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植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限植入-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实话。

    他这样的成人壮汉,一碗稀饭根本就吃不饱,饿是很正常的事情。

    也就在这个时候。

    周天明忽的感到自己手里貌似多了一个东西。

    这是一个圆圆的东西。

    上面还带着一丝丝热气。

    下意识的。

    周天明下意识的睁开了眼睛。

    吓了一跳。

    不是周天明被吓了一跳,而是那个给他手里塞了东西的人被周天明吓了一跳。

    这个人不是旁人。

    而是一个穿着学生装扮的女学生。

    是被周天明他们一伙人从鬼子手里救回来的那群女学生当中的一个。

    至于这个女学生塞在周天明手里的东西。

    是一个黑色的窝窝头。

    窝窝头本来是过去北方穷苦人的主要食品,它是用玉米面或杂合面作成的。

    大个儿的窝窝头能有半斤来重,小的窝窝头也有二三两重,窝窝头的外型是上小下大中间空,呈圆锥状,这么做,是为了使它蒸起来方便,也容易熟。窝窝头底下有个孔,北方俗语叫窝窝儿,又因为它是和馒头一样的主食,所以北方人称这种食品为窝窝头。

    过去形容某个人命苦,常常说:“他呀,一辈子饥饱劳碌,吃窝头的脑袋。”

    歇后语“窝窝头翻个儿——显大眼”是指把窝头翻过个儿来,窝儿朝天就显出了个大圆眼儿(即圆孔)来,用以比喻出风头,反而出了丑,常常带有轻视讽刺的意味。

    按理说。

    窝窝头是北方独有的食物,南方人是吃不惯的,所以也不应该出现窝窝头。

    但现在。

    周天明的手里却偏偏多了一个窝窝头。

    “我不饿。”明白眼前这个窝窝头有多么珍贵的周天明,笑笑,随即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他是有些饿。

    但还不至于从一个小姑娘手里抢夺食物。

    他还自己的底线。

    做人的底线。

    如果连做人的底线都没有了,那么还有什么值得自己去追求的东西?

    鉴于这种底线。

    周天明才撒了慌。

    结果人家小姑娘根本没有理会他这个茬,指着塞在周天明手里的黑窝窝头道:“我也吃饱了,哥哥你吃了它,好打鬼子。”

第39章 困惑() 
一句带着丝丝温情,但却又让周天明鼻子一酸的话语,就这么从小姑娘的嘴里飞了出来,钻入了周天明的耳朵里。

    吃饱了。

    好打鬼子。

    原本应该是无忧无虑的花样年代,但却因为鬼子的入侵,使得其不得不东躲西藏,但就是这样,依然过着有今日没明日的生活。

    可以这么说。

    这是一种看不到希望的日子。

    因为他们不是圣人,没有前知五百载,后晓五百年的通天本领,更不是所谓的穿越人士,知道数十年之后发生的事情,因此他们是不知道这个战争最后结果的。

    抗战初期。

    不少人就是因为看不到希望,所以投敌。虽然他们给自己找了一个曲线救国的大义名头,但却依然遮盖不住他们成了汉奸这个铁一样的事实。

    “哎!”莫名伤感了一下的周天明,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或许是他这声伤感叹息的缘故,竟然使得那位小姑娘与其共鸣了起来。

    “长官。”小姑娘看了看周天明,在顿了十多秒后,大着胆子询问了一句,“这场战争我们能赢吗?日本鬼子会被我们打跑吗?”

    小姑娘的这句话,使得周围不少人都支起了耳朵。

    换言之。

    这个问题也是他们想要迫切知道的。

    原本以为南京保卫战会是另一个版本的淞沪会战,但却没有想到,南京保卫战的战果却是这般的凄惨!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它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鬼子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该战役中,中日双方共投入约100万兵力,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鬼子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

    淞沪会战中,鬼子因遭到国min党军队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数次更换司令官。

    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是有极大正面意义的。

    要知道战争开始之前。

    鬼子可是喊出了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口号。

    但淞沪会战的结果,宛如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的抽在了鬼子那张嚣张的脸上,除了彻底粉碎了鬼子“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还极大的鼓舞了我国军民的抗日热情。

    正是在军民如此巨大的热情和期待下,后世使得无数中国人心痛不已的南京保卫战拉开了帷幕。

    南京保卫战,又称南京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失利后,为保卫首都南京与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作战战役。

    民国二十六年。

    也就是1937年12月1日,鬼子大本营下达大lu第8号令,命令华中方面军与海军协同,兵分三路,攻占南京。

    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首都卫戍部队司令长官,部署南京保卫战,因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南京各城门先后被日军攻陷,守军节节抵抗,牺牲无数。

    12日,唐生智奉蒋介石命令,下达守军撤退令,守军各部因撤退失序,多数滞留城内,被鬼子大量屠杀,损失惨重。

    12月13日,南京沦陷,鬼子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为了活命。

    不少南京城里,来不及逃出城的市民和士兵,为了活命,不是躲到所谓的安全区,便是向鬼子投降。

    当然。

    也有不投降,拼死抵抗鬼子的中国人,这些抵抗鬼子的中国人里面,就有狗子、流氓、道士等人。

    面对鬼子举起的屠刀,狗子、流氓、道士、白领等人与周天明汇聚在一起,拿起武器抵抗起了鬼子。

    虽然抵抗鬼子。

    但狗子、流氓、道士等人,仅仅是在凭借着心中的那股怨气,机械式的抵抗着鬼子。

    也就是说。

    他们的心里是没有希望的。

    之所以抵抗鬼子,完全就是身体下意识的反应。

    随着时间的流逝。

    南京城里面抵抗鬼子的人数是越来越少。

    相反的。

    被鬼子屠杀的死难者同胞却越来越多。

    鉴于这种情况。

    很多人都在心里泛起了“我们能赢得战争”、“死了算球了”、“死了也享福了”、“死了远比活着好”等等诸如此类的消极心态,只不过这些人的脸上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跟这些人一样。

    此时的周天明。

    心里也是有着一丝迷茫的。

    只不过双方迷茫的原因不一样。

    他们是看不到希望。

    周天明则是怀疑,怀疑自己能不能完成系统交代给他的任务,安全的在南京城中待十天。

    之前周天明想过,想过自己会遇到各种困难,也想到了所谓的解决办法,毕竟看了那么多的抗日神剧,也看了那么的书籍,知识是有的。

    但理想是理想。

    现实是现实。

    双方有着天与地的区别。

    可以这么说。

    南京城中待着的这些天。

    等于给周天明活生生的上了一课。

    人。

    有时候。

    必须要做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说些自己不愿意说的话语,如现在。

    周天明纵然心里迷茫困惑的要死,但也不敢实话实说的将其说出来。

    相反。

    他还的撒谎。

    要是非要给自己找个撒谎的理由,貌似善意的谎言这个理由不错,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

    因为周天明是这些人的主心骨。

    必须要给这些人希望。

    一旦主心骨倒了。

    那么就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这个后果周天明是不敢想想的。

    所以他违着良心的说了假话。

    其实这番话。

    也是周天明说给自己听得。

    说白了。

    就是在借着这个机会,自我安慰,阿Q般的自我安慰。

    “会的。”周天明朝着问话的小姑娘说道,完了好像感到自己的语气有些不怎么坚定,便又重复了一遍,“肯定会的,小鬼子才多少人?我们有多少人?一人一口唾沫就能将小鬼子给淹死。”

    周天明的这种心理。

    是大多数中国人的一种普遍心理。

    这一点。

    从对鬼子的称呼上面便能体现出来,不少人都习惯将鬼子称之为小鬼子。

    可实际结果却是。

    小鬼子一点也不小。

第40章 鬼子屠刀下,残活的人() 
也许会有人说,小鬼子就是小鬼子,不管任何时候,他们的面前,都要带个小字。

    其实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抗战开始之初。

    中日双方国力有着天与地的区别,双方国力根本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面。

    那时,我国人口总数为4。6亿,小鬼子人口总数为0。9亿,双方比例为5:1。我国钢铁总产量4万吨,而小鬼子钢铁总产量却高达380万吨,双方比例达到了惊人的1:145。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要知道二战时期,远不是一战所能比较的,一战时期,还有许多木制武器,如木制飞机,木制坦克等等之类的武器。

    但二战时期的武器,清一色全都是钢铁制作。

    一个国家,钢铁产量不足,如何制作武器?

    制作不出来武器,士兵自然要用老掉牙的武器来与武装到牙齿的鬼子战斗。

    双方高下。

    顿见分晓。

    这也是抗战初期,鬼子可以闪击中国,中国军队节节败退的最根本原因。

    说白了。

    就是武器不行。

    不然南京城也不会这么快就丢失,驻守在南京城外面的中国军队,往往是挨完了鬼子飞机轰炸,在挨鬼子大炮轰炸。

    其实鬼子飞机轰炸和鬼子大炮轰炸,都不算什么,中国军队依靠战壕勉强可以抵挡。

    最令中国军队恼火的。

    是鬼子军舰巨炮发射的炮弹,这些巨炮发射出来的炮弹,往往会连阵地带躲在阵地后面的中国军人一同送上天。

    一个满员师,上去不到半天时间,就全军覆没了。

    周天明所在的部队,就是在这番情况之下,全军覆没,仅仅留下他们数个残兵在苟延残喘,如过街老鼠一般得在苟延残喘的活着。

    有时候。

    周天明也在自己的脑海中胡乱意yin,意yin自己可以大发神威,解救南京城的万民于水火之中。

    当然。

    他也就是在脑海中意yin一下。

    真要让他做。

    是做不到的。

    根本做不到。

    这里没有一点奇迹。

    因为这不是拍电影,没有王者归来的桥段,人要活命,唯有自救。

    只有自救。

    才能活命。

    如果人不自救,但却将生的希望寄托在旁人的身上,这跟自寻死路是没有区别的。

    你在将希望寄托在旁人身上的时候,旁人也将他的希望寄托在了你的身上。

    如此一来。

    鬼子才会毫无压力的屠杀了三十多万无辜同胞,其中有很多,都是刚刚放下枪,且还身强力壮的士兵。

    他们以为自己放下枪,就有可能活命。

    殊不知。

    放下枪,等于放弃了生的希望。

    再被鬼子押往刑场的时候,只要他们动动,哪怕稍微动动,鬼子便有可能杀不了他们,可就是因为将生还的希望寄托在了旁人的身上,这些人宁愿如木头人似的被鬼子押解着奔赴刑场,也不愿拼死一搏。

    他们都知道。

    第一个与鬼子搏斗的人,十有八9会死,所以他们将希望寄托在了别人的身上,希望别人可以挺身而出,然后自己浑水摸鱼的活下去。

    问题是。

    别人傻吗?

    不傻。

    一点不傻。

    可以这么说。

    就是因为这些人太聪明了,所以才会跟傻子似的死在鬼子的手里。

    昔年田单以五百火牛大破燕军。

    假如这时候,这些身陷南京城的同胞们,只要肯拼命,鬼子就算不死,也要残。

    可就是因为这些人太聪明了,才会跟呆子似的死在鬼子的屠刀之下。

    人。

    有时候。

    不能太聪明。

    因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