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宣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宣帝-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安整顿一下衣服,然后小步跑到鲁安王跟前,跪倒就拜,说道,“泗水邑令于增年不孝子于安恭迎王爷!”

    鲁安王说了声,“起来吧。你父亲呢?”那个意思,你父亲怎么不来接驾。

    于安也是会演,立即用哭腔说着,“父亲大人他,他已经病的在床上起不来了。我一直在侍奉父亲,父亲一直念叨着安王殿下您的到来,还对我说,安王殿下来了就好了,即使为父归西,安王殿下也会照顾你的。我那可怜的父亲,这个时候,心里一直想的就是他这个不成器的小儿子啊。”说着说着竟然哭出声来。

    归铭在一旁说道,“好了于公子,节哀,”他心说你爹还没死呢,“安王殿下刚到,一路鞍马劳顿,先侍奉安王殿下进府歇息歇息。”、

    于二公子立即收声,恭敬的用手搀扶着安王,往邑令府中走去。安王问道,“你是老二?你哥哥呢?”于增年的大儿子于建,安王还是见过的,于增年去安王府拜见安王,带着大儿子于建去过几次,于建能够在曲阜太守府做事,也是经过安王曲折安排才能够进去的,在安王的印象里,那是一个知书达礼,忠厚老实的年轻人。

    于安一听鲁安王问起了自己的哥哥,他问旁边的武六,“武六,我大哥呢?怎么不出来迎接安王。”边说还边递了一个眼色过去。武六一直给于二公子当狗腿,自家公子一个眼神,他就知道自己的主子心里冒什么坏水,听到于二公子这么问,他随口说道,“不知道啊,刚才还见大公子在院中里没啥事干,跟来宾有说有笑的。”这句话一说,鲁安王的眉头一皱,于安看在眼里,骂道,“该死的奴才,那你还不赶快去找,安王殿下莅临,父亲病重,不能起床,大哥作为长子,应该立即前来迎接才是!”武六委屈的说道,“二公子,不是小的不去找,是找不到。安王殿下一来,小的第一个就是去找大公子,结果怎么找也没找到,肯定又是跟如意躲起来鬼混去了,小的才又告诉在院子里忙的滴溜溜转的您!”

    于二公子一听,顺杆就爬上去了,装作生气的压低声音说道,“你这狗奴才,主子鬼混也用你管,回头打折你的狗腿,滚!”武六一看,自己的角色完事了,灰溜溜的走了。

    就连归铭都被这主仆两个坏水给糊弄了,心说,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没想到这于增年的大儿子,看着老实,还挺花花,自己老子病成这样,都还没忘了风流,他不知道,那个平日跟如意鬼混的正是眼前的这位于二公子。

    鲁安王一听,眉头皱的更紧了,说道,“罢了,你来接驾也一个样。”鲁安王莅临,那么前来迎接鲁安王的应该是这个家的家主于增年,于增年病重,前来迎接的应该是嫡长子于建,这是礼仪,也是规矩。

    于安恭恭敬敬的搀扶着鲁安王往娶妾的别院走去,刚到院门口,就扯开他那小公鸡嗓子高声说道,“安王殿下驾到!”声音里面还带着自豪与骄傲,那意思是,看,小爷没欺骗你们吧,安王爷来了。

    院子里面本来还乱哄哄的,听着于二公子这一嗓子,都安静下来,呼呼啦啦的跪倒在地,齐声说道,“安王殿下千岁,千千岁!”

    鲁安王一摆手,说道,“都起来吧,朕今日来,也同诸位一样,是给于大人来贺喜的,不必拘礼。”鲁安王平时穿的朴素,做派也亲民,笼络人心做的还是比较到位的。

    众人起来之后,鲁安王说道,“于安,先同我去看看你的父亲。”

    泗水邑令于增年,其实已经病的不行了,他强撑着一口气,就等着鲁安王到来。在小儿子于安搀扶着鲁安王到得床前,他猛的来了精神,从床上坐了起来,在床上躬身施礼道,“家主驾到,恕小的不能前去迎接。”鲁安王也快步走到于增年床前,强忍着反胃说道,“增年啊,你快躺下。”于安赶快服侍父亲斜躺在床上,说道,“父亲莫要激动,这不安王殿下已经来了嘛。”

    于增年点点头,四处又看了看,于安说道,“大哥马上就来。”他知道,于增年是在找自己的大儿子。

    于增年点点头,说道,“家主,增年没用,不能再为家主效劳了。”鲁安王点点头,装作伤心的扭过头去,并向外踱了两步,背对着于增年说道,“增年啊,咱们主仆这么多年了,你如今这样,我心里不好受啊!”

    于增年缓缓劲,清清嗓子说道,“家主不必伤心,虽然增年不能为家主效力了,我还有两个不成器的儿子,他们会继续对家主尽心尽力,忠贞不二的。”

    鲁安王点点头,于增年继续说道,“尤其是老大于建,在太守府也历练了几年,家主看他还成的话,就让他接我的班,任泗水邑令,如果还欠历练,就让他去王府再当几年差。”于增年还是比较了解自己的大儿子的,忠厚老实,继续在曲阜太守孔成洋手下做事,也没好果子吃。”

    鲁安王听后,说道,“你大儿子的事,我会记在心上。”于增年都这个样子了,鲁安王也不忍心驳他的面子,其实他的心里已经对于增年的老大于建起了反感。

    于安适时的提醒自己的老爸,“爹,你快歇歇,安王他老人家是不会不管我们兄弟两个的。”

    于增年看着自己的小儿子,点点头,说道,“还有我这个不成器的小儿子,虽然顽劣,可也孝心可嘉。在我生病期间,尽心尽力,四处为我求医问药,这次冲喜,也是他在曲阜,为我求的良方,一手操持的,家主看他成器,就给他一个差事,赏他一口饭吃,不成器的话,就让他给我守坟吧。”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即使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个混蛋,整天不干正事,可是到这个时候,也还是希望儿子能有个好前程,至少是衣食无忧。

    鲁安王点点头,说道,“能守得父母坟茔,就可上得庙堂。”这个评价,就是答应了于增年,会给他的小儿子谋份差事。于增年听后哽咽道,“谢谢家主,家主大恩,增年只有来世再报了。”

    鲁安王也声带哽咽,说道,“增年啊,你好生将养,莫要说这些丧气话,放心吧,这冲喜之后,病就能好了,本王实在不忍心看你这个样子,看了之后,我伤心啊。”说着抬起自己袍袖,拭了拭眼角,背却始终没有转过来。

    于增年脸上透着安心的笑容,缓缓劲说道,“都是增年不好,让家主伤心。安儿,你快搀扶家主去大厅歇息。”

    于安听后,扶着父亲躺下,还细心的为父亲掖掖被子,说道,“父亲好生将养,孩儿出去服侍安王殿下了。”

第25章 大红灯笼亮起来() 
在于二公子尽心服侍鲁安王,不断讨好奉承这些从都城曲阜来的贵宾的时候,于大公子正在奔跑。武六等到于二公子搀扶着鲁安王进入了邑令于大人的卧室,才去向于老夫人的庭院,报告给于老夫人与于大公子,鲁安王来了。

    于大公子其实一直在于老夫人的屋里,与奶奶和二娘姚氏,商议着父亲纳妾仪式安排以及来宾招待事宜。如今父亲病重,这些事情就得他来操持,场面被自己的弟弟搞得如此声势浩大,方方面面就必须照顾到,否则丢了颜面就让人笑话了。夜幕就要降临,仪式时间也快到了,关键是那个买来的小妾还在闹情绪,哭闹着寻死觅活的,也不知道一会儿举行仪式的过程能否顺利,真是让人头疼。

    武六进来报告,鲁安王来了,就在门口,请大公子赶快去邑令府门迎接。于老夫人一听,忙说,“建儿,那你快去好生迎接,安王爷是万万怠慢不得。”于建赶快起身,就要往外走,就听祖母又说,“喊上你弟弟,你们兄弟一块去。”

    于增年的小妾姚氏立即问武六,“武六,你二爷呢?快去找来,陪大公子一块去接驾。”武六一听,说道,“二爷可能在忙,小的也没见。”姚氏一听就急了,现在老爷眼见要归西,写信请安王来,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儿子铺铺后路的,这节骨眼上,这个不争气的居然不知道去哪里了。她气的对武六说道,“那你这奴才赶快去找啊!”武六没动,说道,“安王已经到了府门口,小的以为还是先来报告大公子,老夫人,如夫人重要。”

    姚氏气的想要踹武六一脚,心说,得亏我儿子平时对你那么好,关键时刻,你竟然不想着自己的主子,胳膊肘子往外拐,不过转念一想,自己的儿子自己还是了解的,面子上的功夫从来做的十足,武六与他是穿一条裤子的,看武六这架势,莫非有猫腻?

    于老夫人说道,“你也莫要动气,那建儿还是赶快去府门口迎驾,武六你去找你家少爷,让安儿直接去别院拜见安王爷吧。咱们娘俩也赶去别院,在那给安王迎驾。”

    于大公子一听,匆忙的跑了出去,武六说道,“小的还是搀扶着老夫人吧,这样走的快点。”说着向姚氏递了一个放心的眼色。姚氏一看武六的眼神,又听到说走的快点,心说难道安王已经到了,就说道,“也好,那娘我们快点过去吧。”

    于大公子跑到邑令府门前,家丁说鲁安王已经去往别院了,刚要回转,曲阜太守孔成洋坐着马车,带着幕僚吏簿冯广陵,以及十多匹快马到了,于建立马上前施礼,恭恭敬敬的将孔成洋等人迎往别院。

    孔成洋边走边说道,“于大人一心勤政为民,可能是因操劳过度才得了病重,本官今日早上思维,还是过来探看一下于大人,今晚娶妾,既是冲喜之举,本官也来凑一下喜庆。”

    于大公子连说,“有劳大人挂念,有劳大人费心。安王殿下也已经到了,现在别院。”

    孔成洋一听,说道“那我们还是赶快行走两步。”

    等到于大公子与曲阜太守孔成洋等人来到别院时,就见鲁安王与于老夫人,江公,许公等人正在说着话。院中挂满了红绸,充满了喜庆,油灯已经点着,就是院落中间高悬了一根红绳,上面挂着两个大大的椭圆形的物件,蒙着褐色的麻布,与整个气氛不是太协调。

    孔成洋心说,难道这是为丧事准备的东西,于增年这家伙看来是不行了,其实,他早就盼着邑令于增年归西了。曲阜太守孔成洋率领手下等人忙上前去给鲁安王见礼,众人又给太守见礼,乱哄哄一阵。于大公子见到鲁安王,自然是前去行大礼,于二公子笑着说道,“大哥,原来你去迎接孔大人了。”于大公子随口答道,“是。”鲁安王心说,本王来了,你不接,孔成洋神马东西,你巴巴的去接。

    待得曲阜太守孔成洋等看过邑令于增年后,再到席中坐定,天色已黑。二公子于安低声对鲁安王说道,“请王爷殿下安心坐定,莫要心惊。”鲁安王心里纳闷,心惊什么,就听于安啪啪拍了两下掌,刘强,高山等人与四散的家丁,一起将院中的油灯吹灭了。院中陷入一片黑暗,众人一片慌乱,低声相互询问怎么回事。于二公子高声说道,“诸位莫惊,稍安勿躁。”

    紧接着听到于二公子又啪啪两声,只见一个彪形大汉与一个少年,将院落中高挂在椭圆形事物上面的褐色麻布扯了下来,火星一闪之间,两个红彤彤的椭圆形物件显现在众人面前,光线越来越明亮,随着院落中的黑暗隐去,一阵阵栀子花香也传遍了整个院落。

    这两个车轮大小的椭圆形事物,就像天上两个大大的月亮,不,比天上的月亮亮多了,像太阳那样照亮了整个院落,但是又不刺眼,光线柔和稳定,每个事物上面,还有两个像喜字又不是喜字的字,在红彤彤的颜色映衬之下,墨色更加显得黑亮,整个字看来愈发凝厚稳重,却又透着俊逸潇洒。

    众人都惊呆了,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神奇的事物,用这种事物照明,比油灯好上不只几倍。几十倍。鲁安王与曲阜太守孔成洋等人也都看呆了,心想,于增年还有这么好的物件,接着两个人的邪恶心思都是,哼,有这么好的东西,竟然敢藏着,也不知道孝敬孝敬我。

    于二公子看到众人的反应,很满足,看来效果达到了,他更加佩服刘强对他所授的机宜,刘强也很满意众人的这个效果,看来灯笼惊艳亮相,给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上市,销路不愁了。

    于二公子此时,低下头来,对着鲁安王说道,“此物名为灯笼,小的特意为安王殿下请了一只,现在别院中父亲房内,等安王殿下走时,给安王殿下拿上。现在容小的介绍一下这个灯笼。”鲁安王点点头,心说,这还可以,这小子心里有我。虽然是耳语,但是被太守孔成洋听到了,毕竟离着太近,心说,好小子,没我的份。

    于二公子请示好鲁安王后,直起身来,用悲切的声音,背起了刘强教给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