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3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630- 第5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和西班牙结束战争之后,模范军得以将更多的力量投入到北方。自从牛庄堡的港口的冰封结束之后,各种物资被不断的输送到这里。整整一个春天,牛庄堡都在不断地扩建,到春末的时候,它已经被扩建成了一个能支撑五万作战部队的大型后勤基地。

    决战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第五百六十六章,备战() 
到了五月中旬,清军的侦骑发现,往来于牛庄堡的船只越发的多了,有时候,一天之内,就会有上百条大小船只靠岸。以至于即使到了深夜,牛庄堡码头上依旧忙碌不息。他们也亲眼看到,大批的战马、大炮以及人员沿着长长的栈桥,登上陆地。

    与此同时,牛庄堡附近,模范军迅速的搭建出了大量的临时营房,仅仅以营房的规模来看,怕是能容纳十余万人。而且根据观察,这些营房里面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员活动,绝对不是虚张声势。除此之外,大批的内河船只被送到了大辽河的河口附近。模范军动员了大批的人员,在那里建造了大规模的码头设施。

    这样大规模的调动,满清方面自然不可能视而不见。上自黄台吉,下到每一个旗丁,都明白,这一战,对于满清来说,就是生死之战了,就像许多年前的萨尔浒之战一样。因此,很多满清高层,也都用萨尔浒之战来给自己鼓气。然而,私下里他们也都明白,如今他们要对敌的对手,绝不是萨尔浒时候的明军能比的。萨尔浒一战的时候,明军的指挥者是对军事事实上一窍不通的文官,而这一战中,指挥作战的肯定是已经身经百战,在一次次战役中证明了自己的郑森。在萨尔浒一战中,明军的装备低劣,甚至为了杀一头牛,都不得不请出尚方宝剑,因为他们作战用的刀,因为保养不善,甚至都无法砍死一头牛。而在这一战中,清军要面对的模范军,却几乎是整个世界装备最为精良的军队。他们的步兵已经全面装备了燧发步枪和步兵炮,他们的骑兵使用最好的战马、最坚固的铠甲、最锋利的武器。在萨尔浒一战中,明军采取了四路大军,分进合击的策略。这四路大军互不统属,相互之间不能呼应,结果被后金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但如今,模范军的策略很明显,那就是要依托大辽河的水运,沿着大辽河一路向北,集中力量和清军进行主力决战。而且,清军还不得不应战,要不然,整个富饶的大辽河流域就都要损失掉。满清是无法承受这样的损失的。

    不过满清也不是没有一点主动权的,至少,在选择决战的战场的时候,满清是有一定的选择权的。他们可以选择依托原本在大辽河两岸建造的两个堡垒于模范军决战,或者是干脆退到辽阳,依托辽阳城来和模范军决战。

    这两个方案各有利弊。第一个方案,若是作战胜利了,那么后面大片的等待收割的田地就都保住了。但是它也有着靠近模范军的补给线,模范军更能发挥战斗力,以及这两个堡垒太小,能够提供的防御上的帮助也有限的缺陷。在这里决战,更多的要看双方的野战能力。若是对付一般的明军,八旗军的野战能力倒是不用担心,但是对上模范军,我大清野战还真不一定顶得住。

    “皇上,臣弟觉得,我们还是应该背靠辽阳和他们打。辽阳城高池深,利用辽阳坚守,臣弟觉得怎么着也能守个一年多。明军未必能围困那么久。而且我大清还可以不断的袭扰他们的后路,尤其是敌军人数众多,消耗自然也多。他们的补给依靠的是大辽河的水运。到了冬天,大辽河一上冻,他们的补给便跟不上了,到那时候,他们便只能撤军了,我军衔尾攻击,一定能大败敌军。”阿济格双手抱拳道。

    “豪格,你是怎么想的?”黄台吉又问道。

    “皇阿玛!”豪格跪下来回答道,“孩儿觉得十二叔的办法保险是保险,但是……但是辽阳左近的地区的收成却是我大清的根本。我大清上下,如今都盯着辽阳城外的那些田地,等着那些麦子救命呢,儿臣旗中,不要说是包衣奴才,便是旗人,女人、孩子、老头都饿死了不少,甚至旗丁也有饿死的。有些人家,一家上下都死得一个不剩了。如今,满旗的人,都指望着这地里的麦子救命呢。若是依着十二叔的法子,只怕不用人家打,我们自己就要饿死光了!所以,儿臣觉得,就算要在辽阳和敌军决战,也必须先守住大辽河堡,至少要守到七月底八月初麦子收好了为止。要不然,便是耗,我们也是耗不过明军的。”

    豪格的这个理由却也是非常有力的,如今的饥荒,不仅仅是豪格的正蓝旗受到波及,其他几个旗的日子一样也不好过。若是没有了今年秋天的收成,那就算打退了明军的这次进攻,满清又能支撑多久呢?

    黄台吉皱着眉头,又转过头去望着一直躺在椅子上代善。代善是努尔哈赤的次子,在原本的历史中他比黄台吉要更长寿,一直活到了顺治五年(1648年)。在这个时空里,因为一些阴差阳错的原因,黄台吉并没有在崇祯16年(1643年)病死,相反,倒是代善因为被架空,加上自己的有出息一点的几个儿子都纷纷死去,心灰意冷之下,倒是染上了福。寿。膏,如今的身体,已经完全不行了,只怕也撑不了多久了。不过今日之事,极端重要,所以他还是勉强的来了。

    “皇上,我觉得,豪格说得有理呀。”代善喘着气道,“若是没有了秋收的粮食,我大清也不用打,自己就要垮了!现在想想,当初真不一定该打锦州,若是锦州还在祖大寿的手里,说不定我们还能从他们手里买点粮食。皇上,咱们通过蒙古那边一点粮食都买不到吗?”

    ……

    “我们要让建胬一粒粮食都买不到!”吴三桂扫了手下的将领们一眼,缓缓地说,“闽王那边,要对建胬发动总攻了。这两年来,我军的军备、钱粮都是从哪里来的,大家心里都有数。而且,一旦建胬被灭,闽王也同意,锦州附近的,原本属于我们的土地归还给我们。贩卖粮食给蒙古人是能赚一点钱——谁不爱钱呢?老子也爱钱!但是,丢了西瓜拣芝麻的蠢事,老子是不会干的。我想你们也肯定不愿意干。现在和蒙古人做买卖,能赚的那点钱,和锦州附近的土地一比,那真是连一根毛都不算!我知道,你们有些人以前和那些蒙古人有些生意上的往来。你们以前卖了些什么东西给蒙古人,我不想管,但是从今天起,谁要是敢卖一粒粮食给蒙古人,老子认得你,老子的刀子不认得你!都明白了吗?”

    “将主,我们都明白了!”下面的将领们都轰然应道。

    ……

    “朕已经让人到蒙古那边去买粮食了。”黄台吉回答道,“去年冬天的时候,吴三桂突然在张家口动手,把以前和我们做买卖的范家王家他们,都被杀了个精光。如今蒙古人和宣大的生意,全都落到了吴三桂手中。要想买到粮食非常难,而且价格也高得离谱,总之,外购的粮食是不能指望的。”

    “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只能像豪格说的那样,先在大辽河堡那里堵住他们,而且要一直守到秋收了。”代善道。

    “其他人还有什么意见没有?”黄台吉又问道。

    大家都默不作声。

    黄台吉等了等,见大家都不说话,便道:“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我们就按这个办法来部署。这件事情是我们八旗的头等大事,大家都要……”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第五百六十七章,接触战() 
六月中旬,聚集在牛庄堡附近的模范军开始沿着大辽河向北前进,双方的骑兵频繁的发生小规模的战斗。满清发现,侦骑之间的战斗结果对自己非常的不利。

    一般来说,依照满清的经验,在和模范军的骑兵作战中,如果是大队骑兵之间的战斗,交换比总是对满清很不利,如果是小股骑兵的战斗,尤其是轻骑兵的战斗,交换比就要好看不少(虽然同样并不占优势)。事实上,在人数少于十人的情况下,模范军的侦骑往往会倾向于避免和数量相当的满清侦骑作战。但是这一次情况却有了很大的不同,即使是在这种小分队的遭遇战中,模范军骑兵的求战意识突然变强了很多,在人数相当,甚至人数更少一些的时候,也倾向于主动向满清的侦骑发起攻击。而且战斗的交换比,也变得对模范军更为有利了。

    黄台吉知道,这主要还是饥荒带来的后果。这一次的饥荒导致清军无论是人还是战马,都有营养不良的状况。不过,无论如何,他必须守住大辽河堡。

    六月二十八日,模范军主力水陆并进,逼近大辽河堡。大军在距离清军大约三公里左右的一处高地上扎营,郑森则带了一队骑兵,登上附近的一座大概有二三十丈高的土丘,远望清军的防御。

    自从土地化冻之后,清军就在不断的加强这夹河的两座要塞。他们沿着河面拉上了三道铁链,将整个河面封锁了起来。这一招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创造,当年三国时候,吴国将领吾彦用铁索横断长江,以此防御晋军战船东下。结果晋军用火烧断铁索,顺江而下,灭了吴国。但清军的这三道铁索全在要塞火炮的射程内,要想派人去用火烧断它却并不容易。

    在三道铁索后面,是一座浮桥,连接着两侧的堡垒,清军可以利用这座浮桥在两岸间调动。两岸的堡垒相比去年冬天也都扩大了不少。而且和牛庄堡相似,它们也被修建成棱堡的形式,而且清军也在它外面挖掘了三层的折线的壕沟,堆起了三层的土墙。

    “世子,你看建胬的堡垒,倒是越修越像那么回事了。”陪着郑森一起出来的余新道,“你看他们的土墙上的大炮还真不少呢?”

    郑森移动望远镜,细细的看过去。却见清军在土墙上每隔一段距离都留有一个小小的缺口,这便是安放大炮的位置,每一处位置上也都摆着一门大炮。这些大炮大致有两种,一种更小一些,看起来似乎和模范军当年使用过的六磅炮有些相似,还有一些就更大一些,形制上更像是红夷大炮。郑森略略的数了数,仅仅在这一段位置上,就有三十多门大炮。这些炮一例是漆黑漆黑的,看上去似乎是用铁铸的。

    “他们的大炮倒是不少。”郑森皱起眉头来道,“这座堡垒加起来,怕是要有好几百门大炮了吧?建胬哪里来的物资,竟然能有这么多大炮?”

    “世子,我也觉得不对。”余新道,“世子你看他们的这两种大炮的数量比例,还有摆放的位置都不对劲!”

    郑森又举起望远镜细细的看了一会儿,便放下望远镜点点头道:“不错,他们把小炮都放在了后面,第一道土墙的位置上根本就没有那种小炮,第二道土墙后面也基本没有那种小炮,小炮都集中在第三道土墙后面……另外,他们的大炮比小炮多太多了,这不合理。”

    一般来说,火炮的布置都是前轻后重的,因为更大更重的火炮,有更远的射程和更低的射速。小炮则有更快的射速和更高的反应速度。把小炮放在前面更便于应变,大炮摆在后面更容易发挥,更便于支援前面的小炮作战。

    “他们的那些大炮,该不是木头的吧?”一个骑兵突然道,“我在吕宋那边,见过土人用木头做大炮的。”

    “木头做大炮?怎么做的?能用吗?”余新倒是第一次听说有这样的事情。

    “能用,那些土著把大树干锯两半,然后把中间的挖掉,再把两半拼起来,然后用藤条缠好多层,就成了木头炮。不过这东西远远地看着很粗,其实能装的东西很少的,他们的那些炮要真是木头的,那能装的火药和炮子也就和一个小号的弗朗机差不多。威力嘛,也差不太多,但是打起来比弗朗机可慢多了,比铁炮也慢很多,听说打个两三炮,就没用了,再打就要炸膛了。”

    “这倒真的可能!”余新又朝那边望了望道,“要不然,建胬哪里来的那么多的铁?”

    郑森也点点头道:“应该是这样,这样解释倒是都解释得通了。建胬还真会想心思。”

    除了这些火炮,满清还在土墙后面搭建了架子上面铺上了一层什么东西,看起来很厚实,大概是用来防御模范军的榴霰弹的。

    “出了没有铁丝网,要说建胬的防御还是有些样子的。”郑森又说道。

    这时候,清军那边似乎是也发现了他们,便有骑兵从营垒中出来,朝着这边过来了。

    郑森见清军骑兵这朝着这边逼近,便道:“我们走吧。”

    ……

    整整第一天,模范军都忙着安营扎寨,布置防御,并没有对大辽河堡发起攻击。倒是清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