同时,还将其中的一本《尚书》,一块给宗正刘德送了过来。他知道刘德喜好读书,更明白这本书的价值,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为了赢得宗正刘德的支持,进而在当今圣上面前,为自己说好话开脱,就咬着后槽牙将这本书拿了出来送给刘德。

    其实,即使鲁安王不送来这本书,刘德也会认真仔细考虑这件事情的。作为刘氏皇族的宗正世家,刘德对皇室历史,以及皇室中人的遭遇太熟悉了。自己的叔祖父楚王刘戊就是宗正,后来参与吴王刘濞反叛,兵败自杀,于是自己的祖父红侯刘富担任了宗正,自己的父亲刘辟强虽然清静少欲,平日只以读书自娱,并不愿出仕,但还是被孝武帝任命为宗正,现在,自己又接了父亲的班,任刘氏皇族的宗正。

    孝武皇帝临终前让父亲刘辟强将戾太子皇孙刘病已录入宗籍,这件事情自己当然知道的一清二楚,只不过这件事情太过敏感,当时少有人知道。

    巫蛊之祸中,除了史皇孙外,戾太子全家被杀,自己也在逃亡中自缢身亡,卫皇后为替子担责,也是想着以死明志,自杀身亡了。卫皇后出生贫寒,人品极佳,深得孝武帝的宠爱与尊敬,即使在孝武帝收回卫皇后用以帮助戾太子调兵,象征皇后实权的皇后玺绶,也未下诏废掉卫皇后,未令卫皇后搬离皇后住的宫殿椒房殿。

    戾太子的表兄,卫皇后的外甥,公孙敬声,是卫皇后姐姐卫君孺与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因为挪用军饷被捕入狱,公孙贺为了替儿子赎罪,抓捕了阳陵大侠朱安世,朱安世为了报复,在狱中上书诬告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以及在孝武帝专用驰道上埋木人,行巫蛊诅咒天子,公孙家因此被灭族,后来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被牵连进此案被杀。这也才有了江充害怕戾太子及卫皇后报复,发动第二次巫蛊之祸,逼反了戾太子。

    所以,整个巫蛊之祸,虽然卫皇后未被废除,太子未被废除,但是戾太子势力与支持自己的外族势力几乎被诛杀殆尽,土崩瓦解了,那太子遗孤,自然也被人选择了遗忘。

    令人惊奇的是,戾太子竟然还活着,前段时间,驾着牛车,打着太子旌节出现在宫门城外,如果不是京兆尹隽不疑果断采取措施,将戾太子逮捕入狱,整个事情就没法收场了,后来传出是有人假冒太子,假冒之人亦被腰斩。但是,刘德怀疑,那个戾太子是真的,因为太像了。事情刚完事不久,现在戾太子的遗孤又闯入视野,难道是戾太子一脉要重新崛起?

    按正理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