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3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630- 第4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廷的噩梦。

    “可是江南之地素来是鱼米之乡,并不缺乏粮食呀?”

    “那是过去了!”陈子龙叹了口气:“自嘉靖年间以来,江南百姓多将田土种植桑、烟草、棉花,获利远胜种稻。江南虽然是鱼米之乡,可口粮却是仰给江西、湖广等地。许多百姓家里不过只有个把月的存粮,若是战事一起,上游那边的粮食运不下来,立刻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那可知道是什么人暗中买进粮食?”柳如是赶忙问道。

    “我还没有派人查问,不过这倒也不难查到!”

    柳如是点了点头,购入这么多粮食所需要的资金、存储、运输都绝非寻常商人可以做到的,能做到的人屈指可数。想到这里,她的脸色也阴暗了起来:“哎,果然已经是末世了呀!子龙,我们不能在这里坐以待毙,你赶快去打听消息,得到确定消息后我们就去宜兴一趟,将此事禀告玉绳先生。”

    旅顺。

    “大人,这是这个月的进口货物清单!”徐显明小心翼翼的将一块薄木板递给刘成,木板上夹着一叠白纸,上面用蝇头小楷密密麻麻的写满了货物的种类、数量。刘成放下手中的茶杯,接过木板细细看了起来,一边看口中一边念叨着,突然他停止念叨,指着上面的一行字问道:“为何铜锭的价格贵了这么多?”

    “大人,朝邑那边的炼铜作坊已经停工了,这边的还没有开工,只能用朝鲜那边运过来的替代,数量还不够,多余的只能从日本那边买来,价格就贵了不少!”

    “好吧!”刘成叹了口气,由于吞并了后金的军工产业,得到了后金和朝鲜的大批熟练工匠,他的武器产能实际上比朝邑时候还提高了至少一倍,可是所需的原料产能却没有随之提高,为了争取时间,他不得不通过进口来弥补缺口,其结果就是库存的贵金属大量外流,一想到这里,他就不禁一阵肉痛。

    “库存的白银还撑得住吗?”

    “日本商人愿意用丝绸、瓷器、还有我们生产的一些日用品抵扣铜锭的货款!”徐显明笑道。

    “好,好!”刘成闻言大喜:“那硫磺也可以吗?”

    “那倒不用,大员那边的硫磺已经运了两船过来,火药厂那边说质量很好,我已经让他们再运几船过来了。可以用海豹皮、鲸脂、还有各色辽东货到江南去换,然后再用丝绸、茶叶瓷器去抵扣。”

    “那硝石呢?”刘成问道,古代中国本身有较为丰富的硝石产量,但自从刘成消灭后金后,从内地获得大量硝石就不那么容易了,考虑到战争有可能长期化,他不得不在开战前未雨绸缪,多囤积一点。

    “大员那边已经向英国东印度公司订购了两船印度硝石,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一个月后就可以运到这里了,应该耽误不了事!”

    “好,好!”刘成满意的拍了拍木板,笑道:“显明,你真是我的萧何呀!”

    “大人谬赞了!”徐显明恭谨的欠了欠身子:“其实在属下看来,现在最重要的是粮食,后金这边本来粮食就很紧缺,朝鲜去年又刚刚经过兵火,河套那边的粮食运过来的话路上消耗实在太大,火药少些还可以打仗,若是粮食不够的话,恐怕就”

    “呵呵!”刘成笑了起来:“显明,粮食的问题你不用操心,这个我已经有了准备,你只要盯紧武器、火药、船只、资金这几个就好了!”

    虽然还不明白刘成为何如此自信,徐显明还是习惯性的点了点头,他将木板交给身后的小僮,低声道:“大人,属下说句不该说的话,像这样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拖到年底还能勉强维持,若是拖到明年这个时候,只怕护军的薪饷都要用不足值得钱币发放了!”

    “明年这个时候?”刘成笑道:“你也太看得起京师里的老爷们了,我们撑不到明年这个时候,难道他们就撑得到吗?”

    京师,侯府。

    “少爷,宜兴周先生有人来了,就在外间等候!”管家小心翼翼的对正在书案前挥毫作画的侯方域禀告道,自家公子的脾气他最清楚,虽然素来以风流自赏,但脾气却大的很,尤其是在写文作画的时候,最忌讳被人打扰,一个不好,拖出去打死也是寻常。

    “是他?”侯方域放下毛笔,冷笑了一声:“定然是向父亲请求帮他起复的,此人功名心如此之重,若是让他翻了身,哪里还有我等的容身之地?”

    管家小心的答道:“那我便去回绝了他,只说少爷您不在府中,让他留下信笺便是?”

    “罢了!此人名声甚大,传出去名声太不好听了!”侯方域稍微沉吟了一下:“你把来人待到后院厢房去便是!”

    “是,少爷!”

    管家退下后,侯方域拿起画笔,走到案前想要继续画完,却不想站了那里却没有下笔,半响之后他摇头叹道:“哎,兴致全无,罢了,罢了,先去见这烦人精便是!”

    侯方域转过身来,早有在一旁时候的婢女送了装满温水的玉盆上来,侍候他洗了手,又换了一身宽松的青衣,他才懒洋洋过了游廊,来到厢房。屋内坐着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士人,看到侯方域进来赶忙站起身来,躬身道:“候公子,在下受玉绳先生所托,为了一件要紧事前来,打扰了!”

    侯方域听对方口气,倒不像是为了周延儒的起复,赶忙笑道:“玉绳先生乃海内所望,方域乃后生晚辈,如何敢当打扰二字!”

    那士人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双手呈给侯方域:“信中事极为要紧,玉绳先生本欲直接交给令尊,又担心令尊身边人多眼杂,走漏了风声,还请公子看完后尽快转告令尊,禀明圣上!”

    侯方域接过书信,刚刚看了两行,脸色顿时大变,问道:“这信上说的当真?”

    “字字是实,并无半字虚言!”那士子低声道:“经过探查,囤积粮食的有四五家,但背后都指向一个名叫程二先生的商人,此人交游极广,还是扬州巡抚徐鹤城的挚友!”

    “徐鹤城?”侯方域念了一下这个名字,突然现出一丝喜色来,他站起身来:“先生且在我府中休息两日,待到家父回来,我立刻禀明他!”

    乾清宫。

    “此事当真?”崇祯将信笺狠狠的拍在御案上,脸上已经是一片铁青。

    侯恂沉声道:“陛下,这信上人名、商号名称、粮食多少,粮价升跌都写的清清楚楚,岂会有假?”

    “那为何不将这些贼人拿下拷问?”崇祯已经是声色俱厉,两旁的太监宫女连忙屏住呼吸,唯恐惹来杀身之祸。

    “微臣以为有两个原因!”侯恂镇定自若的答道:“其一、这程二先生既然是扬州巡抚徐鹤城的挚友,只怕徐大人也与这件事情有牵连,他麾下有数千精兵,尤其是两千夷丁,精悍异常,当初屡破流寇。若是激起变乱,只怕江南糜烂,一发不可收拾!”

    “那其二呢?”崇祯点了点头,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当初陕西勤王兵变,结果是流寇纵横十余省,耗费军饷千余万两才镇压下去,损失的人力物力无法计算。若是这次在江南财赋再来一次,朝廷恐怕是再也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来镇压了。

    侯恂并没有立即回答,他看了看四周,崇祯见状明白对方是有顾忌,便使了个眼色,身后的王承恩尖声道:“都退下吧!”殿内侍候的宫女太监们都退了下去。

    “候先生,殿内只有你我君臣二人,你放心说吧!”

    “是,陛下!”侯恂点了点头:“微臣得知这件事情后,派人去查了一下这位徐巡抚的履历,发现此人乃是由杨首辅举荐至兵部职方司做了员外郎,然后因杀贼有功为扬州兵备道,一路升迁上来的,可谓是官运亨通呀!”

    “杨先生?”崇祯的眉头危险的皱了起来,他沉吟了一会:“侯先生你退下吧,方才你与朕的对话不许泄露出去!”

    见崇祯这幅模样,侯恂心中已经达到自己的目的了,他跪下磕了个头,道:“臣遵旨!”

    侯恂的身影刚刚在殿门口消失,崇祯便厉声道:“王大伴,你速去查证一下这个徐鹤城的底细!”

    王承恩的工作效率很高,不过一顿饭功夫,他便拿着十余份书册回到殿内。崇祯拿起书册细看了起来,不一会儿脸色便越发难看起来,他猛地一甩衣袖,将御案上的文房四宝与一些零散物件扫落在地,厉声骂道:“想不到,想不到哇,这杨文弱竟然是这等狼心狗肺之徒!寡人这双眼睛当真是瞎了,竟然让他骗了这么多年!”

    “皇爷,是不是请杨先生过来对质一番?”王承恩低声道。

    “还要对质什么?”崇祯怒喝道:“一个商贾,竟然一下子就授给兵部职方司员外郎这等要官,然后就青云直上,先是扬州兵备道,然后又是扬州巡抚,前朝有这等旧例吗?而此人私囤粮食,图谋不轨,难道与这杨文弱一点关系都没有?还有,这徐鹤城哪里来的那么多银钱来买粮?杨文弱他为何明明天下太平,却不肯裁汰旧军?停征晋饷?与民休息?他到底怀了一颗怎样的狼心狗肺?”

    王承恩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凭本能他觉得在这件事情上杨嗣昌是冤枉的,但徐鹤城的升迁明显不符合正常明朝官吏的路线,如果说杨嗣昌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插手那是鬼都不信的。而徐鹤城的行为也极为可疑,把这些和杨嗣昌这段时间以来一直不肯停止征晋饷联系起来,崇祯产生疑心也是很正常的。如果是一般人倒也罢了,问题是崇祯是天子,他对臣下产生疑心已经足以作为定罪的理由了。

    崇祯越说越气,双眼中已经流出泪来:“朕竟然如此薄德,治下出了这等奸臣。”说到这里,已经是手足颤抖。王承恩见状,赶忙伸手将其扶住,一边轻抚其背,一边低声劝慰道:“皇爷且息怒,可别气坏了身子骨,要不然祖宗留下的江山怎么办?天下百姓怎么办?”

    在王承恩的安抚下,崇祯好一会儿方才平静了下来:“王大伴,替朕起诏!”

    王承恩暗叫不好,但他身为一个刑余之人,不过是天子家奴,哪里有抗拒的余地,只得取来笔墨纸砚,屏住呼吸,等待着崇祯的声音。

    崇祯喝了一口参汤,稍微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沉声道:“朕以凉德,缵承大统,意与天下更新,用还祖宗之旧。不期倚任非人……”

    盛京。

    “大人,大人!”赵文德飞快的登上凤凰楼的台阶,一边高声道:“京师有要紧消息!”

    “要紧消息?”刘成从地图上抬起头来:“什么要紧消息,让你紧张的满头是汗的?来人,给赵先生拿碗酸梅汤来,解解暑气!”

第一百一十四章 安排() 
“这个计划如果要成功,必须要做到两点:第一、确保隐蔽性,即在南北两个方向同时开始,至少相差的时间不超过五天,以确保落后的一方不会遭遇到有备的敌人!”说到这里,刘成稍微停顿了一下,手在地图上点了点:“为了确保这点,前往扬州的船队将提早四十天出发,按照过去的记录,从旅顺抵达扬州这个季节大约需要二十五时间,然后扣除掉抵达后休整的时间和中途可能损耗的时间,南北发起进攻的时间将是八月七号!”

    格桑看了一眼杜国英,从对方的双眼中看到了跃跃欲试的光。更新最快刘成麾下众将中,无论是军功还是资历杜国英都是第一,随后就是自己、郝摇旗、阿桂。这次南北并举北方不用说是刘成亲自指挥,而南方虽然只是偏师,但任务却极重,一定要派个独当一面的任务。自己和阿桂都是擅长指挥骑兵,在南方未必适合。这么看来最合适的人选便是杜国英了,看样子他也以为非自己莫属。

    “阿巴泰!”

    被叫到自己的名字,阿巴泰不禁有点愕然,他不知所措的站起身来,竟然忘了向刘成施礼。直到身旁的巴布泰狠狠的捅了一下他的腰眼,他才反应过来,赶忙躬身行礼:“末将在!”

    “七贝勒在想什么了?”刘成笑道,引起屋内一阵低沉的笑声。阿巴泰的脸红了红,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倒也没想什么,只是没想到您会先叫到我的名字!”

    “呵呵!”刘成没想到对方竟然这么实诚,忍不住干笑了两声:“你要不要去一趟扬州?”

    “好呀!”阿巴泰爽快的答道:“兵随将来草随风,只是不知我去那边是什么差使!”

    “你手上的正蓝旗里还能抽出都少人马?能有三千人吗?”刘成问道,他组建巴图鲁亲军时将八旗之中的精悍士卒抽走了不少,像正红镶红这种小旗留下的丁壮少了许多,只是不知道上三旗之一的正蓝旗还有多少人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