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饮唐- 第1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容易得罪人的。

    “你去通报钱叔,就说外边有一个李毅找他!”

    张三听罢顿时睁大了眼睛。李毅?这个名字怎么这么熟悉?突然,张三猛地冷汗就下来了。李毅,自家大公子不就是叫李毅吗?自己居然把大公子挡在门外了。

    张三刷的一下跪了下去,赶紧认错。“小人不知道是公子,冲撞了公子,还请公子恕罪!”

    李毅微微一笑,他对这个门房还是很满意的,虽然有些楞,但还算知道理解。

    “行了,起来吧,不知者不罪!都谁在家呢?”

    张三擦了把冷汗,站起身,低着头说道:“老爷和大爷都在家,不过二少爷不在!”

    李毅点了点头。“呵呵,行了,不知者不罪!你做的不错,好好干!”

    李毅拍了拍张三的肩膀,给张三激动地够呛。少爷居然这么和蔼,还拍俺张三的肩膀,这下又可以吹牛逼了。

    李毅走进府门,便瞬间被下人发现,这些人可不是张三那个新来的,他们对李毅可是太熟悉了,一见到李毅,这些人便瞬间惊呼起来。

    “啊!是大少爷!”

    “大少爷回来了!”

    “快去叫老爷和老夫人!”

    府里顿时乱成了一锅粥。

    李靖、红拂女、李德謇听到喊叫声都被惊了出来。

    他们还以为下人再作乱,然而到前厅一看,却见李毅真的回来了,三人顿时充满了惊喜。

    “孩儿李毅叩见祖父、祖母、大伯!”

    “唉!好毅儿,快起来,快让祖母看看!”

    红拂女一见到李毅,欣喜不已。

    李毅赶紧起身将红拂女扶起来。

    一家人好一番唏嘘。

    半晌,李毅才算是和李靖等人回到了偏厅,秉退了下人,李毅这才松了口气,刚才的阵势还真让他有些吃不消。

    “毅儿,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问话的是李靖,对于李毅,李靖一直很关心,所以也知道李毅在南方很忙,所以对李毅突然回来很是不解。

    红拂女拉着李毅的手,坐在床边,就那么看着李毅,听到李靖的问话,却有些不乐意了。“老家伙,孙子回来了,你还不乐意!”

    李靖苦笑一声,却没有犟嘴,不然输的肯定是他。

    李毅嘿嘿一乐。“嘿嘿,这次立了点小功,所以,不得已偷跑回来了!”

    “哎呦!我大孙子又立功了?快和祖母说说!”

    李毅点了点头,造纸术虽然是大事,但是也没必要瞒着家里人,不过为了保险,李毅还是特意出去看了看,检查有没有人偷听。

    见外面无人,李毅这才返回屋中,小声简要的把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事情说了出来。

    三人见李毅神经兮兮的,还以为他在搞怪,但是听李毅说完,三人都呆住了。

    红拂女嘴唇直颤悠。“我的孙儿改良了造纸术?我的天!”

    对于古人来说,改良造纸术绝对是那种可以名留青史的功劳,这绝对是祖坟冒青烟的功劳。所以,别说是红拂女了,就连李靖都被李毅给镇住了。

    李靖嘴张了半天,才缓过神来,然而,缓过神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嘱咐李毅。“毅儿,这件事一定要保密,还有謇儿也是,决不能出去乱说!”

    李毅和李德謇连忙点头。

    然而红拂女却不解。“老家伙,这是好事,为什么要保密?”

    李毅却帮着解释。“祖母,这是陛下要求的,这里面不是那么简单!”

    红拂女一听,便知道了关键,便不再发问。

    “毅儿,也就是说你是临时回来的,还要走?”

    李毅为难的点点头。“孩儿明天就走!”

    “明天就走?怎么这么急?”红拂女一听就不干了。

    李毅硬着头皮解释了几句,还答应过年的时候一定回来,再加上李靖的劝说,红拂女这才勉强答应,不过,看样子,眼中好事有浓浓的不舍,李毅也是无奈,身不由己啊!

第301章 再见房玄龄() 
“毅儿!王道长他。。。。。。!”

    聊了半天,李靖才问此事,他一直在关心李毅,自然知道王远知仙逝的事情,他其实也知道,提此事李毅肯定要伤心,但是,王远知毕竟是李家的恩人,李靖没去看望以是不妥,再不过问,就真的不对了。

    三人都以为李毅会伤心,但是李毅却是微微一笑,李毅其实已经想开了,在王远知去世的那三天,他已经把所有的伤心都体验过了,他现在对王远知只有怀念,那是他心中最温暖的名字。

    李毅站起身,走到传遍,撑了个懒腰,提到师傅,仿佛浑身都轻松了。

    “师傅出生于琅琊,得道于茅山,神机妙算,道法通玄。以道家玄妙名传天下,以太极奥义千古流芳。师傅一生的就是一个传奇,他就是传说中做第一等人,干第一等事,说第一等话,抱第一等识的奇人。所以,在我心中,师傅一直就在我身边,他临终前对我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两句话一直回荡在我的耳边。鞭策着我做那问心无愧之人。师傅永远不仙逝,只是会升华成一种永不磨灭的精神。”

    “毅儿,你能这么想,你的师傅一定会很高兴的!”李靖老怀大慰,他为李毅能有王远知这样的师傅而庆幸,也为王远知的神奇所折服,更为李毅的心胸所欣慰。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呵呵,我只希望不要让他失望便好!”

    “我相信我的孙儿,一定会做到最好!”红拂女也很高兴,自从李毅来了以后,整个李家都充满了希望,李毅自不用说,没有比这更完美的孙儿了,老二李业嗣现在在财部也是炙手可热,手揽大权,随着水泥作坊的展开,财部已经成了真正的财神爷,现在连李二都没事到财部逛逛,鼓鼓士气,顺便看看能不能给他挤出点钱修桥铺路。而作为财部二把手的李业嗣自然成了其他部门的座上宾。现在还算理智,估计过段时间,钱庄完成改制,银票已出,财部估计就会彻底掌握整个大唐的经济命脉,到时候,李业嗣或许便能更进一步了。

    至于老三李业诩,虽然现在还看不出什么,但是老太太也相信,他的孙儿绝对会一鸣惊人。

    对于这个家,红拂女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唯一的不满或许就是三小都不在家吧?不过现在红拂女没事斗斗地主,养养花,生活也挺滋润。

    李毅陪着二老又聊了一会,便去休息去了,李毅实在太疲惫了,连续赶了好几天的路,铁人也受不了啊!

    李毅没有回自己的小院,冰玉、三子都不在,下人也都放了假,太冷清了,就在前院的偏方中休息了一会。

    傍晚,太阳以落了山。

    李毅这才悠悠的醒过来,虽然只睡了两个时辰,但是也足够缓解李毅的疲惫了。

    到前厅,正好赶上饭点,一家人都在等着他开饭,李毅一到,老太太立刻下令开饭,让两个老人等自己,李毅自己都过意不去,给二老成了饭,加上菜,甜言蜜语哄得红拂女眉开眼笑,李毅这才动筷吃饭。

    一顿风卷残云,金陵毕竟太落后,不说别的,伙食就弱爆了,李毅已经两个月没吃的这么爽了。

    吃过饭,李扶着二老溜溜弯,刚走没多久,一个不速之客便不请自来了。

    “哈哈,我就知道,房叔叔一定会来的!”

    “哼!你小子搞出这么大的动静,老夫想不来都不行啊!”房玄龄进院,给二老打个招呼,三人已经熟的不能再熟了,所以,也没多加客套,知道李毅要和房玄龄谈事情,俩人便推开李毅,自己遛弯去了。

    李毅也没推让,嘱咐了几句,便带着房玄龄来到书房,在这谈事情比较方便。

    李毅亲自给房玄龄泡了壶茶。

    房玄龄抿了一口热茶,这才安了心神。看着老实自在李毅。房玄龄忍不住叹道:“你小子,是一刻都闲不住啊!休个假都能搞出些事情来!”

    李毅翻了个白眼。“要不是你的钱庄着急,我会在金陵就研究造纸术?还有,您真的以为我是在休假?”

    房玄龄知道李毅的情况,所以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接话,只能转移话题道:“咳咳,现在造纸术已经成功了,印刷术也有了,你觉得钱庄的纸笔是不是该发行了!”

    “这个我就不好说了,这事情一直是您主持的,所以,分寸还是您来把握得好,不过,我觉得,发行银票有两点,一点是一定要限量,不可乱发行,否则,必然会造成银票贬值,市场混乱。二,银票最好是以金银来做保证,保证一贯的银票能换一两白银,不管怎么说,以后的货币一定会以金银为主,所以,及早过渡,也好为以后做好基础。”

    房玄龄思索一阵,没有再说话,他之所以问李毅,也只是听一些李毅的意见,毕竟钱庄是李毅搞起来的,他对这个会更懂一些,不过经营了这么久的钱庄,房玄龄也已经找到了一些规矩。所以,李毅说得这些他基本都想到了,这也让他心里有了把握,也就不再提这件事了。

    “呵呵,你这次回来还有别的事吗?”

    “额,还真有,房叔叔,上次我来信询问的宁远村村民一事可有着落!”

    “恩!有消息了,这个宁远村可了不得,隐蔽了几百年,家底着实不少啊!而且他们还大摇大摆的招摇过市,要不是你给他们的扇子被一个刺史看到给认了出来,估计他们早就被抢了。还好,那个刺史跟你爷爷有些交情,所以,便将他们送来了长安,现在就在你的封地渭南等你呢?”

    李毅听说宁远村的人到了,心中顿时一喜,他现在就缺少人才,而宁远村的江青云可是一个大才,虽然久不经事,无法处理政务,但是教书育人还是可以的,而且李毅当初也做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这个江青云不但学识渊博,而且善于应变,不是死板之人,这正是李毅需要的人才。而且,相信金陵对于宁远村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好的归宿,因为那里现在正充满了机遇。

第302章 忽悠() 
“臭小子,还有什么事,一起说吧!”房玄龄太了解李毅了,要是没有什么事情相求,李毅早就找借口开溜了,李毅聪明是聪明,但是选择性懒惰也是他改不掉的毛病。

    “呵呵,还是房叔叔懂我,其实这也是咱们互惠互利的好事。您瞧,您得银票应该准备着手了推出了吧?就像小侄方才说得,这银票说白了就是借贷的收据,只不过,这种收据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可以当作货币来使用了,但是,要想达到这个程度,首先一点,钱庄必须保证信誉,现在有了银票,钱庄便可以推出新制度了,例如,百姓往钱庄存钱,咱们不但不收取利息,还可以可以给百姓利钱,有了这个诱惑,相信钱庄会迅速聚拢一大批财富,这可不是现在钱庄的蝇头小利,原先因为技术的原因,钱庄的客户一直都是豪门或富商,现在一旦把客户源扩展到每一个老百姓,那将是一笔天文数字啊!而有了这些钱,钱庄就可以将其借贷给个人或集体,来赚取利息。存取与借贷,才是钱庄生存的根本法则。”

    房玄龄听了眼前一亮,他还以为他已经够了解钱庄了,没想到照李毅还差一些,毕竟他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李毅是所说的可是经过上千年的商场法则淘汰而留下的精华。

    “你小子果然还是更懂钱庄,唉!老夫还是棋差一招啊!”

    “呵呵,房叔叔,您也不必在意,这一点,小侄也是近来才想明白的,还是靠着处理金陵的事物才有的灵感。”

    “行了,老夫还能妒忌你一个孩子不成?不过,贤侄,这个借贷恐怕没那么容易推广吧?”

    “嘿嘿,还是房叔叔眼光独到。不错,这借贷,以后的发展发现应该只有三个方向。一,便是国家,钱庄将一部分钱以低息放贷给国家或者地方政府。就像我的金陵,现在我金陵要想开展大棚蔬菜和秦淮水城计划,就需要大笔的银钱。所以,钱庄就可以把钱借给金陵县县衙,然后县衙在规定时间内赢了利,便可以再连本带利的还给钱庄,这就是实现了双赢,钱庄赢了利,金陵县得到了发展!这才是一个良好的循环模式!”

    房玄龄似笑非笑。“所以,你这次回来是打算向钱庄借钱来了?”

    李毅尴尬之色一闪而逝,然后便开始一本正经的在忽悠。“房叔叔,您可不能冤枉小侄,小侄可是为了钱庄好,您想,钱庄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一是本钱,钱庄的最初阶段最大的危险就是挤兑,一旦百姓发现手中的银票无法兑换成现银,那钱庄便危矣了,所以,钱庄需要大量的本金,小侄借贷可是给利息的,所以,小侄这是在给你攒本钱。这其二,钱庄现在只流传于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