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梦- 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9世纪传至北美。一般认为,蒸汽机、煤、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英国最早开始工业革命也是最早结束工业革命的国家。

    然而想要进行工业革命,现在远远没有达到成熟的时机,因为许多农民连温饱都成问题,教育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连最基础的知识都不知道,何谈进行工业革命。

    比如触发工业革命开始的蒸汽机,虽然对于现代人来说蒸汽机的原理非常简单,只要明白高压气体是什么概念的现代人就能明白蒸汽机的运作原理。

    用高压气体来推动活塞将其变成机械功能,但是这个条件对于古人来说都非常的难做到。

    盐铁一直是古代社会的重中之重,盐铁税收也是官府的税收的主要来源。

    铁,非常的重要。铁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最常用的金属之一,约占地壳质量的5。1%,居元素分布序列中的第四位,仅次于氧、硅和铝。

    中国古代早就已经学会制作铁器,铁器是以铁矿石冶炼加工制成的器物。

    铁器的出现使人类历史产生了划时代的进步。在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工炼铁的是居住在小亚细亚前1300~前1100年,冶铁术传入两河流域和古埃及,欧洲的部分地区于前1000年左右也进入铁器时代。

    但当时冶炼的都是块炼铁,一直到中世纪末(1400年左右)欧洲发明水力鼓风炉以后,才出现冶炼生铁。

    中国早在公元前1300年年前便已使用铁器(商朝铁刃铜钺),但为陨铁。

    公元前800年的虢国玉柄铁剑则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冶炼铁器。是我国进入铁器时代的标志。

    中国炼铁始于春秋时代。那时候的炼铁方法是块炼铁,即在较低的冶炼温度下,将铁矿石固态还原获得海绵铁,再经锻打成的铁块。冶炼块炼铁,一般采用地炉、平地筑炉和竖炉3种。在掌握块炼铁技术的不久,就炼出了含碳2%以上的液态生铁,并用以铸成工具。

    战国初期,中国已掌握了脱碳、热处理技术方法,发明了韧性铸铁。战国后期,又发明了可重复使用的“铁范”(用铁制成的铸造金属器物的空腹器)。

    西汉时期,出现坩埚炼铁法。同时,炼铁竖炉规模进一步扩大。

    汉代以后,发明了灌钢方法。北齐书綦母怀文传称为“宿钢”,后世称为灌钢,又称为团钢。这是中国古代炼钢技术的又一重大成就。

    然而古代的铁产量在不同时期数量不同:

    唐元和初年,每年的铁产量是207万斤;

    北宋治平年间,铁产量是824万1千斤;

    南宋初年是216万2144斤(不包括北方的金国);

    元朝中统四年(1263年)584万4000斤;

    明朝永乐初年,是1957万5026斤。

    梅笑寒来到了书店,翻开了一本书: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也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

    这场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

    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密切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看完以后梅笑寒热血沸腾,然而英国之所以能够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英国具备工业革命的政权、劳动力、资金、市场、技术等条件,而其他国家要么完全不具备,要么只具备其中少数几项,故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

    然而自唐末乱以来,五代十国混战,整个国家无论是经济还是市场都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条件,设备也不够完善,谈论工业革命无异于“西方夜谭”。

    与此想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更重要了。来到这家书店以后,梅笑寒几乎搬空了整个书店。

第七十一章 名留史册的饭局() 
当梅笑寒采购完毕返回“梅城”时,一个历史上重要的事件发生了,这个事件就是“杯酒释兵权!”

    “该来的总归是会来的。”

    当上皇帝以后的赵匡胤有了两个让他很忧心的问题,同时也是困扰他的两个问题。

    其一:如何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让那些乱臣贼子们听话,特别是那些飞扬跋扈的藩镇割据势力,这样的局面不能再出现了。

    其二:如何让自己统治能够长久的进行下去,短命的王朝他见得多了,像五代十国这么短命的王朝全让自己碰上了。

    梅笑寒收到了一份请柬,这份请柬是赵匡胤送来的。此时宰相的座位早就被赵匡胤撤掉了,但是他想撤掉的不仅仅是宰相的座位,还有他们的权利,此时的赵匡胤的野心比之前更大了,赵匡胤已今非昔比,霸图天下的帝王之心锋芒毕露。

    自唐朝灭亡以来,有一个叫朱温的男人拉开了五代乱局大戏的序幕,此时距离宋朝建国已经过去50多年了。

    50余年间,皇帝换了13个人,姓氏换了八个,战争更是无休无止。

    “人间富贵花间露,世上功名瓦上霜。”让人不由得感叹,世间兴衰只是过眼云烟。

    当赵匡胤一步步独揽大权之后,却开始整天茶不思饭不想,非常害怕晚上睡觉以后就再也醒不来。

    既然别人能够把黄袍披到赵匡胤身上,就有可能把黄袍披到别人身上。带着这样的想法,心里不淡定的赵匡胤发出了邀请。在反复的酝酿之下,这一场史上著名的饭局便拉开了它的帷幕。

    由赵匡胤主导,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锋、赵彦徽、王彦超等人出演的好戏便拉开了它的帷幕:

    酒宴刚开始的时候,一个个将军喜笑颜开,心里想着赵匡胤会给他们怎么样的赏赐。

    实际上这个宴会就和平常兄弟们聚会一样,什么都能聊,赵匡胤也脱下了龙袍,表示自己的身份并没有与他们有什么不同。

    秋天还是那个秋天,可是这一天的开封城却格外的凉,没有雾霾笼罩空气质量还是不错的。秋高气爽,虽然天气还是有一些凉意,可是这些将士们的心情非常的好。

    这是挺高兴的一件事,皇帝兄弟请客,喝喝酒吃吃,好兄弟多日不见唠唠家常,顺便也能沟通沟通情感。

    酒席上的赵匡胤却一直唉声叹气个不停。“烦。。。烦。。。烦的天天睡不着。”

    “这是为何?”

    赵匡胤叹了一口气道。:“这个皇帝不好当呀!”

    “当皇帝怎么会不好的?”石守信问道。

    赵匡胤道:“要不。。。这个皇帝你来当?”

    赵匡胤这话一说,吓得石守信趴在了地上,连呼:“吾皇万岁!”

    赵匡胤一副苦瓜脸,当了皇帝应该高兴才是,后宫佳丽三千,一天睡一个一年都睡不完,为何会烦呢?于是众人纷纷发问,问其缘故。

    赵匡胤道:“我前几日做了一个梦,到现在为止还心有余悸!”

    “陛下可否说来一听?”

    “朕。。。梦到一个将军手持利剑,趁我睡觉之际突然向我刺来,幸亏我躲避及时,否则我命休矣!”

    “那将军说,这皇帝之位该他来做,天下是他打下来的。”

    聪明的人早已经听明白,愚笨的人还傻傻的站着,连连摇头表示疑惑。

    赵匡胤当年孤身一人离开了洛阳老家,开始了自己的北漂生涯,那个时候对未来他充满了无限的遐想。现在功成名就,却有了许多的忧伤。

    “朕觉得自己连一个节度使都比不上!”

    此时,便有人提出要归还兵权,告老还乡。

    赵匡胤道:“你们这样做合适吗?”说完这话以后,容不得他们回答,又道:“这样也不错,想走的都走吧!”

    众人的表现让赵匡胤非常的满意,赵匡胤连连点头道:“朕突然间就舒服了许多。”

    聪明人之间都是讲究点到为止,不聪明的只好被点到死为止。梅笑寒等五人都是聪明的,第二天纷纷交出了“辞职报告”。

    辞职报告单都是这样写的:因为饮酒过多,导致肾虚,恐难当大任,望批准告老还乡。

    梅笑寒非常的费解,赵匡胤解除了他们的官职,又分配他们去地方担任节度使,可却又告诉他们不用真去地方上任,只能呆在京城里面,这实际上和被软禁了没有什么区别。

    于是乎“梅城节度使”就被赵匡胤软禁在了京城里,每天好吃好喝的供着。

    为了安抚大家,接下来赵匡胤做了另一系列动作,赵匡胤首先把自己的女儿延庆公主嫁给石守信的儿子。昭庆公主嫁给王审琦的儿子。

    殿前都点检的位置也被废除了,赵匡胤自己以前就是殿前都点检,现在显然不适宜在再设此职位。

    这些人能够忍受,但是梅笑寒忍受不了,他觉得自己不能就这样被人任意摆布。

    赵匡胤答应他的条件,必须应允,否则。。。他也没有办法。然而局势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在京城小住了几天,赵匡胤还是把梅笑寒放走了。他们之间达成了一项协议,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办法解决的。梅笑寒也安全无虞回到了“梅城”。

    有惊无险回到了“梅城”,“梅城”驻军被缩减到了三百人,这样的力量不足以与来犯的敌人作对抗,但也限制了梅笑寒的行动。

    梅城农村的改革继续进行着,孩子们的教育问题被提上了日程,其一便是普通话教学,满口的扬州腔让梅笑寒听得很不适应。

    学前适龄儿童都被纳入了免费教育之中,统一学习普通话,虽然梅笑寒自己的普通话并不是很标准,但他一直认为他说的普通话比当地人的方言好听多了。

    几百个常用汉字,学起来也快,每天学十个生字,短短三个多月,八百多个汉字这些孩子已经掌握了一大半。

    学会了汉字并加强口语练习,有了一个良性的语言环境,学习起来就快了。

第七十二章 炼铁和教育() 
公元962年,1月1日,这天是元旦节。

    古代虽然也有元旦,但日期却不固定,殷代是以十二月初一这天为元旦之日,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时期,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每个朝代的元旦都是不一样的时间,唯一相同的就是都是以每个月的第一天为元旦之日。

    为了方便管理,梅笑寒把现代社会的时间制度也搬到了古代。每天分为24个小时,并教会了村民看钟表。

    最先熟悉现代时间制度的还是这些小孩子,对于神奇的钟表孩子总是充满好奇。

    看到时钟指向21点的时候,这些孩子就知道要睡觉。

    到了早上5:30,闹钟就会响起,这些孩子就知道起床。熟悉时间,接下来的工作推就方便多了。

    不用再听公鸡打鸣,不用再看日出日落,只要看到钟表就能确定时间。

    读书能拿到钱,参加集体活动也能拿到钱,多劳多得,妇女和儿童以及老人还有另外的补助。不到半年时间,文城村已经变成一个远近闻名的村子。

    大家都知道有一个非常富裕的村子,这个村子就是文成村。改革试点很成功,相比较于其它地方,文成村已经甩它们几条街了。

    一所学堂建立起来了,这所学校目前只招收7到15岁年龄的学生,共分为三种班,分别是: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三个班级所学的科目主要是。

    初级班:硬笔字、拼音、看图说话、唐诗、算数。

    中级班:硬笔字、写作、算数、基础几何、历史。

    高级班:毛笔字、书法临摹、中国画、基础物理和基础化学、工业基础、基础农业等。

    每个孩子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进行选修,并不要求每个科目都要学。当现代化理念逐渐灌输以后,孩子们对这个世界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教育的问题,梅笑寒逐渐的放手,准备让张云和张良去做。梅笑寒接下来想做的工作是,建立一座小型的炼铁厂。

    虽然可以选择从现代社会带一些农用具过去,但是梅笑寒决定要自己打造用刚和用铁。

    古代炼铁开始于春秋时代。那时的炼铁方法是:“块炼铁”在较低的冶炼温度下,将铁矿石固态还原获得海绵铁,再经锻打成的铁块。

    早期炼得的熟铁通常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