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主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科技主线-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是苏宏的权威使得这些人只能将疑惑放在心中,直到苏宏死前才将这一切的原因告诉了苏老。

    原来苏宏在分析旅行者传送回来的照片中,发现一张照片,发现在距离太阳600光年外的一个光点,当然这个光点并没有引起其他人的关注,最终分析只是照片冲印过程中导致的曝光产生的光点。

    因为旅行者返回的照片分辨率并不高,而旅行者返回的照片太过珍贵,每张照片都要一个像素点一个像素点分析,即使这样一个光点也需要仔细分析。

    而苏宏就被安排分析这一张照片中,不过苏宏在分析中发现那并不是曝光产生的光点,那个光点是确定存在的,随后他经过无数计算,那个光点的位置中并没有任何恒星。

    苏宏经过无数次计算后,那里确实不存在任何恒星,而如果没有恒星,根本无法直接观测到任何天体,最终苏宏只能无奈接受可能只是照片出现问题而已。

    在旅行者返回的第二批照片中,苏宏特意留意了那个位置,然而他震惊的发现,那个光点依然在,不过苏宏把这个消息隐瞒了下来。

    (本章完)

第160章 你看一下头顶() 
在旅行者返回的第二批照片中,苏宏特意留意了那个位置,他震惊的发现,那个光点依然在,不过苏宏把这个消息隐瞒了下来。

    他清楚的知道那个光点出现一次可能是拍摄设备的问题,但是连续出现两次,这决不可能是设备问题或者是巧合,而是那个位置确实存在一个光点。

    他清楚的时候那个光点意味着什么,照片中的任何一个很小的光点都代表着一颗恒星,如果那里真的存在一颗恒星,那么将颠覆先进的天体物理学,因为从天体物理学计算,那里没有任何恒星。

    这一巨大发现苏宏并不想让米国知道,反而尽力隐瞒了下来。

    随后苏宏除了工作之余都在研究那两张照片。

    经过无数复杂的计算,苏宏发现,那两个光点可能不是恒星,但是自身确实在发光,根据光点位置的物体以及对周围宇宙的影响计算,那个光点体积接近太阳的三分之一,然而重量仅相当于太阳的数百分之一。

    太阳的直径为139万千米,为地球的109倍,是月球的400倍。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然而重量仅相当于地球的33万倍,也就是说太阳的密度只有地球的四分之一。

    然而这没什么奇怪的,因为从化学组成来看,现在太阳质量的大约四分之三是氢,剩下的几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少于2%,采用核聚变的方式向太空释放光和热。

    事实上太阳的密度已经是点燃核聚变的极限,如果密度再低已经不具备点燃核聚变的条件,而照片中600光年外的天体密度甚至不足太阳的百分之一,这种质量密度仅相当于气态行星,根本无法满足点燃核聚变的条件。

    苏宏心中无比激动,这是一颗天体以另类的方式点燃核聚变,宇宙就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太阳让人类了解了核聚变,而且就停在那里,只要你想学,它就在那里最直观的为你展示。

    然而太阳实现核聚变的方式人类了解了,只是无法实现。因为太阳是依靠巨大引力实现核聚变的,而人类根本无法制作出如此大的引力控制着聚变的物质,又没有任何材料可以承载上亿度的核聚变物质。

    核聚变对人类的重大意义谁都知道,可是即使掌握了理论,掌握了全部相关知识,可是依然没用,太阳实现核聚变的方式只是大自然的伟力,即使了解了所有形成形式也无法被人类所利用。

    可是数百光年外的那个光点不一样,它点燃核聚变的方式是人类根本没有认识到的,人类已经掌握了核聚变的所有理论,只是没有实现的方式而已,而数白光年外的那个光点已极低的密度点燃核聚变的方式或许可以让人类直接利用,那将是史上最重大的发现。

    即使那个光点实现核聚变的方式无法被利用,也会让人对核聚变的研究更深一步,这一步很可能必将是人类掌握核聚变中最坚实的一步。

    无论是什么情况,苏宏都不会将这一重大发现交给米国,无奈只能一个人偷偷研究。可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而且也只能偷偷研究。直到十数年后,整个计划保密等级降低,苏宏才重新获得自由。

    只是依然被限制不得离开米国,苏宏只能一边经营在米国的产业一边进行自己的研究,同时试图将自己的发现传回国内,因为他知道现在虽然自由,但是行动仍然受到监视。

    随后而来的就是一场车祸,面对一场无法躲避的车祸,苏宏大概可以确定是自己视图传播消息的举动被发现了,面对着即将撞上来的车,苏宏并不怕死,只是遗憾自己的发现无法公之于众,他的最大发现无法传回国内,其他人也无法得到了。

    然而事实是米国根本没发现他视图向国内传播消息的举动,因为他们根本没必要调查,只要有可能泄漏的人都先后遭遇各种灾难,仅仅只是因为有可能泄密。庞大的计划需要无数人才支撑,多到即使米国也没有如此多的人才。

    不过米国的人才不够也没关系,全世界有足够的人才为他们效力,而他们只要做好保密工作就可以了。

    一场车祸中苏宏并没有死亡,不过也成了植物人,鉴于苏宏并没有掌握核心机密,而且整个计划也已经完成,保密级别已经下降了数个级别,最重要的是成为了植物人,医生给出的诊断结果是永远也无法苏醒,所以米国同意了苏家接回苏宏的请求。

    听到这里,云辉有些疑惑的问道:“等等苏老,为什么医生坚定无法苏醒还会发生所谓的奇迹,为你父亲诊断的一定是最顶级的医生吧,我不觉得一个最顶级医生诊断无法苏醒的人竟然还能苏醒过来。”

    苏老有些无奈,云辉竟然对他说的事情丝毫不关心,只关心他讲诉中的漏洞,只能如实说道:“是的云总,最顶级的医生诊断植物人无法苏醒确实无法苏醒,事实上如果不出意外,米国特殊部门执行简单的暗杀任务也不会出现任何意外。”

    “当时冷战米苏彻底展示了他们科技的先进性,华夏当然不会无动于衷束手待毙,最终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得知我父亲参与了整个计划,暗中寻求接近苏宏,以寻求获得我父亲掌握的机密和技术,只是还没等双方接上头,我父亲就遇到了暗杀,两名特工付出生命换回了我父亲的一丝生机。”

    “至于那名医生的诊断就更加简单了,华夏只是略施手段就让那名医生那么说了。”

    华夏付出了两名最精锐特工,以及付出巨大代价买通那名医生,只换来一个有可能苏醒的苏宏。苏宏回国后受到了最好的医疗条件,只是依然没有苏醒。

    最终苏宏返回了苏家,躺在病床上几个月后苏醒了,只是在苏宏的指示下把这个消息隐瞒了下来。

    从此以后苏宏暗中掌控苏家,调动所有资源研究天体物理学以及制作卫星所需要的技术。

    可是对于数白光年外的光点掌握的信息太少了,苏家只能研究更加先进的探测卫星,以求掌握更多的信息。因为那个光点永远被太阳所阻挡,即使偶尔可以观测,那点光芒也被太阳所影响。

    想要观测,卫星只能绕开太阳,可是要确保发送到太阳背后,还要保证足够的通讯功率,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足够的观测精度,苏宏直到生命终结也没能再观测一下那个光点,苏老动用了苏家所有的资源,最终制作出了6颗卫星,只要发射就可以完成父亲毕生的愿望。

    (本章完)

第161章 调集() 
苏老动用了苏家所有的资源,最终制作出了6颗卫星,只要发射就可以完成父亲毕生的愿望。

    从一个在社会最底层争扎的小家族,到掌握最高端的技术,其中所付出的代价不是云辉可以想象的。

    “苏老,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你可以调动苏家所有的资源投入到这些毫无回报的研究当中,你不会告诉我只是因为你父亲的遗愿吧,毕竟那只是你的父亲。”

    苏老对于云辉的好奇莫名一愣,有些无语的望着云辉,说道:“云总,你好像也不需要钱,只要你放开金钱兑换贡献点的话你将拥有数十万亿资金,可是你没有,你从来没看上钱,你又为什么以为我们苏家就看得上钱呢?”

    云辉一阵无语,真有境界这么高的人吗?他看不上钱不是因为不需要,而是他的钱足够买到他想要的的东西,只要是钱能买到的。至于别的东西,根本不是钱可以买到的。如果他想要的东西钱就可以买到他直接把全世界的财富收刮一遍去买。

    “其实一个人不需要多少钱的,几千万买一台车有什么意义吗?几千万的车真的很好吗?我的车可以防火箭弹,搭载武器系统,而且一分钱不用花,还附带一个超级特种兵当司机简保镖。我们苏家的房子是在京城闹市中的一栋四合院内,同样一分钱不用花,这些都是钱买不到的,既然我们拥有的东西都是钱买不到的,那钱还有什么用,挥霍就可以了,我们苏家只是换种方法挥霍而已。”

    “另一个问题,你父亲回到国家为什么不把这项发现公布出来,你相信你父亲不是那么自私。你的父亲最终决定以一个家族的财力支撑这项研究,我相信你的父亲不是那么无私吧,调动家族全部资源为全人类做贡献,他只要把消息公布出来别人就会花钱研究,而你们苏家仍然可以得到无数好处。”

    “公布出来有什么用?当时整个华夏的生产总值不到5000亿,换成美元才几百亿,你觉得国家可以动用多少资金来启动这个项目?需要举行多少会议决定启动这个项目?需要多少长时间决定启动这个项目?”

    “我父亲觉得最大可能是华夏当时根本拿不出足够的资金和资源进行这个项目的研究,漫长的申请流程这个消息一旦泄漏到米国,米国会瞬间展开研究,等华夏有足够的钱开启这个项目的时候可能米国已经掌握核聚变,可能其他国家在米国面前全部称为二等人了,除了这种可能你能想到另一种可能吗?或者在当时的情况下你能找到让华夏获益的方法吗?”

    云辉恍然大悟,当时华夏全力发展经济,其他事情全部要为经济发展让路,而那样一个巨大研究项目甚至有拖垮整个华夏的可能,这种情况下苏宏说出来也没用,反而知道的人多了有泄密的可能,毕竟他掌握的东西也不多,只是一个位置的异常而已。

    别的技术泄密的可能不大,一个普通的钢铁生产线图纸都有十几吨,稍注意下就不可能泄密,而这件事情要泄密仅仅是一句话的问题。

    而且泄密后发达国家可以迅速展开研究,华夏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落后,根本没有参与进去的实力。

    就这样苏宏一个人死死的保守住秘密,并且调动家族资源进行一些外围技术的研究,为整个项目的全面开启铺路。

    十年过去了,华夏勉强有进行这个项目的势力了,可是苏联解体了,被米国的星球大战计划托的分崩离析,华夏当时的状况并不比苏联好,而这个项目甚至比星球大战计划还要庞大,在当时的情况下国家当然不可能冒着伤筋动骨的危险去展开这项研究。

    或许别人会对苏老的话不以为然,几十年前国家更穷的时候都能搞出两弹一星来,但是云辉知道,这个研究比两弹一星难的不是一点半点,几十年前一穷二白能搞出两弹一星,但是是80年代绝对搞不出那么大工程来。

    因为当时有太祖,觉得两弹一星华夏需要,一声令下直接调动举国之力,整个国家机器开动。无数科学家工程师以及工程人员抛开一切,赶到大沙漠中,无怨无悔的默默奉献,哪怕当时流传着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也无怨无悔。

    那时候虽然穷,但是调动的是整个举国之力,在真正的举国之力面前克服困难,制造出两弹一星没什么奇怪的。

    过了那个特殊时代可没有太祖一样的人有如此号召力,已经没人能发动举国之力了。

    云辉一直陷入沉思中,只是下意识中问着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新型核聚变吗?云辉并不知道宇宙天体中有苏老描述的那一种核聚变方式,云辉可是阅读了数个高级文明的技术资料,那么多高级文明都没发现这种核聚变方式,恰巧地球旁边的就有一个天体以另一种形式实现核聚变吗?

    那么多高级文明都没有发现的方式,地球旁边旁边就有一个,而且被观测到,云辉可不相信会这么巧合,这就像是别人为了某件东西搜索了整个地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