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闯末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轮回闯末世- 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汉末天下大乱,诸葛三兄弟随叔父诸葛玄南下。诸葛玄被袁术推荐为豫章太守,后来中央用朱皓取代诸葛玄。

    诸葛玄和荆州刘表有旧交情,带着诸葛亮和诸葛均去投靠他。而成年的诸葛瑾,独自来到江东。

    诸葛瑾在江东认识孙权的姐夫,为其所赏识,推荐给孙权。孙权非常器重诸葛瑾,把他和鲁肃当上宾对待。

    后来孙权任命他为长史,长期在孙权左右参谋。诸葛瑾善于揣摩孙权心理,对上劝谏很有技巧。

    孙权对下级的意见、对奖惩的决定,诸葛瑾有不同意的,大多通过旁敲侧击、譬喻暗示等方法讽谏,孙权最后都采纳他的意见。

    赤壁之战前,刘备派遣诸葛亮到东吴商议联兵抗曹。

    孙权钦仰诸葛亮风采,对诸葛瑾说:“你们俩是兄弟,弟弟跟随大哥,天经地义,不如把他留下?”

    诸葛瑾说:“弟弟投效他人,名分已定,按义理不能怀有二心。他不留在这里,就像我不会离开一样。”

    后来吴蜀交战,诸葛瑾讨伐关羽。有风言谣传诸葛瑾暗通蜀国,孙权说:“我与诸葛瑾有生死不变的盟誓,他不会辜负我,就如我不会辜负他一样。”

    孙权称帝后,诸葛瑾以宣城侯进位大将军,备极荣宠。诸葛瑾去世的时候六十四岁。

    他的儿子诸葛恪在东吴享有盛名,收服丹阳山民立有功勋,被封为都乡侯、威北将军。

    孙权病重,召诸葛恪回京,以大将军领太子太傅,受命辅佐幼帝。诸葛恪与中书令孙弘不和,各怀鬼胎。

    诸葛恪假装请孙弘议事,在坐席上把他杀害,由是大权独揽。

    诸葛恪辅政之后,在魏国境内修筑堤坝,魏国兴兵来犯。诸葛恪率军四万援助,与从叔诸葛诞交锋,大败魏军,斩获万余人。

    大胜之后,诸葛恪益发骄傲自得、跋扈专政。以为天命在己,不顾朝臣反对,兴二十万军民讨伐魏国。

    无奈战术失策,围城久攻不下,又遭遇病疫,士兵死伤惨重。诸葛恪没有汲取教训,以刑威恐吓文臣武将,休兵没多久又谋划北伐。

    因屡次兴兵,出师无功,民怨沸腾。孙峻和孙亮密谋,诬陷诸葛恪谋反,骗他入宫,在宴席之中乱刀杀死。

    诸葛家势败,三族之内被逮捕诛杀,无一人得免。

    之后,便是三兄弟中的曹魏忠臣诸葛诞。

    诸葛诞,字公休,诸葛亮的堂弟,从小聪明过人,与与夏侯玄、邓飏、田畴四人为四聪。

    在诸葛亮和诸葛瑾分别选择刘备和孙权后,诸葛诞却选择了投靠曹魏。

    曾任尚书郎、荥阳县令、吏部郎、御史中丞尚书等职,并与散骑侍郎夏侯玄等人交好。

    司马家族篡权后,诸葛诞非常愤怒,但他一直强忍着。

    在好友邓飏、夏侯玄等先后被诛杀,以及王凌和毌丘俭亦被夷灭三族后。

    诸葛瑾认为不能坐以待毙,就举兵讨伐司马昭,但因寡不敌众兵败被杀,并被诛灭三族,下场相当凄惨。

    后世称诸葛诞为家族之“狗”,中州“狗才”诸葛诞,大都受害于背负“反叛”的骂名。

    如果诸葛诞是“狗才”,不可能以平常的出身混迹成高官显宦。何况,诸葛诞年青的时候身负才学,擅长玄谈义理。

    他与当时的名士何宴、夏侯玄、邓飏等平辈论交,彼此推崇。后世所说的“正始之音”,就是这些俊才名士的言谈辩论。

    魏明帝曹睿曾经不喜欢他们通过浮华的言辞邀取名誉,全免了官。

    诸葛诞后来复官当扬州刺史,加昭武将军。王凌起兵反抗司马氏政权,司马懿东征,以诸葛诞为镇东将军,封山阳亭侯。

    诸葛诞跟东吴侄儿诸葛恪交战不胜,转镇南将军。毌丘俭、文钦起兵反抗,想拉拢诸葛诞。

    诸葛诞斩来使,与司马师共同攻击他们。毌丘俭和文钦失败后,诸葛诞以征东大将军镇守寿春。

    诸葛诞原来与夏侯玄、邓飏等关系亲密,他们因为不满司马师把持朝政被害死,诸葛诞因而与司马家有嫌隙。

    据《魏末传》记载,司马昭派贾充慰劳四方,来到寿春,对诸葛诞说:“洛阳城的大臣们,都赞成皇帝禅位,您是什么意思?”

    诸葛诞厉声说:“你难道不是贾逵的儿子吗?世代深受魏国恩宠,为什么想辜负国家,把皇室送给别人?如果首都洛阳有难,我将以死报答!”

    贾充回洛阳,在司马昭面前谮言诸葛诞有反心,应该把他调回首都。司马昭征召诸葛诞为司空,命令他离开军队,回到洛阳报到。

    诸葛诞拒绝接受司马昭“诏书”,杀死扬州刺史,率兵造反。司马昭挟持傀儡皇帝曹奂来征寿春,将诸葛诞重重包围。诸葛诞向东吴求助,吴主派遣三万人相援。

    围城战持续了八个月,双方伤亡惨重。司马昭用离间计,策反东吴全怿投降。

    随着围城日久,粮食匮乏。原投降东吴的文钦为了节省粮食,想把北方人赶出寿春,只留东吴人防守。

    诸葛诞不能采纳他的意见,争执之下,杀了文钦。文钦的两个儿子逃跑出城,司马昭命他们巡城招降,军心由是瓦解。

    城破,诸葛诞被杀,三族被夷灭。

    诸葛诞属下一百多人,因为不肯投降,被判决斩首,临死前慷慨而言:“为诸葛公死,无恨矣!”

    不以仁德怀绥人心,哪得如此忠贞下属。后世喻为诸葛家之“狗”,是很明显的恶意贬损,有失公允之论。

    诸葛瑾、诸葛亮及诸葛诞三兄弟,分别投靠了东吴、蜀汉及曹魏。

    难道只是个人志向不同?还是三人商量好的,不能把在一方下注呢?或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本章完

第333章 蜀汉基业在诸葛() 
讲到半截,宁凡叹道:

    “为何刘备没有遇到诸葛亮之前颠沛流离,一直也稳固不了地盘。”

    “而请诸葛亮出山之后,却是屡屡有如神助,打下偌大底盘,知道建立蜀汉,开国称帝?”

    吕素素聪慧得紧,她眨巴着大眼睛,俏生生道:

    “世家?”

    宁凡沉默点头,面色并不是很好看。

    炎黄有明确记载以来的三千多年历史,基本都是类似世家之样貌的政治集团相互角力,真正出身底层的最高统治者少之又少。

    仅有三人而已,刘邦,朱元璋,后世新世纪的开国伟人。

    真正说起来,这蜀汉基业,已经是诸葛家族借助刘备的壳子,衍生出来畸形政权。

    与其说那时候是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双雄会,还不如说是诸葛家族与司马家族的斗争。

    诸葛亮的确有大才,这是无须置疑的,但是刘备表面看似求贤若渴,但是内心也是非常孤傲的。

    更何况诸葛亮出茅庐之前并无名望,所谓的“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也只是司马徽之言,仅限于荆襄士族之间。

    要知道刘备现在面对田豫、陈群、陈登这样的大才都不曾如对诸葛亮这般,终究是什麼让刘备好歹有点大名气的“诸侯”会屈节“三顾茅庐”去请一个“毛头小子”呢?

    有一点是一定的,相对不是复杂的徐庶举荐而已。

    按照正常逻辑,在徐庶举荐诸葛亮的时分,刘备一定会派人去调查诸葛亮,但是这一调查可乐坏了刘备了,爲何呢?

    这毛头小子自己终究有没有大才不知道,但是其面前的权利可是不小啊,特别是在荆州这一亩三分地上,更是人脉广大啊。

    汉朝时期,士族讲究一个来源,诸葛亮的祖上叫诸葛丰,因知晓经术而做郡文学,以特别刚直而知名。

    贡禹任御史大夫时,任命诸葛丰爲属官,并举荐他爲侍御史。

    后汉元帝选拔诸葛丰做司隶校尉,他侦查揭露没有逃避任何人,京师人送了他个俗语:“间何阔,逢诸葛。”

    汉元帝欣赏他的崇高节操,提升他爲光禄大夫。后因弹劾权臣,皇帝不允,被降爲城门校尉。

    不久被免官,贬爲庶人,后老死家中。

    但是诸葛丰阿谀奉承的性情和作风,却赢得了士林的一片好评,诸葛家族正式在士林中扎下了根基。

    诸葛亮的父亲叫诸葛珪,已经是泰山郡丞,但是却早逝了。

    但是诸葛亮的亲叔叔诸葛玄却是大大有名的,曾爲刘表的属吏,官至豫章太守,而且与“医圣”张仲景关系很要好。

    而且诸葛珪还有两个女儿,辨别嫁给了蒯祺和庞山民,蒯祺固然只是房陵太守,但是却是蒯良、蒯越的亲弟弟啊!

    蒯家可是荆州顶级豪强世家啊!庞山民家世比起蒯祺也丝毫不弱,庞山民是庞德公之子,庞统的堂兄,任曹魏黄门、吏部郎。

    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比诸葛亮出道早,200年的时分,孙权的姊婿曲阿弘咨遇见诸葛瑾,对其才气感到惊奇,向孙权举荐,与鲁肃等一同爲宾待。

    201年的时分,诸葛瑾与步骘、严畯一同游历吴中各地,逐渐声名显赫,齐名被称爲当世的英杰俊才。

    诸葛瑾远比小说中凶猛多了,胸怀广大,温厚诚信,失掉孙权的深深信赖,称爲“神交”,并努力紧张蜀汉与东吴的关系。

    吕蒙病逝侯,诸葛瑾代吕蒙领南郡太守,驻守公安。孙权称帝后,诸葛瑾官至大将军,领豫州牧。

    诸葛亮的老婆黄月英家里,更是不得了;黄月英自己的才干就不多说了,关键“拼爹”,黄月英的父亲叫黄承彦。

    黄承彦者,高爽开列,爲沔南名士;在那个时期,岂止是一代名士可以诠释黄承彦的?

    可以说黄承彦和庞德公等人,是事先荆襄士族的首领也毫不爲过。

    固然诸葛亮还没出山,但是其面前的权利已经“吓”到了落魄已久的刘备。

    由于他知道,得到了诸葛亮,就意味着在荆州扎下了根基,刘备对荆州是有野望的。

    而之后的事态展开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刘备占领荆州简直顺利的不可思议,连黄忠和魏延的投诚,能够面前都有诸葛亮家族权利的影子。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这样说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意思就是说,我呢,就是个南阳种地的普通人,在这乱世里凑合活着,从来没有想过当官啥的。。。。。

    这当然是诸葛亮的自谦之词,诸葛亮一直有着非常远大的政治抱负,所以才可能在于刘备的隆中对里,提出三国鼎立的战略构想。

    诸葛亮并不是不想出山,而是他正在等待一个合适的实际时机和一个合适的人。

    诸葛亮也绝对不是什么“诸葛村夫”,他的背景深厚的很。

    首先,诸葛亮出身就是官宦世家。先祖诸葛丰曾经担任过司隶校尉这样的要职,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山东做过泰山郡丞。

    后来父母双亡,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还有两个姐姐就跟着叔父诸葛玄生活。而诸葛玄也不是普通人,曾经官拜豫章太守。

    所以说,诸葛亮虽然喜欢种地,但是种地可绝不是为了养家糊口。人家家里全都是当官的好不好?

    诸葛亮本来是山东人琅琊阳都人,父亲死后,才跟着叔父一起投奔刘表。

    而诸葛亮去世之后,他的后人也回到了山东琅琊,成为当地的大家族。诸葛家族虽然比不上琅琊王氏那样显赫,但也算是名门望族了。

    说起才华来,诸葛亮年轻时候也是蛮恃才傲物的。历史记载说诸葛亮平时喜欢在田里种地,唱《梁父吟》,然后自比管仲和乐毅。

    管仲和乐毅都是春秋时期的名臣,特别是管仲,几乎属于“圣人”级别了。

    诸葛亮这样的“不知天高地厚”,并不能得到当时人的认同。其中,只有诸葛亮的两个朋友,崔州平和徐庶觉得诸葛亮说的靠谱,他们认为诸葛亮的确有经天纬地之才。

    但是这还不够,诸葛亮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必须得到当地的名士和大家族的支持才行。

    本章完

第334章 诸葛亮错综复杂的关系() 
宁凡顿了顿,抿了一口茶水,道:

    “为何说蜀汉基业在诸葛呢?”

    “这就要说到诸葛亮在荆襄之地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

    “荆襄之地数得上的势力、家族,都和诸葛亮有着拐弯抹角的关系。”

    “这也是组成刘备蜀汉班底的由来。”

    跟随叔父来到襄阳以后,诸葛亮一直与当地的名士相结交,其中最出名的是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这三位。

    同时,荆州本地共有七大家族,庞、黄、蔡、蒯、马、习、杨,其中最有势力的是蔡氏和蒯氏。

    而庞德公和黄承彦正是其中庞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