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梦-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他,却总走不出自己内心的世界。这个世界,或许只有这么大。穿越给他带来惊喜,却一次一次的给他带来刺激和震动。

    他觉得,总是不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就像在15岁之前那样,一个不优秀的孩子,一个难以长大的孩子,可他偏偏遇到了那場離奇一起的经历。

    饶州城,用一场梦的方式回到过去,去感受那个时代,历史却没有了温度。他一次又一次的迷茫了,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

    曾经以为,用一个土豆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这个时代的面貌,可他却发现,他连自己也无法改变,连自己也无法做到改变。

    于是乎,就算照着镜子,也像戴着面具那般,在风雨飘摇之中,梅笑寒又迷茫了。

    那个埋藏在坟墓里的少年,与自己极为神似的那个少年,跨越了千年,在那一刻与他相见。

第一百零二章 回忆() 
    逃离,是一件非常痛快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件非常畅快的事情。只要是潇洒的,只要是自由自在的,有何不可能?

    没有人会告诉自己该怎么做,历史从来都是没有规律可言的,有其偶然性,更有其必然性。假如再次回到葫芦出现的那一刻,又该如何抉择呢?

    “我究竟是谁?”

    “这个时代的王者?”

    “还是梅笑寒?”

    梅笑寒拿出了那个葫芦,再次的仔细端详,这个承载着他们想和所有希望的葫芦,成败的关键,束缚着他的所有。

    梅笑寒把这个葫芦放在了桌子上,他想把他一刀劈开,或许这样所有的故事都会结束,他也不用再如此的纠葛。

    “太乱了!”

    时空、时间、早已经变得模模糊糊,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昨天为何会变成这样?明天又将变成怎样?

    现在手中握着权力,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每一次出行,周边都为拥着许许多多的人。

    梅笑寒主宰了他们的命运,而梅笑寒的命运又被他们所主宰。

    命运,实在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

    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从而被引用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力的标题。作品的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贝多芬在第三交响曲完成以前便已经有了创作此曲的灵感,一共花了五年的时间推敲、酝酿,才得以完成。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恩格斯曾盛赞这部作品为最杰出的音乐作品。据说,歌德在听了这首曲子后便有了结交贝多芬的想法。

    袁了凡偶遇孔先生用皇极数为他算命,从官位几品、俸禄几何,到有无子女、何时寿终,大事小情非常详细。前面几条后来被袁了凡一一证实,从此淡然无求。本书主旨在于“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从而改造命运,立下四训:立命,改过,积善,谦德。了凡四训属于那种佛教与传统民俗信仰结合起来的书籍,类似的还有玉历宝钞等。玉历宝钞、太上感应篇这种书不可过度沉迷,真伪有待鉴别。了凡四训稍微好一点。因果报应,因果报应,在民间的朴素信仰中,因果后面总是跟着报应二字。但是佛教的因果理论意蕴极其深刻,绝非某些模棱两可的所谓善书中描写的那样浅白。万事万物都在因果之内,佛陀也不能违背因果。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现在的境遇,是在过去埋下的种子,这是一定的。但命运以何种面目出现,并非完全算定,每一秒都在成为过去,每一秒都在埋下新的种子,这都会对未来的果报产生影响。

    明朝的袁了凡是江南吴江人,童年时父亲就去逝了,母亲要他放弃学业,不走仕途而改学医,并对他说:学医可以赚钱活命,也可以救济别人。

    有一次袁了凡在慈云寺结识了一位孔姓老先生。孔老先生曾得到宋朝邵雍先生真传皇极数,精通命数推算。他替袁了凡推算命里所注定的数,说:在你没有取得功名做童生时,县考应该考第十四名,府考应该考第七十一名,提学考应该考第九名。到了第二年,袁了凡果然三处的考试,所考的名次与孔先生所推算的完全相符。

    孔先生又替袁了凡推算终生的吉凶祸福:哪一年考取第几名,哪一年应当补廪生,哪一年应当做贡生,等到贡生出贡后,在某一年,应当选为四川省的一个县长,做县长三年半后,便该辞职回乡。到了五十三岁那年八月十四日的丑时,就应该寿终正寝,可惜命中没有儿子。

    这些话袁了凡都一一记录起来,牢记心中。此后的经历,无论考试名次,官职升迁等等无不一一应验。于是袁了凡认定何时生,何时死,何时得意,何时失意都有定数,一切都无法改变,也就对人生淡然无求了。

    后来机缘巧合,袁了凡在栖霞山结识了云谷禅师,云谷说:“命由已作,相由心生,福祸无门,惟人自召”。禅师问他:“你认为自己应该得功名?应该有儿子吗?”了凡说:“官场的人都有福相,而我的相貌轻薄,又未能积德以造福,加以不耐烦重,度量狭窄,纵情任性,轻言妄谈,自尊自大,等等等等”云谷说:“只要能了解自己的因素,是造就人生吉凶祸福的关键,将不好的习性尽量改掉。化吝啬为施舍;偏激为平和;虚伪为虔诚;浮躁为沉稳;骄傲为谦虚;懒散为勤奋;残忍为仁慈;刻薄为宽容;尽量积德,尽量自爱。你只要将本来就有的道德天性扩充起来,尽量多做一些善事,多积一些阴德,这是你自己所造的福,别人要抢也抢不去,那有可能享受不到呢?”

    袁了凡相信云谷禅师的话,向他拜谢,接受他的指教;同时把从前所做的错事,所犯的罪恶,不论大小轻重,到佛前去全部说出来,发誓要做三千件善事,来报答天地祖先生我的大恩大德。他从以前的糊涂随便、无拘无束,变得小心谨慎、戒慎恭敬,即使是在暗室无人的地方,他也警惕自己不要做错事而获罪于天。碰到别人讨厌他、毁谤他,他也能够淡然处之,不与计较。

    第二年,到礼部去考科举,按孔先生算的命,他应该考第三名,哪知居然考了第一,孔先生的话开始不灵了。孔先生没算出他会考中举人,哪知到了秋天乡试,他竟然考中了举人,这都不是他命里注定的。

    从此,袁了凡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努力自省改过,尽力修身积德行善。结果真是“断恶修善,灾消福来”。袁了凡于辛巳年有了儿子,取名叫天启。后来他还高中进士,官位追增到尚宝司卿。五十三岁那年并无灾病,享寿七十四岁。

    袁了凡六十九岁时,为了教戒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积德谦虚种种的美德,以他自己改变命数的经验来“现身说法”,完成了后来广传于世的《了凡四训》。

    梅笑寒多次的自问,自问自己是否该相信命运。在不同的时空,所存在的不同世界,人类永远无法知晓的那些神秘的诡异的离奇的世界。

    或许,放下内心所有的纠葛挣扎,不要去想,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芸芸众生,哪怕是曾经的王侯将相,在历史的风风雨雨之中,渺小如尘埃。

    紧握手中的拳头,想要一拳击出,闯荡出一个郎朗乾坤。

    内心不再纠葛,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

第一百零三章 改革货币() 
    在穿越之初,梅笑寒的夢想其实非常的纯粹,他只是想完成个人的小小梦想而已。但是随着他这个梦想所影响的人越来越多之時,加入的人也越来越多,个人的梦想就变成了这个集体的梦想。

    在连接着攻下几座城之后,必定要安抚一部分人,否则这些人一定会有或多或少的情绪。

    “历史总是有惊人相似之处。”

    成王敗寇,这是不变的铁律,小孩子做了好事,光嘴上表扬几句这还不够,更何况这些如狼似虎的将士们。

    女人、銀子便只好给他们,想要的职位也给他们,只要大家同心同德,内部不出现分化,这个集体便有凝聚力。现在所占领的地盘比梅城足足大出了十几倍,步子大大太快总是不好的。

    人口永远是最重要的,在战争进行到最后的阶段,人口尤其重要。一支部队需要的不仅仅是有强大的武装力量,还要有后勤补给,以及人民群众在背后的支持。

    选择总是要做的,一旦决定以后,大的方向便不能出现改动,一旦出现决策者的失误,这将会是致命的。

    “休养生息!”

    “休兵!”

    “藏富于民。”

    在农耕社会的中国,特别是古代社会,农业是国之根本,这是不能动摇的,土地非常的重要,这一点是游牧民族体会不到的。

    公元965年,虽然这一年宋军正與后蜀打得火热,这一年孟昶降宋,花蕊夫人被虏入宋宫。

    对于外界所发生的事情,梅笑寒置之不理,现在一心只想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

    从小村子里培养出来的学生,开始成长起来,他们所接收的都是最现代化的教育,同时也是最实实在在的教育。

    这一年,一项新的改革措施颁布了,首先是“紙幣”的推广。用于用的是现代化的印刷技术,所以想要伪造起来非常的麻烦,再一个,纸币携带起来比较的方便,很快受到了上上下下青睐。

    虽然并未掌握高端的纸币印刷技术,但是这些用打印机打印出来的纸币已经超出了当时人们所能想象到的,更别提伪造了。

    梅笑寒把那种纸币命名为“云钞票”,最大的面额为“一千文”,最小的面额为“一文”。撤销了以两为单位的计價,商品和物品进行统一定价。

    所有的铜钱和银子退出市场流通,一律改用纸币,在改革的初期,雖然遇到了很多的麻烦和阻挠,但是在强有力的军队的镇压之下,货币的发行还是顺利地进行了。

    但是很快麻烦出现了。。。

    由于都是用同一种材质的纸进行印刷的,所以现行发行的七种纸币。

    100文、50文、20文、10文、5文、2文、1文这七种面额的纸币,除了面值不一样以外,包括它的材质颜色都是一模一样的,这在流通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梅笑寒很快便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便下令全部收回,然而问题并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古代信息传递的速度,远远的没有现在这么快,许多商家因此大受损失,纷纷叫苦不迭,纸币发行了不到一个月,许多商家便棄而用之。梅笑寒的美好设想成为了泡影。

    梅笑寒对于纸币的经验,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的“交子”,但纸币出现在北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當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就需要更多的货币,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这个必须要用一种新的东西来替代。

    当时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一铜钱抵铁钱十,每千铁钱的重量,大钱25斤,中钱13斤。

    买一匹布需铁钱两万,重约500斤,要用车载。

    成都是重要的经济重地,而且,蜀汉通往外界的道路又异常崎岖难行,客观上需要轻便的货币,这也是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的主要原因。

    但是,北宋虽然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但全国货币并不统一,存在着几个货币区,各自为政,互不通用。

    当时有13路专用铜钱,4路专用铁钱,陕西、河东则铜铁钱兼用。各个货币区又严禁货币外流,使用纸币正可防止铜铁钱外流。

    此外,宋朝政府经常受辽、夏、金的攻打,军费和赔款开支很大,也需要发行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

    种种原因促成了纸币——“交子”的产生。

    因为不能很方便的辨认出来货币的面值,而放弃使用货币,这样的问题必须解决。梅笑寒决定冒险再穿越一次,他打算再次穿越到现代,这一次只有一个目的:“找一家广告公司设计纸币。”

    现代化的印刷技术越来越高超,你公元十世纪的科学技术,是远远不能够达到的。对于钞票的印刷,虽然现代社會每个国家都不一样,但总体来说分为以下几类:

    按传统的分类方法,现在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钞票印刷方式主要有平版印刷(包括胶印和平凸印)、凹版印刷、凸版印刷三种,这三种方法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