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3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630- 第5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按一般的道理,如果李自成真的要对明军动手,那么在这条路上应该有不少的顺军侦骑,但是,这一路上,姜平福却没有遇到哪怕一个顺军的骑兵。

    “这不对呀?”姜平福想,“为什么会这样?按道理,明军在通州大战之后,退向静海,肯定是从这个方向走的呀?”

    不过姜平福还是继续往静海方向赶路,到了下午,他终于赶上了从通州前往静海的模范军的车队。

    ……

    大战之后,郑森收拢了军队。这一战模范军也有数百人的伤亡,不过战死的并不多,只有一百来人,其余受伤的也大多都是轻伤。这些轻伤员如果是普通的明军,或者是顺军甚至是清军,其中的不少,也会死于受伤后的伤口感染。不过在模范军中,他们却能得到相对其他军队好得多的照顾。

    模范军中有专门的医护营,伤兵们被送到这里,做初步的处理。医护兵们先用盐水将伤兵们的伤口细细的洗一遍,然后再用烈酒又细细的洗一遍,接着便抹上蜂蜜,再用在开水里煮过,然后在阳光下晒干的白纱布细细的包裹起来。蜂蜜是天然的抗生素,涂抹在伤口上,对于避免伤口感染有很大的帮助。而盐水、烈酒的消毒,再加上消毒的白纱布,这一系列的措施,可以说是这个时代能做到的最好的防感染措施了。

    不过这样做的效果也很明显,模范军的伤员,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比其他军队中要少得多,而死于伤口感染的败血症之类的疾病的就更少了。而伤兵较低的死亡率不但使得军队更容易有更多的老兵,也大大的提高了军队的士气。

    大多数的轻伤员,在经过了这一类的处理之后,甚至都可以继续跟着军队行动。不过一些伤势更严重的重伤员就不一样了,他们在经过医护营的初步的处理之后,就要被送回到后方去继续治疗。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如果是在其他军队中,基本上不会有活下来的指望。即使在模范军中,依靠着更好的医疗活了下来,他们多半也不可能重新回到军队中服役了。不过在郑森看来这些从战场上下来的士兵依旧是宝贵的财富,他们可以担任各种基层管理,而他们得到优待也能鼓舞军队的士气。

    所以这些重伤员会被返回的补给车队带回到静海,在那里重伤员们能够得到更好的照料。姜平福遇到的车队,就是这样的,运输重伤员的车队。

第四百七十四章,追击(2)() 
姜平福带来的消息受到了模范军的重视,模范军也很愿意在野战中再给顺军一个教训,让他们涨涨记性。然而派出的侦察骑兵却一直都没能发现李自成的军队。

    模范军继续谨慎的向北京方向前进,到傍晚时分,模范军的侦察骑兵已经看到了北京的城墙。

    模范军侦骑出现后,留守在北京的一些顺军立刻就和模范军取得了联系,然后,在确定了对方的身份之后,姜瓖立刻就给模范军打开了城门。

    只是此时已经到了傍晚,出于谨慎,模范军的轻骑兵并没有大规模进城,只是由先遣人员控制住了城门。并且向后面的模范军主力送去了所得到的情报。依据这些情报,郑森确定,李自成多半是已经提前跑了。

    李自成抛下北京,带着自己的队伍跑了。如今朝廷的“王师”又回来了。这个消息也立刻就像旋风一样传遍了整个北京。如今被李自成留在北京的,都是些新附军,都是些李自成觉得不可靠,也没有多少利用价值的前明军。这些人立刻就纷纷“反正”,他们从不知道什么地方,翻出他们当年用过的旗帜,然后一转眼,他们就从顺军又变成了明军。

    在这些“明军”中,姜瓖永远是反应最为敏捷的一个。他首先和郑森取得了联系,他首先打开了城门,如今,他又第一个采取行动,下令让士兵们夺取皇城。

    “我们要赶紧动手,要不然就落到人家后面了。”姜瓖对自己的长子姜之升道,“你立刻带上人,去把正阳门和承天门抢下来,还有东华门,嗯,把关押在宫中的大臣们都救出来!”

    姜之升点点头便转过身准备出去,姜瓖却又叫住了自己的儿子。

    “还有,记住,不要往内承运库方向去,不管别人,不管谁过去了,我们都只看着,不要去!明白吗?”

    姜之升站住了,满脸的诧异。内承运库就在东华门外的东厂旁边,因为东厂那里有现成的监狱和刑具,所以当李自成他们开始拷掠明朝官员,向他们索要赃银的时候,自然就选择了这个地方。而东厂旁边就是内承运库,这里原本就是金库,据说李自成拷掠所得的银子,一开始也都放在这里。如今这些银子李自成走人的时候自然是带上了,但是谁知道,那里面是不是还剩下了一些呢?

    不过姜瓖觉得,那里面就算还有,也不会有很多了。若是自己的人先进了内承运库,到时候,福王殿下和郑总兵来了,进了这内承运库,发现里面根本就没有什么银子,然后有人跑过去进个谗言,说自己的人进去过,那岂不是跳进黄河洗不清?而且这些银子,都是那些关在东厂的监狱里面的大人们家里的银子,他们门生故吏满天下,到时候,说不得还能东山再起,万一他们觉得自己抢了他们的银子,那不是白白的担上了罪名吗?

    姜瓖却没有时间来给他细细的解释,只是道:“记住了没有?千万记得。谁敢往那边跑,就砍了谁,不要留情!知道不?”

    “爹,我知道了。”姜之升回答道。

    “好的,那就快去吧!对了,也叫上几位王师的英雄,好有个见证。”姜瓖说。

    靠着首先知道“王师”已经打回来了的时间优势,连夜行动的姜瓖的人马首先占据了正阳门和承天门。姜之升亲自带着一群家丁,以及几个模范军,赶到东华门。李自成早就走了,将自己的人马也都带走了,这几座宫门中都只有几个太监看着。姜之升他们自然是很顺利的拿下了东华门,然后向北就进了东厂。

    东厂中如今也只剩下一些低级藩子,这些人如今自然无法,也不敢对拿着明晃晃的刀子的军队叽叽歪歪。他们老老实实的开了门,然后又打开了监狱,将那些关在里面的高官贵族什么的又放了出来。不过这些人大多都已经被李自成刘宗敏折腾得只剩下半口气了,到底能不能活下来,还真难说。

    这时候其他的军头们也都明白过来了,他们纷纷出动,打着“明军”的旗号,叫嚷着说要搜捕逆贼,又顺手把北京城里面像样一点的人家又抢了一遍。

    第二日上午,郑森带着模范军主力抵达北京城下。以姜瓖为首的一群迷途知返的“明军”将领纷纷出城来迎接。

    姜瓖亲自走在最前头,等郑森骑着马一出现,他便除下头盔跪倒在路边道:“罪人姜瓖,前来向监国及郑帅请罪。”

    郑森见了,也不下马,只是在马上居高临下的望着姜瓖道:“姜总兵,你身为大同总兵,世受皇恩,却屈身事贼,实在是罪不容诛!不过监国殿下宽仁,许尔将功赎罪。你还不赶快叩谢监国殿下的恩典?”

    姜瓖停了赶忙向着东方连连叩头,感谢监国宽仁。郑森等他这一套做完了,便换上一副笑容道:“姜总兵请起,不知北京城中如今是什么状况?”

    姜瓖赶忙从地上爬起来,向依旧坐在马上的郑森拱手道:“郑帅,北京城中的贼人已经都被消灭了,被贼人抓住的百官,也都放出来了。只是他们备受贼人拷打,都受了伤,好多人都不知道能不能撑下去。”

    郑森点了点头又问道:“不知皇宫如今怎样了?”

    姜瓖赶忙回答道:“罪人昨日反正,便让犬子带着将士,将皇宫保卫起来了,如今皇宫宫墙之内,安然无恙。只是昨夜城中还有残余匪军作乱。罪人麾下将士不多,城中又是混乱,罪人唯恐皇宫有失,也不敢干预。听说,那些残余的贼人,趁夜为乱,倒是害了不少百姓。不过如今,这些贼人都已经被诛灭了。”

    “你能保住皇宫,却也算是一件功劳。”郑森又转过头,对身边一位年轻的军官道:“刘德,你带上一个营,把皇宫保护起来。”

    刘德赶忙抱拳道:“遵命。”

    郑森又转过头来对姜瓖道:“昨夜姜总兵辛苦了,如今还要麻烦总兵派个人,跟着刘德过去,将皇宫的防务交给我们。”

第四百七十五章,追击(3)() 
郑森并没有在北京呆多久,他只在北京留下了一个主要由征召的民兵组成的步兵营,暂时控制住皇宫,和几个重要的城门,又将那些再次投降过来的明军将领找来,告诫他们严守规矩,不可骚扰百姓,便带着其他的部队往西去追击李自成了。

    郑森知道这些“明军”将领多半并不会这么老实。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正是他所需要的。凭着收复北京的功绩,福王登上天子的位置问题不大。但是郑森需要的却不是一位能干的天子,而是一个虽然理论上合法,却被普遍轻视的天子。如今这些叛将是福王保下来的,他们胡作非为的话,必然损害福王的名声,而另一方面,出于统治者的本能,福王肯定不希望手下的将军全是郑森的人,他肯定会拉拢他们,以平衡郑森。而这些家伙,肯定会恃宠而骄,弄出各种天怒人怨的事情来。

    另一方面,那些掌握着舆论的东林党人本来就和福王有仇,也肯定不会放过抹黑他的机会。他们肯定能把福王黑得和非洲人有的一比。到那时,郑森出来拨乱反正,架空天子,甚至篡位只怕都是众望所归了。

    在郑森帅军追赶顺军的时候,李自成已经先走了一天了。不过郑森还是很有信心能够追上李自成的。模范军陆军自从建立以来,就极为重视行军能力,极为重视战略机动能力,极为重视后勤保障。模范军每天的行军距离可以达到七十华里,这虽然远远不能和后世的某支轻步兵之王的山地14小时攻击前进七十二公里相比,但是已经超过了后世的拿破仑皇帝的陆军的速度了,比这个时代的军队的普遍行军速度快了将近一倍。所以郑森根本就不担心追不上李自成。

    当然,李自成肯定会让军队急行军的。不过,李自成的军队急行军也不可能走太快。军队要走得快,是有前提条件的。首先是军队的组织度。模范军是一支受到了民族主义,郑森思想洗脑的军队,它的连排级军官都有受教育的经历。即使是普通士兵,在进入军队后,也接受了基本的扫盲教育,这使得这支军队的组织度远远超过这个时代其他的军队。这种组织度不仅使得这支军队能完成在这个时代的其他军队眼里复杂得难以想象的战术,也能大幅度提高军队对于暂时的困难的忍耐能力,大幅度提高士气,从而提高行军速度。

    其次,模范军的体能训练也是远远超过这个时代的其他军队的。完全脱产得到了充足的蛋白质补给的模范军,可以每天都进行训练,但是李自成的军队,平时就连吃饱饭都难。自然无法进行这样的,“三从一大”的训练。带来的结果就是,他们的耐力水平也是要远远低于模范军的。

    最后就是后勤补给方面的优势。模范军的骑兵人数有限,但是他们的步兵却有不少的挽马,为了保证步兵的长途行军速度,郑森甚至愿意在一定程度上牺牲骑兵的数量。这使得他们运输辎重的能力相当的好。能外模范军的食物和其他军队还有一个巨大的区别,那就是其中有着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之类的高热度的东西。这使得每个模范军士兵每天需要的食物的净重是要明显的低于其他以单纯的谷物为主要食物的军队。(关于这一点,大家可以和自己的父亲或是祖父交流一下,在缺乏油脂和蛋白质的时代里,人的饭量都比现在大得多)这也使得需要运输的食物的重量大幅度下降了。这又进一步提高的军队的机动能力。甚至因为高热量食物的存在,模范军士兵能够依靠随身携带的干粮支持行军和作战的时间也要远远的超过这个时代的军队。

    正因为有着这些优势,所以郑森对于自己的军队能追上顺军几乎毫不怀疑。他甚至还希望顺军在撤退的时候能走得更快一些,因为这意味着顺军会在撤退的过程中损耗更多的体力,这样,当模范军追上他们之后,才能够更轻松的打败他们。

    “让轻骑兵先追过去,做出一副要拖住他们的样子。”郑森想,“李自成肯定不敢和我军决战,他多半会牺牲一部分部队,多半是他残存的一点骑兵,好让主力强行军逃走。尤其是在他们对我们的行军能力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他如果真的这样做,那我几乎就可以确定,我们能在一场追击战中轻而易举的打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