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3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630- 第5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人借着稍微明亮一些的天空做背景,倒是更容易看清楚城上的人。

    突击队员们很快就到了护城河边上。队员们小心翼翼的下了水,尽可能的不发出声音。护城河并不宽,而模范军突击队的士兵都有不错的水性。每个人下水的时候还都带着一个装着不少东西的木盆,他们拖着木盆,无声无息的游过了护城河。

    带头的突击队长赵天霸拖着木盆上了岸,然后迅速都靠到城墙下。他抬起头上细细的观察了一下城墙上面的情况,又侧着耳朵听了听上面的动静,城墙上面安安静静的什么声响都没有。

    赵天霸朝着跟在他后面的几个突击队员们挥了挥手,便从木盆里面拿起来一个拴着绳子的搭钩。他把绳子拿在手里,然后让带着绳子的搭钩在空中划了几个垂直的圈,接着一松手,那搭钩就带着绳子笔直笔直的飞了上去,然后随着啪的一声轻响,就落到了城墙上。

    赵天霸听了听上面没什么动静,就又把绳子拉了拉,绳子很快就绷直了。他又拽了拽,很结实,看来上面已经够牢靠了。于是赵天霸就抓住这绳子,第一个爬了上去。其他的一些突击队员们则在下面望着、赵天霸很快就爬了上去,上了城墙,他四面一看,周围并没有什么人。这倒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锦州城里面驻军并不多,晚上最多也就是在城墙附近有几个士兵在守夜,这一段普通的城墙上,又哪里会有什么人?

    赵天霸见四下无人,便伸出手,将搭钩的绳子抖动了几下,第二名突击队员就开始顺着绳子往上爬。这位突击队员还带了好几个绳子上来,他将这些绳子一一的在城垛上挂好,更多的突击队员就迅速的爬了上来,最后他们还将下面的几个木盆里面装着的用油布包好了的东西拉了上来。

    这些用油布包好了的东西,主要有这么几样。首先是铠甲,突击队只有几十个人,但是他们却要迅速的干掉城门附近的守军,打开城门,并一直坚持到大军进入城中。虽然依照判断,城门附近也不会有太多军队,而且如果他们的攻击非常成功,敌人的多半也没那么快的反应,就能立刻组织起反击。但是整个计划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敌人都是猪头,而必须做最恶劣的情况的估计,那就是他们登上城墙后,未能完成突袭,不得不用强攻的方式夺取城门,并坚持到大部队上来,那有没有一身坚固的铠甲就会变得格外重要。

    除了铠甲,就是各种wǔ qì了,主要是刀剑和短管的霰弹枪,以及弩箭。

    这些wǔ qì都是为突击队特别制作的,无论是刀剑还是铠甲,都是用最好的坩埚钢制造的,为了保证隐蔽,铠甲的外面还都细心的贴上了一层深绿色的布料,这样在晚上,就不像一般的铠甲那样容易因为反光而被敌人看到。

    突击队员们都进行过在无光环境下自己给自己穿戴铠甲wǔ qì的训练,赵天霸做了个手势,大家就都开始摸着黑给自己穿铠甲。不多时铠甲便穿戴好了,wǔ qì也都准备好了。赵天霸抬头看了看星星,在东方,启明星已经升起来了,天很快就要亮了,不过这也是人睡得最死的一段时间了。

    赵天霸挥挥手,大家就一个跟一个的挨着低矮的女墙,向着城楼的方向摸了过去。四周黑乎乎的,只有高高的城楼那里点着两个灯笼,看起来要更亮一点。

    当然这两个灯笼也将两个还在巡夜的清兵给照亮了。如果是模范军,城楼这里,除了明哨,还应该有暗哨。不过赵天霸观察了一会儿,发现似乎并没有暗哨存在。想来是因为清军根本就没想到锦州会遭到袭击,所以多少有些放松了警惕。

    赵天霸和另几位队友,一起端起弩。这弩箭上用的箭矢是有毒的。赵天霸听人说,这箭矢上的毒药是专门让人从大海东边的美洲弄来的一种花蟾蜍身上的,毒性非常的猛烈,赵天霸曾经用这种毒箭射击过野猪,野猪中箭后,死亡的速度几乎几乎和用火枪顶着脑门子给了它一枪的死亡速度差不多。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野猪甚至都来不及发出什么叫声。

    这种毒药是没有解药的,因为它起作用太快,快得你根本就来不及用任何药物。所以在将这样的毒箭装上弩机的时候,要格外小心,要不然,划破了手指头都可能要了人的命。

    赵天霸和武开边、路定一瞄准了左边一点的那个清兵,而其他几个队友也则瞄准右边点的那个。赵天霸见大家都瞄好了,便低声道:“射击!”

    嘭嘭,赵天霸耳边响起了一阵弓弦振动时发出的低沉的声音,他瞪大了眼睛盯着那两个清兵。瞬间之后,那两个清兵的身上就都被插上了好几箭。而这两个中了箭的清兵也就像赵天霸从前射击过的那头野猪一样,哼都没有哼一声,就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赵天霸放下弩弓,拔出腰刀,摸了上去。

    城楼里面还有十多个清兵,都睡得很香。赵天霸等人摸进去,一刀一个,尽数杀了。赵天霸又带着人下到城门洞里,把城门打开来,这时候,留在上面的突击队员们也将吊桥放了下来。赵天霸便从城门洞中走了出去,然后点燃了两根用于发出xìn hào焰火棒,向着漆黑的野外挥舞了起来,不一会儿,他就看到对面亮起了一片火把,接着听到了一阵马蹄声。马蹄声越来越近,最后一大群龙骑兵就冲进了锦州城。

第四百四十七章,巷战(1)() 
首先进城的是龙骑兵,相比一般的骑兵,他们其实就是骑马的火枪兵,他们更适合城内的巷战。这些龙骑兵进城后首先控制住几个重要的路口,以保证后续部队能顺利的进入城市并展开队形。

    锦州城曾经是关宁军的老巢。自从在大凌河之战中,祖大寿杀了何可纲投降后金的事情暴露之后,重新逃回锦州的祖大寿因为害怕朝廷的惩罚,就再也没有离开过锦州,从此之后就一直将锦州作为自己的老巢来加以经营。在祖大寿的经营下,锦州城城池雄伟,居民和军队都很是不少。

    但是松锦之战之后,锦州城中原本的人口死了很多,剩下的,也都被八旗瓜分,如今,的锦州城中,其实除了驻军以及工匠之类的人之外,城里面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居民了。所以龙骑兵们占据了几个路口之后,并没有惊扰到什么居民。

    紧接着龙骑兵进入城中的是步兵,他们很快就接下了龙骑兵的防线,并且开始在初升的太阳的照耀下,在从吴三桂那里来的关宁军向导的引导下,继续前进,而直到这时候,城中的清军才发现自己居然遭到了攻击,而敌人居然已经打进了城里。

    要说那个时代的清军在战斗素质上还真是相当的不错,在一些牛录章京之类的低级军官的指挥下,清军就向着进了城的模范军发起了一些小规模的试探性的进攻。当然,这样的进攻不可能有什么像样的结果,模范军很轻松的就击退了他们。不过他们的行动还是拖延了模范军的脚步,使得城中的清军将领得到了更多的反应时间。

    原先郑森和吴三桂都估计,城中的清军不会超过两千人,而这当中真正能打的最多也就几百人。但是战斗一开始之后,郑森很快就发现,清军的数量远远超过了自己的估计。在有些地段的争夺战中,模范军甚至遭到了清军大炮的攻击!

    “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鞑子?”这个出乎意料的情况让郑森颇有些迟疑起来。说起来,这不是郑森第一次指挥战斗了,甚至也不是郑森第一次指挥陆地上的战斗。但像这样打起来之后,却发现和战前的预计差了这么多的战斗,却还是第一次。

    “少将军,根据我军俘获的鞑子交代,他们是天佑军的人。”一个军官说道。

    “天佑军?他们怎么在这里?”郑森道,“难道……是正好撞上了?”

    所谓天佑军就是大hàn jiān孔有德的军队。当年登州之乱之后,孔有德渡海投降了黄台吉,他手下的军队就被称之为“天佑军”,孔有德自己也被封为恭顺王。这个hàn jiān之所以这样受到重视,就是因为他给满清带去了他们此前一直很缺乏的火炮技术。登州原本是明朝的火炮生产基地,孔有德在登州之乱中将登州的火炮工匠打了个包,都带到了黄台吉这边,让后金也拥有了生产火炮的能力,使得后金以及此后的满清的攻坚能力获得了巨大的提升。如今,天佑军依旧是满清最重要的攻城火炮部队。

    “一定是黄台吉调他们去攻击山海关。他们的大炮重,走得慢,所以现在才到这里。”吴三辅道。

    “吴将军说的是。”郑森点点头道,“多半是这样。如果只是天佑军,再加上尼堪的一点八旗兵,其实倒也算不得什么。”他又想了想,便下达了让骑兵部队在城外展开搜索,并做好袭击撤退的清军的准备。此次作战,模范军能投入的军队也不过万人,其中还有很多是不适合在城市巷战中使用的骑兵和内河舰队的水手,真正能投入到巷战中的军队其实不过五千人。而如果天佑军的主力都在这里的话,那他们的作战人员的人数恐怕不会比模范军少。不过郑森仍旧觉得,模范军足以在巷战中击败他们。只是模范军的人数未必足以围歼他们,所以需要骑兵做好追击的准备。

    “另外,马上启用三号作战计划,让部队先缓一缓,暂时转入防御,等大炮进城。”郑森又下令道。

    “三号作战计划”是这次行动开始前,参谋组制定的第三套行动计划。为了这次行动,参谋组依据不同的假设,制定了好几套行动计划。其中第三号行动计划针对的就是城中守军的数量远超过预计的这种情况的。

    如果说郑森还有预案可供参考的话,今天的战斗对于孔有德来说就完全是意料之外。孔有德的天佑军在锦州城已经呆了两天了,这倒不是他又一怠慢军令,而是在等待锦州城中新铸造的一批红夷大炮并且给自己原有的大炮换一套新的炮架。

    在和“泰西人”的买卖中,建胬并没有能得到他们梦寐以求的新式火炮。不过在和明军的交战中,他们倒是缴获了两门郑家卖给明军的“新式火炮”。以这些火炮为模板,建胬一直在锦州努力的山寨这些大炮。然而他们很快就遇到了山寨wǔ qì时候最常见的拦路虎——材料处理。

    郑家卖给明朝的大炮,一开始大部分都是缴获的西班牙火炮,但这些火炮的数量有限,早就卖光了。后来chū shòu的,便都是自己生产的猴版火炮了。这些火炮相比模范军自己使用的正版货,当然差很多,比如说,他们都没有使用双层炮管技术。不过即便如此,使用锻造钻孔炮管的这些猴版火炮的性能也是明显要超过老式的铸造火炮的。比如清军缴获的这两门24磅炮,因为采用了锻造钻孔炮管,它比同类的火炮要轻了几乎四分之一,而威力甚至还更大一点。

    这样的好东西,我大清自然要加以山寨了,然而因为没有锻造钻孔的制造技术,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这种技术的存在,所以我大清依照反向测绘出来的尺寸,铸造出的大炮却因为炮管强度的问题,只要一开炮就会炸膛,于是不得不再次加厚炮管。结果,这一轮山寨,不但没能造出合格的大炮,反而消耗了不少的财物和时间。

    不过最重要的轻型炮管虽然没有山寨出来,但是对炮架之类的辅助设备的山寨还是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的。虽然炮管的重量没能降下来,但是因为炮架的重量下降了,所以总重量还是降低了不少。这两天,孔有德就在等这些东西。

    突然遭到袭击大大的出乎了孔有德的预料,而敌军的强悍也远远出乎他的预料,一时间,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赶紧弃城逃走,让尼堪顶缸。如果他还是明军的话,也许他已经发出了这样的命令了。然而,他犹豫了一下,却没敢下达这样的命令,因为他如今不是明军,而是清军了。满清的军纪在条文上并不比明军的严苛,但是执行起来的力度却不是明军能比的。在我大明,形势不对,抛下友军跑路,玩什么“死道友不死贫道”之类的玩意儿,朝廷最多也就是撤去官职而已,只要你的兵还在,就总是可以“戴罪立功”;但是在我大清这里,不战而逃的后果可绝不是一个“戴罪立功”就可以解决的。而且尼堪可是皇族,要是他死在了锦州,自己却跑了,那自己几乎肯定是要掉脑袋的。也正因为如此,在原本的历史上出现过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明军在投降了清军,当了hàn jiān兵之后,战斗力似乎倒是增强了不少。这里面其实没有其他的奥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不再敢随便玩“死道友不死贫道”的花样了。

    出于对军法的恐惧,孔有德压住了立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